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那般那念」相應,息長,息短的界定?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rostov
文章: 349
註冊時間: 2005-01-10, 08:00

文章 rostov » 2008-09-26, 23:21

隨喜希拉版主此說,經驗上也是如此。
六根追六境,生死由此轉
以戒為師,離欲樂苦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08-09-27, 01:39

freshman 寫:古人說:形而上者為之道,形而下者為之器。

安那般那念是四念處。佛說,在修四念處前,最好是要“直其見”。這是要我們在“道”的層面上來修,而不是在“器”的層面上來修。

具體地說,觀五蘊、觀六入、觀十二緣起的工夫,妳要做好,四聖啼的功夫,妳要做到壹定程度,這就是在在“道”的層面上來修。
先輩們流傳下來的聖典多如牛毛,而其中具體操作之法卻少之又少。為什麽會這樣呢?

佛講法,絕大多數時間是在講“理”,只有很少的時間是在講“如何下手修”。為什麽呢?

我是這樣看的:世上的事情大致是這樣,道理講通了,具體要如何做,壹點就通。道理講不通,卻要教壹個人如何修,非常非常困難。壹招壹試,壹點壹滴,真地是無從談起,因為舉不勝舉,教不勝教。

這大概就是佛要我們先“直起見,再修四念處”的原因吧。

在網絡上看到幾個安般念修的很好的網友,簡單地認為“直其見”就是認識到身心“無常、苦、無我”。大繆。

頭像
IanTsai
文章: 355
註冊時間: 2006-09-12, 08:00
來自: 高雄市

文章 IanTsai » 2008-09-27, 11:03

freshman 寫: 我是這樣看的:世上的事情大致是這樣,道理講通了,具體要如何做,壹點就通。道理講不通,卻要教壹個人如何修,非常非常困難。壹招壹試,壹點壹滴,真地是無從談起,因為舉不勝舉,教不勝教。

這大概就是佛要我們先“直起見,再修四念處”的原因吧。

在網絡上看到幾個安般念修的很好的網友,簡單地認為“直其見”就是認識到身心“無常、苦、無我”。大繆。
抽煙不好是道理吧!戒煙是行道吧!你認為知道抽煙不好困難還是戒煙困難?
沒有戒過煙很難理解那種欲求的強度,我不是鼓勵抽煙:) 毒品就更上一層樓。
對世間的渴愛就是毒品,知道不易,行道更難。知道是瞬間的事但是修行是永遠的事。
法友認為認識到身心“無常、苦、無我”不算直其見,願聞其詳。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46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peacecila » 2008-09-27, 15:54

不知道希拉版主看過《禪悅、快樂呼吸十六法》后,對觀入出息念是否有了一定的幫助呢?

當然有幫助,但很多都是觀念上的幫助居多。實修上,因為,阿姜布拉姆依照自己的經驗配合經典,提出了特別的講解方式,由於不是很瞭解他的講解方式:「美麗的呼吸?」--所以,老實說,剛開始對於觀呼吸的實修還真沒幫上什麼忙。不過,現在,再回頭去看「美麗的呼吸」之前的幾個步驟,其實不難發現都是「正念在前」的延伸練習。

我昨天在觀呼吸的時候,不知道什麽時候,感覺不到呼吸在鼻孔出入的感覺了,好像鼻子周圍麻木了。但是我卻明顯的知道入與出。可是這種感覺很快就被一個闖進的念頭趕走了。不知道那種感覺是否是正確的呢。
你可以自己學習判斷的方式:
1、正念是否尚在呼吸上?--正念不離呼吸
2、呼吸(身念處)的型態變化--出入、輕重、長短--(正觀呼吸的變化)
3、對於以上兩者察覺--此是「慧」。
至於,呼吸的「位置點」(鼻子、胸口、腹部?),這個有很多種種的說法,但經典不見這種說法與討論,可以不必理會。有些書,由於缺乏巴利語或梵文的考證,錯誤地將「正念在前」解釋成「正念放在鼻端」或「正念放在前面」。

觀入出息念真的好難啊。不知道台灣有沒有教導這方面不錯的道場呢?希拉版主或各位前輩能推薦一下嗎?

以後你若有遇到教得不錯的老師或道場,也可以在留言板推薦。其實,一般世間的學問在學習上也都很困難,像我英文也學很久了,不論是時間與金錢的投入算起來都遠遠超過我花在禪修上的時間,很不幸地,目前「說讀聽學」也只是覺得「尚可」,離「精深運用自如」的程度卻還是覺得差得很遠。世間學問的學習尚且如此,對於「解脫」的學習更要有極大耐性。--我現在正在盤算兩者之間的「投資報酬」,似乎有點不成正比--禪修的好處明顯遠大過英文的好處。

其實,觀呼吸的過程中,有時候從「長呼吸」進入「短呼吸」的過渡階段時,通常,呼吸會變得「似有若無」,這時候「觀力」通常會比較跟不上就會顯得比不上「長呼吸」時來得清楚,但是掌握原則判斷:
1、正念並沒有離開呼吸
2、觀察到呼吸的變化--極短、極輕微、似有若無--顯見這「觀」還是在。
3、「慧」一直很緊密地查核1、2、項,確認無誤。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08-09-27, 17:35

IanTsai 寫:抽煙不好是道理吧!戒煙是行道吧!你認為知道抽煙不好困難還是戒煙困難?
沒有戒過煙很難理解那種欲求的強度,我不是鼓勵抽煙:) 毒品就更上一層樓。
對世間的渴愛就是毒品,知道不易,行道更難。知道是瞬間的事但是修行是永遠的事。
法友認為認識到身心“無常、苦、無我”不算直其見,願聞其詳。
妳這個比喻聽起來不錯,仔細思考起來,可能不妥。

妳我知道抽煙不好,戒煙好。妳我很清楚:戒煙成功後是什麽樣的,是嗎? :wink:

但是,什麽是解脫?修四念處是為了什麽?妳真地清楚嗎? :roll:
有網友問那位教大家“安般念”如何修的前輩壹個問題:修“安般念”的目的是什麽?他說是為了“如實知見”身心的“無常、苦、無我”。

這種答案,大家已經聽得耳熟能詳了。已經麻木地不願意再質疑,再思考了。妳不的不承認:這是現在學佛界的“標準答案”了。

末學想在此小小地質疑壹下:

1)什麽是“如實知見”身心的“無常”?是“看見”身心的生、滅嗎?是先看見“身”的生、滅?還是先看見“心”的生、滅?

如果是先看見“身”的生、滅。誰能說壹說,在“身念處”的階段,如何看見“身”的生、滅?

2)如果“如實知見”(是什麽就看成是什麽)能解決問題,那麽聖典中,為什麽要提那麽多的“厭離”?還要觀“色如病、如灘、如大便”等等?

3)如何理解“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是來觀“生、滅”,然後,生,滅,生,滅,生,滅,最後,連“生、滅”都壹起滅盡了嗎?
這是不是望文生義呢?
聖典中處處在在地說,是貪等的滅盡;煩惱的滅盡;有漏的滅盡;生死的滅盡。這些等同於上面的“生,滅,生,滅,生,滅,最後,連“生、滅”都壹起滅盡了嗎?”
是不是太望文生義了呢?

這些問題不解決,能說是“直其見”了嗎?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08-09-27, 19:47

freshman 寫:3)如何理解“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是來觀“生、滅”,然後,生,滅,生,滅,生,滅,最後,連“生、滅”都壹起滅盡了嗎?
這是不是望文生義呢?
聖典中處處在在地說,是貪等的滅盡;煩惱的滅盡;有漏的滅盡;生死的滅盡。這些等同於上面的“生,滅,生,滅,生,滅,最後,連“生、滅”都壹起滅盡了嗎?”
是不是太望文生義了呢?

這些問題不解決,能說是“直其見”了嗎?
“生、滅”的滅盡就是涅盤?

難怪有那麽多的前輩會認為"生命的滅盡"就是"無余涅盤"了.還有人說,"無余涅盤"就是滅盡"十八界".他們是不是有某種聯系呢?

抱著這種觀念來修"安般念",會有什麽結果呢?末學無法想象.

頭像
housyang
文章: 107
註冊時間: 2005-06-05, 08:00

文章 housyang » 2008-09-28, 01:19

peacecila 寫:其實,觀呼吸的過程中,有時候從「長呼吸」進入「短呼吸」的過渡階段時,通常,呼吸會變得「似有若無」,這時候「觀力」通常會比較跟不上就會顯得比不上「長呼吸」時來得清楚,但是掌握原則判斷:
1、正念並沒有離開呼吸
2、觀察到呼吸的變化--極短、極輕微、似有若無--顯見這「觀」還是在。
3、「慧」一直很緊密地查核1、2、項,確認無誤。
這個論題總算是稍感釋懷,在修學過程中還有其他法友經歷了相同的過程。謝謝希拉法友願意提供分享。

頭像
KEN1
文章: 31
註冊時間: 2009-03-25, 08:00

文章 KEN1 » 2009-03-25, 21:24

還有人在討論安那般那念嗎?我是新會員,不過我在幾年前在書本裡知道觀呼呼及保持正念的方法後就不斷的練習到現在,

頭像
housyang
文章: 107
註冊時間: 2005-06-05, 08:00

文章 housyang » 2009-03-25, 22:45

KEN1法友,對於「安那般那念」應該有獨到的見解,後學期待法友能夠分享修行的體驗,可否先發表一點對於本題的看法,對於討論上的見解,比較不會有過大的分歧,謝謝。

頭像
KEN1
文章: 31
註冊時間: 2009-03-25, 08:00

文章 KEN1 » 2009-03-25, 23:22

我一開始是從腹部呼吸開始練習,熟悉後再專注於呼吸時的氣入及氣出,一開始總是錯過呼吸時的一大段過程,接著再自行走時去保持正念,把注意放身體的動作,一開始腦筋像是阻塞似的悶痛,在忍受那些痛楚後正念的保持也就較順暢些,漸漸的開始能夠覺知到呼氣與吸氣時那個間隙的氣感,從那時開始覺知的能力漸漸成長......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