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初學者,非常愛讀法遵比丘尼的《滅苦之道》,深爲書中棄絕世俗、勇猛向道的精神所鼓舞。
但不知此書觀點是否如法,請各位法友指教。
特別煩請善觀法友詳加指教,好象您在舊貼中對該書觀點很不認同。(我曾爲此到您的論壇搜索過,但可能是權限的原因,沒有找到。)
《滅苦之道》的觀點
- sum5672000
- 文章: 46
- 註冊時間: 2006-04-02, 08:00
- 聯繫:
談到業力論,既然最原始的《契經》並未結集與之相關的法義,那麼由《中阿含》﹝中部﹞起,直到當今南、北、藏傳所有的佛教,何以都將業力觀視為佛法的根本教義?sum5672000 寫:請拿出證據吧,那本書有哪一句明白的寫出:業報是外道的觀點???請不要空口說白話,做出惡口及毀謗的行為。
這得由奧義書哲學談起。
印度阿利安文化最早在吠陀經典時期,重視的是對諸神的禮讚、祭祀。
後來的梵書時期,則確立了唯一大梵的一神論,種姓制度也是想像:『婆羅門由大梵之口而生、剎帝利由大梵之腹生、吠捨由大梵之膝生、首陀羅由大梵之足生。』的神話而訂定的階級制度。
逐漸地,到了奧義書哲學興起,則是對梵書一神思想的反動。由於對婆羅門至上的社會制度不滿,統領軍政的剎帝利階級網羅了阿利安人之前的印度原始宗教----瑜伽冥想,建立了具備輪迴觀以及業力觀的奧義書哲學。大梵則由人格神進化成超越人格神的生命最
高本質,但它仍然是唯一大梵。
在奧義書哲學中,眾生是由業力決定輪迴的趣向,不再如婆羅門所說:婆羅門生生世世為婆羅門,剎帝利與吠捨也生生世世生為自己的階級。更進一步地,奧義書還發展出修行的觀念,認為一個依法修行的人努力於淨化業報,最終便能與大梵圓滿結合,完成生命的終極目的、終極使命。
業力輪迴觀念傳佈近千年後,到了佛陀建立僧團的時代,早已融入主流的吠陀思想與梵書思想中,成為印度婆羅門教的基本信仰。
來到釋沙門僧團的修行者,全都非常熟悉印度的傳統思想,若非已具正知見,對於同樣承認輪迴的佛法,很容易不加思索地就將業力觀套進來。就好像中國的佛教徒都受過儒家思想的薰陶,理所當然地將忠君孝長的觀念帶入佛法;西洋佛教徒不由自己地將神(耶穌)與佛陀相提並論一般。業力論就依附這人之常情而混跡佛法教義中。
你最好看過了《滅苦之道》再來説吧。
這本書我也稍稍看了一點,的確,有些地方她是沒有展開論證而顯得沒有説服力。shanguan 寫:她的《滅苦之道》都是一種情緒性的表達,而缺乏合理的論證
看她的表達:
倘若佛法在於闡述因果報應,那麼它並沒有超越神話!
倘若佛法在於昭示佛菩薩和上師的感應加持,那麼它並沒有超越信仰!
倘若佛法在於發揚慈悲喜捨的精神,那麼它並沒有超越慈善救濟!
倘若佛法在於解釋宇宙萬法的生滅,那麼它並沒有超越科學!
倘若佛法在於五戒十善的勸導,那麼它並沒有超越道德!
倘若佛法在於禪境的修練,那麼它並沒有超越瑜伽冥想!
倘若佛法在於阿毗達磨及自性空、有的論議,那麼它並沒有超越哲學!
純粹屬於喊口號,和大乘經典慣用的文學手法很相似。但這些論點的根據呢?顯得很蒼白。
但就以上幾句而言,抛開她的論證不說,就句子所包含的論點來説,法友們不覺得她說得有些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