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那般那念」相應,息長,息短的界定?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housyang
文章: 107
註冊時間: 2005-06-05, 08:00

文章 housyang » 2008-09-13, 15:03

謝謝希拉法友。約略已經了解您所說的意思。也了解後學與法友,在修學的方式對於以「呼吸」為業處的觀察及法義上的「見解」在基礎上的差異所在。
以「入、出息」為業處,念住於入、出息。乃至於穩定的安住。這一個部份大概都是相同的。後學對修學是這樣的,開始與結束是處於同一個基礎點,只是從粗到細,從淺到深,從點到面,類似同心圓的方式來加以延伸、擴展。這一點可能是主要的差異。
以「入、出息」為業處的靜態修學,後學是傾向於「身」的色法緣起無我性及名法的「身識」生、滅無常性,來觀察。動態以「經行」為業處,傾向於「身」的色法,觀身如身及「觸」的身識生滅了知。這是後學對於「身念處」粗觀階段。
後學的修學,過去是屬於「雜修」的,每一個次第或是階段都去嘗試一下,當然也是有體驗的,並且也從體驗中產生見解,看似很明了,其實不太經得起自己的反覆驗證的,不堅固的原因。後來才決心回到「內正思惟」,從新建立修行的方式。於一個次第中專修,直到純熟再加以反覆的驗證,直到由修學及念注的力量,從基礎點自己穿透、延伸、擴大、加深。「知道」已經過去的,如理正思惟加以修正,「看到」正在發生的,繫念正知。「觸及」的部份還無法真實的穿透、堅固、純熟。「受、心、法」當然也會展轉的緣起,不過這不是後學目前修學的次第及重點。以上就是後學個人修學的過程及內容。
這就如萊特賀爾法友的告知。後學是從「念處」來理解「安般念」了。謝謝!
回建山明法友:謝謝您的善意。對於您提供的,已再次看過並加以了解。對於「前行」法友的理解是如法義的。後學說的比較偏於「端身正坐,繫念在前」的這部份,同時也向您說明「前行」只是後學個人對自己修學見解的定義而已。尊重您對於「入、出息」念的見解。
走過“不應當走卻必需走的”彎路,頗有同感,謝謝您的鼓勵!

頭像
建山明
文章: 1082
註冊時間: 2005-04-15, 08:00

文章 建山明 » 2008-09-13, 15:24

freshman 寫:3)我是采用呼吸的長短(指時間)來理解呼吸長與短的。念住呼吸,這是正念。長則知長,這是正知。我理解佛經上說,長呼吸卅短呼吸,是在間單 扼要地舉例子,不是真地象論師們理解的那洋,是十六階的必要階梯。

4)其實,不論長短,粗細,是什麼就知道是什麼。觀察仔細了,妳還可能會發現,呼吸斷斷續續,若有若無,妳就要知道是斷斷續續若有若無。總之,呼吸的狀況是千變萬化。妳卻萬變不離其宗,只是看著它,它是怎洋,妳只要知道是怎洋,就是正念正知。
解悟法友理解佛經上說,長呼吸 / 短呼吸,是 扼要地舉例子。這個理解,可以拿契經原文來作比照,《雜》807經:爾時。世尊坐禪二月過已。從禪覺。於比丘僧前坐。告諸比丘:“若諸外道出家來問汝等。沙門瞿曇於二月中云何坐禪?汝應答言。如來二月以安那般那念坐禪思惟住。所以者何?我於此二月念安那般那。多住思惟。(1)入息時念入息如實知。出息時念出息如實知。(2)若長若短。(3)一切身覺入息念如實知。一切身覺出息念如實知。(4)身行休息入息念如實知。(5)乃至滅出息念如實知。”

注意“若長若短”的這個“若”字,就是舉例的意思。若長若短,就是說 以息長、息短為例,諸息相如實知。所以,比照契經原文,解悟法友的理解是恰當的。

頭像
建山明
文章: 1082
註冊時間: 2005-04-15, 08:00

文章 建山明 » 2008-09-13, 16:31

potato 寫:注意“若長若短”的這個“若”字,就是舉例的意思。若長若短,就是說 以息長、息短為例,諸息相如實知。所以,比照契經原文,解悟法友的理解是恰當的。
翻譯成白話,“若”,就是“例如”;“若長若短”,就是“例如息的長、息的短等等,(各種息相如實知。)”
JAMESWHEEL 寫:
freshman 寫:在我看來,其實就是在走的時候,妳留意到了走時的狀況(而這個時候的呼吸的狀況,正是走時的狀況之壹)。
法友的意思是走時的狀況及兼顧呼吸的狀況?似乎不容易做到
未做到時,可能以為不容易;等你做到了,也只是“自然而然”,呵呵。首先,在打坐時訓練念住於呼吸;然後,在行走時,同時念住於呼吸和行走的動作,漸漸就會習慣的;這是一個訓練的過程,也是自然達到的過程,善自把握。(注意,走過車來車往的路段時,就不要念住於呼吸了,但仍然念住於行走的動作。)

同時念住於呼吸和行走的動作,這樣做的好處是:(1) 在行走時心念比較集中,即使因所見所聞而生起雜想,也是比較輕淡的,對已生起的雜想,可以“系念於呼吸”來截斷它;(2) 走起路來很輕鬆,不容易疲累(安般念的修習,其實隱含了“氣功”的功用,雖然佛教的理念與“氣功”不同,但修習者是可以感受到這些功用的)。 :idea: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46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peacecila » 2008-09-13, 16:54

housyang 寫: 以「入、出息」為業處的靜態修學,後學是傾向於「身」的色法緣起無我性及名法的「身識」生、滅無常性,來觀察。動態以「經行」為業處,傾向於「身」的色法,觀身如身及「觸」的身識生滅了知。這是後學對於「身念處」粗觀階段。
後學的修學,過去是屬於「雜修」的,每一個次第或是階段都去嘗試一下,當然也是有體驗的,並且也從體驗中產生見解,看似很明了,其實不太經得起自己的反覆驗證的,不堅固的原因。後來才決心回到「內正思惟」,從新建立修行的方式。於一個次第中專修,直到純熟再加以反覆的驗證,直到由修學及念注的力量,從基礎點自己穿透、延伸、擴大、加深。「知道」已經過去的,如理正思惟加以修正,「看到」正在發生的,繫念正知。「觸及」的部份還無法真實的穿透、堅固、純熟。「受、心、法」當然也會展轉的緣起,不過這不是後學目前修學的次第及重點。以上就是後學個人修學的過程及內容。
老實說,你所談的那些我用紅色標起的部份,都並不是「粗觀」而是「深觀」或者是「細觀」了,但是,假如若連「諸息相如實知」這一點都做不好,又如何能夠達到「深觀」的階段呢?我認為佛陀以同樣的方式,看穿了阿難尊者當時的問題而評述說:「此緣起極甚深。明亦甚深。」(中阿含大因經第一)。

另外,由於翻譯的關係,現代的學佛者,常將一般性的思惟與禪修中所發生的各種不同深淺的「正觀」(或譯正思惟)混雜在一起。在禪修中有時會自然地發生「一剎那間的看見便知起來龍去脈」(觀慧)--像這種能力,有點類同於現代人所說的「洞見」。下坐後,才會去思惟當時所發生的事情,可見這兩種思惟有所不同。通常禪修時「觀慧」的展現,更勝於平常的佛法思惟,平常一些想不透的佛法問題,常常都會被「觀慧」一擊必殺。但並不是說,平常對於佛法的思惟不重要,而是說該分別出那些佛法問題是平常可以理解的,而那些是必須透過禪修的「觀慧」去解決的。

現代人的禪修方式,大抵都是走「大念處經」的方式,並稱之於「內觀」,發展所謂的「剎那定」、「剎那觀」。可是,佛陀有自己的一套修習方式,這種修習方式也是早期的一些阿羅漢所運用的方式,在雜阿含經也不乏有經文提及,頗值得研究參考。早期接觸南傳內觀時,當時的宣傳,好像給人「內觀」比較容易的感覺,認真修習幾個月就會有些成就……。但實際嘗試,以個人來說,也覺得並不是什麼容易的事。後來,才瞭解到,這就好像學「游泳」一樣,有些人會說「蛙式」比較容易學,但有些人卻反而歷經了「艱苦」的過程而學會了「自由式」。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08-09-13, 18:06

potato 寫:(2) 走起路來很輕鬆,不容易疲累(安般念的修習,其實隱含了“氣功”的功用,雖然佛教的理念與“氣功”不同,但修習者是可以感受到這些功用的)。 :idea:
確實如此。

記得末學有段時間修學比較精進,竟然意外地治好了折磨自己多年的胃病。:D

頭像
housyang
文章: 107
註冊時間: 2005-06-05, 08:00

文章 housyang » 2008-09-14, 01:36

謝謝希拉法友提出您的見解,也感受到法友的善意,法友是憂心後學落入於自我作意的幻覺,偏差了修學的方向,而生起了自我的傲慢,或者是落入於思惟的想像中轉不出來。感謝您,後學會虛心的受教。
1、「諸息相如實知」的這部份,應該是表達與理解角度的差異,如果以「入、出息」為業處,而無法念住於「息」的過程與內容,連基本「內攝身心」的安住都很困難,說觀察,若不是從知識堆中去拼湊出來的文字修行,就是自己在欺騙自己了,這個後學沒有興趣。就如法友所譬喻「游泳」,到達目標是相同,過程及方式卻有千差萬別,重點是如何到達,而共同點是如何才不會「沉溺」。所以過去、現在有許多有成就者,教導的經驗、論說卻不盡相同。
2、理論的透達,放在體驗的過程依舊會有「盲點」存在,就好像理論物理的完成,有些是經過長期的努力及修正,在實驗中才能達到,有些於現實環境中是根本無法達到的。
3、至於說「粗觀」、「深觀」這是後學對於自己修學「四念處」,個人的定義方式,會說「粗觀」是後學對於「身念處」圓滿的見解與法友們是有差異的,後覺的觀點是,沒有歷經「受、心、法」的歷程,「身念處」不可能圓滿的。次第的修學,不過歷程卻是層層的相疊,這是後學個人的理解。
4、至於引用「契經」,雖然是「佛陀或阿羅漢」所說,我們並不能以自己的見解,來確定這就是「佛陀或阿羅漢」的修習方式,因為有些是直接從文字的法義來見解,有些是直接從文字的法義見解後,來加以體驗後延伸的見解,有些是引用別人的見解,重點是這些都是經過了自己的見解後,認定為符合或相應於自己,而延伸反映為認定是佛陀的原意或修習模式,否則怎麼會有如此多而且龐大而又不盡相同的論說呢。沒有要與法友爭論的意思,請法友莫誤解。謝謝法友。

頭像
sleep2ooo
文章: 1
註冊時間: 2008-09-20, 08:00

说说我修安般的体会

文章 sleep2ooo » 2008-09-20, 07:14

大家好.我是来自大陆的佛友.报歉.我没繁体字.请大家凑合看简体了.我正在修安般止观.因为我是刚修不久.
也遇到前面一些师兄提到的问题.观出入息是很痛苦的事.
法师讲过.小孩子是入息长.少年人应该是出入息平衡.但我是中年人
这个出息就很长.入息就很短难以体查.勉强作意观查入息就会搞的
无所适从痛苦不堪.因为成年人出息后停顿一下是很自然的.
观出息这个不难.但是这个入息太短了.非要做意使它停顿观查.
这是违背正常习惯的.所以觉的别扭.但是.是不是不管入息.只管出息.
根据我的想法这个没戏的.因为我们修止观最终肯定是要达到气住脉停了.
气住脉停这接近于道家讲的胎息或龟息/.因为胎息这些是先天的.
但由后天返先天的过程.我觉的应该是把入息变长.怎么会是把出息变的越来
越长哪.人越老出息才越长的.人老了身体不行了才会这样子.
那我练来练去只管出息长那不是速朽吗.;另外法师也提到了得息后
是入息长.或是出入平衡.决不是出息变长了.我就开始练腹式呼吸.
因为人小时是腹式呼吸比较深.后来才是雄式的比教浅..这样练了几天.
感觉丹田发热.另外打坐时感到胸闷.躺下不会.后来忽然觉察到我可以
不用特别作意就可以使入息停下了.而出息变的很短.需要作意才能停下来
观查.虽然暂时这样呼吸感到有点胸闷.但比那先前特别勉强的作意停
顿观查入息强多了.必竟这是把习惯颠倒了过来.我想随着深入练习.
胸闷问题应该解决.但是趟下来这个入息就不能自动停顿了.需要作意了.
只有盘坐或是张常坐时才会这样.因为坐着时腹部是鼓起来的.一吸气满后
停顿这是很自然的事.躺下后肚子就平了.吸气后停顿就不怎么自然了.
又变成了入息短出息长了..这是我的一点小心得.请大家指正.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46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peacecila » 2008-09-26, 14:08

練習「觀呼吸」,第一步的效驗,就是:「把世界放下來」。

「(觀呼吸的)正念在前」意指將「觀呼吸這件事當做首要的任務」。這是最基礎的工夫,後頭的變化都是經由這個基礎而來。平常心頭千縈萬繞的內容全都是外面世界七彩繽紛的資訊,當有一天覺得累了,卻發現已經被「世界」壓住了,即得不到真正的休息也難以脫身。透過「觀呼吸」,將「世界的重擔」放下來,這樣才能瞭解「解脫」並非不可能的任務。

觀呼吸的「身」,初步指的是「呼吸的型態」:「呼吸的出入、長短、輕重」。當「世界」逐漸被放下的時刻,自然就會注意到觀呼吸的「受」:「每一次呼吸出入所觸發的感受」,這是漸漸透顯出來的「觀力」,行有餘力,自然就會發生。

進入第二階段時,最好加強日常生活「全念住」的訓練,避免心情起伏過大的影響。

頭像
redredkiss
文章: 209
註冊時間: 2007-03-27, 08:00

文章 redredkiss » 2008-09-26, 17:03

不知道希拉版主看過《禪悅、快樂呼吸十六法》后,對觀入出息念是否有了一定的幫助呢?我昨天在觀呼吸的時候,不知道什麽時候,感覺不到呼吸在鼻孔出入的感覺了,好像鼻子周圍麻木了。但是我卻明顯的知道入與出。可是這種感覺很快就被一個闖進的念頭趕走了。不知道那種感覺是否是正確的呢。
觀入出息念真的好難啊。不知道台灣有沒有教導這方面不錯的道場呢?希拉版主或各位前輩能推薦一下嗎?

頭像
IanTsai
文章: 355
註冊時間: 2006-09-12, 08:00
來自: 高雄市

文章 IanTsai » 2008-09-26, 21:18

peacecila 寫:「把世界放下來」。
法友善說。就如同書中所說,美麗的呼吸是我們當下最重要也是最好的朋友。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