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有否定業力論嗎?(一)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6-01-07, 16:24

這裡有誰對業力有外道的理解?

你不能因爲外道有業力論就否定佛教的業報說吧?

我看沒有誰在混淆,倒是你擔心過度了,不斷的建立假想敵。

識蘊在哪裏,業就在哪裏,過去業為行蘊所攝。

頭像
Upavana
文章: 307
註冊時間: 2004-09-21, 08:00

文章 Upavana » 2006-01-07, 16:49

善觀 寫:三惡道衆生沒有學習正法的條件,所以你的假設不成立。
結生識的確“紀錄”了過去的業。我不知道什麽是“功德論”,但既然業有善惡,所帶來的果報必然也有苦樂。
“不待時節”是指見法,和業報沒有矛盾。佛陀見法確實不待時節,但他所受的過去業所帶來的果報卻依然逃脫不了。
我不知道你老用“不待時節”來否定業報的邏輯性在哪裏?你知道“不待時節”是針對什麽而說的麽?
我找到不同看法的地方了,問題就出在我認為結生識已經只是條件,而您認為結生識有紀錄的效果。
從「佛陀見法確實不待時節,但他所受的過去業所帶來的果報卻依然逃脫不了。」這句可以發現,您認為業報是有連貫性與新增抵銷的消費性質,而我的看法是一個生滅一個行業影響一個結生。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6-01-07, 17:38

Upavana 寫:我找到不同看法的地方了,問題就出在我認為結生識已經只是條件,而您認為結生識有紀錄的效果。
從「佛陀見法確實不待時節,但他所受的過去業所帶來的果報卻依然逃脫不了。」這句可以發現,您認為業報是有連貫性與新增抵銷的消費性質,而我的看法是一個生滅一個行業影響一個結生。
我不理解“消費性質”是什麽意思。

人的一生有很多次的業,不同的業成立后就形成種子,這些種子在條件成熟的前提下可以成爲果報,但也可能不產生果報,因爲種子本身也是一個果報。這些種子什麽時候成爲果報是不定的,可能在今生,也可能在來生的結生到死亡的中的任何時節中成熟。

一旦成就阿羅漢,就不會造能引起果報的業,已有的業種子只能在此生受報,若報不完,在般涅槃時就徹底失效,因爲作爲載體的心熄滅的緣故。

頭像
Upavana
文章: 307
註冊時間: 2004-09-21, 08:00

文章 Upavana » 2006-01-07, 19:47

消費性質好比買賣錢幣貨物的進出。

我覺得五陰的聚集,是業行堆積的習氣,越是累積越是積重難返。
阿羅漢在活著的時候,已經將這些習氣去除,僅剩下維持五陰的活動,當死亡的時候,已經沒有能決定結生條件的習氣吸引產生結生識,就此達到止息。

頭像
shs00231
文章: 9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shs00231 » 2006-01-07, 20:43

Upavana 寫:是的,影響結生的方向就已經很夠了,那已經包含了所有的環境與條件。
很多人害怕接受這件事的原因,就是死後的超度變得完全沒有用了。
那為何有些人的命運像是定下了(一部份)?

(例如在迎福村看到的文章「追悼慈蘭(May Chen)法友」 ,
一開始就顯示了夢能預示一些未來)

頭像
shs00231
文章: 9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shs00231 » 2006-01-07, 20:50

注意\
我不是宣揚外道
但個人經驗表示有些事是可被預知才有些一問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6-01-07, 21:24

有些是定業,特別重故,是無法消除的。

頭像
kantoku
文章: 62
註冊時間: 2005-07-27, 08:00

文章 kantoku » 2006-01-07, 23:31

Upavana 寫:五六三的「宿業」是和外道尼犍子一樣的「宿命之業」,還是解作「舊的累積的行業」比較妥當?
有必要一提到宿業就得附註「我非外道尼犍子」嗎? 你自己把它想對不就好了.宿業一詞並非尼犍子之專利.

頭像
Upavana
文章: 307
註冊時間: 2004-09-21, 08:00

文章 Upavana » 2006-01-08, 21:57

shs00231 寫:那為何有些人的命運像是定下了(一部份)?
(例如在迎福村看到的文章「追悼慈蘭(May Chen)法友」 ,
一開始就顯示了夢能預示一些未來)
一開始的環境與條件沒得選擇,發展要如何就看自己了。

夢境的預告有他出現的思考邏輯條件,多少會給人暗示,這種事平常看待就好,如果靠作夢就能預知,那就不需要努力了。
另外有些人運用技巧性的作夢方式,是在睡前給自己足夠的範圍暗示,其實只是睡著了想事情,有時有一些效果,那是睡著後腦部運作的條件參數,與正常清醒思考不一樣,並且醒來時已經遺忘,才會讓人覺得似乎很神奇。

頭像
kantoku
文章: 62
註冊時間: 2005-07-27, 08:00

文章 kantoku » 2006-01-09, 22:22

kantoku 寫:
Upavana 寫:五六三的「宿業」是和外道尼犍子一樣的「宿命之業」,還是解作「舊的累積的行業」比較妥當?
有必要一提到宿業就得附註「我非外道尼犍子」嗎? 你自己把它想對不就好了.宿業一詞並非尼犍子之專利.
此外,尼犍子之錯誤也不在於你以為的「宿命之業」(過去生的行為)此四字有何問題,宿命之業又不等於宿命論.尼犍子之錯誤在於以為宿命之業「行苦行故」悉能吐之.非因計因.
而佛陀糾正為須以戒定慧三學漸吐,斷宿業,更不造新業.
所以你所提的比較根本無意義.

主題已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