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為什麼伽葉尊者和在家人,在大寶積經的一些卷數會被轉成伽葉菩薩和在家菩薩,這可能就不是這麼難論定。能確定的是,那些在家菩薩都是初入佛門不久者。
就很類似增ㄧ阿含經一樣,有一些菩薩的字眼,卻看不到空啊無啊之類的東西。
欲跟貪可以分開嗎???
Re: 欲跟貪可以分開嗎???
依修行如法而能漸次解脫的過程來看是可以的,因為這是解脫過程中的一部份,但若說只去貪不去欲由「法次法向」的解脫觀點來說,是不可能的。husam 寫:我可不可以說,我只要去貪,但不用去欲,依然能在修行上有所成就呢??
打個比方,如果我想交女朋友,這是屬於欲。若哪一天,女友說要分手,我卻死也不肯分,要分就同歸於盡....這就是貪。
所以我只要去貪就行了。
「欲」是一種“渴求“的心理狀態,「貪」則是不滿足想要(渴求)更多一點。所以,“貪“是“欲“的強化型態。
以初果來說,尚只是「法眼淨」、「三結斷」,如果在「正觀」(註1方面)缺乏任何的實修,觀念上雖然能領悟「五蘊非我」的道理,但實際上卻做不到,所以仍然有貪瞋,由於修行上沒有真的落實對“五蘊“觀察,所以平時的「無明」狀況也很明顯。
二果「薄貪瞋」,能夠做到“薄貪瞋“是因為已經在“正觀“的實踐上有所著力了,對“五蘊“的執著已不若以前的強烈,自然貪瞋也薄了。
三果「斷貪瞋」,至少在“正觀“的實修上,對「色、受、想無常」的觀察已經非常通透,確定不再認為這三者是我,一般人因為誤認「色、受、想是我」,所以才會這麼地渴求(欲)「美色、樂受、妙想」。三果雖然「貪瞋已斷」,可是還會在天界受生一次,可見還是有很微細的「欲」,不過這種微細的「欲」(渴求)則是只針對「有」(生存、存在)而來,這可能也是他們還會再生一次的原因,不過,「粗欲」(貪)對他們來說是不可能的(註2)。
四果則連「生的欲」(欲有)都沒有了,無所希求。
初、二、三、四果都必須在「正觀」上下功夫。(註3)
註1、雜阿含第一經。
註2、雜阿含103經。
註3、雜阿含259經,這一經的看法是跟緬甸派認為「初果」必須在五蘊的觀察上有所實修的傳統看法是一致的。但如果只單舉這一經的說法會完全排除掉那些透過「聽聞正法」而對「正見」有所領悟的人(法眼淨)。而且,如果初果一定要有某種「觀五蘊」的實修程度,那麼既然在五蘊上有所觀察著力,為何尚未能達到「薄貪瞋」這一點來說也解釋不通。但是,單舉這經卻可以突顯出由修行開始而達到最後解脫的修行重點所在。
Re: 欲跟貪可以分開嗎???
一聽正見就能立夠有所領悟的「疾慧者」,一旦領悟了「正見」,就會開始進行「正觀五蘊」的修行,就如雜阿含347須深盜法經所說:「佛告須深。是名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但是,這種「疾慧者」,應該不會很多,倒是那種一邊修行--持戒、修定、修觀正念住,然後再反覆聽聞善士講解「正法」而漸漸有所領悟會通的「鈍慧者」應該是會比「疾慧者」來得多。「疾慧」與「鈍慧」這兩種情況應該都有,但不管是那一種,關鍵還是在於能有機會聽聞正法。能夠有機會多多聽聞正法,都有益於修行與正見的領悟。peacecila 寫: 以初果來說,尚只是「法眼淨」、「三結斷」,如果在「正觀」(註1方面)缺乏任何的實修,觀念上雖然能領悟「五蘊非我」的道理,但實際上卻做不到,所以仍然有貪瞋,由於修行上沒有真的落實對“五蘊“觀察,所以平時的「無明」狀況也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