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羅漢身壞命終入滅之後,去了那裏?(三)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seasky
文章: 770
註冊時間: 2004-09-23, 08:00

文章 seasky » 2004-10-15, 16:16

Honesty 寫:
shanguan 寫:無我是指沒有主宰,不管如來終與不終,皆是無我的。
...... 可惜到了部派時代,無我竟成了部派佛教用來自我誇耀,自我標榜有別於外道的宣傳,這就代表著四聖諦正法義由佛陀所說,聲聞弟子所聽聞的,那種能夠深遠透徹,能夠震撼眾生心靈的法音,因此而漸漸的改變成短近又淺薄的法義論辯之音,終於最後被像法那俗雜混亂之音掩蓋,漸漸變的細不可聞了。

另外
shopping 寫:
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等諸法非我.非常。是無常之我。
非恒。非安隱.變易之我。
其實末學之前一直就在想,這段經文是否有翻譯上的毛病,因為這種言語表達的形容方式,在言語的結構本身就已經不合邏輯了。

仔細想想看既然已經說了:此等諸法非我。
怎麼接著又說:此等諸法是無常之我,變異之我。
非我.......是我怎麼能夠放在一起呢?

有沒有哪位法友有此經對應於相應部的經文翻譯可以來比對一下的呢?
無我的解釋越簡單越好,像部派那種繁複細緻的闡釋反而失去真實修行意義,得到反效果!凡人要體會無我並不容易,應於日常生活中持續地對五陰六入這方面多觀察多思維,則能漸漸領悟,無我實際只是五陰的運作,當中並沒有一個實體的自我,若是執取自我,愛貪自我便會招來煩惱痛苦,心不得自在。捨掉自我的觀念,不執取世間,不愛貪世間,心便能得到寧靜安穩自在。

[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等諸法非我.非常。是無常之我。
非恒。非安隱.變易之我。]
受限於語言文字形式本身的缺陷,經文傳達的義理因各人解讀而產生差異,正確瞭解五陰六入的道理,便能正確解讀經文的真正含義,這段經文翻譯相當精確,並沒失誤 ..

頭像
seasky
文章: 770
註冊時間: 2004-09-23, 08:00

文章 seasky » 2004-10-15, 17:54

shopping 寫: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等諸法非我.非常。是無常之我。
非恒。非安隱.變易之我。
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
此等諸法非我、非常。

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跳過中間一句,承上接下再這樣來看)
是無常之我,非恒。非安隱.變易之我。

(分兩段來看便能明白!這種文章體裁是阿含經特有的型式,相當於雜阿含一經: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 ............ 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 如觀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頭像
shopping
文章: 174
註冊時間: 2004-09-24, 08:00

文章 shopping » 2004-10-16, 09:05

只有直接研讀巴利文上座部的經典,才能正確解讀釋尊的法教,
初步了解由巴利文譯為英文,再轉譯為中文的經文中,並沒有「無我」一詞,
而是如此解釋:
這不是我的,這不是我,這不是我的「我」,
或是
遷流不居易至變化的東西可能把它說為『這是我的,這是我,這是我的「我」嗎?』
而且引號中的「我」由巴利文解讀,還有大我的成分在內,
另外對於滅盡定的解釋如下:
它就是心意識的一切活動漸漸止息,以至於完全停頓之謂。
滅盡定與涅槃的差別:
短暫暫停是滅盡定,長期停頓是涅槃。


而南傳上座部佛教對涅槃的定義如下:

上座部佛教所探索的主題是人類內心煩惱的呈現\構成原因及其內心煩惱的解脫之道.

舉人類因失去親人而難過的例子可以知道,人類抱有希望世間的存在應該具有永恆性的觀念.這種希望世間存在呈現永恆性的心理認知,構成人類對此事難受的原因.因為永恆的不是存在本身,而是存在的普遍特性(即無常、苦、無我).
生爾在世,心靈就要面對存在及與存在的無常無我的特性,無法回避.

於是佛陀發現這個真理后就教導人類應該客觀認識真正的具體存在和存在的普遍特性,即身心和身心呈現的無常本質.理解這一客觀事實后,整個心理的錯誤認知就會自動消失,這一消失本身是錯覺的結束.錯覺的結束帶來人類用新的眼光看世界,他不再拒絕世間存在的呈現,也不拒絕存在之普遍特性的呈現.用如實的心去看世界.於是他不再為這世界的變化而悲傷,不再為這世界的呈現而得意忘形.絕對超脫及寧靜的處世在心中被建立.這也就是佛教意義上的永恆-----涅磐.人從此不會再進入過去的錯覺.即以為世間存在是永恆的.他如實的生活,但不再迷惑於世界的干擾中.因為那干擾本是來自於人類的錯誤認知,而現在錯誤的認知已經結束了. 實現了這一心理轉變的人則稱為“阿羅漢”。

由這幾個例子來看,我不盡要問?我們究竟錯悟了多少佛意?

頭像
Honesty
文章: 339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Honesty » 2004-10-16, 12:41

seasky 寫: 分兩段來看便能明白!這種文章體裁是阿含經特有的型式,相當於雜阿含一經: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 ............ 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 如觀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觀"字,在這個言語結構中並沒有邏輯錯誤,但是"非我與是我"就有邏輯錯誤,如果我們說"A"不是(非)"B",就不能夠再說"A"是"B"。

例如:那不是一隻狗,那是一隻病狗

這就好比:此等諸法非我.非常。是無常之我。
非恒。非安隱.變易之我


類似這樣的言語使用是有明顯的邏輯問題。
比丘勤修習,觀察此陰身 
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
有為行長息,永得清涼處
雜阿含二六五經

頭像
seasky
文章: 770
註冊時間: 2004-09-23, 08:00

文章 seasky » 2004-10-16, 12:44

shopping 寫:只有直接研讀巴利文上座部的經典,才能正確解讀釋尊的法教,
初步了解由巴利文譯為英文,再轉譯為中文的經文中,並沒有「無我」一詞,
而是如此解釋:
這不是我的,這不是我,這不是我的「我」,
或是
遷流不居易至變化的東西可能把它說為『這是我的,這是我,這是我的「我」嗎?』
而且引號中的「我」由巴利文解讀,還有大我的成分在內,
另外對於滅盡定的解釋如下:
它就是心意識的一切活動漸漸止息,以至於完全停頓之謂。
滅盡定與涅槃的差別:
短暫暫停是滅盡定,長期停頓是涅槃。
[/color]
巴利文上座部的經典文意較為白話平易近人,清新可喜!
這一句:這不是我的,這不是我,這不是我的「我」,雖是很白話但無論是從巴利文或英譯都看不出 "我的" 及 "我的「我」"的在說什麼。
對照漢譯雜阿含經是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含義精確完整!
南北兩部聖典的重要性,不相高下!

頭像
seasky
文章: 770
註冊時間: 2004-09-23, 08:00

文章 seasky » 2004-10-16, 13:43

Honesty 寫:"觀"字,在這個言語結構中並沒有邏輯錯誤,但是"非我與是我"就有邏輯錯誤,如果我們說"A"不是(非)"B",就不能夠再說"A"是"B"。

例如:那不是一隻狗,那是一隻病狗
這就好比:此等諸法非我.非常。是無常之我。
非恒。非安隱.變易之我


類似這樣的言語使用是有明顯的邏輯問題。
法友的問題卡在一個 "是" 字上,此處的 "是" 字主要在引導後面的語句,在中國古代文章中可有可無,文意皆同,請看:

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

此等諸法非我、非常。

無常之我,非恒、非安隱、變易之我。
("是" 字拿掉後,意思與原先是一樣的,這樣便不易產生誤解了。)

(此等諸法 "是" 非我、非常。若插入一個 "是" 字,意思一樣沒變。)

頭像
leeyc2
文章: 54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leeyc2 » 2004-10-16, 15:49

Honesty 寫: "觀"字,在這個言語結構中並沒有邏輯錯誤,但是"非我與是我"就有邏輯錯誤,如果我們說"A"不是(非)"B",就不能夠再說"A"是"B"。

例如:那不是一隻狗,那是一隻病狗

這就好比:此等諸法非我.非常。是無常之我。
非恒。非安隱.變易之我


類似這樣的言語使用是有明顯的邏輯問題。
A[色(受.想..)是常耶?] B[無常為是苦耶」
C[若無常、苦(者),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寧於中見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世尊)
這種句型在雜阿含經中經常出現,單單是A.B.C都有的就不只20次

{是無常之我。 非恒。非安隱.變易之我}明顯是有問題的,無論從雜阿含其他經.相應部的對照上,尤其在法義上:只要是無常.苦的法,就是非我.不異我.不相在的
如果參考雜阿含306.307.214.SN35.93等經,似乎把其中的我改成{法},就比較合乎語義又不違法義: 如是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是無常之[法]。 非恒。非安隱.變易(之)法}..

頭像
leeyc2
文章: 54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leeyc2 » 2004-10-16, 16:01

此等諸法。{是無常之[法]。 非恒。非安隱.變易(之)法}..

>>[此等諸法]。{是無常。 非恒。非安隱.變易(之)法}..

頭像
BBCALL
文章: 28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BBCALL » 2004-10-16, 16:25

shopping 寫:只有直接研讀巴利文上座部的經典,才能正確解讀釋尊的法教,初步了解由巴利文譯為英文,再轉譯為中文的經文中,並沒有「無我」一詞,而是如此解釋:
是嗎?這一點是值得大家來討論的,如果說並沒有「無我」一詞,那麼,巴利語 anatt'a 該當何解?譬如,增支部,Girimananda Sutta 中,其英文是:

「What are the ten?
Contemplation of impermanence.
Contemplation of anatta (absence of a permanent self or soul).........」

況且,非我、不異我、不相在之巴利語是 n'etam mama, n'eso 'hamasmi, na m'eso atta ti ,這樣,看起來「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及「無我」是不同字詞語句的。

頭像
purity
文章: 21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purity » 2004-10-16, 20:37

seasky 寫: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
此等諸法非我、非常。

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跳過中間一句,承上接下再這樣來看)
是無常之我,非恒。非安隱.變易之我。

(分兩段來看便能明白!這種文章體裁是阿含經特有的型式,相當於雜阿含一經: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 ............ 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 如觀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此段經文可能有缺漏,標點亦疑有誤,如果改成:
【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等諸法非我.非常,是無常之我;
非恒‧非安隱(穩),(是)變易之我。】,句義是否較為明朗呢?
但令人疑惑的是:併舉"是無常之我"與"是變易之我",是否隱含"常我"與"不易"之我呢?
此明顯和佛陀法義有違。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