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取蕴的取,是可以产生执取,而不是正执取。这是极为关键的。yusheng 寫: 取著緣自無明,並非五蘊有而取著有。這些基本常識的不能理解,嚴重影響對阿含的深入體會。
不能正确认识五取蕴和五蕴,将没有可能认识苦谛,会错误的把生灭的五蕴误认为不苦,误认为解脱只是灭贪爱,而不是熄灭五蕴。、
只要是生灭的五蕴,必定是苦,佛法是导向无生灭,无五蕴的涅槃,而不是无贪爱的日常生活状态。后者是严重方向错误,也可以说是对涅槃的严重邪见。
我们只能说轮回条件下,或者在有识的条件下,众生只是生灭相续的五蕴,一定要加入条件,否则必定会陷入断灭论。VPHC 寫:所以阿羅漢不是人?aller 寫:佛對「於五蘊染著纏綿」稱其為「眾生」!而,「人」只是「眾生」之一而已。......
......會發現─→南北傳經文結尾時,都有一共同點,那就是
─「當於五蘊愛盡、欲盡、念盡、渴盡時,則以手撥足蹴,令其消散。」
這是不是意味著「愛盡!五蘊無餘!」?
再請問,您是否認為所謂人或眾生就是五蘊的組合物?而當於五蘊愛盡時,則以手撥足蹴,消滅掉五蘊?
所以你的意思是說,我說阿羅漢沒有煩惱是有嚴重錯誤。而你說阿羅漢沒有煩惱卻是對的,是這樣嗎?rujue 寫:阿罗汉没有烦恼,但阿罗汉的五蕴是五取蕴,我前面列举的经典说的很清楚,阿罗汉也要正观五取蕴的无常,苦和无我。
五取蕴不是指有烦恼有贪爱的五蕴,而是指可以引发烦恼,可以引发贪爱的五蕴。
经典上对取蕴的定义,是可产生烦恼贪爱的,而不是有烦恼贪爱的。
虽然阿罗汉没有贪爱烦恼了,但是它的五蕴仍然可以引发贪爱烦恼,是具备这个可能性。而且实际上,任何生灭的五蕴,本质也是贪爱烦恼产生的,阿罗汉之所以还会有生灭的五蕴,那是因为他在此世转生前的有贪爱执取,导致了这一世的识身的产生。而只要识身产生,则除非贪爱断并色身死亡,否则五蕴生灭相续就会延续。(但证涅槃刹那会瞬间断)
怎麽能說五蘊産生執取? 這要怎樣的愚癡,才有這樣的想法。你的問題,不在于涅磐的定義,而是根本不了解五蘊,不了解取著,不了解緣起的指向。rujue 寫:五取蘊的取,是可以産生執取,而不是正執取。這是極為關鍵的。 不能正確認識五取蘊和五蘊,將沒有可能認識苦谛,會錯誤的把生滅的五蘊誤認為不苦,誤認為解脫只是滅貪愛,而不是熄滅五蘊。、 只要是生滅的五蘊,必定是苦,佛法是導向無生滅,無五蘊的涅槃,而不是無貪愛的日常生活狀態。後者是嚴重方向錯誤,也可以說是對涅槃的嚴重邪見。yusheng 寫: 取著緣自無明,並非五蘊有而取著有。這些基本常識的不能理解,嚴重影響對阿含的深入體會。
不可以说五蕴产生执取,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五蕴,可以产生执取行为。yusheng 寫:
怎麽能說五蘊産生執取? 這要怎樣的愚癡,才有這樣的想法。你的問題,不在于涅磐的定義,而是根本不了解五蘊,不了解取著,不了解緣起的指向。
修行者,只要根除無明,這就是已經成就,這就是涅磐,在此生是斷除了惡意的趨勢(不是簡單一時的善),在末來是沒有再生。
的確,阿羅漢的未來是沒有再生,但佛陀教法的根本在于無明的根除,惡的完全止息,是至善的完全成立,只有在此生中實現無明之根除,才有未來的不生; 而只要在此生中實現無明之根除,這就是涅磐,他就是最高的聖者,他已經超越輪回,无论他当即死去,还是继续生活,他的命运己决定; 他在此生無有惡意的生活,在未來不受後有。
批評別人要看清楚別人在表達什麼,不清楚可以先問一下我是不是某某意思,這個應該不難。譬如這個主題,你可以問我,我認為阿羅漢的五蘊是五蘊還是五取蘊,然後我會跟你說,你若認為答案錯誤,可以把你的理由拿出來。現在我自己替你問了,我就自問自答了。rujue 寫:我说的是认为阿罗汉只有五蕴,没有五取蕴是严重错误的,根据你之前的帖子,我认为你有这个观点。
显然阿罗汉不可能有任何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