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外,於說一切有部的「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一有述說,「增一阿含」是(持經)「譬喻師」,「中阿含」是「阿毘達摩者」,「雜阿含」是「禪師」所特重。─此間接說明第一次結集時,持頭陀行甚嚴的大迦葉,是較喜歡禪修,而不喜歡阿毘達摩者!──(參考印順長老著「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
我們可以分析一下若真的有阿羅漢,而且在網站上站出來的可能性.在此,分為兩種情形,一種是出家證得阿羅漢,一種是在家證得阿羅漢:wuu12345 寫:(恕刪)但是,如果能遇見一位阿羅漢善知識,所有的疑惑,皆可迎刃而解!於此網站對論的諸位佛學飽學之士,你們誰是,就趕緊站出來,祈盼
你的比喻不恰當。初果聖者已見法,初果、四果聖者的修行程度有差別,但是初果、四果聖者教說的八正道沒有差別。凡夫依聖者所說的八正道修行,都有可能成就四種聖果,並非聽初果聖者教說的八正道只能成就初果,聽二果聖者教說的八正道只能成就初果、二果,不是這樣互相對應的。wuu12345 寫:假如在你眼前有四位老師:第一位是正在進修國中的老師─他只能教國小;第二位是正在進修高中的老師─他能教國小、國中;第三位是正在進修大學的老師─他能教國小、國中、高中;第四位是已經大學畢業,目前是研究所的學生,正在往碩士、博士的學位前進─他能教國小、國中、高中、大學。如果有這四位老師讓你選擇,而你的最終目標是大學學士學位,你會選擇那位?或有人認為自己資質尚淺,宜先從國小開始學起,所以選擇第一師;或有人認為自己資質還不錯,可以國小、國中一起學,所以選擇第二師;或有人自覺資質優異,可以從國小、國中、高中同時學起,所以選擇第三師;最後,有人聰慧過人,有天才之資,所以選擇第四師。這就是因才施教的典型!但是,第一組學子,他可以四師都選;第二組學子,可以選擇二、三、四師;第三組學子,可以選擇三、四師;第四組學子,他只能選第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