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法友善巧的回答非常好,Lyndon法友的回答,因為用了「只是沒
生死問題,然後繼續。」的說法,則比較有傳統中形而上的影子。
小糠榔法友說:「一般人是色身與神識分離,而有投胎轉世的現世..
..」這除了是類同傳統佛教的解釋外〈傳統佛教認為依因緣法,流轉
以識為作用,但絕對不會明說「色身與神識分離」,因為這明顯有不
符經說「識緣名色,名色緣識」〉,還可能隱藏「以識為我」、「色
為我的」看法。
基本上,當我們討論這個問題時,其實都是由於心理上我見的惡習,
很擔心「我沒有了」,或是希望「我永遠繼續」,於是,探索流轉,
顧「我」過去、悅「我」未來的貪愛不斷,如此而不斷廣大、增長,
縱然,我們明明知道無常的道理,但無明的發作,造成我們還是不斷
如此的去追求、探索。
希拉法友所列經文是必讀與必參的,而諸如此類問題於此版的討論並
不熱烈,因當是多數法友已解決此懸案吧。
阿羅漢可以說比死更澈底嗎?
希望不要把不同的問題當作一個問題。
焰摩迦比丘回答的問題是:
復問。焰摩迦。若復問:“比丘。如先惡邪見所說。今何所知見一切悉得遠離?”汝當云何答
焰摩迦答言。尊者舍利弗。若有來問者。我當如是答:“漏盡阿羅漢色無常。無常者是苦。苦者寂靜.清涼.永沒。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有來問者。作如是答。
關於阿羅漢死後的答案,應該是這個回答:
如是。焰摩迦比丘。愚癡無聞凡夫於五受陰作常想.安隱想.不病想.我想.我所想。於此五受陰保持護惜。終為此五受陰怨家所害。如彼長者。為詐親怨家所害而不覺知。焰摩迦。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觀察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非我所。於此五受陰不著.不受.不受故不著。不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不要混爲一談,經中並不存在答非所問的問題。
焰摩迦比丘回答的問題是:
復問。焰摩迦。若復問:“比丘。如先惡邪見所說。今何所知見一切悉得遠離?”汝當云何答
焰摩迦答言。尊者舍利弗。若有來問者。我當如是答:“漏盡阿羅漢色無常。無常者是苦。苦者寂靜.清涼.永沒。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有來問者。作如是答。
關於阿羅漢死後的答案,應該是這個回答:
如是。焰摩迦比丘。愚癡無聞凡夫於五受陰作常想.安隱想.不病想.我想.我所想。於此五受陰保持護惜。終為此五受陰怨家所害。如彼長者。為詐親怨家所害而不覺知。焰摩迦。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觀察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非我所。於此五受陰不著.不受.不受故不著。不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不要混爲一談,經中並不存在答非所問的問題。
說繼續也行,說不繼續也行,應該沒什麼影子。
(三七)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不與世間諍,世間與我諍。所以者何?比丘!若如法語者,不與世間諍,世間智者言有,我亦言有。云何為世間智者言有,我亦言有?比丘!色無常、苦、變易法,世間智者言有,我亦言有。如是受、想、行、識,無常、苦、變易法,世間智者言有,我亦言有。
世間智者言無,我亦言無,謂色是常、恆、不變易、正住者,世間智者言無,我亦言無。受、想、行、識,常、恆、不變易、正住者,世間智者言無,我亦言無。是名世間智者言無,我亦言無。......
回到主題 阿羅漢可以說比死更澈底嗎
不說阿羅漢死的時候或凡夫死的時候,不說一秒或一剎那,
即使在無限小的時間間隔中,一切的因緣法都是死的徹徹底底的,並沒有不同人的差別,否則就有某種有點常住的東西在延續著,即落常見。
(三七)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不與世間諍,世間與我諍。所以者何?比丘!若如法語者,不與世間諍,世間智者言有,我亦言有。云何為世間智者言有,我亦言有?比丘!色無常、苦、變易法,世間智者言有,我亦言有。如是受、想、行、識,無常、苦、變易法,世間智者言有,我亦言有。
世間智者言無,我亦言無,謂色是常、恆、不變易、正住者,世間智者言無,我亦言無。受、想、行、識,常、恆、不變易、正住者,世間智者言無,我亦言無。是名世間智者言無,我亦言無。......
回到主題 阿羅漢可以說比死更澈底嗎
不說阿羅漢死的時候或凡夫死的時候,不說一秒或一剎那,
即使在無限小的時間間隔中,一切的因緣法都是死的徹徹底底的,並沒有不同人的差別,否則就有某種有點常住的東西在延續著,即落常見。
如果你真的瞭解,就不要用這種「阿羅漢比死更徹底」的說法,只會增加一些初學者的困擾。畢竟經文中沒有這種說法,這像是一種延伸性的說法,我覺得在瞭解佛法正見方面,並沒有什麼必要性。既然法友也讀過中阿含,那麼來講另外一個中阿含的案例,在中阿含有一經提到,曾經有人抨擊「佛陀」教的是「斷滅論」,「佛陀」沒辦法只好說:「如果你說的“斷滅“,是指“不會再生“,那沒錯我教的是“不生之法“,如果“斷滅“是指這個意思,你可以說我教的是“斷滅論“。」
中阿含有很多是論議性的經文,反映當時外道對佛法的抨擊,個人不認為這些論議性的文章與回答一定是佛說,因為,佛陀會看人與看問題回答,佛陀並不會因為別人想問什麼,他就回答什麼,有些經文也顯示「佛陀」回答問題有一定的原則。。但後人就少這種修養與認識,彷彿面對外道的任何抨擊就有一定要有所回應一樣。
中阿含有很多是論議性的經文,反映當時外道對佛法的抨擊,個人不認為這些論議性的文章與回答一定是佛說,因為,佛陀會看人與看問題回答,佛陀並不會因為別人想問什麼,他就回答什麼,有些經文也顯示「佛陀」回答問題有一定的原則。。但後人就少這種修養與認識,彷彿面對外道的任何抨擊就有一定要有所回應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