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就我的看法,無畏佈施就是建立一個信心,夏若回答出家人的是類似的意思,問題是在大乘並沒有對經典統一解釋,事實上也無法統一解釋,即使是大乘出版的佛學字典也不是唯一精確的解釋。
基隆那位出家人的表現並不令人奇怪,他會挑出這個問題問,應該是他在這個上頭有所聽聞或者有所想法。
關於佈施這一點,大乘繼承了當初跋耆系比丘的觀點,大乘出家人是可以接受「錢」的佈施,也許那位出家人是變著法兒在向夏若勸募,可惜夏若知道較正確的解釋,讓他接不了下文。
在佈施當中,只有對俗人的佈施才包括了錢財珠寶,佛教的比丘是絕對不能接受金錢的,在律部當中,佛陀說過如果比丘接受了錢,等於接受了俗人的所有享受,也就失去了當比丘(乞士)的意義。
但曾幾何時在大乘中所謂的佈施,漸漸焦點都投在金錢上面,只要說到佈施就會想到錢,這是大乘的發展如此,不能怪他們的出家人有錢的概念,畢竟他們與原始佛教不屬於一個團體。
佈施之疑
參考「別譯雜阿含經」的翻譯,就不會有這樣的疑問了。找到以下幾段作比較:Mahanama 寫:『念僧』的內容教我們應當供養世尊的四雙八士賢聖僧,『念施』卻教我們要平等施。我們究竟該如何行佈施?
一、
云何念施。念己所施護得善利。一切世間。為慳嫉所覆。我於今者。得離如是慳貪之垢。住捨心中。於一切物。心無吝惜。持用布施。既布施已。我心應喜。猶如大祠。分己財物。捨與他人。若能如是修施心者。於現世中。得法得義。得親近施。無有貪欲瞋恚愚癡。唯有清淨質直之心。應生歡喜。以歡喜故。身得快樂。身快樂故。其心得定。以心定故。於怨憎所。心無高下。住法流水。入於定心。修念施想。是名念施。
二、
云何念施。己所行施。我得善利。應離慳貪行於布施。心無所著。悉能放捨。若施之時。手自授與。心常樂施。無有厭倦。捨心具足。若有乞索。常為開分。是名念施。
再回頭看看雜阿含所記載的「念施」:
一、
復次。聖弟子自念施法。心自欣慶。我今離慳貪垢.離在居家。解脫心施.常施.捨施.樂施.具足施.“平等施“。若聖弟子念於自所施法時。不起欲覺.瞋恚.害覺。如是。聖弟子出染著心。於何染著。謂五欲功德。於此五欲功德離貪.恚.癡。安住正念正知。乘於直道。修施念。正向涅槃。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第五出苦處昇於勝處。一乘道淨於眾生。離苦惱。滅憂悲。得如實法
二、
念施功德。自念布施。心自欣慶。捨除慳貪。雖在居家。解脫心施.常施.樂施.具足施.“平等施“。
結論:「念施」是指「捨去心中貪執的對象,尤其是財物」,所以,重點並不是要強調佈施的對象是誰?因此這裏會出現「平等施」的說法有點奇怪?老實說,如果這「平等施」的意思是說「不要撿擇佈施的對象應一視同等的進行佈施」,那真是有點不得其義,個人覺得“平等施“的譯法有點過度延伸「念施」的意涵,由於沒有梵文原文可以比對,也沒有辦法確定到底是那個環節出問,但比對不同的部派譯文如「別譯雜阿含經」的翻譯,不難知道,不同的部派與譯師所形成的漢譯經文中,並沒有這種「平等施」(如果是說「不要撿擇佈施的對象應一視同等的進行佈施」)的意思。
「翻譯」的影響真的很深遠,而且,不同的「譯文」之間真的有明顏的差異。只能說,注意「譯師」的大乘背景,並且多加小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