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六個階段是功夫論而不是境界論。確實是精深的見解。階段的次第及方法是可以完整的討論,如果是境界論的話,那就偏於各自經驗的敘述或者是談玄說妙了,容易落入神話。
2、「身、身行」廣義的說當然含蓋了「名、色」,但是就「安那般那念」的範圍,雖然「五蘊」或說「身、受、心、法」的運作是一個整體的內容及過程,但依於修學來說有必要次第重點加以「如理作意」的學習,那麼1~4階主要是「身念處」的修學,後學個人是這樣理解,淺層的「身念處」修學,主要是對於「身識」的體驗及如實的認知。
3、1~4階是一個完整的修行基礎平台,繫念於「入、出息」如實知,是攝心「如理作意」於「業處」,「息長,息短」是來到了「如理作意」「安住」於「業處」,「身行入、出息」是「安住」於「業處」進而觀察「息」對於「身、身行」的運作及「身識」的生滅,「身行止息,入、出息」,主要是觀察「身識」集滅及「四大特性」的緣起,於「身行」的無我。
4、以上當然也只能算是「概念而抽象」的說法而已,後學個人是這樣的理解,繫念於「入、出息」如實知,也就是「正念、正知」於「入、出息」。1~2階是比較淺層、粗糙的「如理作意」,比較偏重於「安住」,念於「外息」的出入,顯於外在的身行也就比較粗糙的。3~4階比較偏重於「安住」,念於「身內息行」的身識如實知,「如理作意」已經是比較深層、細緻的隋順於「息」而觀察。
5、萊特賀爾法友對「先息長後息短」的次第,後學認同,也尊重法友對於瑜伽論說法的見解。後學個人並不太認同《瑜伽師地論》的敘述,提出不太認同的看法。主要是對於「息」的內容與過程的敘述,後學個人是認同的,對於將他界定為第2階的「息長,息短」,難於認同。後學個人理解這部份應該作為「安那般那念」,「前行」的認知及修學階段比較合適。「中間入、出息」當然還是息的一部份,因為外息停住,內息是還在運行的。
6、後學個人是這樣的理解,息長而細,是已經初步的安住於入、出息後,粗糙的心意已經相對的穩定,息,自然會比較「長而細」,但是心意主要還是繫念於外息的過程,因為「中間入、出息」短,觀察內息是比較困難的。「息短」而細,是因為粗糙的身行已經「安住」下來,不再需要「長而細」那麼多的動能,才能維持「身行」,而「中間入、出息」就比較長,觀察內息的運作是比較容易的。這是對於進入「身行入、出息」的個人理解。謝謝 萊特賀爾法友。
希拉法友 的說法,後學個人充分的了解,也經歷過,感同身受,也經過了很長的時間才走過來,再次真誠的謝謝您。
Lyndon法友,感謝您分享心得。大願法師在慈蓮寺的,「十日」精進禪修,後學有去體驗過,環境及教導確實也滿殊勝的。 願 諸位法友們 吉祥!
「安那般那念」相應,息長,息短的界定?
「息」是「身中之身」,於修行中並不能分段,而是完整的覺知。淺、深、粗、細的覺知差異而已,外息與內息雖然是必然的關聯因緣而相依,如果說外息是資糧,那麼內息則是已經過轉換的動能了。多數說「身行入、出息」為「息」遍滿全身或運行於全身的關聯,並沒有錯,但是初學者常常將「內、外息」混淆,而偏於「練氣」或專注於「禪定」的敘述。「入、出」及「長、短」主要是「緣」於「外息」的階段。
「身行」主要是說,外息進入「色身」後運作於「色身」的功能,對於「身識」的覺知,用術語來說,「身行」是息於「色身」中的動態,「身」是息於「色身」中的靜態,這樣來表達。「四大」可以分別表達他的特性,但是不能是獨立的存在,具體的說「身」是「風大」在「色身」內靜態的特性,「身行」是「風大」在「色身」內動態的特性,緣於「息」觀察「身識」,及「四大」緣起的「無我性」。
以上僅是後學個人自己的理解。所以才會有提問,希望多參考其他法友的見解與經驗。謝謝!
「身行」主要是說,外息進入「色身」後運作於「色身」的功能,對於「身識」的覺知,用術語來說,「身行」是息於「色身」中的動態,「身」是息於「色身」中的靜態,這樣來表達。「四大」可以分別表達他的特性,但是不能是獨立的存在,具體的說「身」是「風大」在「色身」內靜態的特性,「身行」是「風大」在「色身」內動態的特性,緣於「息」觀察「身識」,及「四大」緣起的「無我性」。
以上僅是後學個人自己的理解。所以才會有提問,希望多參考其他法友的見解與經驗。謝謝!
拙見以為,此處身行的身 (kaya)之意義如同六觸身、六受身、六想身.....等等的身,它的意義不是色身(rupa-kaya),而是集合(group)。如前引《瑜伽論》所說,一個完整的呼吸是入息、中間入息、出息、中間出息等四個階段的集合,為一個呼吸的身,諸呼吸的集合構成綿綿不斷而整個的呼吸,就是身行。housyang 寫: 「身行」主要是說,外息進入「色身」後運作於「色身」的功能,對於「身識」的覺知,用術語來說,「身行」是息於「色身」中的動態,「身」是息於「色身」中的靜態,這樣來表達。
契經說:「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名為口行;想、思名為意行。」(雜568經)
以上僅供參考。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將「身行的身」界定為「觸、受、想---等」的定義,這部份後學是認同的,不過它是屬於「定義」涵蓋面廣的整個範圍,在技術面來說執行的難度高,不容易契入。過程當然含蓋了「觸、受、想---等」的集合,不過在淺層的「身念處」修學,後學比較傾向於單純而簡易的如實知「身識」,1~4階的基礎平台,後學個人是傾向於對「色身」四大緣起的無我性,如實的認知及觸證。《瑜伽論》所說,一個完整的呼吸是入息、中間入息、出息、中間出息等四個階段的集合,為一個呼吸的身,諸呼吸的集合構成綿綿不斷而整個的呼吸,就是身行。這一個部份的論述,就定義的範圍,後學認同,不過如您所說是太過於籠統。後學個人不太能認同的是對於「息長、息短」的界定。
希拉 法友所述,是屬於整體到完成面的含蓋了,在次第「專修」的層次,憑心來說並不容易,後學個人是將他歸類於「雜修」,有時會有突發性的領悟或理解,常常錯認已經達到了目標,但是再次的想進入相同層次,其實是困難的,不過他的好處是比較不容易「走錯路」。
平常生活中多數是處於「雜修」居多的,後學個人是盡量的將「雜修」導向於「專修」的次第,當然這僅是後學個人的方式。感謝二位法友提供的見解,對後學很有幫助,謝謝!
希拉 法友所述,是屬於整體到完成面的含蓋了,在次第「專修」的層次,憑心來說並不容易,後學個人是將他歸類於「雜修」,有時會有突發性的領悟或理解,常常錯認已經達到了目標,但是再次的想進入相同層次,其實是困難的,不過他的好處是比較不容易「走錯路」。
平常生活中多數是處於「雜修」居多的,後學個人是盡量的將「雜修」導向於「專修」的次第,當然這僅是後學個人的方式。感謝二位法友提供的見解,對後學很有幫助,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