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觀(2)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ahanama » 2007-08-18, 10:44

shanguan 寫:經典最早用的是巴利文,就是當時的俗語,現在也有用現代文翻譯的經典,有什麽不好懂的?

只要有一定的語言能力都行,如果要求文盲來看,那再簡單也看不懂的。

即便用俗語說,就保證誰都能聼懂麽?

比如我發覺你就連俗語也不懂。

經文對我來說很好懂,如果你不具有這樣的能力,我和你就沒法討論。

比如直心前面提出的一些概念,我就能看懂。

我說過了,只要有人能看懂我的話,就不是我的過錯。如果你連經文都看不懂,還有什麽好討論的呢?

討論的前提是對經文的理解,而不是經文的文字。
好吧。既然是這樣,雜阿含六一六經裡的『當取自心相』是什麼意思?這個問題,大約一週前提過,至今沒有人回應。雜阿含六一六經是念處相應中很重要的一篇經,讓大家看看你是如何理解經文的。你該不會說『當取自心相』很簡單,一看就懂,根本不用說吧? :lol: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7-08-18, 10:49

那你說我“這是跟直心法友學來的吧?”幹什麽?

説明實修方法的不是經文麽?爲什麽不能用取同去異的方法?

現在沒有佛來判斷對錯,但提婆達多提出的佛陀可以給與判斷的結果。

我沒有說提婆達多提出的五法就是對的,我的意思是佛陀時代有些佛弟子的提議可能是對的,這個要看佛怎麽說了。

現代的創新到底怎樣,我不清楚,所以不會去學。

若提婆達多在佛滅后提出五法,你能說他對還是不對麽?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7-08-18, 10:59

『當取自心相』的意思我是說過的,你可以去查看一下,你說至今沒有其他人回應,可見還是我比較真誠的討論的。

不過,如果看得懂文字,你可以說說對於這個詞的理解哪裏覺得有問題。

不然,你自己知道意思,卻來考問我,那就不是好的討論態度了。

我可以把我的理解再説一次:

取自心相的意思就是後面所說的“善攝內心之相”,也就是說,要把心專注在業處上,不要思想跑馬開小差的意思。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ahanama » 2007-08-18, 11:46

shanguan 寫:説明實修方法的不是經文麽?爲什麽不能用取同去異的方法?
同一篇談實修的經文出現兩個不同的版本,而且是在最重要最關鍵之處就有明顯的不同,要如何取同去異? :lol:
shanguan 寫:現在沒有佛來判斷對錯,但提婆達多提出的佛陀可以給與判斷的結果。

我沒有說提婆達多提出的五法就是對的,我的意思是佛陀時代有些佛弟子的提議可能是對的,這個要看佛怎麽說了。
這是未見諦的論調,佛陀一入滅,這類人也差不多就玩完了。
shanguan 寫:現代的創新到底怎樣,我不清楚,所以不會去學。
所以說創新還是可以搞,只是你不會去學?抱著經典而不知多方參學,這不像獨覺根性的人喔。
shanguan 寫:若提婆達多在佛滅后提出五法,你能說他對還是不對麽?
有何不能?依據經律嘛。 :lol: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ahanama » 2007-08-18, 11:52

shanguan 寫:取自心相的意思就是後面所說的“善攝內心之相”,也就是說,要把心專注在業處上,不要思想跑馬開小差的意思。
嗯,『取自心相』在整個四念處的修習體系中,應置於何處?

頭像
yansong
文章: 113
註冊時間: 2005-12-16, 08:00

文章 yansong » 2007-08-18, 11:58

shanguan 寫:那些自創的派別才是沒有傳承的。

因爲經典沒有記載過。
动中禅的传承来自寥国(老挝),并不是隆波田发明的,隆波田练习了三天的动中禅就达到了灭苦,之后隆波田在泰国将其发扬光大。动中禅是透过规律而重复的手部动作,并配合走动,培养出觉性,在行、住、坐、卧中,自己的一举一行以及念头都能历历分明,体验身心的生灭变化,由此灭除内心的执着与烦恼,最后超越了生死的束缚,得到真正的自在。

动中禅的原理,是依据佛陀在《大念住经》中所说的:
「比丘于行时,了知:我在行。
于住时,了知:我在住。
于坐时,了知:我在坐。
于卧时,了知:我在卧。
此身置于如何之状态,亦如其状态而了知之。」
此段经文的意思是说,禅修者在行、住、坐、卧要能够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的动作。

佛陀又说:
「比丘不论行住归来,正知而作。
彼观前顾后,正知而作;
彼屈身伸身,正知而作;
彼搭衣持钵,正知而作;
彼食、饮、咀嚼、尝味,正知而作;
彼大小便利,正知而作;
彼行、住、坐、卧、醒、语、默,亦正知而作。」
此段经文的意思是说,禅修者不论是看前看后、屈伸身体、穿衣服、拿东西、吃东西、喝东西、上洗手间等等,从早到晚所有的动作与行为,自己都要清楚明白。


shanguan 对动中禅一点都不了解,只是看见动中禅三个字在经典上没有找到,就诬蔑其。

我一直怀疑你是否被人洗过大脑,或者对大念住根本不了解,或者你就是彻头彻尾的书呆子。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7-08-18, 12:15

你能否舉例説明哪個關鍵點明顯不同?

佛陀入滅了,這類人根本就沒有玩完,而且從古到今一直沒有缺少過。

創新可不可以搞不是我決定的,獨覺的特點是沒有老師,不是說不能看書。

那麽依據經律我同樣可以說内觀禪的説法有問題。

心取什麽業處要根據自己的根性選擇,身受心法都可以。

如果動中禪是經典中有的,爲何要另外拿出來建立宗派呢?

事實上,我並沒有說動中禪等不好,而是反對那種刻板的單一的不顧學人根性的統一模式的教導。

這種教說往往以偏概全,用佛陀說的某一個特殊的法門當作可以適應一切人的法門,其結果是破壞了完整的佛法,也就是像法時代的特徵。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7-08-18, 12:25

因材施教是佛陀教導的特點,這種良好的教導方式被後人因爲要突出自己的與衆不同來吸引信徒的行爲給摒棄了。

我所反對的,正是這種僵化的宗派情節。

不然,爲什麽出現了這麽多的宗派,都說自己好,不說別人好呢?

我沒有見過内觀禪的教主介紹別人去學動中禪的,也沒有見到動中禪的教主介紹別人去學内觀禪的,還有其他的種種禪,都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

如果他們真的是佛弟子,就該互相讚嘆介紹,不是麽?

另:馬哈西派現在和帕奧派的鬥爭就很激烈。

佛使爲了成名祭起了批覺音尊者的法寶。

這就是像法時代的象徵。

其實,只要人人按照經典去做,會搞得怎麽糟糕麽?

頭像
yansong
文章: 113
註冊時間: 2005-12-16, 08:00

文章 yansong » 2007-08-18, 12:42

shanguan 寫:你能否舉例説明哪個關鍵點明顯不同?

佛陀入滅了,這類人根本就沒有玩完,而且從古到今一直沒有缺少過。

創新可不可以搞不是我決定的,獨覺的特點是沒有老師,不是說不能看書。

那麽依據經律我同樣可以說内觀禪的説法有問題。

心取什麽業處要根據自己的根性選擇,身受心法都可以。

如果動中禪是經典中有的,爲何要另外拿出來建立宗派呢?

事實上,我並沒有說動中禪等不好,而是反對那種刻板的單一的不顧學人根性的統一模式的教導。

這種教說往往以偏概全,用佛陀說的某一個特殊的法門當作可以適應一切人的法門,其結果是破壞了完整的佛法,也就是像法時代的特徵。
你带着邪见看,如同你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一般,所以内观,马哈西尊者,动中禅,佛使尊者等等都有问题,如今的任何方法,在你看来都有问题,甚至你举不出当今一个你认为没有问题的方法。

只有你自己发明的那个”观四圣谛“ 法门没有问题。 你这个方法没有传承,没有老师,也没有学生,只有你自己修行。

頭像
yansong
文章: 113
註冊時間: 2005-12-16, 08:00

文章 yansong » 2007-08-18, 12:49

shanguan 寫:因材施教是佛陀教導的特點,這種良好的教導方式被後人因爲要突出自己的與衆不同來吸引信徒的行爲給摒棄了。

我所反對的,正是這種僵化的宗派情節。

不然,爲什麽出現了這麽多的宗派,都說自己好,不說別人好呢?

我沒有見過内觀禪的教主介紹別人去學動中禪的,也沒有見到動中禪的教主介紹別人去學内觀禪的,還有其他的種種禪,都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

如果他們真的是佛弟子,就該互相讚嘆介紹,不是麽?

另:馬哈西派現在和帕奧派的鬥爭就很激烈。

佛使爲了成名祭起了批覺音尊者的法寶。

這就是像法時代的象徵。

其實,只要人人按照經典去做,會搞得怎麽糟糕麽?
佛使尊者因为指出了觉因尊者的错误之处,加上他对佛法的贡献而成为当代泰国第一高僧。而 shanguan 因为诬陷内观,在大陆修行原始佛教圈子里,变的臭名昭住。

主題已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