這也是個判準,但這個判準的實用性不大,畢竟學法者要找善知識親近,而不是一再地判斷出誰不是善知識。shanguan 寫:我不能確定哪個人是阿羅漢,但我能確定哪個人不是阿羅漢。
也就是凡是戒行不好的一定不是阿羅漢,這裡的戒行指的是比丘戒。
善知識的標準為何?
雜阿含「善知識」的正確解讀:
前言:
必須先瞭解「善知識」一語在雜阿含中有幾種不同的意思,端視文章上下文判斷,有指「舊識、舊友」這是一種,也有指「良善有益的知識」這是另外一種。譬如,雜阿含(一二三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波斯匿王獨靜思惟。作是念。世尊正法。現法離諸熾然。不待時節。通達現見。自覺證知此法。是善知識.善伴黨。非是惡知識.惡伴黨。作是念已。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獨靜思惟。作是念。世尊正法。現法離諸熾然。不待時節。通達現見。自覺證知。是則善知識.善伴黨。非惡知識.惡伴黨
(這裏是指:「世尊的正法」是「良善有益的知識」。)
同篇經文中又提到
阿難。莫作是語。半梵行者是善知識.善伴黨。非惡知識.惡伴黨。所以者何。純一滿淨。梵行清白。謂善知識.善伴黨。非惡知識.惡伴黨。所以者何。我常為諸眾生作善知識。其諸眾生有生故。當知世尊正法。現法令脫於生。有老.病.死.憂.悲.惱苦者。離諸熾然。不待時節。現令脫惱苦。見通達。自覺證知。是則善知識.善伴黨。非惡知識.惡伴黨。
(此處有譯誤,應是指:「善知識」(世尊正法)的重要性可以說是佔了成就梵行的全部。參照「別譯雜阿含」:「夫善知識善友善伴。乃是梵行全體。…我以善知識故。脫於生死。是故當知。善知識者。梵行全體。」但別譯雜阿含經此處也是譯得有些錯雜難讀。)[/color]
其實這篇經文常被用來舉證善知識的應該是「清淨梵行」的人,但參照南傳相應部(看過某位南傳法師對此篇經文的解釋)其實是指「善知識」(世尊正法)對於成就梵行的重要性佔了全部。
前言:
必須先瞭解「善知識」一語在雜阿含中有幾種不同的意思,端視文章上下文判斷,有指「舊識、舊友」這是一種,也有指「良善有益的知識」這是另外一種。譬如,雜阿含(一二三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波斯匿王獨靜思惟。作是念。世尊正法。現法離諸熾然。不待時節。通達現見。自覺證知此法。是善知識.善伴黨。非是惡知識.惡伴黨。作是念已。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獨靜思惟。作是念。世尊正法。現法離諸熾然。不待時節。通達現見。自覺證知。是則善知識.善伴黨。非惡知識.惡伴黨
(這裏是指:「世尊的正法」是「良善有益的知識」。)
同篇經文中又提到
阿難。莫作是語。半梵行者是善知識.善伴黨。非惡知識.惡伴黨。所以者何。純一滿淨。梵行清白。謂善知識.善伴黨。非惡知識.惡伴黨。所以者何。我常為諸眾生作善知識。其諸眾生有生故。當知世尊正法。現法令脫於生。有老.病.死.憂.悲.惱苦者。離諸熾然。不待時節。現令脫惱苦。見通達。自覺證知。是則善知識.善伴黨。非惡知識.惡伴黨。
(此處有譯誤,應是指:「善知識」(世尊正法)的重要性可以說是佔了成就梵行的全部。參照「別譯雜阿含」:「夫善知識善友善伴。乃是梵行全體。…我以善知識故。脫於生死。是故當知。善知識者。梵行全體。」但別譯雜阿含經此處也是譯得有些錯雜難讀。)[/color]
其實這篇經文常被用來舉證善知識的應該是「清淨梵行」的人,但參照南傳相應部(看過某位南傳法師對此篇經文的解釋)其實是指「善知識」(世尊正法)對於成就梵行的重要性佔了全部。
(二一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不為一切比丘說不放逸行。亦非不為一切比丘說不放逸行
不向何等像類比丘說不放逸行。若比丘得阿羅漢。盡諸有漏。離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心正解脫。如是像類比丘。我不為說不放逸行。所以者何。彼諸比丘已作不放逸故。不復堪能作放逸事。我今見彼諸尊者得不放逸果。是故不為彼說不放逸行
為何等像類比丘說不放逸行。若諸比丘在學地者。未得心意增上安隱。向涅槃住。如是像類比丘。我為其說不放逸行。所以者何。以彼比丘習學諸根。心樂隨順資生之具。親近善友。不久當得盡諸有漏。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所以者何。彼眼識所可愛樂.染著之色。彼比丘見已。不喜.不讚歎.不染.不繫著住。以不喜.不讚歎.不染.不著住故。專精勝進。身心止息。心安極住不忘。常定一心。無量法喜。但逮得第一三昧正受。終不退滅隨於眼色。於耳.鼻.舌.身.意識法亦復如是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以上經文詳細解説了如何修不放逸。
我沒有說居士能做到不放逸,我是因爲希拉說居士要親近的善知識應該是不放逸的,所以根據經文,才發現只有阿羅漢才使真正的不放逸者。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不為一切比丘說不放逸行。亦非不為一切比丘說不放逸行
不向何等像類比丘說不放逸行。若比丘得阿羅漢。盡諸有漏。離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心正解脫。如是像類比丘。我不為說不放逸行。所以者何。彼諸比丘已作不放逸故。不復堪能作放逸事。我今見彼諸尊者得不放逸果。是故不為彼說不放逸行
為何等像類比丘說不放逸行。若諸比丘在學地者。未得心意增上安隱。向涅槃住。如是像類比丘。我為其說不放逸行。所以者何。以彼比丘習學諸根。心樂隨順資生之具。親近善友。不久當得盡諸有漏。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所以者何。彼眼識所可愛樂.染著之色。彼比丘見已。不喜.不讚歎.不染.不繫著住。以不喜.不讚歎.不染.不著住故。專精勝進。身心止息。心安極住不忘。常定一心。無量法喜。但逮得第一三昧正受。終不退滅隨於眼色。於耳.鼻.舌.身.意識法亦復如是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以上經文詳細解説了如何修不放逸。
我沒有說居士能做到不放逸,我是因爲希拉說居士要親近的善知識應該是不放逸的,所以根據經文,才發現只有阿羅漢才使真正的不放逸者。
佛告低捨。佛為大師。為諸聲聞所作已作。如今當作哀愍悲念。以義安樂。皆悉已作。汝等今日。當作所作。當於樹下。或空露地.山巖窟宅。敷草為座。善思正念。修不放逸。莫令久後心有悔恨。
此經文再次證明在家居士幾乎是修不了不放逸的。
因爲修不放逸,必須要獨一靜處,也就是“當於樹下。或空露地.山巖窟宅。敷草為座。善思正念。修不放逸”。
這樣就前後呼應了。
(八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有人作世間建立。彼一切皆依於地。如是比丘修習禪法。一切皆依不放逸為根本。不放逸集.不放逸生.不放逸轉。比丘不放逸者。能修四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禪是超越慾界的,這種超越並不僅僅是身體上的,還包括了心靈上的。
因爲初禪以上就降伏了包括慾貪在内的五蓋,何況四禪?
此經文再次證明在家居士幾乎是修不了不放逸的。
因爲修不放逸,必須要獨一靜處,也就是“當於樹下。或空露地.山巖窟宅。敷草為座。善思正念。修不放逸”。
這樣就前後呼應了。
(八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有人作世間建立。彼一切皆依於地。如是比丘修習禪法。一切皆依不放逸為根本。不放逸集.不放逸生.不放逸轉。比丘不放逸者。能修四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禪是超越慾界的,這種超越並不僅僅是身體上的,還包括了心靈上的。
因爲初禪以上就降伏了包括慾貪在内的五蓋,何況四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