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入處觀察心得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46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Re: 六入處觀察心得

文章 peacecila » 2008-12-20, 15:12

rostov 寫:所謂的"看到",只是"眼"、"色"、"眼識",所緣生(搭建)的現象,而不是"我看到"。
我想稍微將文句改一改以符合緣起義,譬如:
耳聞聲生耳識,非我、非我所有。

這樣應該就可以避免受到以下的追問:

某甲持刀觸殺某乙致死,某甲說:「只是殺,不是我殺。」
可否?


我認為這兩句(紅字部份)是不同的兩個概念,不能等同而論,自然就不能拿第二句來質問第一句。萊特賀爾師兄覺得這樣的處理方式如何呢?

頭像
leeyc2
文章: 54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leeyc2 » 2008-12-20, 15:52

quote="emilyku"]

1.[眼生時,無有來處]是什麼意思?
佛陀說『無我』是指五蘊是緣生、緣滅法,也就是說五蘊是依因緣生,故也是依因緣滅而滅之法,因此知五蘊非我、非常、非樂。

六入生時,表示六入依因緣而生,他們是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除了「俗數法」外,再也沒有別的了,所以稱他們是『無有來處』。...[/quote]

大家真的都同意這種說法嗎?佛陀講[集][滅]是這樣說的嗎?想想看在哪些書提到[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這樣的觀念啊?


註:1第一義空,有[佛說勝義空經](勝義空:巴利paramatthsunna)
2俗數法~~增壹阿含37六重品七經:世尊告曰。彼云何為名第一最空之法。若眼起時則起。亦不見來處。滅時則滅。亦不見滅處。除假號法因緣法。云何假號.因緣。所謂是有則有。此生則生。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
3 說實在,我覺得1+2看起來很近於佛法外的說法..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Re: 六入處觀察心得

文章 Mahanama » 2008-12-20, 15:55

peacecila 寫:我想稍微將文句改一改以符合緣起義,譬如:
耳聞聲生耳識,非我、非我所有。
耳對聲,生耳識,非我,非我所有似乎較妥 :lol: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08-12-20, 16:47

leeyc2 寫: 大家真的都同意這種說法嗎?佛陀講[集][滅]是這樣說的嗎?想想看在哪些書提到[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這樣的觀念啊?
總的來說,事情是可以說清楚的。但是,具體到某些問題時,需要花上很長很多的時間才能說的清楚。這取決於討論問題的人現有的知識還有理解力的程度。

壹個極端的例子就是:在談到英文中的被動時態時,我們要先有主動時態的知識,更要有某個場景來做背景。

在網上討論時,有壹個很大的好處就是,如果有什麽不解時,我們可以問,對方可以補充詳細補充。這其實是壹個逐漸構築背景的過程。

壹對情侶說話時,總是言簡意賅,就有共識。這是因為他們早就處於同壹個背景之中,需要解釋的東西很少,要討論的問題很集中、突出。

佛經其實更是如此,當年諸大阿羅漢結集時,他們的背景是非常壹致的。但是,二千多年後,情況變了,這個他們當年認為不說自明的背景丟掉了,只剩下了光禿禿的幾句對話。叫人不好理解。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ahanama » 2008-12-20, 18:46

leeyc2 寫:大家真的都同意這種說法嗎?佛陀講[集][滅]是這樣說的嗎?想想看在哪些書提到[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這樣的觀念啊?
『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說的是視覺的作用純屬因緣和合的現象。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08-12-20, 18:51

freshman 寫:總的來說,事情是可以說清楚的。但是,具體到某些問題時,需要花上很長很多的時間才能說的清楚。這取決於討論問題的人現有的知識還有理解力的程度。
先來說這個“第一義空經”的名字當中的“第一”。現在人普遍認為是最重要的意思。我不懂巴利文,不知道巴利經中是如何分解的。我只能猜測,這可能搞錯了,它可能是初步、初級的意思。就像第一淨慮(初禅):

《瑜伽師地論》曰:「第一靜慮有五支,尋、伺、喜、樂、心一境性。初靜慮中,尋、伺為其緣,三摩地為彼所依,喜為受境界,樂為除麤重。」

再參考雜阿含80經[正聞本137經/佛光本71經](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當說聖法印,及見清淨。
  諦聽!善思!
  若有比丘作是說:
  『我於空三昧未有所得,而起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莫作是說。
  所以者何?
  若於空未得者,而言我得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無有是處。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08-12-20, 19:00

freshman 寫:先來說這個“第一義空經”的名字當中的“第一”。現在人普遍認為是最重要的意思。
佛教被認為是“空門”,大乘說:不僅要“空人我,還要空法我”。又說,世俗一切有,聖義畢竟空。這都是中了“空是最重要,最究竟的教義”的毒了。

如何是正解呢?我認為,“空”義是必要的,但是最基礎的。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08-12-20, 20:26

Mahanama 寫:『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說的是視覺的作用純屬因緣和合的現象。
這也是我上面所說的一個場景。

再舉一個場景:佛說,無明緣行,、、、緣六入處。這是佛在和一群比丘在說法。比丘已經具足了六根(而不是受精卵)。當然,合情合理。

重點說明這些場景,是為了說這回事:有些場景是可以切換的,有些不可以。

想象一下:『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等等,這是在教比丘如何觀“六入”,結合以前,我說,“法次法向”當中,有一個是“觀六入”,從而破“身見”(得“空”)。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08-12-20, 20:41

leeyc2 寫:
emilyku 寫: 1.[眼生時,無有來處]是什麼意思?
佛陀說『無我』是指五蘊是緣生、緣滅法,也就是說五蘊是依因緣生,故也是依因緣滅而滅之法,因此知五蘊非我、非常、非樂。

六入生時,表示六入依因緣而生,他們是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除了「俗數法」外,再也沒有別的了,所以稱他們是『無有來處』。...
大家真的都同意這種說法嗎?佛陀講[集][滅]是這樣說的嗎?想想看在哪些書提到[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這樣的觀念啊?..
末學個人是不同意的。原因是:如上所說,“觀六入”主要是破“身見”(得“空”)。而“觀十二緣起”是斷戒取。

這裏所說的因緣,和“十二緣起”的因緣是兩碼事。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ahanama » 2008-12-20, 21:08

六根中的『意』要如何觀察? :wink: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