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
Padma
- 文章: 11
- 註冊時間: 2005-08-14, 08:00
文章
由 Padma » 2005-08-15, 11:47
carnation 寫:第四種狀況所說的 “仔細觀照法而使不安定得到調伏,他的心靈彼時將會增長平穩,安定,心一境性(unified and concentrated)“
你是依據什麼而說
這種頗強的定力 與禪那不同(未達到禪那?)
如果我們把四種情況一同看那就清楚了。
每一種摸式都先說出開始時的情況,然後是後來的結果。
先看前三種情況:
一、先達到平靜(tranquility--Jhana的其中一個英語譯法,而該經文的譯者Bhikkhu Thanissaro本人是用tranquility來翻譯Jhana的),然後觀照產生
二、先有觀照,然後平靜產生
三、兩者並時發展
來到第四種情況,首先,這裡並沒有特別提到tranquility。
在下一句,會有一刻心變得安穩、集中。此處可能令我們覺得是說進入禪那的定(一境性)。如果考慮第二種情況,那第四種是甚麼呢?如果把令不安的心安定,解釋為安止定的定,那它和第二種情況的分別在那裡呢?既然先前已有明確地到tranquility,那很難相信佛陀在這裡是在用另一句沒有那麼明確的說話去重覆描述同一件事。因此把這裡的安穩、集中解作安止定的定力並不合理。
相反,在純觀行的近行定,則和此處描述的情況十分相似。因為,在那種情況裡,行者的心不安穩地、持續不斷地審察法,然後藉著這剎那的專注心續漸達到一種較安穩、集中的定力,再以此定力進一步觀照生滅的現象。這種情況有時會有一種好像心一境性的狀態,但這種安穩、集中的定力仍未發達。
有關這段經文, Bhikkhu Thanissaro在他本人的解釋中是略去的。為甚麼呢?我們可以看看這裡的討論,請stroll到網頁的中段,有一段是關於Bhikkhu Thanissaro的One tool among many
http://www.dhammastudy.com/q&a17.html
這是一部很有趣的經文。不少禪修者不自覺地認為自己跟隨的路線是唯一正確的,例如必需先有定才有觀。這裡至少說明(假設我們對上面對第四種情況的解釋仍不滿意)可以先有觀照,然後定從中生起,或定和觀互相發展(Bhikkhu Thanissaro本人看來是用這條路線的)。這令我們了解到修行的摸式不祇得一條。對於有些人,必需先有定力再得到了解;有些人,必需先透過了解,然後定力會生起;也有些人,是定和了解同時發展的。明白這些的用處是我們會少些批評其他人的修行摸式的衝動。例如我自己遇過一些修純內觀禪法的行者堅稱禪那是不必要並有危險的。
-
leeyc2
- 文章: 548
-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由 leeyc2 » 2005-08-15, 17:01
Padma 寫:一、先達到平靜(tranquility--Jhana的其中一個英語譯法,而該經文的譯者Bhikkhu Thanissaro本人是用tranquility來翻譯Jhana的),然後觀照產生
個人淺見是,此處尊者所用的tranquillity或許是(巴samatha),漢譯是奢摩他或翻成止,似乎並不等同於定concentration(巴samadhi),漢譯三摩地。
-
Padma
- 文章: 11
- 註冊時間: 2005-08-14, 08:00
文章
由 Padma » 2005-08-15, 18:36
如果閱讀Bhikkhu Thanissaro許多有關禪那的文章,例如前面提過的One tool among many(儘管個人覺得它確實帶有強烈偏好,但仍大力推荐這文章,它是說明samatha和vipassana如何緊密地一同發展更深的定——jhana的文章),便知道他是用tranquility來描述jhana的,而不是用concentration。這跟他本身的禪修取向有關的。
我知道有一些西方禪修者不同意清淨道論的修習摸式,其中一點就是對進入禪那(初禪及以上的三摩地境界)的方法。看來漢傳佛教受清淨道論影響頗深,傾向把定看作是一種高度的精神集中。這沒有錯,但有一些修習者卻發覺這種摸式可能引起一些問題,事實上有不少禪修者採用這種方法不當而出現問題,最常見的是頭部出現重壓、甚至耳鳴。在下也見過不少這類例子,這是不自覺地過度集中精神的結果,有時禪修者進入一種自動地專注的狀況意不知道自己已過度用力,直至上述情況出現時已經很遲。然而有另一派禪修者,例如泰國有一派禪修取向,強調進入禪那必需很放鬆和平靜,而非一味的集中。故他們選用平靜這個字眼來指禪定。Bhikkhu Thanissaro便是屬於這一派。故當他用tranquility時,便是在是指jhana。
而在南傳,初禪至四禪有各自的禪那和近行定。例如初禪近行定就是未達初禪時,極之接近初禪的定,在巴利文中不論進入禪那之前和之後的定都是用samadhi這個字的。然而在翻譯上則有不同的取向,例如當用concentration來表示samadhi,便有access concentration和absorption concentration(即禪那)之分,但好像Bhikkhu Thanissaro這一派則不喜用concentration來代表禪那,而另找字眼,如tranquility或calm abiding或索性用jhana absorption。
據了解,漢傳佛教對samadhi這個字的理解和南傳有些不同。如我的理解沒錯(如有錯,請指正),初禪近行定(在漢傳佛教裡稱為未到地定),在漢傳佛教裡並不叫做samadhi。南傳則接受近行定為一種samadhi。這是有部論書和南傳不同之處。故有時我們用漢譯的佛學字眼去接觸南傳的教法時,會有一些混淆。
-
Padma
- 文章: 11
- 註冊時間: 2005-08-14, 08:00
文章
由 Padma » 2005-08-15, 18:52
另一點應考慮的,是尊者在解釋先前提到那部經時,明確地利用前三種情況去說明定和觀都是必需的,而經文既是他本人譯的,便可知在他的字典裡,平靜就是定了。
-
peacecila
- 文章: 1546
-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由 peacecila » 2005-08-16, 06:30
因為,原始佛法所講的「正定」(四禪),並不是一種禪定的技巧,而更像是一種「心靈品質」的成就。因為「正定」的教導並不是一種禪定的技巧,所以,如果想要搜尋出專門的經文像是在指導禪定技巧那樣的經文,這樣的經文篇章就會很少,反而是「正定」與「八正道」或其他道品結合起來形成一套解脫體系而「正定」的資料也自然溶合在裏頭的經文,就會比較常見。
修習禪定,如果前七正道的基礎不穩固,過的是邪道不正的生活,修習禪定出差錯的機會相對就會比較高。如果前七正道穩固,形成一種自然的生活模式,自然就會發現精神比較容易專注平靜,修習禪定就會水到渠成,這是依於經說,雜阿含就有提到。
「正定」之前,先要成就「正念」,那麼「正念」的要求標準又是什麼?沒有良好的「正念」做為基礎,一昧強行修定這樣真的可行嗎?不會出問題嗎?
-
seasky
- 文章: 770
- 註冊時間: 2004-09-23, 08:00
文章
由 seasky » 2005-08-18, 17:37
本文已被版主Dogbert刪除。
原因:轉貼其他討論區他人文章至OBA討論區。
-
seasky
- 文章: 770
- 註冊時間: 2004-09-23, 08:00
文章
由 seasky » 2005-08-18, 20:01
達摩難陀長老在訪談說:
現今有很多人都想過出離的生活, 跑到山上去閉關… 長老對這有何看法?
實際上, 如果你的心念夠強的話, 你不需要到高山森林裡去閉關。 閉關的清幽環境只是一種暫時性的隔離, 能夠讓你的心暫且安定下來。 當心念夠強且又了了分明時, 你就能專注于當下而不會被週遭的環境所困擾。 就這點而言, 森林、閉關、禁語等都不那麼重要, 更重要的是你要有[正念]、[正定], 要能訓練你的心 - 因為不管閉關與否, 你有的都是同樣一顆心。
-
dreamer008
- 文章: 190
- 註冊時間: 2005-03-08, 08:00
-
聯繫:
文章
由 dreamer008 » 2005-08-20, 13:00
個人意見:
修行的目的有兩支:正定與解脫,正定是意識的轉變需以解脫煩惱為基礎,但解脫煩惱者不一定要極度地轉變意識,但解脫煩惱者自然地意識會有所轉變,這也合乎了緣起。
-
seasky
- 文章: 770
- 註冊時間: 2004-09-23, 08:00
文章
由 seasky » 2005-08-20, 18:00
dreamer008 寫:修行的目的有兩支:正定與解脫,...
禪修是手段、工具不是目的,修行的終極目標是老病死憂悲惱苦的永滅,去除五蓋後的心正是用來永斷無明欲貪的利器。
修習道品,完成正定,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達成解脫,解脫生老病死,永不再出生來世間承受憂悲惱苦。
-
ychlin
- 文章: 83
- 註冊時間: 2005-09-07, 08:00
文章
由 ychlin » 2005-09-12, 12:05
seasky 寫:正定是四禪?或者,四禪是正定?
南傳經典傳述是否沒問題?
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三十七道品。
如來所教授的解脫之道。
正念是四念處 ..
正精進是四正勤 ..
正定如果是四禪 .....
四禪也應比照四念處,四正勤成為一組道品才對吧?
為何只是三十七道品?
而非四十一道品呢?
1. 禪那依照巴利語的解釋,跟經文比較契合的是指『禪修的階段』,從初禪、四禪、到空無邊處、非想非非想、到想受滅定,都是禪修的階段。
因此,當我們說一個禪修者安住於初禪,是說他處於那樣的禪修階段。
從初禪進入二禪是指禪修者從第一個禪修階段進入第二個禪修階段。
這中間並沒有神秘之處。
2. 『入出息念經』中清楚記載了九個禪修階段(禪那),也清楚說明了修習入出息念包含了四念處、七覺支等。
3. 『定』─三磨地,依照巴利文解釋是心的寂靜、統一、鎮定等。它並不是指將心強烈地集中在一點之上,以致於壓抑了感覺的升起。『安止定」、『近行定』只出現在論書中。請仔細思考這個問題:「修習入出息念如何圓滿四念處與七覺支?」
4. 『入出息念經』中記載,佛陀做了兩個重要宣示:
(1)『我稱不正念、不正知者,非修習出入息念也』。
(2)如經上方法修習出入息念七日就可以獲得不還果或阿羅漢果。
祝福各位法友 安詳、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