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靠推論智認識過去世以及他人名色無常性的問題
你確實並沒有讀懂精解上面的話。yunshui 寫:這個就是指阿羅漢在證涅槃刹那,以涅槃為所緣的狀況,只是這裡所體驗的涅槃,因為是還有色身狀況下體驗的,所以是有余涅槃界。這裡完全沒有說阿羅漢日常的生活狀況就是涅槃啊。
而且我說的涅槃的概念,根本就是嚴格遵照阿毗達摩上說的,不是什麽新概念。
實際恐怕是根本就不存在那種所謂的阿羅漢的日常生活狀況也叫做涅槃,這是誤解。
1):你自己比較一下,你說的意思和精解的意思一樣嗎。又冒出“以涅槃爲所緣的狀況”,請不要亂解論書的意思。依你的解釋,阿羅漢的解脫是在證涅槃刹那,而其後的日常的生活怎麼描述你又不說清楚。
2):請仔細看論書怎麼說的:阿羅漢所體驗的涅槃界名爲‘有餘涅槃界’(sa-upadisesa-nibbanadhatu),因爲雖然一切煩惱已滅盡,但由于過去執取所産生的諸蘊還存在。
3):論書中有指阿羅漢在證涅槃刹那,以涅槃爲所緣的狀況,叫有餘涅槃界嗎。只是很簡單的說明:因爲雖然一切煩惱已滅盡,但由于過去執取所産生的諸蘊還存在。請問阿羅漢日常的生活是不是諸蘊在生滅。
4):而你又說你說的涅槃的概念,根本就是嚴格遵照阿毗達摩上說的,不是什麽新概念。讓人費解。如果你的意思和论书没有差别,我会不断质问吗。如果是不一样,怎么不是你的新说,不要再推给论书也是这样说的。
(因为上一主题已锁,虽然很长,却只是在饶圈。)
1.阿毗達摩認為涅槃是一個真實究竟法,是可以成為所緣目標的,而不是泛泛的日常沒有貪嗔癡的狀況。
2.阿毗達摩說涅槃的一個特徵是空,並且解釋說空是沒有貪嗔癡和沒有五蘊。而日常狀況不是沒有五蘊
3.有余涅槃是指阿羅漢在還有色身狀況下體驗的“涅槃”,而並不是說有色身狀況是涅槃。
“该分别的根据是(体验它的)五蕴是否还存在“
另外,在井水喻經當中,茂師羅尊者和殊勝尊者說:“有之滅,即涅槃”
巴利語是bhavanirodho nibbanam,bhava意思是存在的意思,它指的就是五蘊。
那些認為涅槃僅僅是貪嗔癡滅,和五蘊滅沒有關係的人,面對這樣的經文,該好好思考自己是不是錯了。
原始佛教徒要學的應該是經證說的「涅槃」而不是「阿毗達摩」說的「涅槃」,如果,它們兩者不同的話,應該以「經證」為準而不是「阿毗達摩」的論說與解釋。因為一個是佛說,一個是論師說,祖師說。如果佛說都不信,何必相信論師說,祖師說。runsun 寫:你可能不太瞭解阿毗達摩,阿毗達摩上面所有的法,都是可以成為目標所緣的。究竟真實法是指在究竟意義上真實存在的,可被認識體驗的。yunshui 寫: 1):你自己比較一下,你說的意思和精解的意思一樣嗎。又冒出“以涅槃爲所緣的狀況”,請不要亂解論書的意思。依你的解釋,阿羅漢的解脫是在證涅槃刹那,而其後的日常的生活怎麼描述你又不說清楚。
而涅槃本身作為一個究竟真實法,當然是可以成為所緣的。這就決定了,阿毗達摩所說的涅槃,絕對不是泛泛的日常沒有貪嗔癡的狀況,因為那沒有辦法成為一個目標所緣。
- redredkiss
- 文章: 209
- 註冊時間: 2007-03-27, 08:00
- redredkiss
- 文章: 209
- 註冊時間: 2007-03-27, 08:00
帕奧一脈的弟子,據我親聞的,馬欣德尊者來台灣和在大陸教導禪修開示時都是如此教說的,所以其弟子也基本都是如此相信的,而且既然是尊者所說,那麼論書是佛陀所說這個論點就是對的,而且堅信不疑。記得前段時間探討過從對大乘祖師的不壞凈到對南傳尊者的不壞凈。看來這個問題真不是換了教法就可以改變的事情了。peacecila 寫: 以上,真的是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的話術,我從來沒有在經文上看到這種說法。
佛法教我們不得妄語,可是,我常常在教界看到一些十分可笑的妄語。尤其是「阿毗達摩也是佛說」的傳說。我實在不瞭解,這明明就是妄語的事情,教界中某些人卻真當一回事在相信。給我經證,其餘免談。有經證的話,就算是亂解釋的話,至少那還是有根據來源,你亂解釋,別人至少還有個經證當根據可以說得出你的解釋錯誤,若沒有經證,一切都是建立在空中的樓閣。
runsun 寫:你可能不太瞭解阿毗達摩,阿毗達摩上面所有的法,都是可以成為目標所緣的。究竟真實法是指在究竟意義上真實存在的,可被認識體驗的。yunshui 寫: 1):你自己比較一下,你說的意思和精解的意思一樣嗎。又冒出“以涅槃爲所緣的狀況”,請不要亂解論書的意思。依你的解釋,阿羅漢的解脫是在證涅槃刹那,而其後的日常的生活怎麼描述你又不說清楚。
而涅槃本身作為一個究竟真實法,當然是可以成為所緣的。這就決定了,阿毗達摩所說的涅槃,絕對不是泛泛的日常沒有貪嗔癡的狀況,因為那沒有辦法成為一個目標所緣。
是的,我還沒有研究阿毗達摩。
1):我是根據你引出精解關于涅槃的論說,和你自己對于涅槃的論說不一緻才質問。
2):現在你又說你的論說來自阿毗達摩。請引出與你解說對應的部分,不然怎麼讓人認同你的言論。
3):請不要亂解阿毗達摩,我雖然沒有研究,但是尊重阿毗達摩。如果你的解說和阿毗達摩不一緻,我不會認同。
4):你說阿羅漢的日常生活狀況也叫做涅槃,這是誤解。那麼阿羅漢的日常生活狀況因該怎樣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