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四神足(2)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ytliang
文章: 63
註冊時間: 2006-01-14, 08:00

文章 ytliang » 2006-11-07, 23:41

shanguan 寫:可重疊部分屬於多餘的,這個多餘是指把37道品解脫都必須全部做到的角度來説的。

經典裏列出的何止三十七道品?比如這經:

時。世尊即詣講堂。就座而坐。告諸比丘。汝等當知我以此法自身作證。成最正覺。謂四念處 四意斷 四神足 四禪 五根 五力 七覺意 賢聖八道。

你加加看,有四十一個了。

列出這些修法沒有什麽錯,錯在你把四念處認爲是八正道以外的修法,你還不明白麽?

佛陀教比丘修四神足,包括經中說自己修四神足能得到長壽,這是出世間法?

就用你那個神足相應的經文:
比丘!如是對四神足修習、多修者,則領受多端神變:以一身成多身、以多身成一身,或現或隱,過牆壁山崖無礙如於虛空,出沒地中如於水,行水上不沈如於地,於虛空結跏趺坐如飛鳥,有大神通、大威德,以手捫摸日月,乃至以身威及於梵世。你看看清楚,這是出世間法?不是神通?

你又開始撒潑了,我否定某些經典就是否定全部的經典?這就是你的無賴邏輯。

我從來沒有說四神足是神通,我說的是四神足主要作用是引發神通,你最好看清我的全文,不要斷章取義。前面的經文是不是說四神足能引發神通?而且是佛陀對弟子說的,難道佛陀在和弟子說外道法?
話不可以亂說,我幾時說四念住是八正道以外的東西了,我記得我說過這樣一句話:四念住是唯一道路。而這句話是[大念住經]所說。你看過[大念住經]了嗎?

你把四禪加進去了,為什麼不說是四十一道品呢。這本身就是令人尋味的事。為什麼沒有人說三十四道品、四十一道品,偏偏說是三十七道品呢?有智慧的人都能夠明辨吧。

佛經上還說有3力、4力等等呢,你怎麼不把五力也改了呢?

佛經上有大量的經文說修四神足可住世很久,這個我不理解,不會裝著懂的。末學對這些經文意見保留。

修習四神足,引發出神通與否,並不能說明修習它不能滅苦。再說經中說的很清楚,是引發出的神變通,才能有此神通。並不是說四神足就是神變通本身。

撒潑、無賴邏輯等字眼都出來了,請你修正一下自己的言行,不要惡語傷人。

你認為四神足是神通,就在你上面引的那段經文裏自己都說出來了,接著居然又被你否了(“你看看清楚,這是出世間法?不是神通?”),我真的不懂你的邏輯。

又在亂說佛陀和弟子說外道法。四神足是外道法嗎?引發出神通,它就叫做外道法了,依你這種理論推:佛陀也具有五通。—— 佛陀也是外道嗎?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6-11-07, 23:44

 (一○二)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優樓頻螺聚落泥連河側菩提樹下。成佛未久。佛於樹下。獨坐思惟。而作是念。唯有一道。能淨眾生。使離苦惱。亦能除滅不善惡業。獲正法利。所言法者。即四念處。

那麽這裡又說:唯有一道。能淨眾生。使離苦惱。亦能除滅不善惡業。獲正法利。

裏面有四神足麽?

不了解經典的形成過程,就會被經典裏特別突出的某些修法所迷惑,以爲只要這個就可以了,或者以爲什麽都要才行,這都是缺乏智慧的表現。

如上經,若正念就可以解決解脫問題,八正道也可以不要了,只要一個正念道就可以了,不是麽?

頭像
ytliang
文章: 63
註冊時間: 2006-01-14, 08:00

文章 ytliang » 2006-11-07, 23:46

shanguan 寫:你那個巴利文版只是銅牒部的經典,不具有權威性,要回到原始佛教,必須對照已有各個部派保留的阿含經,取其都有的經典,這樣比較可靠些。而神足相應那些經,北傳阿含裏並沒有,所以不可靠。

我問你,如果四神足可以解脫,是不是不需要修八正道了?

從你引用的資料來看,看不出還需要修其他的就可以解脫,而是只要單獨修四神足就可以了,是這樣麽?
北傳不是沒有,是迭失了一部分。當然你一定要說神足相應裏沒有南傳的這些,我也無話可說,因為無從考證了。

不可單獨把四神足分離出來的。我引用的資料只是三十七道品中只說四神足的一部分。如果有興趣,請看看雷迪尊者的全文吧

其實,討論這個問題這麼多,末學個人受獲菲淺。在這裏感謝善觀法友的辨論,末學其中有些言語過激的地方,請多多晾解!

頭像
ytliang
文章: 63
註冊時間: 2006-01-14, 08:00

文章 ytliang » 2006-11-07, 23:53

shanguan 寫: (一○二)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優樓頻螺聚落泥連河側菩提樹下。成佛未久。佛於樹下。獨坐思惟。而作是念。唯有一道。能淨眾生。使離苦惱。亦能除滅不善惡業。獲正法利。所言法者。即四念處。

那麽這裡又說:唯有一道。能淨眾生。使離苦惱。亦能除滅不善惡業。獲正法利。

裏面有四神足麽?

不了解經典的形成過程,就會被經典裏特別突出的某些修法所迷惑,以爲只要這個就可以了,或者以爲什麽都要才行,這都是缺乏智慧的表現。

如上經,若正念就可以解決解脫問題,八正道也可以不要了,只要一個正念道就可以了,不是麽?
正念是體證八正道做的實踐,也是初學佛法的人在戒學的基礎上,必須要做的。並不像您想像那樣。其實戒定慧是一個整體,但親身體證的切入點是放在了正念上了(即四念處)。

大念住經說:““诸比丘!为众生之清净,为度忧悲,为灭苦恼,为得真理,为证涅槃,唯一趣向道,即四念处。“

其實就巴利文來翻譯說,“唯一的一條路”、“第一條路”、“(其中的)一條路”都可以,但其中意義大有不同,末學保留意見,歡迎大家分析。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6-11-08, 00:02

你說過四神足是不可缺少的,因爲在三十七道品裏。

而我說四神足可以不要,只要修八正道就可以了。

四禪不是我加進去的,而是經典裏說的。在南傳得道品相應裏,除了三十七個道品外,還有其他三個相應,其中一個就是三學,這個你自己去看。

我早就說過了,“三十七道品”作爲一個固定概念並非佛說,除了最不可靠的增一阿含裏說到一點,其他阿含裏幾乎沒有這個概念。它只是一種常見修法的歸類,這種歸類是可多可少的,如果加上三學,就可以叫做四十道品。

五根五力是一套系統修法,而不是像三十七道品之類只是各種修行系統的歸類,這個你不要搞混了。

討論的開始是你否認四神足能引發神通,帖子還在,你是賴不了的。

“善觀法友說這段經文有問題,那段也有問題,總不能整個相應部都有問題吧,如果真的是這樣,你善觀法友可了不得了,乾脆你去翻譯經典吧!”這是你的正語?這種話不是無賴話是什麽?

我說的是四神足能引發神通,而你說不能,我什麽時候說四神足本身就是神通了?

我的反問你看不懂?因爲你說四神足在佛法裏就不是神通,所以照你的邏輯,佛陀給弟子說的四神足就不是佛法裏的四神足了,那當然是外道法了。

注意,我是從你的邏輯得出的這個結論,由此可見你的説法是多麽的荒唐。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6-11-08, 00:12

其實五根五力、四神足、七覺分、八正道是通于世間出世間的。

關於三十七道品的問題,可以參看下文:

菩提分之概要

(bodhipakkhiyasangaha)

節廿四:四念處

Bodhipakkhiyasangahe cattaro satipatthana: kayanu-passana-satipatthanam, vedananupassana-satipatthanam, cittanupassana-satipatthanam, dhammanupassana-satipat-thanam.

在菩提分之概要裏有四念處:一、身念處;二、受念處;三、心念處;四、法念處。

節廿四之助讀說明

菩提分:直譯巴利文bodhipakkhiyadhamma即是『覺悟一方之法』。雖然這一語很少出現在經裏,但後期的著作常采用它作為佛陀把其教法濃縮之後而剩下的三十七法的總稱(見《長部·經十六》及《中部·經七十七》)這些法被稱為菩提分是因為它們有助於覺悟,即證得出世間四道智。如這一篇所示,三十七菩提分可分為七組。

四念處(satipatthana):在此巴利文patthana可作兩種解釋,即:『建立起』(upatthana)及作為『念』(sati)的『立足處』。此四念處是一套對正念與觀智完整的禪修方法。《長部·經十》及《中部·經廿二》詳述了該修習法;《相應部·念處相應》則收集了一些有關修習念處的較短的經。

四念處都有同一個要義,即具有正念地觀照諸法。它們之間的差別只在於正念所觀照的四種目標──身、受、心與法。最後一種包括了五蓋、五蘊、六處、七覺支及四聖諦等法。修習四念處與修習八聖道分的正念相等。
節廿五:四正勤

Cattaro sammappadhana: uppannanam papakanam dhammanam pahanaya vayamo, anuppannanam papakanam dhammanam anuppadaya vayamo, anuppannanam kusalanam dhammanam uppadaya vayamo, uppannanam kusalanam dhammanam bhiyyobhavaya vayamo

四正勤:一、精進於斷除已生的惡法;二、精進於防止未生的惡法生起;三、精進於令未生的善法生起;四、精進於令已生的善法增長。

節廿五之助讀說明

四正勤(sammappadhana):在此精進心所執行了四種作用。這四正勤與八聖道分的正精進相等。
節廿六:四成就之法(四神足)

Cattaro iddhipada: chandiddhipado, viriyiddhipado, cittiddhipado, vimamsiddhipado.

四成就之法:一、欲為成就之法;二、精進為成就之法;三、心為成就之法;四、觀為成就之法。

節廿六之助讀說明

四成就之法(iddhipada):在此巴利文iddhi(成就)是指一切通過勤修佛陀的教法而證得的廣大與出世間法。獲得這些成就的主要方法即稱為『成就之法』。這四法與四增上法相等(見節二十)。衹要是作為達到目標的主要成份,該些法即是增上法;然而,衹有在運用它們於證得佛教的目標時才能算是成就之法。成就之法包括世間與出世間法兩者。
節廿七:五根

Pabc』indriyani: saddhindriyam, viriyindriyam, satindriyam, samadhindriyam, pabbindriyam.

五根:一、信根;二、精進根;三、念根;四、定根;五、慧根。

節廿八:五力

Pabca balani: saddhabalam, viriyabalam, satibalam, samadhibalam, pabbabalam.

五力:一、信力;二、精進力;三、念力;四、定根;五、慧力。

節廿七至廿八之助讀說明

根與力擁有相同的五種心所,儘管這兩組的作用並不一樣。根是在其範圍之內執行支配作用的心所;力則是該些心所不會受到對立之法動搖。因此五根在它們各自的勝解(adhimokkha)、致力(paggaha)、警覺(upatthana)、不散亂(avikkhepa)及照見(dassana)範圍裏執行其支配的作用;如此它們協助對治對立之法:猶豫不決、懈怠、失念、散亂及愚癡。五力即是這五法不受到對立之法不動搖與無法擊敗的一面。在培育五根時必須平衡信與慧,以避免輕易盲信與機智狡詐兩端;以及平衡精進與定,以避免心散亂煩躁與軟弱無力。然而,在任何時候都必須具備極強的念根,因為念能夠看管其餘諸根的提陞,以及確保它們平衡。

節廿九:七覺支

Satta bojjhanga: satisambojjhango, dhammavicaya-sambojjhango, viriyasambojjhango, pitisambojjhango, passaddhisambojjhango, samadhisambojjhango, upekkha-sambojjhango.

七覺支:一、念覺支;二、擇法覺支;三、精進覺支;四、喜覺支;五、輕安覺支;六、定覺支;七、捨覺支。

節廿九之助讀說明

在七覺支當中,擇法覺支(dhammavicaya)是慧的一個名稱,即如實知見名色法的觀智。輕安(passaddhi)是指心與心所兩者的輕安(見第二章、節五)。捨(upekkha)在此是指屬於徧一切美心心所的中捨性心所,而不是捨受。擇法、精進與喜三覺支對治心的軟弱無力;輕安、定與捨三覺支則對治心的激動。念覺支則確保這兩組平衡,不會有其中一者強過另一者。

節三十:八道分

Attha maggangani: sammaditthi, sammasankappo, sammavaca, sammakammanto, samma-ajivo, sammavayamo, sammasati, sammasamadhi.

八道分:一、正見;二、正思惟;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精進;七、正念;八、正定。

節三十之助讀說明

在八道分當中,正見是了知四聖諦的慧心所。正思惟是把心導向出離、無瞋與無害的尋心所。第三至第五道分則與三離心所相同(見第二章、節六)。正精進與四正勤相同(節廿五)。正念與四念處相同(節廿四)。正定則被定義為經教的四禪(見《長部·經廿二》)。

節卅一:說明

Ettha pana cattaro satipatthana ti sammasati eka va pavuccati. Tatha cattaro sammappadhana ti ca sammavayamo.

於此,四念處可說為一正念。同樣地,四正勤可說為一正精進。
Chando cittam upekkha ca saddha-passaddhi-pitiyo

Sammaditthi ca sankappo vayamo viratittayam

Sammasati samadhi ti cuddas』ete sabhavato

Sattatimsappabhedena sattadha tattha sangaho.

依自性,三十七分裏的七組包含了十四法:欲、心、捨、信、輕安、喜、正見、思惟、精進、三離、正念與定。
Sankappa-passaddhi ca pit』upekkha

Chando ca cittam viratittayab ca

Nav』ekatthana viriyam nav』attha

Sati samadhi catu pabca pabba

Saddha dutthan』uttamasattatimsa

Dhammanam eso pavaro vibhago.

Sabbe lokuttare honti na va samkappapitiyo

Lokiye pi yathayogam chabbisuddhippavattiyam.

對這三十七殊勝法的分析如下:思惟、輕安、喜、捨、欲、心與三離九法只現於一處;精進現於九處;念八處;定四處;慧五處及信兩處。
在出世間(心)裏,這一切都會出現,但有時候則會除去思惟與喜。在世間心裏,它們也會根據情況出現在六清淨裏。

節卅二至卅三之助讀說明

在節卅二里,三十七菩提分被縮小成十四各別法,其中之一是心,其餘十三個是心所。節卅三總計了該些各別法在諸菩提分裏出現的次數。

精進出現九次為:四正勤、成就之法、根、力、覺支與道分。

念出現八次為:四念處、根、力、與道分。

定出現四次為:根、力、覺支與道分。

慧出現五次為:成就之法、根、力、覺支與道分。

信出現兩次為:根與力。

其餘的只出現一次。

屬於第二禪層次及以上的出世間心裏並沒有思惟,因為正思惟是尋心所,而屬於第二禪層次及以上的出世間道心與果心是無尋的。同樣地,在屬於第四及第五禪層次的出世間心裏也沒有喜。

六清淨(chabbisuddhi):在七清淨當中,首六清淨是屬於世間的階段,第七清淨是屬於出世間的階段(見第九章、節廿二)。這六清淨是把戒定慧三學擴大之後而成的分類。第七階段是證悟出世間道。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6-11-08, 00:24

從上可見,和三十七道品相類似的還可以有三學、止觀、七清淨、八背捨等等,不是定數的。

修四神足的結果就是有神通,神通有六种,前五通屬於世間法,漏盡通屬於出世間法。所以否定它的世間法作用或出世間法作用都是不妥的。但從數量比例上來看,一般是偏重于世間法,在經典裏說到四神足,大多也是傾向于世間五通的,是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就要看當時修的目的是什麽,其中的慧只有在相當於八正道的正見四聖諦的時候,所修的四神足才可能進入出世間法,不然基本上是世間神通。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6-11-08, 00:35

關於修証法門法的歸類,以下經文可以説是比較完善的,有興趣可是數數一共有多少种,也希望某些人不要死在“三十七道品”這個概念下。

  (一一)佛說長阿含第二分增一經第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 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與汝等說微妙法。上中下言。皆悉真正。義味清淨。梵行具足。謂一增法也。汝等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時。諸比丘受教而聽。佛告比丘。一增法者。謂一成法 一修法 一覺法 一滅法 一證法。云何一成法。謂不捨善法。云何一修法。謂常自念身。云何一覺法。謂有漏觸。云何一滅法。謂有我慢。云何一證法。謂無礙心解脫

又有二成法 二修法 二覺法 二滅法 二證法。云何二成法。謂知慚 知愧。云何二修法。謂止與觀。云何二覺法。謂名與色。云何二滅法。謂無明 有愛。云何二證法。謂明與解脫

又有三成法 三修法 三覺法 三滅法 三證法。云何三成法。一者親近善友。二者耳聞法音。三法法成就。云何三修法。謂三三昧。空三昧 無想三昧 無作三昧。云何三覺法。謂三受。苦受 樂受 不苦不樂受。云何三滅法。謂三愛。欲愛 有愛 無有愛。云何三證法。謂三明。宿命智 天眼智 漏盡智

又有四成法 四修法 四覺法 四滅法 四證法。云何四成法。一者住中國。二者近善友。三者自謹慎。四者宿殖善本。云何四修法。住四念處。比丘內身身觀。精勤不懈。憶念不忘。捨世貪憂。外身身觀。精勤不懈。憶念不忘。捨世貪憂。內外身身觀。精勤不懈。憶念不忘。捨世貪憂。受 意 法觀。亦復如是。云何四覺法。謂四食。摶食 觸食 念食 識食。云何四滅法。謂四受。欲受 我受 戒受 見受。云何四證法。謂四沙門果。須陀洹果 斯陀含果 阿那含果 阿羅漢果

又有五成法 五修法 五覺法 五滅法 五證法。云何五成法。謂五滅盡支。一者信佛 如來 至真。十號具足。二者無病。身常安隱。三者質直無有諛諂。真趣如來涅 徑路。四者專心不亂。諷誦不忘。五者善於觀察法之起滅。以賢聖行盡於苦本。云何五修法。謂五根。信根 精進根 念根 定根 慧根。云何五覺法。謂五受陰。色受陰。受 想 行 識受陰。云何五滅法。謂五蓋。貪欲蓋 瞋恚蓋 睡眠蓋 掉戲蓋 疑蓋。云何五證法。謂五無學聚。無學戒聚 無學定聚 慧聚 解脫聚 解脫知見聚

復有六成法 六修法 六覺法 六滅法 六證法。云何六成法。謂六重法。若有比丘修六重法。可敬可重。和合於眾。無有諍訟。獨行無雜。云何六。於是。比丘身常行慈及修梵行。住仁愛心。名曰重法。可敬可重。和合於眾。無有諍訟。獨行無雜。復次。比丘口慈 意慈。以己供養及缽中餘。與人共之。不懷彼此。復次。比丘聖所行戒。不犯不毀。無有染污。智者所稱。善具足持戒。成就賢聖出要。平等盡苦。正見及諸梵行。是名重法。可敬可重。和合於眾。無有諍訟。獨行不雜

云何六修法。謂六念。佛念 法念 僧念 戒念 施念 天念。云何六覺法。謂六內入。眼入 耳入 鼻入 舌入 身入 意入。云何六滅法。謂六愛。色愛 聲愛。香 味 觸 法愛。云何六證法。謂六神通。一者神足通證。二者天耳通證。三者知他心通證。四者宿命通證。五者天眼通證。六者漏盡通證

復有七成法 七修法 七覺法 七滅法 七證法。云何七成法。謂七財。信財 戒財 慚財 愧財 聞財 施財 惠財。是為七財。云何七修法。謂七覺意。於是。比丘修念覺意。依無欲 依寂滅 依遠離。修法 修精進 修喜 修猗 修定 修捨。依無欲 依寂滅 依遠離

云何七覺法。謂七識住處。若有眾生。若干種身若干種想。天及人。此是初識住。復有眾生。若干種身而一想者。梵光音天最初生時是。是二識住。復有眾生。一身若干種想。光音天是。是三識住。復有眾生。一身一想。徧淨天是。是四識住處。復有眾生。空處住。是五識住。或識處住。是六識住。或不用處。是七識住

云何七滅法。謂七使法。欲愛使 有愛使 見使 慢使 瞋恚使 無明使 疑使。云何七證法。為七漏盡力。於是。漏盡比丘於一切諸苦 集 滅 味 過 出要。如實知見。觀欲如火坑。亦如刀劍。知欲見欲。不貪於欲。心不住欲於中復善觀察。如實得知。如實見已。世間貪婬 惡不善法不起不漏。修四念處。多修多行。五根 五力 七覺意 賢聖八道。多修多行

復有八成法 八修法 八覺法 八滅法 八證法。云何八成法。謂八因緣。未得梵行而得智。得梵行已智增多。云何為八。如是比丘依世尊住。或依師長。或依智慧梵行者住。生慚愧心。有愛有敬。是為初因緣。未得梵行而得智。得梵行已智增多。復次。依世尊住。隨時請問。此法云何義 何所趣。尊長即為開演深義。是為二因緣。既聞法已。身心樂靜。是為三因緣。不為遮道無益雜論。彼到眾中。或自說法。或請他說。猶復不捨賢聖默然。是為四因緣。多聞廣博。守持不忘。諸法深奧。上中下善。義味誠諦。梵行具足。聞已入心。見不流動。是為五因緣。修習精勤。滅不善行。善行日增。勉力堪任。不捨斯法。是為六因緣。又以智慧知起滅法。聖賢所趣能盡苦際。是為七因緣。又觀五受陰。生想 滅想。此色。色集 色滅。此受 想 行 識。識集 識滅。是為八因緣。未得梵行而有智。已得梵行智增多

云何八修法。謂賢聖八道。正見 正志 正語 正業 正命 正方便 正念 正定。云何八覺法。謂世八法。利 衰 毀 譽 稱 譏 苦 樂。云何八滅法。謂八邪。邪見 邪志 邪語 邪業 邪命 邪方便 邪念 邪定。云何八證法。謂八解脫。色觀色。一解脫。內有色想。外觀色。二解脫。淨解脫。三解脫。度色想。滅瞋恚想。住空處。四解脫。度空處。住識處。五解脫。度識處。住不用處。六解脫。度不用處。住有想無想處。七解脫。度有想無想處。住想知滅。八解脫

復有九成法 九修法 九覺法 九滅法 九證法。云何九成法。謂九淨滅枝。法戒淨滅枝 心淨滅枝 見淨滅枝 度疑淨滅枝 分別淨滅枝 道淨滅枝 除淨滅枝 無欲淨滅枝 解脫淨滅枝。云何九修法。謂九喜本。一喜。二愛。三悅。四樂。五定。六如實知。七除捨。八無欲。九解脫。云何九覺法。謂九眾生居。或有眾生。若干種身若干種想。天及人是。是初眾生居。或有眾生。若干種身而一想者。梵光音天最初生時是。是二眾生居。或有眾生。一身若干種想。光音天是。是三眾生居。或有眾生。一身一想。徧淨天是。是四眾生居。無想無所覺知。無想天是。是五眾生居。復有眾生。空處住。是六眾生居。復有眾生。識處住。是七眾生居。復有眾生。不用處住。是八眾生居。復有眾生。住有想無想處。是九眾生居

云何九滅法。謂九愛本。因愛有求。因求有利。因利有用。因用有欲。因欲有著。因著有嫉。因嫉有守。因守有護。云何九證法。謂九盡。若入初禪。則聲刺滅。入第二禪。則覺觀刺滅。入第三禪。則喜刺滅。入第四禪。則出入息刺滅。入空處。則色想刺滅。入識處。則空想刺滅。入不用處。則識想刺滅。入有想無想處。則不用想刺滅。入滅盡定。則想受刺滅

復有十成法 十修法 十覺法 十滅法 十證法。云何十成法。謂十救法。一者比丘二百五十戒具。威儀亦具。見有小罪。生大怖畏。平等學戒。心無傾邪。二者得善知識。三者言語中正。多所堪忍。四者好求善法。分佈不吝。五者諸梵行人有所施設。輒往佐助。不以為勞。難為能為。亦教人為。六者多聞。聞便能持。未曾有忘。七者精勤。滅不善法。增長善法。八者常自專念。無有他想。憶本善行。如在目前。九者智慧成就。觀法生滅。以賢聖律斷於苦本。十者樂於閑居。專念思惟。於禪中間無有調戲

云何十修法。謂十正行。正見 正志 正語 正業 正命 正方便 正念 正定 正解脫 正智。云何十覺法。謂十色入。眼入 耳入 鼻入 舌入 身入 色入 聲入 香入 味入 觸入。云何十滅法。謂十邪行。邪見 邪志 邪語 邪業 邪命 邪方便 邪念 邪定 邪解脫 邪智。云何十證法。謂十無學法。無學正見 正志 正語 正業 正命 正方便 正念 正定 正解脫 正智。諸比丘。此名一增法。我今為汝等說如是法。吾為如來 為諸弟子所應作者。皆已備悉。慈愍殷勤。訓誨汝等。汝等亦宜勤奉行之。諸比丘。當在閑居樹下空處。精勤坐禪。勿自放恣。今不勉力。後悔何益。此是我教。勤受持之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頭像
metta
文章: 249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etta » 2006-11-08, 01:15

shanguan 寫:

我問你,如果四神足可以解脫,是不是不需要修八正道了?
一個真正精通經典又有實修經驗的人就不會問出把四神足和八正道對立起來的問題。 馬哈希尊者在《內觀基礎》中講,修行中圓滿了三十七道品中的七組法當中的任何一組,也就同時完成了其他幾組。要考慮這個問題,請注意聖戒和世間戒的差別。 因為沒有時間,所以只提供觀點,不準備參與討論。

頭像
BUDD
文章: 81
註冊時間: 2006-11-01, 08:00

文章 BUDD » 2006-11-08, 07:04

摩訶男 星期日 十一月 05, 2006 7:53 am

目蓮尊者是神通第一的上座弟子,而他的神通卻擋不住外道的謀害,最後遭亂石打死;舍利弗尊者的神通也不小,入滅前卻病得躺在床上,大小便失禁。神通來自於禪定,而禪定卻是有為法。當你的禪定因為疾病或其他因素而退失,你以神通變化出的意生身也就沒有了。如果神通能用來治病,佛陀與許多大阿羅漢生了病都不用看醫生,也不用服葯了,而事實卻是佛陀需要當時的名醫耆婆來望聞問切一番
將舍利弗尊者的入滅說得如此不堪﹐以下是轉貼自香光雜誌﹐是非黑白自有公論 .

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fasan/ ... ter3-1.htm
摩訶男﹕

那沒什麼不堪的。你有空不妨到安養院或醫院看一看,就知道老病死苦是咋回事。宗教文學必然會在文字上有所潤飾,事實是舍利弗尊者晚年回故鄉養病,而病勢日漸沈重,連生活都無法自理,需要純陀沙彌照顧。
按照經典﹐舍利弗尊者是欲入滅而回鄉﹐而非年老病重而回鄉。
你硬要將凡夫的風燭殘年﹐形容舍利弗尊者的入滅﹐不知是何居心
摩訶男﹕
無論凡夫或聖者,都要面對老、病、死。舍利弗尊者自知健康情況惡化,因而返鄉探視俗家的親友,同時也在故鄉靜養。
按照經典﹐舍利弗尊者回鄉時並未有病﹐況且當時佛陀年事己高﹐正須要舍利弗尊者代為傳法或扶持﹐怎會無事而回鄉。
如果按照你推測﹐應該有許多年老弟子回鄉養病﹐可是經典史實都沒有記載老比丘回鄉。反倒是記載大部分的老比丘在僧團圓寂。

最有名的例子是阿難尊者的圓寂。
摩訶男 發表於: 星期二 十一月 07, 2006 12:06 pm

舍利弗尊者返鄉是一個偶然的事態,而不是僧眾的常態,所以沒有年老比丘一定返鄉的說法
你這是硬拗﹐這不過是歷史的事實﹐而你卻有本事提出這許多歪曲事實的辯詞。
其用意不外是聖者凡夫化
而這樣的污蔑聖者﹐就犯了惡口及兩舌二戒。(如果有受戒的話)
這樣的討論不但無益更是禍害。

主題已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