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那般那念」相應,息長,息短的界定?
先輩們流傳下來的聖典多如牛毛,而其中具體操作之法卻少之又少。為什麽會這樣呢?freshman 寫:古人說:形而上者為之道,形而下者為之器。
安那般那念是四念處。佛說,在修四念處前,最好是要“直其見”。這是要我們在“道”的層面上來修,而不是在“器”的層面上來修。
具體地說,觀五蘊、觀六入、觀十二緣起的工夫,妳要做好,四聖啼的功夫,妳要做到壹定程度,這就是在在“道”的層面上來修。
佛講法,絕大多數時間是在講“理”,只有很少的時間是在講“如何下手修”。為什麽呢?
我是這樣看的:世上的事情大致是這樣,道理講通了,具體要如何做,壹點就通。道理講不通,卻要教壹個人如何修,非常非常困難。壹招壹試,壹點壹滴,真地是無從談起,因為舉不勝舉,教不勝教。
這大概就是佛要我們先“直起見,再修四念處”的原因吧。
在網絡上看到幾個安般念修的很好的網友,簡單地認為“直其見”就是認識到身心“無常、苦、無我”。大繆。
抽煙不好是道理吧!戒煙是行道吧!你認為知道抽煙不好困難還是戒煙困難?freshman 寫: 我是這樣看的:世上的事情大致是這樣,道理講通了,具體要如何做,壹點就通。道理講不通,卻要教壹個人如何修,非常非常困難。壹招壹試,壹點壹滴,真地是無從談起,因為舉不勝舉,教不勝教。
這大概就是佛要我們先“直起見,再修四念處”的原因吧。
在網絡上看到幾個安般念修的很好的網友,簡單地認為“直其見”就是認識到身心“無常、苦、無我”。大繆。
沒有戒過煙很難理解那種欲求的強度,我不是鼓勵抽煙:) 毒品就更上一層樓。
對世間的渴愛就是毒品,知道不易,行道更難。知道是瞬間的事但是修行是永遠的事。
法友認為認識到身心“無常、苦、無我”不算直其見,願聞其詳。
不知道希拉版主看過《禪悅、快樂呼吸十六法》后,對觀入出息念是否有了一定的幫助呢?
當然有幫助,但很多都是觀念上的幫助居多。實修上,因為,阿姜布拉姆依照自己的經驗配合經典,提出了特別的講解方式,由於不是很瞭解他的講解方式:「美麗的呼吸?」--所以,老實說,剛開始對於觀呼吸的實修還真沒幫上什麼忙。不過,現在,再回頭去看「美麗的呼吸」之前的幾個步驟,其實不難發現都是「正念在前」的延伸練習。
我昨天在觀呼吸的時候,不知道什麽時候,感覺不到呼吸在鼻孔出入的感覺了,好像鼻子周圍麻木了。但是我卻明顯的知道入與出。可是這種感覺很快就被一個闖進的念頭趕走了。不知道那種感覺是否是正確的呢。
你可以自己學習判斷的方式:
1、正念是否尚在呼吸上?--正念不離呼吸
2、呼吸(身念處)的型態變化--出入、輕重、長短--(正觀呼吸的變化)
3、對於以上兩者察覺--此是「慧」。
至於,呼吸的「位置點」(鼻子、胸口、腹部?),這個有很多種種的說法,但經典不見這種說法與討論,可以不必理會。有些書,由於缺乏巴利語或梵文的考證,錯誤地將「正念在前」解釋成「正念放在鼻端」或「正念放在前面」。
觀入出息念真的好難啊。不知道台灣有沒有教導這方面不錯的道場呢?希拉版主或各位前輩能推薦一下嗎?
以後你若有遇到教得不錯的老師或道場,也可以在留言板推薦。其實,一般世間的學問在學習上也都很困難,像我英文也學很久了,不論是時間與金錢的投入算起來都遠遠超過我花在禪修上的時間,很不幸地,目前「說讀聽學」也只是覺得「尚可」,離「精深運用自如」的程度卻還是覺得差得很遠。世間學問的學習尚且如此,對於「解脫」的學習更要有極大耐性。--我現在正在盤算兩者之間的「投資報酬」,似乎有點不成正比--禪修的好處明顯遠大過英文的好處。
其實,觀呼吸的過程中,有時候從「長呼吸」進入「短呼吸」的過渡階段時,通常,呼吸會變得「似有若無」,這時候「觀力」通常會比較跟不上就會顯得比不上「長呼吸」時來得清楚,但是掌握原則判斷:
1、正念並沒有離開呼吸
2、觀察到呼吸的變化--極短、極輕微、似有若無--顯見這「觀」還是在。
3、「慧」一直很緊密地查核1、2、項,確認無誤。
當然有幫助,但很多都是觀念上的幫助居多。實修上,因為,阿姜布拉姆依照自己的經驗配合經典,提出了特別的講解方式,由於不是很瞭解他的講解方式:「美麗的呼吸?」--所以,老實說,剛開始對於觀呼吸的實修還真沒幫上什麼忙。不過,現在,再回頭去看「美麗的呼吸」之前的幾個步驟,其實不難發現都是「正念在前」的延伸練習。
我昨天在觀呼吸的時候,不知道什麽時候,感覺不到呼吸在鼻孔出入的感覺了,好像鼻子周圍麻木了。但是我卻明顯的知道入與出。可是這種感覺很快就被一個闖進的念頭趕走了。不知道那種感覺是否是正確的呢。
你可以自己學習判斷的方式:
1、正念是否尚在呼吸上?--正念不離呼吸
2、呼吸(身念處)的型態變化--出入、輕重、長短--(正觀呼吸的變化)
3、對於以上兩者察覺--此是「慧」。
至於,呼吸的「位置點」(鼻子、胸口、腹部?),這個有很多種種的說法,但經典不見這種說法與討論,可以不必理會。有些書,由於缺乏巴利語或梵文的考證,錯誤地將「正念在前」解釋成「正念放在鼻端」或「正念放在前面」。
觀入出息念真的好難啊。不知道台灣有沒有教導這方面不錯的道場呢?希拉版主或各位前輩能推薦一下嗎?
以後你若有遇到教得不錯的老師或道場,也可以在留言板推薦。其實,一般世間的學問在學習上也都很困難,像我英文也學很久了,不論是時間與金錢的投入算起來都遠遠超過我花在禪修上的時間,很不幸地,目前「說讀聽學」也只是覺得「尚可」,離「精深運用自如」的程度卻還是覺得差得很遠。世間學問的學習尚且如此,對於「解脫」的學習更要有極大耐性。--我現在正在盤算兩者之間的「投資報酬」,似乎有點不成正比--禪修的好處明顯遠大過英文的好處。
其實,觀呼吸的過程中,有時候從「長呼吸」進入「短呼吸」的過渡階段時,通常,呼吸會變得「似有若無」,這時候「觀力」通常會比較跟不上就會顯得比不上「長呼吸」時來得清楚,但是掌握原則判斷:
1、正念並沒有離開呼吸
2、觀察到呼吸的變化--極短、極輕微、似有若無--顯見這「觀」還是在。
3、「慧」一直很緊密地查核1、2、項,確認無誤。
妳這個比喻聽起來不錯,仔細思考起來,可能不妥。IanTsai 寫:抽煙不好是道理吧!戒煙是行道吧!你認為知道抽煙不好困難還是戒煙困難?
沒有戒過煙很難理解那種欲求的強度,我不是鼓勵抽煙:) 毒品就更上一層樓。
對世間的渴愛就是毒品,知道不易,行道更難。知道是瞬間的事但是修行是永遠的事。
法友認為認識到身心“無常、苦、無我”不算直其見,願聞其詳。
妳我知道抽煙不好,戒煙好。妳我很清楚:戒煙成功後是什麽樣的,是嗎?
但是,什麽是解脫?修四念處是為了什麽?妳真地清楚嗎?
有網友問那位教大家“安般念”如何修的前輩壹個問題:修“安般念”的目的是什麽?他說是為了“如實知見”身心的“無常、苦、無我”。
這種答案,大家已經聽得耳熟能詳了。已經麻木地不願意再質疑,再思考了。妳不的不承認:這是現在學佛界的“標準答案”了。
末學想在此小小地質疑壹下:
1)什麽是“如實知見”身心的“無常”?是“看見”身心的生、滅嗎?是先看見“身”的生、滅?還是先看見“心”的生、滅?
如果是先看見“身”的生、滅。誰能說壹說,在“身念處”的階段,如何看見“身”的生、滅?
2)如果“如實知見”(是什麽就看成是什麽)能解決問題,那麽聖典中,為什麽要提那麽多的“厭離”?還要觀“色如病、如灘、如大便”等等?
3)如何理解“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是來觀“生、滅”,然後,生,滅,生,滅,生,滅,最後,連“生、滅”都壹起滅盡了嗎?
這是不是望文生義呢?
聖典中處處在在地說,是貪等的滅盡;煩惱的滅盡;有漏的滅盡;生死的滅盡。這些等同於上面的“生,滅,生,滅,生,滅,最後,連“生、滅”都壹起滅盡了嗎?”
是不是太望文生義了呢?
這些問題不解決,能說是“直其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