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那般那念」相應,息長,息短的界定?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upasaka
文章: 547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upasaka » 2008-09-01, 18:00

請法友詳參《雜803經》。
經文息長、息短之後的一切身、身行等等的身,請用我前帖所述去理解。

另外請注意:息長、息短之後的每一個階段之經文中都重複前句並加上「善學」二字。善學的意思是要下功夫去訓練的。

以上提供參考。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頭像
housyang
文章: 107
註冊時間: 2005-06-05, 08:00

文章 housyang » 2008-09-01, 20:24

法友吉祥:
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雖然存在些許見解差異,但無礙於修學上對於法義的釐清及堅固。
受教了!感謝法友的法施。
(八○三)「一切身」及「一切身行息」。(八○七)「一切身覺」及「身行休息」。
其中差異為何?譯文偏差?或原文有別?抱歉後學不懂巴利文。
另:身行息,「息」做「止」解呢?或是依「息」解。願聞法友解說。謝謝!

頭像
upasaka
文章: 547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upasaka » 2008-09-02, 10:10

housyang 寫:(八○三)「一切身」及「一切身行息」。(八○七)「一切身覺」及「身行休息」。其中差異為何?譯文偏差?或原文有別?
意義相同,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同罷了。同一個階段在803經用兩句表達的,807經有時用一句表達。
housyang 寫:另:身行息,「息」做「止」解呢?或是依「息」解。願聞法友解說。謝謝!
807經表達的很貼切,就是「身行休息」,身行息就是身行休息。休息的是「整個」的呼吸,在覺知一切身入( 出)息的階段是覺知整個的呼吸,在身行息的階段所覺知的就不是整個的呼吸了,不是整個的話會是什麼呢?這情形就如庖丁解牛。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頭像
housyang
文章: 107
註冊時間: 2005-06-05, 08:00

文章 housyang » 2008-09-02, 10:59

了解,法友的敘說,感謝。另有請教:
「身行休息」入息,「身行休息」出息。芸何「如庖丁解牛」之義?
「身行」是整個的呼吸,休息的是「整個」的呼吸。芸何「入、出息」於何時?何處?,可否請法友詳說這個過程及內容?謝謝!

頭像
upasaka
文章: 547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upasaka » 2008-09-02, 13:55

法友!請勿心急。回過頭從新整理安般念的十六個階段,先把理路重新架構一遍。

接下來就等有實戰經驗的法友來說了。一個粗大的磚頭在這邊轉了半天,也該休息了。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頭像
housyang
文章: 107
註冊時間: 2005-06-05, 08:00

文章 housyang » 2008-09-02, 18:33

感謝法友!精闢的法義論述。
這是一個廣泛又普遍性的修學法門,從「論」到禪修的書,乃至於善知識的開示,從廣泛的契經定義概念敘述,以及抽象化的論說,差別不大。但比較細緻的次第內容則是千差萬別。
安般念的十六個階段,就是一個整體的業處,「入、出息」。在一個完整的基礎平台上,粗、細、深、淺穩定而重疊的架構上運作。如果基礎建立的不完整而無法突破,去「深入」理解後續階段,後學個人覺得那是有些「畫餅充飢」,對後學來說意義不大。
單從偏於「禪定」的這方面,就算修學有差異,但是目標與結果差異應該不至於太大,也比較單純。
如果從「身止息。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的方向,其中必定是有許多的體驗與過程及內容是相同的,如此「入流」的觸證道果,才可能是相同的。
1~4階完整的清楚及體驗,那麼第一個層次的「身念處」基礎也就完成了。其他的只是深度及細緻的延伸。「身念處」的修學是包含了「受、心、法」,只是比較粗糙而已。後學是這樣理解的,「身念處」比較粗糙,偏於「色身」四大緣起的觀察,建立於如實的了知「身識」。而導致於「身止息」,於「身止息」的基礎上,再修學「受、心、法」。
後學相信體驗過的法友很多,但是觀點與見解及體驗內容,應該也是有差異的。
同時也誠懇的求教於法友們的見解,讓後學在學習過程中受益。謝謝。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46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peacecila » 2008-09-03, 01:14

取自(安那般那念──十六勝行「身行」──之探究)
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BJ012/bj97617.htm
:
「使身行(kāya-saṅkhāra)輕安(passambhaya)」的這個人,學習「我將要入息(出息)〔明白〕」。換言之,其是承(3)對全息身的明明白白,進而覺知「身行(kāya-saṅkhāra)逐漸安靜、輕安(passambhaya)[29] 」,即所謂的「身行息」。因此,(4)的目的是透過專念、注意,學習對於粗身行漸次安息、安靜、輕安,進而覺知較細的出入息。

  承上,如筆者所引「身行」為出入息,然(3)「一切身」與(4)「一切身行息」是否相同?筆者認為皆同指出入息,只是所強調各階段修習的目的是不同的。
..........
順此,筆者認為將「身行息」、「除諸身行」、「息除身行」理解為「身行的緩和、柔軟」,或許較為恰當。因為,呼吸的的安靜、平靜是漸近的,非立刻「除去」粗息。在上文討論中多理解為「身行輕安」,是相對於內文身「重」性。如是,若依「身行輕安」,則可具足二義,即上討論所言:一、表面義:出入息的輕安、緩和、平靜;二、實際義:對治身「重」性而身輕安,但不離心輕安。
===========================================================

將以上文章理解了,再去翻"阿姜布拉姆"所寫的"禪悅:快樂呼吸十六法",就會比較清楚了,真正的高手就是這一位.

從古至今,由於翻譯的關係,再加上對於禪修的過度期盼與難耐禪修過程的煎熬,才導致那麼多人在呼吸長短上的錯誤解釋與過份著墨計較.好像解決了"呼吸長短"這一大難題或謎團,禪修就會比較容易似的?!

所以,一開始就強調說:"這題目屬於「陷阱」題,是「障眼法」。只是浪費時間罷了。重點應該放在「念住於身」,如中阿含「念身經」所云:「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斷心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則知上如真。是謂比丘修習念身。」 "

即便現在弄明白了,"念住呼吸"的入門方式還是跟以前一樣.基礎功一樣還是基礎功,怎樣都不會有什麼不同.即便有所不同,就是"資訊更新"後,以後總算是"死心"用功修行了. 8)

頭像
housyang
文章: 107
註冊時間: 2005-06-05, 08:00

文章 housyang » 2008-09-03, 12:21

很感謝 希拉法友 提供參考資訊。
「基礎功一樣還是基礎功,怎樣都不會有什麼不同」很懇切一句提醒的話。
後學只是在修學過程中,發覺自己的體驗與各種說法有些差異,而希望尋求比較切合於「契經」的論述。在「觸證」的過程確實是難於純熟而堅固性的肯定,也就是尚有些「疑」。而會處於一種循環過程中,看似有所突破卻是難以堅固。
而且很怕自以為經過自身的體驗,就自以為是的肯定,難於發掘自己微細錯誤而不自知。
至少需要仔細而不斷返覆的驗證,自己的體驗是不是真實的契合於佛陀的教導啊!
相信法友也有這樣的感慨吧。謝謝法友的熱忱及耐心。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08-09-05, 20:57

基本贊成希拉的觀點。(還沒有讀過阿姜布拉姆"所寫的"禪悅:快樂呼吸十六法",還不知道是不是真地像他說稱贊的那樣好)。

這裏也來拋幾塊磚頭吧:
upasaka 寫:關於息長息短,除了法友所提到的以入出息所經歷的的時間,或入出息所佔據的空間來分別,這兩種說法之外,另外有壹種說法是,以壹個完整呼吸的歷程來分別。入息滅盡而出息未生將生的中間這壹小段微細轉換過程,稱為中間入息;相反地,出息滅盡而入息未生將生的中間這壹小段微細轉換過程,稱為中間出息。如此說來,壹個完整呼吸的歷程是:「入息─中間入息─出息─中間出息」這四個過程,而其中入息、出息就是息長,中間入息及中間出息就是息短。

所謂「禮失求諸野」,契經沒說的就看論書怎麼說,以上這種說法出自《瑜伽師地論》。
十幾年前,我還在北京的時候,親近過壹位密宗高人(目前他還活躍在大陸佛教界,恕不著名)。他教過我壹個密法,今天寫出來,和大家分享。(當年他也在講公開課時講過,所以我也不算泄密):

在修習安那般那念時,妳要盡量註意出、入息當中的這個轉折,並有意將之延長。

無獨有偶,數年(4,5年)前,當我已經快要將佛法遺忘時,有壹天,我在網上瀏覽閑逛時,看到壹個很有趣的貼子,大意是:壹個中醫師(他自稱自己是某個道家的傳人)教導別人如何提高性生活質量,他給出的方法中,竟然也是要人“盡量註意出、入息當中的這個轉折,並有意將之延長。”

很有意思,是嗎?:lol: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08-09-06, 15:48

freshman 寫:無獨有偶,數年(4,5年)前,當我已經快要將佛法遺忘時,有壹天,我在網上瀏覽閑逛時,看到壹個很有趣的貼子,大意是:壹個中醫師(他自稱自己是某個道家的傳人)教導別人如何提高性生活質量,他給出的方法中,竟然也是要人“盡量註意出、入息當中的這個轉折,並有意將之延長。”

很有意思,是嗎?:lol:
古人說:形而上者為之道,形而下者為之器。

安那般那念是四念處。佛說,在修四念處前,最好是要“直其見”。這是要我們在“道”的層面上來修,而不是在“器”的層面上來修。

具體地說,觀五蘊、觀六入、觀十二緣起的工夫,妳要做好,四聖啼的功夫,妳要做到壹定程度,這就是在在“道”的層面上來修。

否則的話,外道也可以修安那般那念,修得還可能比我們還好,這是在“器”的層面上來修。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