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這些心得都是很不錯的,包括前面妳所說的對于“念戒”的理解。我個人認爲,確實有這末一回事,有念戒得禅定這回事,我不否定。Mahanama 寫:「聖戒成就」不如說是「念戒成就」。若更精確一點,似應說「念聖戒成就」,因為光是善護行五法是不夠的,還必須得四增上心,而這其中當然包括了念戒得增上心,亦即以憶念戒德的方式證禪定。
除四波羅夷,餘者是雜碎戒?
實際上,要來檢驗你這個主張也不復雜。打開《雜阿含》,一篇一篇來看,按照你的主張,會有什麽效果。Mahanama 寫:我認為應將「四不壞淨」還原為「四隨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將它定性為信根四要素或成為信行人的基本修行。
我沒有太多的時間,簡單看了幾篇,如下:
(一○三六)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迦毘羅衛國尼
拘律園中。時。有釋氏沙羅疾病委篤。爾時。
世尊聞釋氏沙羅疾病委篤。晨朝著衣持
缽。入迦維羅衛國乞食。次到釋氏沙羅舍。
釋氏沙羅遙見世尊。扶床欲起。乃至說三
受。如差摩迦修多羅廣說。乃至患苦但增
不損。是故。釋氏沙羅。當如是學。於佛不壞
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釋氏沙羅白
佛言。如世尊說。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
壞淨。聖戒成就。我悉有之。我常於佛不壞
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佛告釋氏沙
羅。是故。汝當依佛不壞淨。法.僧不壞淨。聖
戒成就。於上修習五喜處。何等為五。謂念
如來事。乃至自所施法。釋氏沙羅白佛言。
如世尊說。依四不壞淨。修五喜處。我亦有
之。我常念如來事。乃至自所施法。佛言。善
哉。善哉。汝今自記斯陀含果。沙羅白佛。唯
願世尊今我舍食。爾時。世尊默然而許。沙
羅長者即辦種種淨美飲食。恭敬供養......
這說不通吧。首先,按照「四隨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來修習五喜處?說不通!如果按照先證初果,見道了,再來修習五喜處(修定),說的過去!
再次,“如世尊說。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我悉有之”仍然疾病委篤苦受頻生,這和初果聖者會生病,生病時有苦受是吻合的。如果按照你的解釋,他至少有了近行定,這時候不應該有苦受。說不通。
還有,“不壞淨”是不壞的,不退轉的。這也和初果吻合。「四隨念」是定的成就是會退的,這也不通。
這些小問題,我就不一一說了,總之,按照你的主張,矛盾,講不通的問題恐怕更多。你自己可以一一去核對。
for example, (一○三○)、(一○三一)給孤獨長者得病。身極苦痛。(五五四)汝當依此四不壞淨修習六念。(一○三四)佛告童子。汝當依四不壞淨。於上修習六明分想。何等為六。謂一切行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
(一一二六)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
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須陀洹
分。何等為四。謂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
壞淨。聖戒成就。是名須陀洹分。
等等等等,不能一一說了。按照你的主張來解釋,你覺得通嗎?
(八三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當起哀愍心.慈悲心。若有人於汝等所說樂聞樂受者。汝當為說四不壞淨。令入令住。何等為四。於佛不壞淨.於法不壞淨.於僧不壞淨.於聖戒成就。所以者何。若四大。地.水.火.風有變易增損。此四不壞淨未嘗增損變異。彼無增損變異者。謂多聞聖弟子於佛不壞淨成就。若墮地獄.畜生.餓鬼者。無有是處。是故。諸比丘。當作是學。我當成就於佛不壞淨。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亦當建立餘人。令成就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四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根。何等為五。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何等為信根。若比丘於如來所起淨信心。根本堅固。餘沙門.婆羅門.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及餘世間。無能沮壞其心者。是名信根
-----------------------------------------------------------------------------------------------------------
(八三六)若四大。地.水.火.風有變易增損。此四不壞淨未嘗增損變異。彼無增損變異者
--此段四不壞淨定義指時間上永遠不壞
(六四七)
--信根的定義是指人物不能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當起哀愍心.慈悲心。若有人於汝等所說樂聞樂受者。汝當為說四不壞淨。令入令住。何等為四。於佛不壞淨.於法不壞淨.於僧不壞淨.於聖戒成就。所以者何。若四大。地.水.火.風有變易增損。此四不壞淨未嘗增損變異。彼無增損變異者。謂多聞聖弟子於佛不壞淨成就。若墮地獄.畜生.餓鬼者。無有是處。是故。諸比丘。當作是學。我當成就於佛不壞淨。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亦當建立餘人。令成就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四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根。何等為五。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何等為信根。若比丘於如來所起淨信心。根本堅固。餘沙門.婆羅門.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及餘世間。無能沮壞其心者。是名信根
-----------------------------------------------------------------------------------------------------------
(八三六)若四大。地.水.火.風有變易增損。此四不壞淨未嘗增損變異。彼無增損變異者
--此段四不壞淨定義指時間上永遠不壞
(六四七)
--信根的定義是指人物不能壞。
(六四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根。何等為五。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信根者。當知是四不壞淨。精進根者。當知是四正斷。念根者。當知是四念處。定根者。當知是四禪。慧根者。當知是四聖諦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較為強烈的信根是人物所不能壞,完成型態的信根是四不壞淨,因慧根到達初果的程度,五根屬同一法門。
在此稍微談幾句,若有不正,法友請自行向下發展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根。何等為五。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信根者。當知是四不壞淨。精進根者。當知是四正斷。念根者。當知是四念處。定根者。當知是四禪。慧根者。當知是四聖諦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較為強烈的信根是人物所不能壞,完成型態的信根是四不壞淨,因慧根到達初果的程度,五根屬同一法門。
在此稍微談幾句,若有不正,法友請自行向下發展
"He/she is endowed with verified confidence in the Dhamma: 'The Dhamma is well-expounded by the Blessed One, to be seen here & now, timeless, inviting verification, pertinent, to be realized by the wise for themselves.'<SN 55.1>freshman 寫:「四不壞淨」主要在“證淨”(verified confidence) (見《相應部》中的預流相應),而不完全等同於信,這應該是證得果位後的一種“淨”的狀態。信是會退轉的。而“證淨”再加上“不壞”就突出了和“信”不完全一樣。
我記得,前年在討論這個問題時,就舉過一個例子:我說我家有大屏幕液晶電視,你相信我的為人而相信我的話,這叫“信”。後來,你來我家裏,看到了它,這就叫不壞證淨。我是這末理解的。
于法成就證淨,曰:“世尊之法爲善說、現見、不時、來見、引導、智者應自知也。”<第十一 預流相應 第一 鞞紐多羅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