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的「三世」---原來所謂的「三世」也可以這樣解釋啊!shanguan 寫:只有觀察三世才能知道無常,因爲生(過去)、住(現在)、滅(未來)就是一個最小的三世,如果只是停留在現在,那根本就不能看到無常,何況無我呢?
十二因緣〈2〉
下面是馬哈西尊者對緣起的解釋,這在佛使看來也是錯誤的了:
現在的現象是正在六根門起的。它還未受污染,如未弄髒的布或紙。如你能在它生起時隨即觀照,它不會被污染。你無法觀照它,它就會被污染。一旦受污染,它就難以袪除。如你無法在名色生起時觀照就會執著。有貪愛的執取──執著於覺知的欲念;有邪見的執取──執著於邪見、儀式、自我的理論。如果執著發生,將如何呢? 「緣取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死、愁、悲、苦、憂、惱。如是一切苦蘊集(生起)。」(《相應部》第二冊1頁)執取非小事,它是善行與惡行的基本原因。一個執取的人盡力完成他認為好的事。我們每個人都自以為所做的為好的。什麼使他認為好的呢?是執取。他人可能認為不好,但做的人認為好。如他認為不好,他肯定不會去做。「一個人認為自己所做的為善的,不會認為自己所做的為惡行。」(阿育王的刻勒文字記載)小偷以偷為好事;盜賊以搶劫為好事;殺人者以殺人為好事。阿闍世王殺死父親頻毗娑羅王,因為他認為這是好的。提婆達多陰謀傷害佛陀,對他來說這是好事。一個人服毒自殺因為他以為這是好事。飛蛾撲火因為牠以此為好事。一切眾生以其所以為好事而行。自認為好事就是執取。一旦真正執取,人就去做。結果呢?世間於是有善行與惡行。克制自己不令他人受苦為善行,幫助他人為善行,布施為善行,向值得致敬者致敬為善行。善行可為今世帶來安寧、長壽和健康。它也將為來世帶來善果。這執著為好的、對的執著。如此執取善行的人,例如布施和持戒將產生善果的因。結果如何?「有緣生」,死後再生,生在哪裏?在善界,人與天界。為人,他們就賦有好的果報,如長壽、漂亮、健康、好的出生、好的同伴和財富。可稱他們為「快樂的人」。為天人,他也將被大批的天人所照顧,並住在堂皇的宮殿裏。他們執取快樂的觀念,在世俗的眼光,他們可說是快樂。但從佛陀的教義中看來,這些快樂的人和天人不能免除苦。「由生之緣發生老和死。」雖然生為一個快樂的人,他將會長大成為老的「快樂」人。看看世間那些「快樂」的老人,一旦超過七十或八十歲,不會一切都順心的。斑白的頭髮、斷齒、視力差、聽覺差、駝背、全身皺紋,一切力氣已用盡,一無可取!以他們的財富、名譽,這些老人他們會感快樂嗎?接下來是老年的病痛。他們無法安睡、無法好好的喫,他們坐下和站起都會感喫力。最後,他們必須死。有錢人、國王或有權人,總有一天會死。沒有任何東西可依賴。朋友、親戚圍著他,但當他躺在床上,他閉著眼死去。死後他獨自一人到另一世。他將發現非常辛苦捨棄全部財富。如他非行善的人,他將會為來世擔憂。偉大的天人,同樣的會死,天人也無法幸免。在死前一個星期,五種衰相出現。他們所戴的不曾凋謝的花開始凋謝了、所穿的不曾破舊的衣服現在看來破舊了,汗從腋窩流出,這是不尋常的事。他們那永遠年輕的身體現在變老,不曾感覺厭煩的天人生活,他們現在感覺厭煩。當此五衰相出現,他們即刻理解到逼近死亡並非常驚慌。在佛陀住世時,帝釋天出現此衰相。他非常驚慌將去世和失去尊榮,他去請求佛陀幫助。佛陀教導他佛法,他證得預流果位。老的帝釋天死了,新的帝釋天出世。他很幸運有佛陀救渡。如非佛陀教導,老帝釋天將遭不幸。不只老和死,「愁、悲、苦、憂、惱生起」,這些都是苦,「如是一切苦蘊集(生起)。」所以緣於執取而得到的快樂生活終究是大苦,人與天人都要受苦。如果緣於善行的快樂生活是苦,那我們不是最好不去做?不,如我們不行善,惡行會產生,這會使我們墮入地獄、畜生道、餓鬼道,這些下界苦道更苦。人與天人生活如與不滅的涅槃比較是苦,但如與下界苦道的苦比較是樂。正確的執取使人行善。同樣地,不當的執取會使人作惡行。有些人認為如此任性而為是善行,就殺、偷、搶、對他人做壞事,結果他們往生惡界──地獄、畜生界、餓鬼界。墮落在地獄猶如跳入大火裏。既使是很偉大的天人對地獄火也無可奈何。拘留孫佛住世時,有一個叫度使(Dusi)的魔王,他蔑視該佛和僧團。有一天他導致一位阿羅漢的死亡。因此殘酷的作為,這魔王死後出生在阿鼻地獄。一旦在那裏,他衹能任憑煉獄的宰割。在此世上欺負他人的人將有一天會遭遇如天人度使的厄運。在地獄受長期的苦後,他們將再生為畜生或餓鬼。
以上是在講刹那緣起麽?
請注意主題在討論什麽。 是討論緣起是不是通三世!
解悟看到你所崇拜的馬哈西尊者是怎麽解釋生老死的麽?
從現在開始觀並不是否定有三世,因爲觀都是從現在觀起的,過去已經過去,未來還沒有到來。但現在所觀的内容是可以包括三世的。
請注意兩者的差別。
現在的現象是正在六根門起的。它還未受污染,如未弄髒的布或紙。如你能在它生起時隨即觀照,它不會被污染。你無法觀照它,它就會被污染。一旦受污染,它就難以袪除。如你無法在名色生起時觀照就會執著。有貪愛的執取──執著於覺知的欲念;有邪見的執取──執著於邪見、儀式、自我的理論。如果執著發生,將如何呢? 「緣取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死、愁、悲、苦、憂、惱。如是一切苦蘊集(生起)。」(《相應部》第二冊1頁)執取非小事,它是善行與惡行的基本原因。一個執取的人盡力完成他認為好的事。我們每個人都自以為所做的為好的。什麼使他認為好的呢?是執取。他人可能認為不好,但做的人認為好。如他認為不好,他肯定不會去做。「一個人認為自己所做的為善的,不會認為自己所做的為惡行。」(阿育王的刻勒文字記載)小偷以偷為好事;盜賊以搶劫為好事;殺人者以殺人為好事。阿闍世王殺死父親頻毗娑羅王,因為他認為這是好的。提婆達多陰謀傷害佛陀,對他來說這是好事。一個人服毒自殺因為他以為這是好事。飛蛾撲火因為牠以此為好事。一切眾生以其所以為好事而行。自認為好事就是執取。一旦真正執取,人就去做。結果呢?世間於是有善行與惡行。克制自己不令他人受苦為善行,幫助他人為善行,布施為善行,向值得致敬者致敬為善行。善行可為今世帶來安寧、長壽和健康。它也將為來世帶來善果。這執著為好的、對的執著。如此執取善行的人,例如布施和持戒將產生善果的因。結果如何?「有緣生」,死後再生,生在哪裏?在善界,人與天界。為人,他們就賦有好的果報,如長壽、漂亮、健康、好的出生、好的同伴和財富。可稱他們為「快樂的人」。為天人,他也將被大批的天人所照顧,並住在堂皇的宮殿裏。他們執取快樂的觀念,在世俗的眼光,他們可說是快樂。但從佛陀的教義中看來,這些快樂的人和天人不能免除苦。「由生之緣發生老和死。」雖然生為一個快樂的人,他將會長大成為老的「快樂」人。看看世間那些「快樂」的老人,一旦超過七十或八十歲,不會一切都順心的。斑白的頭髮、斷齒、視力差、聽覺差、駝背、全身皺紋,一切力氣已用盡,一無可取!以他們的財富、名譽,這些老人他們會感快樂嗎?接下來是老年的病痛。他們無法安睡、無法好好的喫,他們坐下和站起都會感喫力。最後,他們必須死。有錢人、國王或有權人,總有一天會死。沒有任何東西可依賴。朋友、親戚圍著他,但當他躺在床上,他閉著眼死去。死後他獨自一人到另一世。他將發現非常辛苦捨棄全部財富。如他非行善的人,他將會為來世擔憂。偉大的天人,同樣的會死,天人也無法幸免。在死前一個星期,五種衰相出現。他們所戴的不曾凋謝的花開始凋謝了、所穿的不曾破舊的衣服現在看來破舊了,汗從腋窩流出,這是不尋常的事。他們那永遠年輕的身體現在變老,不曾感覺厭煩的天人生活,他們現在感覺厭煩。當此五衰相出現,他們即刻理解到逼近死亡並非常驚慌。在佛陀住世時,帝釋天出現此衰相。他非常驚慌將去世和失去尊榮,他去請求佛陀幫助。佛陀教導他佛法,他證得預流果位。老的帝釋天死了,新的帝釋天出世。他很幸運有佛陀救渡。如非佛陀教導,老帝釋天將遭不幸。不只老和死,「愁、悲、苦、憂、惱生起」,這些都是苦,「如是一切苦蘊集(生起)。」所以緣於執取而得到的快樂生活終究是大苦,人與天人都要受苦。如果緣於善行的快樂生活是苦,那我們不是最好不去做?不,如我們不行善,惡行會產生,這會使我們墮入地獄、畜生道、餓鬼道,這些下界苦道更苦。人與天人生活如與不滅的涅槃比較是苦,但如與下界苦道的苦比較是樂。正確的執取使人行善。同樣地,不當的執取會使人作惡行。有些人認為如此任性而為是善行,就殺、偷、搶、對他人做壞事,結果他們往生惡界──地獄、畜生界、餓鬼界。墮落在地獄猶如跳入大火裏。既使是很偉大的天人對地獄火也無可奈何。拘留孫佛住世時,有一個叫度使(Dusi)的魔王,他蔑視該佛和僧團。有一天他導致一位阿羅漢的死亡。因此殘酷的作為,這魔王死後出生在阿鼻地獄。一旦在那裏,他衹能任憑煉獄的宰割。在此世上欺負他人的人將有一天會遭遇如天人度使的厄運。在地獄受長期的苦後,他們將再生為畜生或餓鬼。
以上是在講刹那緣起麽?
請注意主題在討論什麽。 是討論緣起是不是通三世!
解悟看到你所崇拜的馬哈西尊者是怎麽解釋生老死的麽?
從現在開始觀並不是否定有三世,因爲觀都是從現在觀起的,過去已經過去,未來還沒有到來。但現在所觀的内容是可以包括三世的。
請注意兩者的差別。
佛使比丘是不是否定三世,可以他自己說的:
[生活中的緣起]卅【緣起沒有貫通三世】
不能以日常用語解釋緣起
[日常用語與法的語言中的名色]
緣起一定沒有貫通三世,為什麼呢?理由很多:
第一個理由有關日常用語和法的語言。緣起必然不是日常用語,前面已談過了。如果緣起是日常用語,那事情將會是這樣:佛陀覺悟之後,就必須在菩提樹下立刻圓寂。因為當無明滅了,行也滅,識也滅,名色也滅了,他就會在那兒死去,由此可見緣起不是用日常用語來解說的。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但是佛陀在當時卻還沒有入滅,仍繼續多活了四十五年的時間來教導我們,這表示緣起不是用日常用語來解說的。即使是緣起的流轉也一樣,無明生則行生,行生則識生,識生則名色生,它也不是日常用語的名色生,因為佛陀宣說,當受生起,而形成歡樂,相續地就引生愛、取、有、生。人的生不是指肉體的生,人的死不是指肉體的死,人依舊是如此,衹是他的心中有生、有滅──有「我」的生、有「我」的滅。
所以,在此所指的名色意味著法的語言中的名色,至於日常用語的名色,即是我們所擁有的這個身心的組合,可說生下來就一直存在,繁瑣的阿毗達磨則說,我們的名色在每一剎那都有數不盡的生。但是佛陀的語意,真正法的語言卻說每一次的生都來自於無明主宰六根去接觸外境,直到止息為止。如果以日常用語來說,緣起的一次運行,就有兩次的生,這是無法理解的,於是只得解釋成三生三世,這樣就變成了常見,這就是用日常用語和法的語言解釋緣起的不同之處。
[生活中的緣起]卅【緣起沒有貫通三世】
不能以日常用語解釋緣起
[日常用語與法的語言中的名色]
緣起一定沒有貫通三世,為什麼呢?理由很多:
第一個理由有關日常用語和法的語言。緣起必然不是日常用語,前面已談過了。如果緣起是日常用語,那事情將會是這樣:佛陀覺悟之後,就必須在菩提樹下立刻圓寂。因為當無明滅了,行也滅,識也滅,名色也滅了,他就會在那兒死去,由此可見緣起不是用日常用語來解說的。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但是佛陀在當時卻還沒有入滅,仍繼續多活了四十五年的時間來教導我們,這表示緣起不是用日常用語來解說的。即使是緣起的流轉也一樣,無明生則行生,行生則識生,識生則名色生,它也不是日常用語的名色生,因為佛陀宣說,當受生起,而形成歡樂,相續地就引生愛、取、有、生。人的生不是指肉體的生,人的死不是指肉體的死,人依舊是如此,衹是他的心中有生、有滅──有「我」的生、有「我」的滅。
所以,在此所指的名色意味著法的語言中的名色,至於日常用語的名色,即是我們所擁有的這個身心的組合,可說生下來就一直存在,繁瑣的阿毗達磨則說,我們的名色在每一剎那都有數不盡的生。但是佛陀的語意,真正法的語言卻說每一次的生都來自於無明主宰六根去接觸外境,直到止息為止。如果以日常用語來說,緣起的一次運行,就有兩次的生,這是無法理解的,於是只得解釋成三生三世,這樣就變成了常見,這就是用日常用語和法的語言解釋緣起的不同之處。
“如果緣起是日常用語,那事情將會是這樣:佛陀覺悟之後,就必須在菩提樹下立刻圓寂。因為當無明滅了,行也滅,識也滅,名色也滅了,他就會在那兒死去……”
以上的話可以看出佛使根本就不懂緣起,無明滅行滅是指鑒于無明為基礎的行滅了而不是所有的行滅了,以下的同理可証,也就是說,後一個緣法都是要在前一個緣法為條件的範圍内的,而不是所有的名色都滅了。
佛陀的名色是過去還沒有成佛時的無明業的結果而不是成佛後的無明業的結果,佛陀滅了現在的無明,則不會有未來因此無明而緣起的名色,但過去無明緣起的名色還是會繼續存在一段時間的。
佛使以爲佛陀成佛后的名色是現在無明所造成的,那是他的理解力低下造成的。
這種笑話還可以見他在其他地方的説法,比如,他解釋的佛教:
「佛教是什麼?」當這個疑問昇起時,我想可以將它的意思概括地解釋給各位聽:「佛教是為了明瞭『什麼是什麼』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程序。」就是這麼簡單。在這兒受訓的同學可能認為:若是這樣的話,我豈不是一個連「什麼是什麼」都不明白的人了嗎?當這個疑問昇起時,我可以肯定地告訴各位:事實正是如此。如果有人能正確地、究竟地、深入地明瞭「什麼是什麼」時,這個人可說已完全明瞭佛教了。但願這個主題「佛教是為了明瞭『什麼是什麼』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程序。」能更突顯出佛教的內涵,使人們更容易理解。定出這個主題,也是為了讓你們能更快、更簡易地去肯定佛教,而不是在玩弄語言文字,浪費時間。事實上,確立這主題是正確的,是依據佛陀或佛教的宗旨而製定的。
以上的話可以看出佛使根本就不懂緣起,無明滅行滅是指鑒于無明為基礎的行滅了而不是所有的行滅了,以下的同理可証,也就是說,後一個緣法都是要在前一個緣法為條件的範圍内的,而不是所有的名色都滅了。
佛陀的名色是過去還沒有成佛時的無明業的結果而不是成佛後的無明業的結果,佛陀滅了現在的無明,則不會有未來因此無明而緣起的名色,但過去無明緣起的名色還是會繼續存在一段時間的。
佛使以爲佛陀成佛后的名色是現在無明所造成的,那是他的理解力低下造成的。
這種笑話還可以見他在其他地方的説法,比如,他解釋的佛教:
「佛教是什麼?」當這個疑問昇起時,我想可以將它的意思概括地解釋給各位聽:「佛教是為了明瞭『什麼是什麼』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程序。」就是這麼簡單。在這兒受訓的同學可能認為:若是這樣的話,我豈不是一個連「什麼是什麼」都不明白的人了嗎?當這個疑問昇起時,我可以肯定地告訴各位:事實正是如此。如果有人能正確地、究竟地、深入地明瞭「什麼是什麼」時,這個人可說已完全明瞭佛教了。但願這個主題「佛教是為了明瞭『什麼是什麼』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程序。」能更突顯出佛教的內涵,使人們更容易理解。定出這個主題,也是為了讓你們能更快、更簡易地去肯定佛教,而不是在玩弄語言文字,浪費時間。事實上,確立這主題是正確的,是依據佛陀或佛教的宗旨而製定的。
我們再來深入了解一下佛使,還是屬於正面描寫的:
佛陀達沙的父親是華人,祖籍福建,母親是泰國人。他1906年生於泰國南部地區,8歲曾入寺受教,以後繼承父業經商。21歲時正式出家,修習禪法。1923年成為一名佛教教師,翌年赴曼穀深造,並在親友資助下,成立了修禪打坐的"解脫園"(SuanMonk)。主要著述有《布施》、《菩提樹的心木》、《關於上帝、業和非自我的問題》、《涅槃》等多種,還將中國佛教禪宗典籍《壇經》和《傳法心要》譯成泰文。佛陀達沙思想敏銳,不囿傳統,好髮議論,自成一家,在現代泰國佛教中影響甚大,稱為"南傳佛教自5世紀覺音著《清淨道論》以來的集大成者,以現代觀點深入而系統地重新詮釋上座部佛教教義"。②由於他對佛教的卓越貢獻,曾獲泰國"暹羅學會"的徽章,1980年泰國僧王親自為他頒發了朱拉隆功大學名譽博士學位,成為當今泰國最高爵位的比丘之一。
佛陀達沙對現代社會采取了強烈的批判態度。他抨擊資本主義制度,認為"由於執著物質上的財富,資本家的貪欲被體系化之後,就在貧困的工人和富有的雇主之間,產生社會性的衝突。"所以"當國家是由一群窮困的人組成,農民貧病交迫,正在飢餓邊緣掙扎時,國家的支柱就要腐朽崩塌了,又如何維持國家的安定?"③佛陀達沙就是這樣把政治經濟問題轉化為人的道德問題。他代表了佛教徒所持的共同立場和態度。佛陀達沙認為"共產主義不可能和佛教一樣,最主要的差異:佛教的教理並未教導我們把任何事物據為己有",在他看來,社會主義主張資產國有化的政策也是一種貪欲,會造成另一種剝削制度。資本主義的勞資對立和社會對抗無法解決,將會導致窮人走向共產主義和暴力革命,因此他主張應先解決資本主義剝削成性的問題,這樣就可以避免共產主義到來,國家也不會發生暴力對抗和獲得安定。他標榜佛教既"不會認同資本主義,也不會是共產主義……佛教因此既不是右派也不是左派"。"佛教不是唯物主義,也不是唯心主義,而是兩者間的恰當狀態。或者也可以說,它以恰當的比例融攝兩者。"而且"衹有在宗教式微之際,共產主義才會興起。"④反映了一個佛教徒的立場。佛陀達沙把佛教的"四諦"解釋為:"事物本質自身,本質的法則,人的行為與本質的法則相一致的義務和因這種行為而獲得的利益。"⑤由此出發,他對上座部佛教的"涅槃"和"輪迴"做了新解,認為兩者之間並不絕對對立,涅槃在輪迴中得到體現,與生俱來俱來俱去;苦難與歡喜同時相依存。它們出現在哪裏,勢必也在那裏消失,並不伴隨著生滅之作用而分別。此外,泰國學者維特·維薩達維特還著有《佛教中的非自我》⑥、西提·布因著《佛教社會學》⑦等書。
他是一個典型的禪宗外道“生死即涅磐”觀點的宣揚者。
佛陀達沙的父親是華人,祖籍福建,母親是泰國人。他1906年生於泰國南部地區,8歲曾入寺受教,以後繼承父業經商。21歲時正式出家,修習禪法。1923年成為一名佛教教師,翌年赴曼穀深造,並在親友資助下,成立了修禪打坐的"解脫園"(SuanMonk)。主要著述有《布施》、《菩提樹的心木》、《關於上帝、業和非自我的問題》、《涅槃》等多種,還將中國佛教禪宗典籍《壇經》和《傳法心要》譯成泰文。佛陀達沙思想敏銳,不囿傳統,好髮議論,自成一家,在現代泰國佛教中影響甚大,稱為"南傳佛教自5世紀覺音著《清淨道論》以來的集大成者,以現代觀點深入而系統地重新詮釋上座部佛教教義"。②由於他對佛教的卓越貢獻,曾獲泰國"暹羅學會"的徽章,1980年泰國僧王親自為他頒發了朱拉隆功大學名譽博士學位,成為當今泰國最高爵位的比丘之一。
佛陀達沙對現代社會采取了強烈的批判態度。他抨擊資本主義制度,認為"由於執著物質上的財富,資本家的貪欲被體系化之後,就在貧困的工人和富有的雇主之間,產生社會性的衝突。"所以"當國家是由一群窮困的人組成,農民貧病交迫,正在飢餓邊緣掙扎時,國家的支柱就要腐朽崩塌了,又如何維持國家的安定?"③佛陀達沙就是這樣把政治經濟問題轉化為人的道德問題。他代表了佛教徒所持的共同立場和態度。佛陀達沙認為"共產主義不可能和佛教一樣,最主要的差異:佛教的教理並未教導我們把任何事物據為己有",在他看來,社會主義主張資產國有化的政策也是一種貪欲,會造成另一種剝削制度。資本主義的勞資對立和社會對抗無法解決,將會導致窮人走向共產主義和暴力革命,因此他主張應先解決資本主義剝削成性的問題,這樣就可以避免共產主義到來,國家也不會發生暴力對抗和獲得安定。他標榜佛教既"不會認同資本主義,也不會是共產主義……佛教因此既不是右派也不是左派"。"佛教不是唯物主義,也不是唯心主義,而是兩者間的恰當狀態。或者也可以說,它以恰當的比例融攝兩者。"而且"衹有在宗教式微之際,共產主義才會興起。"④反映了一個佛教徒的立場。佛陀達沙把佛教的"四諦"解釋為:"事物本質自身,本質的法則,人的行為與本質的法則相一致的義務和因這種行為而獲得的利益。"⑤由此出發,他對上座部佛教的"涅槃"和"輪迴"做了新解,認為兩者之間並不絕對對立,涅槃在輪迴中得到體現,與生俱來俱來俱去;苦難與歡喜同時相依存。它們出現在哪裏,勢必也在那裏消失,並不伴隨著生滅之作用而分別。此外,泰國學者維特·維薩達維特還著有《佛教中的非自我》⑥、西提·布因著《佛教社會學》⑦等書。
他是一個典型的禪宗外道“生死即涅磐”觀點的宣揚者。
佛教方面不容易找到可與解放神學相比擬的思想,勉強說,泰國的佛使比丘(1906-1993)有接近之處,佛使認為宗教與政治有基本的關連,真正的政治是用來對治邪知、邪見、貪愛煩惱和類似的弊病;社會科學本質上就是一種道德,因為它的目的是解決社會所有的問題,使社會和諧、平衡。佛使還認為理想的民主政治是「如法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它必須限制個人自由,必須采用「獨裁的」方式解決社會問題,例如阿育王的政治制度就是一種全然「獨裁的」社會主義,他驅逐僧伽中的外道人士,並嚴格要求所有階層百姓的行為都要端正,他是一位為全體福利著想的君主。[46] 雖然佛使比丘對社會主義的定義特殊,把它當作相對於自私自利的個人主義而言,或有自圓其說的可能,但在二十世紀鼓吹獨裁的方法,畢竟不合時宜。
佛使和同屬於泰國的馬哈佈瓦一樣,都是些沽名釣譽的政治和尚,如果在中國古代,基本上可以做“國師”的。
佛使和同屬於泰國的馬哈佈瓦一樣,都是些沽名釣譽的政治和尚,如果在中國古代,基本上可以做“國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