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爾時,佛世尊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為己要求(註30)美味之食而
食。諸人……非難:“何以沙門釋子……食美味之食耶?何人不喜善調理耶?何人
不喜甘味耶?”諸比丘聞此諸人之……非難。諸比丘中少欲者……非難:“何以六
群比丘……食耶?”……乃至……“諸比丘!汝等實……食耶?”“實然!世尊!”
佛世尊呵責:“愚人!何以汝等……食耶?愚人!此非令未信者生信……乃至……
諸比丘!汝等當如是誦此學處------
如是者,美味之食也,即酥、生酥、油、蜜、砂糖、魚、肉、乳、酪也。任何
比丘,若為己要求如是美味之食而食者,波逸提。”
如是,世尊為諸比丘制立學處。
二 其時,諸比丘有病。探病比丘詢病比丘曰:“友!堪忍否?得過否?“友!以
前我等為己要求美味之食而食,由此而覺安樂。然,今依世尊所制,畏慎不能乞,
是故我等不安樂。”……白世尊。時,世尊以是因緣說法而告諸比丘曰:“諸比丘!
聽許病比丘為己要求美味之食而食。諸比丘!汝等當如是誦此學處-----
如是者,美味之食也,即酥、生酥、油、蜜、砂糠、魚、肉、乳、酪也。任何
比丘,若無病而為己要求如是美味之食而食者,波逸提。”
三(一)“如是者,美味之食”者,“酥”者,牛酥或山羊酥或水牛酥等,其肉為
凈肉之酥。“生酥”者,此等物之生酥也。“油”者,胡麻油、芥子油、蜜油、篦麻
油、獸油也。“蜜”者,蜂蜜也。“砂糖”者,由甘蔗制作。“魚”者,行於水中者也。
“肉”者,謂其為凈肉之肉。“乳”者,牛乳,或山羊乳,或水牛乳等,其為凈肉之
乳也。“酪”者,此等之酪也。
“任何”者,……比丘之意。
a “無病”者,於無美味之食亦安樂也。“病者”,於彼無美味之食即不安樂也。
a‘ “如是美味之食”者,如以上美味之食。
無病者為己而要求者,每要求,突吉羅。想得後自食而取者,突吉羅。每咽食,
波逸提。
(二) 於無病有無病想而為己乞討美味之食者,波逸提。於無病有疑想……於無
病有病想……波逸提。於病有無病想者,突吉羅。於病有疑想者,突吉羅。於病有
病想者,不犯也。
(三) 病者、有病時乞求無病時食、食病者之殘食、為親裏者、受請者、為他人、
依己之財者,癡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最近學習戒律,發現很有收獲。記錄如下,以便求正於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