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還有阿羅漢嗎?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wuu12345
文章: 112
註冊時間: 2010-06-25, 08:00

文章 wuu12345 » 2010-07-08, 11:16

:D 如果當時覺音法師已證果,不管是四果或三、二、一果,這種事在當時,應該會造成極大的轟動!錫蘭島史應會大書特書,問題是:沒有啊!就如中國翻譯雜阿含經的三藏法師求那跋陀羅,最後到那裡?有沒有證果?都毫無音訊!相同地,如果求那跋陀羅法師在當時有證果,那在當時,一樣會大書特書,雜阿含經也會跟著證果者,受到大家的重視!問題是:都沒有啊 !都到近百年來,兩者才又開始受人們重視。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82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Dogbert » 2010-07-08, 12:06

我看不出來,一個人是否證果跟歷史資料是否有紀載有什麼關係。有紀載就是真的?沒記載就是不存在?

到最後還不是回到經典、善知識上,自己去判斷學習看來、聽來的法義。既然如此,把時間花在研究某某人是否證果上就顯得多餘。

頭像
wuu12345
文章: 112
註冊時間: 2010-06-25, 08:00

文章 wuu12345 » 2010-07-08, 16:17

:D 歡迎D版主!謝謝賜教,我贊同D版主的主張,「歷史記載,有可能造假!」「那現存的經文,有無可能編造呢?(非第一結集之所傳)」若無,吾輩為何解不明瞭?爭議又為何如此之多?D版主之輩,都是飽學之士,甚至是實證者,經文法義的判斷,自有一套完整的方法,但是,面對其他機靈的對論者,一樣,有力有未殆的無力感!對方所持的論點明明不能說服自己,但他卻是引經據典,也是有所本,而自己也是引經據典,也是有所根據,為什麼不能說服對方呢?最後,各自堅持自己所認為的是正確的。─唯此諦,實,餘為虛妄!終不能把意見匯流成共識。徒增困擾而已!為什麼會這樣呢?回頭想一想,有些經文有可能是後世編造,但,其目的是為何?有沒有可能是傳承下來的經文解釋已無人能解,於是再編一經,用以解釋此經,但所編之經受人詰問時,再編第二經,來補前一經之不足,當所編第二經受人詰問時,再編第三經,來補前一經之不足,.......諸如此類,於阿含經中,常常可以看到這種痕跡!而這也就造成以後的後學者,無所適從,不知所云,最後,更將經典「束之高閣!」。這種歷史,從以前到現在,甚至於到若干年後的未來,一直不停地重複上演。我們此時面對經文的處境,絕對不是空前,也不會絕後。相信佛及所有證果者,滅後的一兩百年間,此種面對經文的處境,其激烈尤勝於今日。─此論點,版主認同嗎?
去佛日遠!善知識難尋,純一滿淨,梵行清白,所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佛為善知識,那是當時修行者的福氣;佛剛滅時,尚有阿羅漢和其他三果者,那也是當時修行者的福氣;今日,無佛、無阿羅漢和其他三果者,這也是我們這一輩的悲哀!純一滿淨,梵行清白的善知識,重不重要呢?當然重要!記得,雜阿含經545經(佛光版)曾提到:"摩訶迦旃延回答梵志的話─貪欲繫著故,王與王共諍,婆羅門、居士與婆羅門、居士共諍。見欲繫著故,出家與出家共諍。"而我們今日卻是:見欲繫著故,居士與居士共諍。怎麼變成這樣?

善知識,非常重要!現在,我們所遇見的,大都是佛學上的教導者或是修證者,並未證果!真正的善知識,純一滿淨,梵行清白,你遇過嗎?如果是有遇見,那恭喜你!也希望你小心辨識;如果是沒有,那,怎麼辦?怎麼樣才知有沒有善知識呢?要找!要有耐心地去找!聖者,不會自己從天上掉到你身邊。我們要追求真理,那就不能懈怠!代表真理的四果,不值得你花時間去追尋嗎?即使是花一輩子的時間去追尋,也值得!為了追求真理,即使讓我們的血、肉、筋、骨全部乾枯掉,我們也絕不改變尋求覺悟的決心!版主及諸位,您們說是不是?
最後,讓我們說:真理,加油!善知識,加油!阿羅漢,加油!阿那含,加油!斯陀含,加油!須陀洹,加油!所有追求解脫的人,大家一起加油!

頭像
建山明
文章: 1082
註冊時間: 2005-04-15, 08:00

文章 建山明 » 2010-07-08, 17:31

wuu12345 寫:法友您若根器非常好,您希望根器較差的老師來教你嗎?譬如數學方面,同一道題,有的人解題要幾好天,有人要一天多,有人只要數小時,有人卻只花了幾分鐘,若是足下,您希望解了好幾天的人教您怎樣花費好幾天的方式來解題嗎?還是希望數分鐘就解出來的人教您數分鐘如何的解題!
呵呵,wuu12345法友說話要小心哦。一個凡夫豈敢說一位初果聖者“根器較差”?!如果我是那個遇見初果聖者的凡夫,我應該做的就是親近他、向他學習,豈敢對聖者說那樣的話。呵呵,說話要小心哦。

請讀我上次的回帖,“並非聽聞初果聖者教說的八正道只能成就初果”,就是說,凡夫依初果聖者教說的八正道修行,有可能成就四種聖果(初、二、三、四果),因爲沙門法只有一種--八正道,初果聖者教說的八正道沒有差別。請不要把初果聖者教說的八正道理解爲“慢八正道”,把四果聖者教說的八正道理解爲“快八正道”。請你讀懂了,就不需要再說你的那些比喻了。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82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Dogbert » 2010-07-08, 18:33

wuu12345 寫:......有沒有可能是傳承下來的經文解釋已無人能解,於是再編一經,用以解釋此經,但所編之經受人詰問時,再編第二經,來補前一經之不足,當所編第二經受人詰問時,再編第三經,來補前一經之不足,.......諸如此類,於阿含經中,常常可以看到這種痕跡!......

......雜阿含經545經(佛光版)曾提到:"摩訶迦旃延回答梵志的話─貪欲繫著故,王與王共諍,婆羅門、居士與婆羅門、居士共諍。見欲繫著故,出家與出家共諍。"而我們今日卻是:見欲繫著故,居士與居士共諍。怎麼變成這樣? ......

......即使是花一輩子的時間去追尋,也值得!為了追求真理,即使讓我們的血、肉、筋、骨全部乾枯掉,我們也絕不改變尋求覺悟的決心!版主及諸位,您們說是不是?......
一、哪篇經文有問題,可以拿出來討論,提出你認為合理的理由。隨便說某經是偽經,跟編造偽經,兩者在我看來是差不多的。

二、討論本來就會有意見不同之處,若是大家意見都一致,那反而是件奇怪的事。

三、我不知道你要怎麼尋找善知識,我只知道,沒有對經律有一定了解,善知識在你面前你也不會知道。

頭像
wuu12345
文章: 112
註冊時間: 2010-06-25, 08:00

文章 wuu12345 » 2010-07-09, 13:46

:D 版主及諸位大德耆老:後學才疏學淺,習佛未久,自知,發表了上文之後,要求提出佐證經文的聲浪,一定會隨之而起,這是很正常的反應!只是,個人身體常常不是很好,打字又慢,老花眼很嚴重,已有三、四百度,所以,Po文時間會比較久,敬請見諒!
記得,多年以前,當我還在讀印順長老的大著之時,能夠參考的書本很少,只有大正大藏經 阿含藏,及印老的雜阿含經論會編,和無著的雜阿含經論會編等三種,這三本書字都很小,閱讀起來很吃力!再過一段時間,終於,佛光山所編的大藏經要出書了,首先出來的雜阿含藏,字體大多了,讀起來比較不容易疲憊,今天,我就以佛光版雜阿含藏來論說,希望各位耆老大德不要佞於賜教,說實在地,我很喜歡各位共論佛學的精神以及幹勁,瑣碎的話,暫此打住。
雜阿含第890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摩訶迦葉住舍衛國東園鹿子母講堂。時,尊者摩訶迦葉晡時從禪覺起,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告尊者摩訶迦葉:「汝當為諸比丘說法教誡、教授。所以者何?我常為諸比丘說法教誡、教授。汝亦應爾。」
尊者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今諸比丘難可教授,或有比丘不忍聞說。」
佛告摩訶迦葉:「汝何因緣作如是說?」
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我見有兩比丘,一名槃稠,是阿難弟子;二名阿浮毘,是摩訶目楗連弟子。彼二人共諍多聞,各言:『汝來當共論議,誰所知多?誰所知勝?』」
時,尊者阿難住於佛後,以扇扇佛,語尊者摩訶迦葉言:「且止!尊者摩訶迦葉!且忍!尊者迦葉!此少年比丘少智、惡智。」
尊者摩訶迦葉語尊者阿難言:「汝且默然!莫令我於僧中問汝事。」
時,尊者阿難即默然住。
爾時,世尊告一比丘:「汝往至彼槃稠比丘、阿浮毘比丘所,作是言:『大師語汝。』」
時,彼比丘即受佛教,至彼槃稠比丘、阿浮毘比丘所,作是言:「大師語汝。」
時,槃稠比丘、阿浮毘比丘答言奉教,即俱往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
爾時,世尊告二比丘:「汝等二人,實共諍論,各言:『汝來試共論議,誰多?誰勝?』耶」
二比丘白佛言:「實爾,世尊!」
佛告二比丘:「汝等持我所說修多羅、祇夜、受記、伽陀、優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闍多伽、毘富羅、阿浮多達摩、優波提舍等法,而共諍論,各言::『汝來試共論議,誰多誰勝?』耶」
二比丘白佛言:「不也,世尊!」
佛告二比丘:「汝等不以我所說修多羅、祇夜、受記、伽陀、優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闍多伽、毘富羅、阿浮多達摩、優波提舍,而自調伏,自止息,自求涅槃耶?」
二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
佛告二比丘:「汝知我所說修多羅、祇夜、受記、伽陀、優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闍多伽、毘富羅、阿浮多達摩、優波提舍,汝愚癡人應共諍論,誰多誰勝耶?」
時,二比丘前禮佛足,重白佛言:「悔過!世尊!悔過!善逝!我愚我癡,不善不辯,而共諍論。」
佛告二比丘:「汝實知罪悔過,愚癡,不善不辯,而共諍論。今已自知罪,自見罪,知悔過,於未來世律儀戒生。我今受汝,憐憫故,令汝善法增長,終不退減。所以者何?若自知罪,自見罪,知見悔過,於未來世律儀戒生,終不退減。」
時,二比丘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這裡的「修多羅、祇夜、受記、伽陀、優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闍多伽、毘富羅、阿浮多達摩、優波提舍」等法,就是佛滅後多時,佛僧團傳承的法,由一而分為二,再由二分為三,再由三分為九,再由九分為十二,即十二分教是也。部派佛教中的法分類,竟然搖身一變而為佛所說,用以訓誡弟子。─此為世間稀有之法,世尊所說法,要好多年後的部派弟子編給佛用。荒謬至極!

~ 待續 ~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82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Dogbert » 2010-07-09, 14:14

wuu12345 寫: 這裡的「修多羅、祇夜、受記、伽陀、優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闍多伽、毘富羅、阿浮多達摩、優波提舍」等法,就是佛滅後多時,佛僧團傳承的法,由一而分為二,再由二分為三,再由三分為九,再由九分為十二,即十二分教是也。部派佛教中的法分類,竟然搖身一變而為佛所說,用以訓誡弟子。─此為世間稀有之法,世尊所說法,要好多年後的部派弟子編給佛用。荒謬至極!

~ 待續 ~
一、九分教或十二分教,在經、律中,都可以明顯看出是佛陀當時就存在的說法,不是佛入滅後才出現的。

二、現在已經找不出九分教或十二分教實際分類好的經典,也就是說,你要批評也批評不出個所以然,沒有實際內容的東西要怎麼去批評呢?

頭像
dubao
文章: 77
註冊時間: 2010-06-28, 08:00

別忘記了第一個阿羅漢是誰?

文章 dubao » 2010-07-09, 17:39

如果後世的阿羅漢有可能是假的話,第一個阿羅漢是假的可能性就最小。
很幸運的,第一位最可信的阿羅漢和他的弟子們生活、對話內容的記錄流傳了下來。就記錄在雜阿含經裏。多多看雜阿含經就是時時親近這位阿羅漢。他的意思,聰明人一定能明白。

頭像
wuu12345
文章: 112
註冊時間: 2010-06-25, 08:00

文章 wuu12345 » 2010-07-09, 20:50

:D 現傳的法、律都是經過部派傳承者,不斷地演繹、歸納,加入,再加入,才變成今日的龐然大物,絕非佛世時佛陀說法的原貌。如果說這是佛陀說法的原貌,那麼,我們跟大乘之間,又有何差別呢?到處都是天神、鬼眾,佛跟阿羅漢也到處顯神通,進一步貶抑婆羅門的梵天,經文只在最後說一句:"有如此神通,都是修不放逸的結果。"如果是這樣,那也難怪阿育王後,婆羅門會復興,而佛教會衰敗,大乘會興起,可悲!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82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Dogbert » 2010-07-10, 01:07

wuu12345 寫::D 現傳的法、律都是經過部派傳承者,不斷地演繹、歸納,加入,再加入,才變成今日的龐然大物,絕非佛世時佛陀說法的原貌。如果說這是佛陀說法的原貌,那麼,我們跟大乘之間,又有何差別呢?到處都是天神、鬼眾,佛跟阿羅漢也到處顯神通,進一步貶抑婆羅門的梵天,經文只在最後說一句:"有如此神通,都是修不放逸的結果。"如果是這樣,那也難怪阿育王後,婆羅門會復興,而佛教會衰敗,大乘會興起,可悲!
我想,應該不會有人認為這些現存的經文就是當初五百結集時的原貌。

不過,不是原貌無法推論出某經就是偽經。要說某經是偽經,要提出它不正確的理由,如果你真的在乎佛經真偽的話。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