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預流支與八正道
需要明確一點,MN117 經定義的世俗八正道和聖八正道。初果以前修的都是屬於世俗八正道,因為其結果只是趨於善趣。入初果後才是聖八正道。
所以四禪八定可以是屬於世俗八正道的正定。當我們以此定力為基礎去修內觀的時候,也就是去觀色法心法的生滅相,這時就開始了修聖八正道。 當你見道的那一剎那,才真正進入了聖八正道。干觀行者不需要事先得四禪八定,而是在修觀的時候心轉注於觀生滅法而克服五蓋建立五禪支而成就正定。
《大般涅磐經》中講,「諸行無常,使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所以觀生滅,就是觀無常。 這是修行聖八正道(又叫出世間八正道)的關鍵,也是建立出世間正見(聖正見)的關鍵。
佛陀從不同角度來闡述佛法,而八正道內容比較具體的修行方法,尤其是世俗八正道。
所以四禪八定可以是屬於世俗八正道的正定。當我們以此定力為基礎去修內觀的時候,也就是去觀色法心法的生滅相,這時就開始了修聖八正道。 當你見道的那一剎那,才真正進入了聖八正道。干觀行者不需要事先得四禪八定,而是在修觀的時候心轉注於觀生滅法而克服五蓋建立五禪支而成就正定。
《大般涅磐經》中講,「諸行無常,使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所以觀生滅,就是觀無常。 這是修行聖八正道(又叫出世間八正道)的關鍵,也是建立出世間正見(聖正見)的關鍵。
佛陀從不同角度來闡述佛法,而八正道內容比較具體的修行方法,尤其是世俗八正道。
- God_of_Hatred_Fire
- 文章: 1
- 註冊時間: 2006-10-25, 08:00
能不能這樣來理解呢:四預流支的法次法向相當于世俗八正道的具體展開,只不過,前者所依賴的正見還很不成熟,需要通過聞、思、施、戒等不斷地培養、鞏固直至四不壞淨的堅固程度。在四預流支階段,重點是正見的培養。如果憑藉這種不成熟的正見來修八正道的其餘七支,其中“正”的成分就顯得不足,特別是用它來指導修念處和定,會有很大的風險。
末學推測:在這種很淺的正見指導下的其餘七支中所獲得的實踐經驗,反過來也會影響這種正見,如果修行得法的話,會加快正見的成熟速度,修念處或定的經驗會配合思、施、戒共同完成向厭、離欲、滅盡的法次法向,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縮短入流的時間。當然,如果不得要領,則只會揠苗助長、適得其反。
以上觀點,只是推測,請法友指正。
末學推測:在這種很淺的正見指導下的其餘七支中所獲得的實踐經驗,反過來也會影響這種正見,如果修行得法的話,會加快正見的成熟速度,修念處或定的經驗會配合思、施、戒共同完成向厭、離欲、滅盡的法次法向,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縮短入流的時間。當然,如果不得要領,則只會揠苗助長、適得其反。
以上觀點,只是推測,請法友指正。
對,這也就是本人心中的觀點。還是有明眼人啊!metta 寫:需要明確一點,MN117 經定義的世俗八正道和聖八正道。初果以前修的都是屬於世俗八正道,因為其結果只是趨於善趣。入初果後才是聖八正道。
所以四禪八定可以是屬於世俗八正道的正定。當我們以此定力為基礎去修內觀的時候,也就是去觀色法心法的生滅相,這時就開始了修聖八正道。 當你見道的那一剎那,才真正進入了聖八正道。干觀行者不需要事先得四禪八定,而是在修觀的時候心轉注於觀生滅法而克服五蓋建立五禪支而成就正定。
《大般涅磐經》中講,「諸行無常,使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所以觀生滅,就是觀無常。 這是修行聖八正道(又叫出世間八正道)的關鍵,也是建立出世間正見(聖正見)的關鍵。
佛陀從不同角度來闡述佛法,而八正道內容比較具體的修行方法,尤其是世俗八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