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毗婆奢那中是否觀過去名色方證得緣攝受智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rostov
文章: 349
註冊時間: 2005-01-10, 08:00

文章 rostov » 2009-06-18, 08:05

請見雜阿含64經:
若作是說:更有異法識,若來、若去;若住、若起、若滅;若增進、廣大、生長者,但有言說,
問已不知,增益生疑,以非境界故。


這種看不到感覺不到的"非境界"的識之觀念,只會增益生疑。
"名"之中若包含識,那識緣名色!! 豈非自己緣自己!
這是邏輯上的問題。

不要跟我說識除了六識之外還有別種解釋,那就都是想像的異法識!
後來部派的問題,都由這些摸不到感覺不到的概念導致的。
大剩,也不過是這些問題衍生的部派罷了。
六根追六境,生死由此轉
以戒為師,離欲樂苦

頭像
yggdrasils
文章: 38
註冊時間: 2009-04-12, 08:00

文章 yggdrasils » 2009-06-18, 08:29

跟朋友討論了一下,他這麼覺得:如果只有佛陀能看到結生識, 那麼結生識的說法,為何僅見於阿毗達磨中呢?

另補足原文說法
-----------------------------------------------------------------------------------------------------------

§4. 觀智或神通
從上來的討論可以得知,帕奧禪師主張「禪修者應以觀智觀見過去、未來的五蘊、緣起」,因此也就與馬哈希等系統的見解迥然不同。似乎正因為帕奧禪師的見解獨特、與緬甸向來的主流修行傳統有所扞格,進而導致其共五冊的緬文著作《趣向涅槃之道》(Nibb

頭像
metta
文章: 249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etta » 2009-06-18, 09:02

rostov 寫:"名"之中若包含識,那識緣名色!! 豈非自己緣自己!
這是邏輯上的問題。
前一剎那的識為因,產生了後一剎那的名色。後一剎那的名中包含受想行識,沒有任何矛盾,因為前一剎那的識和後一剎那的識不是一個東西。

頭像
metta
文章: 249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etta » 2009-06-18, 09:09

yggdrasils 寫:跟朋友討論了一下,他這麼覺得:如果只有佛陀能看到結生識, 那麼結生識的說法,為何僅見於阿毗達磨中呢?
行緣識、識緣名色的識就是結生識,所以不能說僅見於阿比達摩。

頭像
rostov
文章: 349
註冊時間: 2005-01-10, 08:00

文章 rostov » 2009-06-18, 09:43

metta 寫:前一剎那的識為因,產生了後一剎那的名色。後一剎那的名中包含受想行識,沒有任何矛盾,因為前一剎那的識和後一剎那的識不是一個東西。
也許我該問法友,您對"識"的認知是什麼。

前一剎那的識和後一剎那的識不是一個東西,是什麼?

那"名色緣識"呢?
六根追六境,生死由此轉
以戒為師,離欲樂苦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82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Dogbert » 2009-06-18, 10:17

你前一個呼吸跟後一個呼吸不是同一個東西,但是都是呼吸,識也一樣道理。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46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peacecila » 2009-06-18, 11:03

[quote="yggdrasils"]從二十世紀緬甸第一位「持三藏法師」明貢長老(Mingun Say

頭像
lnwang
文章: 63
註冊時間: 2005-12-30, 08:00

文章 lnwang » 2009-07-04, 12:23

雜阿含
(三九) 如是我聞: 一時,
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種種子。何等為五?謂根種子、莖種子、節種子、自落種子、實種子。此五種子不斷、不壞、不腐、不中風,新熟堅實,有地界而無水界,彼種子不生長增廣。若彼種新熟堅實,不斷、不壞、不中風,有水界而無地界,彼種子亦不生長增廣。若彼種子新熟堅實,不斷、不壞、不腐、不中風,有地、水界,彼種子生長增廣。

「比丘!彼五種子者,譬取陰俱識;地界者,譬四識住;水界者,譬貪喜四取攀緣識住。何等為四?於色中識住,攀緣色,喜貪潤澤,生長增廣;於受、想、行中識住,攀緣受、想、行,貪喜潤澤,生長增廣。比丘!識於中若來、若去、若住、若沒、若生長增廣。 
「比丘!若離色、受、想、行,識有若來、若去、若住、若生者,彼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益生癡,以非境界故。
色界離貪,離貪已,於色封滯意生縛斷;於色封滯意生縛斷已,攀緣斷;攀緣斷已,識無住處,
不復生長增廣。受、想、行界離貪,離貪已,於行封滯意生觸斷;於行封滯意生觸斷已,攀緣斷,攀緣斷已,彼識無所住,不復生長增廣。不生長故,不作行;不作行已住,住已知足,知足已解脫;解脫已,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著;無所取、無所著已,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我說彼識不至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無所至趣,唯見法,欲入涅槃、寂滅、清涼、清淨、真實。」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頭像
lnwang
文章: 63
註冊時間: 2005-12-30, 08:00

文章 lnwang » 2009-07-04, 12:47

雜阿含
(二九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愚癡無聞凡夫無明覆,愛緣繫得此識身,內有此識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緣生觸,此六觸入所觸,愚癡無聞凡夫苦樂受覺,因起種種。云何為六?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
若黠慧者無明覆,愛緣繫得此識身。如是內有識身,外有名色,此二緣生六觸入處,六觸所觸故,智者生苦樂受覺,因起種種。何等為六?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愚夫、黠慧,彼於我所修諸梵者,有何差別?」 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願演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諸比丘!彼愚癡無聞凡夫無明所覆,愛緣所繫,得此識身,彼無明不斷,愛緣不盡,身壞命終,還復受身;還受身故,不得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所以者何?此愚癡凡夫本不修梵行,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故,是故身壞命終,還復受身;還受身故,不得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若黠慧者無明所覆,愛緣所繫,得此識身,彼無明斷,愛緣盡;無明斷,愛緣盡故,身壞命終,更不復受;不更受故,得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所以者何?彼先修梵行,正向盡苦,究竟苦邊故,是故彼身壞命終,更不復受;更不受故,得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是名凡夫及黠慧者,彼於我所修諸梵行,種種差別。」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46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peacecila » 2009-07-06, 00:17

法友:
貼經文以輔助為主,因為討論區,還是比較重視討論時的看法與觀念說明,所以貼文時,盡量說明閱經看法與心得後再貼上經文或貼完經文後略說些個人的看法。否則,久了之後,討論區就會看到經文貼來貼去,最後一長串滿滿都是經文,沒有討論內容了。

譬如,我來解釋一下:此處經文中的「識身」,其實,「身」是集合名詞,此處的「識身」指的是「識」的集合--六識(眼、耳、鼻、舌、身、意)。「識身」並不是靈魂或識的身體。這是翻譯上的問題,如果沒有學過巴利文或梵文,可能看到此處的「識身」一般都會連想到其它方面去。

註:關於「識身」的巴利文法,詳細也請其他有深入研究的師兄指教,個人印象中此處的「識身」應該作如此的解釋,但對於巴利文法也忘得差不多了,不知道上述的解釋以文法來講是否有錯誤之處?
lnwang 寫:雜阿含
(二九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愚癡無聞凡夫無明覆,愛緣繫得此識身,內有此識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緣生觸,此六觸入所觸,愚癡無聞凡夫苦樂受覺,因起種種。云何為六?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
若黠慧者無明覆,愛緣繫得此識身。如是內有識身,外有名色,此二緣生六觸入處,六觸所觸故,智者生苦樂受覺,因起種種。何等為六?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愚夫、黠慧,彼於我所修諸梵者,有何差別?」 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願演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諸比丘!彼愚癡無聞凡夫無明所覆,愛緣所繫,得此識身,彼無明不斷,愛緣不盡,身壞命終,還復受身;還受身故,不得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所以者何?此愚癡凡夫本不修梵行,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故,是故身壞命終,還復受身;還受身故,不得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若黠慧者無明所覆,愛緣所繫,得此識身,彼無明斷,愛緣盡;無明斷,愛緣盡故,身壞命終,更不復受;不更受故,得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所以者何?彼先修梵行,正向盡苦,究竟苦邊故,是故彼身壞命終,更不復受;更不受故,得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是名凡夫及黠慧者,彼於我所修諸梵行,種種差別。」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