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初學佛法的疑惑和納悶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shiong1234
文章: 45
註冊時間: 2020-03-24, 13:45

Re: 一個初學佛法的疑惑和納悶

文章 shiong1234 » 2023-09-30, 12:32

Dogbert 寫:
2023-09-07, 19:46
雜阿含經(590)

...如是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處滅,六入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我先前的說法在經典裡俯拾即是,因為太基本,以至於我一開始認為應該沒有貼經文的需要,看樣子該貼的還是得貼。另外我建議你若是要推翻佛法基本架構,還是先讀一下書,把自己的矛盾先想出一套合乎邏輯的說法再發言。
並沒有推翻基本架構的問題哦!而是解讀經典的人沒有正解經典的問題,涅槃是無明滅盡(有盡跟沒盡是差很多的),所以苦滅盡,十二因緣的生滅不是只有一次而是無數次,無明滅明觸生時,第一支的無明要改成明,第八支的愛到十二支的苦都不會生起,這一念的五陰是無貪的繫縛,阿羅漢是無明滅盡,他的每一念的五陰都是無貪的繫縛,凡夫沒有明觸時,無明生起時也是會滅的,也就是十二支的生滅。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82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Re: 一個初學佛法的疑惑和納悶

文章 Dogbert » 2023-09-30, 14:32

無明滅就所作皆辦、不受後有,苦都滅盡了還生滅什麼?這算是佛法基本常識吧?連"明觸"都被你發明出來了,阿羅漢還有無貪的"繫縛"也是一絕,凡夫的無明"有時"也會滅更是經典。

一陣風
文章: 44
註冊時間: 2023-09-22, 20:18

Re: 一個初學佛法的疑惑和納悶

文章 一陣風 » 2023-09-30, 18:04

雜阿含經(590)

...如是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處滅,六入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請問大家一個問題,上面經文中的行滅則識滅是什麼意思?識滅則名色滅又是什麼意思?

一陣風
文章: 44
註冊時間: 2023-09-22, 20:18

Re: 一個初學佛法的疑惑和納悶

文章 一陣風 » 2023-09-30, 20:36

沒人回應那在下就表達一下自己的看法,要回答這個問題,還是要回歸於四聖諦,四聖諦苦集滅道,因苦集而有苦果,因修道而滅一切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因此經文中的(無明滅則行滅)乃至於(生滅則老、死、憂、悲、惱、苦滅),指的都是同一個意思,那就是滅一切苦,故曰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例如經文中的(行滅則識滅)絕對不可以解釋為,成就的阿羅漢已經沒有五蘊的具體表現,意思就是說成就的阿羅漢在境界中,已經不再有任何的覺知感受,這一種解釋真的是非常的荒唐,如果這一種解釋是對的,那麼佛陀要如何在境界中為眾生講經說法呢,因此在閱讀佛經的時候,不要犯了這種望文生義的過失。

既然是滅一切苦,那麼在下在看到這類文句的時候,都喜歡說(凡面對境界均能夠如實知見)。

以上請大家參考看看

頭像
天地良心
文章: 113
註冊時間: 2019-12-30, 11:26

Re: 一個初學佛法的疑惑和納悶

文章 天地良心 » 2023-11-09, 11:05

一陣風 寫:
2023-09-30, 20:36
例如經文中的(行滅則識滅)絕對不可以解釋為,成就的阿羅漢已經沒有五蘊的具體表現,意思就是說成就的阿羅漢在境界中,已經不再有任何的覺知感受,這一種解釋真的是非常的荒唐,如果這一種解釋是對的,那麼佛陀要如何在境界中為眾生講經說法呢,因此在閱讀佛經的時候,不要犯了這種望文生義的過失
《雜阿含經68》
緣眼乃至色。眼識生。三事和 合生觸。觸滅則受滅。乃至純大苦聚滅。如是耳鼻舌身意。
緣意及法。意識生。三事和合生觸。觸滅則受滅。愛滅乃至純大苦聚滅。是名 色滅 受想行識滅


佛經清楚說, 滅苦的人 他的色受想行識都已滅盡;
你認為五陰不可能滅,這純粹是出於你不了解五陰運作
下面經文有說明

《雜阿含經273》
如眼耳鼻舌身。意法因縁生意識。三事和合觸。觸倶生受想思。此諸法無我無常。


從[六根.六塵.六識三和合]開始 到生出受想思,就是五陰的運行
因此可以想見,「無五陰」意指:不會有[六根.六塵.六識三和合]這個動作


《長阿含1經》
菩薩思惟苦陰滅時。生智.生眼.生覺.生明.生通.生慧.生證。
爾時菩薩逆順觀十二因緣。如實知。如實見已。即於座上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解脫者已證得法眼
單憑法眼 就能見 聞 覺 知....具備六根功能,
無須再以[六根.六塵.六識三和合]方式 進行認知。因此不再有五陰

一陣風 寫:
2023-09-30, 18:04
雜阿含經(590)

...如是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處滅,六入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請問大家一個問題,上面經文中的行滅則識滅是什麼意思?識滅則名色滅又是什麼意思?
若沒有[六根.六塵.六識三和合]這個動作, 就等於「觸」滅

「觸」滅,能促使十二因緣滅,純大苦聚滅

《雜阿含經 卷第八_228》
云何増長法。謂縁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縁受。廣説乃至純大苦聚集...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云何滅法。縁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滅則受滅。廣説乃至純大苦聚滅。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無明火
文章: 29
註冊時間: 2023-11-14, 02:19

Re: 一個初學佛法的疑惑和納悶

文章 無明火 » 2023-11-14, 21:30

天地良心 寫:
2023-11-09, 11:05
《雜阿含經68》
緣眼乃至色。眼識生。三事和 合生觸。觸滅則受滅。乃至純大苦聚滅。如是耳鼻舌身意。
緣意及法。意識生。三事和合生觸。觸滅則受滅。愛滅乃至純大苦聚滅。是名 色滅 受想行識滅


佛經清楚說, 滅苦的人 他的色受想行識都已滅盡;
你認為五陰不可能滅,這純粹是出於你不了解五陰運作
下面經文有說明

《雜阿含經273》
如眼耳鼻舌身。意法因縁生意識。三事和合觸。觸倶生受想思。此諸法無我無常。


從[六根.六塵.六識三和合]開始 到生出受想思,就是五陰的運行
因此可以想見,「無五陰」意指:不會有[六根.六塵.六識三和合]這個動作


《長阿含1經》
菩薩思惟苦陰滅時。生智.生眼.生覺.生明.生通.生慧.生證。
爾時菩薩逆順觀十二因緣。如實知。如實見已。即於座上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解脫者已證得法眼
單憑法眼 就能見 聞 覺 知....具備六根功能,
無須再以[六根.六塵.六識三和合]方式 進行認知。因此不再有五陰



若沒有[六根.六塵.六識三和合]這個動作, 就等於「觸」滅

「觸」滅,能促使十二因緣滅,純大苦聚滅

《雜阿含經 卷第八_228》
云何増長法。謂縁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縁受。廣説乃至純大苦聚集...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云何滅法。縁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滅則受滅。廣説乃至純大苦聚滅。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Q1 為什麼要滅?
因為有生。如果不生,則不會滅。

Q2 為什麼要生?
因為有執取。如果不執取,則不有。不有則不生。

Q3 為什麼要執取?
因為有愛欲。愛欲有三:欲愛、有愛、無有愛。愛欲盡則不執取。不執取則不有,不有則不生,不生則不滅,如是大苦聚滅。

參考經文
相應部35相應106經 蕭式球譯
比丘們,什麼是苦的滅除呢?以眼和色為條件而有眼識的生起,三者在一起便有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以受為條件而有愛。這種愛的無餘、無欲、息滅,可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比丘們,這就是苦的滅除了。

因此,
一、愛欲是生死之根本。
二、凡有生起必定滅去。
三、不生則不滅。



Q4 菩薩生起的法眼,是生滅法?符合緣起法則?

頭像
天地良心
文章: 113
註冊時間: 2019-12-30, 11:26

Re: 一個初學佛法的疑惑和納悶

文章 天地良心 » 2023-11-25, 00:02

《長阿含1經》
菩薩思惟苦陰滅時。生智.生眼.生覺.生明.生通.生慧.生證
爾時菩薩逆順觀十二因緣。如實知。如實見已。即於座上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明火 寫:
2023-11-14, 21:30
Q4 菩薩生起的法眼,是生滅法?符合緣起法則?
生滅法 是指 從因緣和合所生的法
因緣和合,就是指:根.塵.識三種因緣 和合在一起。

舉例來說, 你看見一隻羊
這隻羊 是你的眼根色塵眼識三種因緣 和合後 所製造出來的影像
所以 這隻羊 屬於生滅法

而《長阿含1經》所說的「生智.生眼.生覺.生明.生通.生慧.生證
這些並不是 根塵識三種因緣和合所生,所以不是生滅法/緣起法
智.眼.覺.明.通.慧」這些都是不生滅無為法
最後由 天地良心 於 2023-11-25, 11:52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頭像
天地良心
文章: 113
註冊時間: 2019-12-30, 11:26

Re: 一個初學佛法的疑惑和納悶

文章 天地良心 » 2023-11-25, 01:12

無明火 寫:
2023-11-14, 21:30
Q3 為什麼要執取?
因為有愛欲。愛欲有三:欲愛、有愛、無有愛。愛欲盡則不執取。不執取則不有,不有則不生,不生則不滅,如是大苦聚滅。
《雜阿含經240》《相應部35相應110》
我今當説所取法取法
云何所取法。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是名所取法
云何取法。謂欲貪。是名取法


貪愛 就是 "能取"
而【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則是愛欲所執取的對象
所以,六根和六塵 名為 "所取"

因此,能捨六根六塵 才表示已經斷貪愛
若未能捨六根六塵, 則表示貪愛猶在

《相應部 第35卷 101》
凡非汝等之所有者,此應摒棄。摒棄於此 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
如何是非汝等之所有者? 諸比丘!
眼非汝等之所有者,應摒棄此,棄此 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
耳非汝等之所有……
鼻非汝等之所有……
舌非汝等之所有……
身非汝等之所有……
意非汝等之所有……當棄此,棄此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


捨六根六塵 就等於不再有[根塵識三和合](因緣和合)
若無因緣和合,諸苦便滅

《中阿含經62》皆由因縁合會生苦。若無因縁 諸苦便滅。

無明火
文章: 29
註冊時間: 2023-11-14, 02:19

Re: 一個初學佛法的疑惑和納悶

文章 無明火 » 2023-11-26, 08:48

天地良心 寫:
2023-11-25, 01:12
《雜阿含經240》《相應部35相應110》
我今當説所取法取法
云何所取法。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是名所取法
云何取法。謂欲貪。是名取法


貪愛 就是 "能取"
而【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則是愛欲所執取的對象
所以,六根和六塵 名為 "所取"

因此,能捨六根六塵 才表示已經斷貪愛
若未能捨六根六塵, 則表示貪愛猶在
A)貪愛一旦停止,就沒有能取。
沒有能取就不會對所取法(根塵)生起執取。
既然沒有對所取法生起執取,又有什麼對所取法(根塵)的執取可以捨?

如果沒有貪愛,何來有執取?
如果沒有執取,何來需要捨?

關鍵不在於捨什麼,而在於不執取什麼。

有得才會有失,無得就無失。
既然無得,何來有失?

諦是出世間的
諦是出世間的

你將滅諦和道諦兩者因果關係混淆了。

Q5 能捨六根六塵的是什麼?你沒有提供什麼是能捨。

頭像
天地良心
文章: 113
註冊時間: 2019-12-30, 11:26

Re: 一個初學佛法的疑惑和納悶

文章 天地良心 » 2023-11-27, 01:36

無明火 寫:
2023-11-26, 08:48
如果沒有貪愛,何來有執取?
如果沒有執取,何來需要捨

關鍵不在於捨什麼,而在於不執取什麼。
《雜阿含經711》
定覺滿足已。憂滅。則捨心生。修捨覺支。修捨覺支已。捨覺支滿足。


經文講很清楚, 一旦貪欲滅, 就會起捨心(捨覺支)
「捨」就是指:捨棄一切所執(六根.六塵)


Q5 能捨六根六塵的是什麼?你沒有提供什麼是能捨。
【能取, 所取】就等同【我能, 我所】或簡稱【能, 所】

「貪愛」是「我能」;「六根六塵」是「我所
不論是能取能捨......都是指「我能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