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傳佛教的五戒相經中裡面提到居士受五戒犯重 失戒不可悔,千佛出世不通懺悔 永棄佛海之外,也就是說不可以在重受戒 亦不可再受八戒 十戒 比丘戒 菩薩戒。
在很小的時候我就對佛法很有興趣了,在十七時跟人朝山在大伙提議之下受了五戒。然而時光變異 受到世俗的誘惑 我破戒了,可是當時的我根本不知有什麼可悔不可悔的事。那時心想 以後有緣在重受吧,然而直到去年 我發心出家修行,無奈戒律中的不可悔無情打醒了我 永棄佛海之外。
若依大乘法須見相好 若依聲聞律此是斷頭之罪,今見您所述 認為南傳戒法無有此事,此論說出處可靠否?出自何師?可否盡速告知,
無時不在困擾中的邊罪人筆
失戒不可悔?
以下是以前寫過的兩篇舊文章,貼給過去或目前都有同樣困擾的佛弟子們做參考。「像法」為害之大,為禍之烈,影響之鉅,這部「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就是一個最好的案例。
短評----《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
《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最大的問題在於,替在家信眾破戒的行為,區分定義了所謂(中、下)「可悔」與「不可悔」的說法(註1)。但這一部經文是彷照比丘戒而制定,所以,必須先釐清比丘戒所謂的「不可悔」是何義?比丘戒所謂的「不可悔」是指犯「殺、盜、淫、妄」四波羅夷罪(詳細內容請參詳各部派的戒經),如此則失去了僧人的資格,必須逐出僧團,所以,才有「不可悔」的說法,而犯「殺盜淫妄」以外的戒律,則視情況的輕重,有些可以自己懺悔己過;有些必須找一位戒行完善的僧人,在這位僧人的面前發露懺悔;有些除了找戒行完善的僧人發露懺悔外,還會暫時性地喪失某些身為比丘的權利(如出門托缽…),必須留在寺中靜修。所以,牽涉到破戒嚴重的情況,必須將破戒嚴重者逐出僧團,維護僧團的清淨,所以,比丘戒才有「不可悔」與「可悔」的分別。
但是,《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為在家信眾區別了所謂的「不可悔」與「可悔」後,那麼,當在家信徒犯了「不可悔」之後,又該怎麼處理呢?逐出佛教嗎?以後不可以再當佛教徒嗎?!老實說,我也不曉得這部經文是誰彷造的,但是,彷造者顯然十分缺乏對出家與在家戒律的正確認識。事實上,南傳佛教國家並沒有這部經文,所以,南傳在家佛教子弟如若破戒,只須悔過,重新受戒即可,並沒有所謂「可悔」與「不可悔」的分別。
我知道不少的佛教徒因為受到這部《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經文的影響,都不敢參加佛教的皈依授戒儀式(註2),也不敢自稱自己是佛教徒,甚至,有些人會認為自己沒有資格當佛教徒。事實上,在佛教裏,除了證得「四不壞淨」成就「初果」以上的聖人之外,其他的在家佛教徒,若有破戒的行為,惟一的解決途徑,就是重新悔過、重新學習戒律,就這麼單純。
自從,對在家與出家戒律稍有點認識之後,當再重新閱讀《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時,有時候,會懷疑這部經文,是不是「外道」寫來愚弄佛教徒的?其實,這部經文對北傳在家佛教徒的戒律觀念影響十分嚴重,而且是導向錯誤的方向。但除了少數研讀原始佛法的在家居士外(註3),目前卻很少人指出這部經文中的謬誤之處。
更糟的是,有些人看到經文中所謂「破戒不可悔」的說法後,但是,又很想回復佛教徒的身份,那麼該怎麼辦呢?結果,道聽塗說一些更不可考的「謠傳」,去修習一些有關於「懺悔」的儀軌,更甚的是,有些「謠傳」還說,修習「懺悔法」的時候,必須看到「神異」(淨相)的現象,這「懺悔法」才算有效,結果,竟然還真的有人相信這種說法,但事實上,根本就不需要如此做。最糟的是,有些為了懺悔自己的過錯,因而「燒身供佛」者,千百年來,一些老實的佛教子弟因為這樣的「謠傳」,不知道喪失了多少。
有時候,想起世尊的慈悲教導,再看看佛教中一些奇情怪狀的現象與說法,不免覺得喟嘆十分。
註1:《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我今欲為諸優婆塞說犯戒輕重可悔不可悔者。
註2:其實,佛世的時候並沒有在家信徒的皈依授戒儀式,我只是用這個例子來說明某些佛教子弟不敢皈依授戒或只皈依但不敢授戒的觀念,其實,並不正確。請參考:「五戒」得戒與否?
註3:「初果」一書中的五戒「序言」:http://www.infs.idv.tw/02_books/f_precepts/f2_00.htm
短評----《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
《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最大的問題在於,替在家信眾破戒的行為,區分定義了所謂(中、下)「可悔」與「不可悔」的說法(註1)。但這一部經文是彷照比丘戒而制定,所以,必須先釐清比丘戒所謂的「不可悔」是何義?比丘戒所謂的「不可悔」是指犯「殺、盜、淫、妄」四波羅夷罪(詳細內容請參詳各部派的戒經),如此則失去了僧人的資格,必須逐出僧團,所以,才有「不可悔」的說法,而犯「殺盜淫妄」以外的戒律,則視情況的輕重,有些可以自己懺悔己過;有些必須找一位戒行完善的僧人,在這位僧人的面前發露懺悔;有些除了找戒行完善的僧人發露懺悔外,還會暫時性地喪失某些身為比丘的權利(如出門托缽…),必須留在寺中靜修。所以,牽涉到破戒嚴重的情況,必須將破戒嚴重者逐出僧團,維護僧團的清淨,所以,比丘戒才有「不可悔」與「可悔」的分別。
但是,《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為在家信眾區別了所謂的「不可悔」與「可悔」後,那麼,當在家信徒犯了「不可悔」之後,又該怎麼處理呢?逐出佛教嗎?以後不可以再當佛教徒嗎?!老實說,我也不曉得這部經文是誰彷造的,但是,彷造者顯然十分缺乏對出家與在家戒律的正確認識。事實上,南傳佛教國家並沒有這部經文,所以,南傳在家佛教子弟如若破戒,只須悔過,重新受戒即可,並沒有所謂「可悔」與「不可悔」的分別。
我知道不少的佛教徒因為受到這部《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經文的影響,都不敢參加佛教的皈依授戒儀式(註2),也不敢自稱自己是佛教徒,甚至,有些人會認為自己沒有資格當佛教徒。事實上,在佛教裏,除了證得「四不壞淨」成就「初果」以上的聖人之外,其他的在家佛教徒,若有破戒的行為,惟一的解決途徑,就是重新悔過、重新學習戒律,就這麼單純。
自從,對在家與出家戒律稍有點認識之後,當再重新閱讀《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時,有時候,會懷疑這部經文,是不是「外道」寫來愚弄佛教徒的?其實,這部經文對北傳在家佛教徒的戒律觀念影響十分嚴重,而且是導向錯誤的方向。但除了少數研讀原始佛法的在家居士外(註3),目前卻很少人指出這部經文中的謬誤之處。
更糟的是,有些人看到經文中所謂「破戒不可悔」的說法後,但是,又很想回復佛教徒的身份,那麼該怎麼辦呢?結果,道聽塗說一些更不可考的「謠傳」,去修習一些有關於「懺悔」的儀軌,更甚的是,有些「謠傳」還說,修習「懺悔法」的時候,必須看到「神異」(淨相)的現象,這「懺悔法」才算有效,結果,竟然還真的有人相信這種說法,但事實上,根本就不需要如此做。最糟的是,有些為了懺悔自己的過錯,因而「燒身供佛」者,千百年來,一些老實的佛教子弟因為這樣的「謠傳」,不知道喪失了多少。
有時候,想起世尊的慈悲教導,再看看佛教中一些奇情怪狀的現象與說法,不免覺得喟嘆十分。
註1:《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我今欲為諸優婆塞說犯戒輕重可悔不可悔者。
註2:其實,佛世的時候並沒有在家信徒的皈依授戒儀式,我只是用這個例子來說明某些佛教子弟不敢皈依授戒或只皈依但不敢授戒的觀念,其實,並不正確。請參考:「五戒」得戒與否?
註3:「初果」一書中的五戒「序言」:http://www.infs.idv.tw/02_books/f_precepts/f2_00.htm
「五戒」得戒與否?
最近看到某些討論牽涉到『某些種類的學佛者,如果受在家「五戒」是否「得戒」的問題』。但是,根據「戒律自通之道」(註)的角度來看,不管任何的學佛者學習佛法受持五戒,根本就沒有什麼得不得戒的問題,「五戒」原本就是一種學習,一種在心態上建立起是否願意趨向清淨解脫的意願,而非經由他人授受而得。
古代的在家佛弟子並沒有授五戒的儀式,通常最常看到的經文描述,就是在家弟子在聽完佛陀或上座長老的說法後,明白了佛、法、僧與戒律的重要性,而在佛陀或上座長老的面前,自誓皈依三寶,盡壽受持五戒或八戒。
前些時候,前往供養「蘇諦果」尊者的時候,在「蘇諦果」尊者處重受了「三皈五戒」,也曾看過兩次其他法友在尊者作證之下,受持八戒的整個過程,但「蘇諦果」尊者也曾強調,他為我們舉行授戒儀式,主要是為我們「作證」,增進我們持戒的信心。
有一次觀看法友受持八戒的儀式,曾經請教在一旁觀禮的「摩訶男」法友:「如果,沒有經過任何授戒的儀式(包括尊者作證或自誓持戒),而直接在家自行持守八戒,那這樣到底有沒有什麼差異?」記得那時候,「摩訶男」法友簡單地回覆了一句話:「持戒原本就有持戒的功德。」
言簡意賅的回覆,說得再明白不過了。
註:
1、 戒律自通之道,請參考雜阿含1044經。
2、有些北傳的在家佛弟子討論在家五戒的持守、得戒與否,是參考「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而說,但這篇經文中,其實隱藏著很多問題。詳細的內容,可參考此篇文章討論:五戒相經的問題
http://www.infs.idv.tw/02_books/f_precepts/f2_06.htm
最近看到某些討論牽涉到『某些種類的學佛者,如果受在家「五戒」是否「得戒」的問題』。但是,根據「戒律自通之道」(註)的角度來看,不管任何的學佛者學習佛法受持五戒,根本就沒有什麼得不得戒的問題,「五戒」原本就是一種學習,一種在心態上建立起是否願意趨向清淨解脫的意願,而非經由他人授受而得。
古代的在家佛弟子並沒有授五戒的儀式,通常最常看到的經文描述,就是在家弟子在聽完佛陀或上座長老的說法後,明白了佛、法、僧與戒律的重要性,而在佛陀或上座長老的面前,自誓皈依三寶,盡壽受持五戒或八戒。
前些時候,前往供養「蘇諦果」尊者的時候,在「蘇諦果」尊者處重受了「三皈五戒」,也曾看過兩次其他法友在尊者作證之下,受持八戒的整個過程,但「蘇諦果」尊者也曾強調,他為我們舉行授戒儀式,主要是為我們「作證」,增進我們持戒的信心。
有一次觀看法友受持八戒的儀式,曾經請教在一旁觀禮的「摩訶男」法友:「如果,沒有經過任何授戒的儀式(包括尊者作證或自誓持戒),而直接在家自行持守八戒,那這樣到底有沒有什麼差異?」記得那時候,「摩訶男」法友簡單地回覆了一句話:「持戒原本就有持戒的功德。」
言簡意賅的回覆,說得再明白不過了。
註:
1、 戒律自通之道,請參考雜阿含1044經。
2、有些北傳的在家佛弟子討論在家五戒的持守、得戒與否,是參考「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而說,但這篇經文中,其實隱藏著很多問題。詳細的內容,可參考此篇文章討論:五戒相經的問題
http://www.infs.idv.tw/02_books/f_precepts/f2_06.htm
再貼一文,把持戒相關需要認識的基本原則與觀念都給一次補足。
『破戒有什麼處罰?』
--------------------------------------------------------------------------------
僧眾的部分,依「南傳巴利律」分為:
1、四驅擯:有四條重戒破任何一條,則逐出僧團。
2、十三僧殘:有十三條戒律,只要破其中一條,則由二十位僧眾依犯罪輕重決定到底破戒者應該離開僧眾獨住幾天?(隱含罰其清淨自修,暫時不參與僧眾生活之意。)
3、三十捨懺:有三十條戒行與衣服、缽或食物等生活必需品相關的規定,若存放過多或存放期限超過,則必須將物品捐出,並報告所犯的戒罪而向一位或二至三位或四位以上的比丘懺悔。
4、九十二懺悔:巴利律共有92條,受罰方式與三十捨懺類似,只少了捨去物品的過程,懺悔方式則同。
5、四悔過:巴利律沒有記載受罰方式,參考漢譯五部律典(五分律、僧祇律、四分律、十誦律、根有律),原則上,某位比丘犯了四種悔過罪之一時,應向「一位」比丘懺悔。
6、七十五眾學:「時時提醒自己應當學習」的戒條共七十五條,巴利律並沒有說明受罰的方式,但有強調「應當學」,依律典不便多作無謂的說明,若依漢譯律典的相關論文「薩婆多毗尼毗婆沙」的解釋,犯了「眾學戒」,應該在心中懺悔,這是依論典說,若以律典說,則以「時時提醒自己應當學習」為準。
若以僧戒1~6項之破戒處罰的方式,最重則「驅出僧團」,次則「離眾僧別住數日」,再次則「捨物」後「向一位以上的僧人」懺悔,最次則是「提醒自己應當學習的生活儀規」。以上參考自「巴利律比丘戒研究」,作者「李鳳媚」。
其實,如果從僧眾破戒受罰的方式來看,最嚴重也不過是逐出僧團,不然就是獨自清淨修行數日,不然就是找比丘懺悔,嚴格來講,好像也並不是世俗想像中的一些嚴厲的處罰方式,如杖打三十或罰跪數小時、數日或打掃雜務或關禁閉…等等。
至於在家眾的部分:破戒並沒有任何的處罰規範。談論這一點之前,必須先瞭解在家戒的受戒精神與在家戒的來源。
1、「在家戒」隱含有「自省自律」的精神:
如雜阿含一○四四經所載「……爾時。世尊告婆羅門長者。我當為說自通之法。諦聽。善思。何等自通之法。謂聖弟子作如是學。我作是念。若有欲殺我者。我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殺彼。作是覺已。受不殺生。不樂殺生。如上說。我若不喜人盜於我。他亦不喜。我云何盜他。是故持不盜戒。不樂於盜。如上說。我既不喜人侵我妻。他亦不喜。我今云何侵人妻婦。是故受持不他婬戒。如上說。我尚不喜為人所欺。他亦如是。云何欺他。是故受持不妄語戒。如上說。我尚不喜他人離我親友。他亦如是。我今云何離他親友。是故不行兩舌。我尚不喜人加麤言。他亦如是。云何於他而起罵辱。是故於他不行惡口。如上說。我尚不喜人作綺語。他亦如是。云何於他而作綺語。是故於他不行綺飾。如上說。如
是七種。名為聖戒。……」
依此篇經文的精神,可以瞭解「通達七種聖戒」來自於「自省自律」的內在體悟,聖戒並非由於「師授」,也不由外得,也因此才有可能自行通達「七聖戒」。
2、「在家戒」根源自於「十善業」:
依雜阿含一○四五經所載「……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相習近法。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何等為相習近法。謂殺生者.殺生者習近。盜.婬.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恚.邪見。各各隨類更相習近。譬如不淨物.不淨物自相和合。如是。殺生.殺生。乃至邪見.邪見自相習近。如是。比丘。不殺生.不殺生相習近。乃至正見.正見更相習近。譬如淨物.淨物自相和合。乳生酪。酪生酥。酥生醍醐。醍醐自相和合。如是。不殺.不殺更相習近。乃至正見.正見更相習近。是名比丘相習近法。……」
這經內容所載的「盜.婬.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恚.邪見(痴)」即一般所謂的「十惡業」,而「不盜、不婬、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邪見(不痴)」則是所謂的「十善業」。可以說,「十善業」是戒律最早的原型,但由於「不貪、不瞋、不痴」的心靈成就狀態,對於一般入門的弟子來說,程度相較之下,太過於困難,所以,對於一般弟子在戒行上的成就,捨出了「不貪、不瞋、不痴」這三項,而成為了「戒律自通之法」所說的「七聖戒」。
另外,雜阿含經一○四四經,論說「聖戒」,卻沒有提到後期為弟子(不論在家眾、或出家眾)所設立的「不飲酒戒」。所以,不難理解一○四四經所說的「七種聖戒」是佛陀為早期的弟子所施設的「戒行」。至於,雜阿含一○四四經與雜阿含一○四五經作比較,則不難瞭解戒律的原型則是「十善業」。通過戒律的自省訓練,先成就「七聖戒」,再依「禪定」與「慧學」的訓練,則成就「不貪、不瞋、不痴」這三項善業,這是依「三學」(戒、定、慧)的訓練,最終圓滿「十善業」的過程。
雖然說,戒律的違破,不論是依在家眾或出家眾,看起來好像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處罰,可是,如果瞭解戒律的原型來自於「十善業」,那麼,則不難瞭解「業行」自有「業報」的道理,意謂著:破戒不論在家或出家雖然沒有嚴厲的戒罰,但依「業行相應」的原理,卻免不了必須「依業受報」,瞭解此點,凡事自然會多加三思而後行。
由於,戒律的原型是「十善業」,所以,如果有心成就「聖戒」,依三學「戒定慧」的訓練過程,圓滿「十善業」。那麼,也就不難瞭解,不論在家或出家,對於戒律的修學不管再怎麼違破,就是要修學到完善為止,於戒行的訓練無須輕言放棄。
『破戒有什麼處罰?』
--------------------------------------------------------------------------------
僧眾的部分,依「南傳巴利律」分為:
1、四驅擯:有四條重戒破任何一條,則逐出僧團。
2、十三僧殘:有十三條戒律,只要破其中一條,則由二十位僧眾依犯罪輕重決定到底破戒者應該離開僧眾獨住幾天?(隱含罰其清淨自修,暫時不參與僧眾生活之意。)
3、三十捨懺:有三十條戒行與衣服、缽或食物等生活必需品相關的規定,若存放過多或存放期限超過,則必須將物品捐出,並報告所犯的戒罪而向一位或二至三位或四位以上的比丘懺悔。
4、九十二懺悔:巴利律共有92條,受罰方式與三十捨懺類似,只少了捨去物品的過程,懺悔方式則同。
5、四悔過:巴利律沒有記載受罰方式,參考漢譯五部律典(五分律、僧祇律、四分律、十誦律、根有律),原則上,某位比丘犯了四種悔過罪之一時,應向「一位」比丘懺悔。
6、七十五眾學:「時時提醒自己應當學習」的戒條共七十五條,巴利律並沒有說明受罰的方式,但有強調「應當學」,依律典不便多作無謂的說明,若依漢譯律典的相關論文「薩婆多毗尼毗婆沙」的解釋,犯了「眾學戒」,應該在心中懺悔,這是依論典說,若以律典說,則以「時時提醒自己應當學習」為準。
若以僧戒1~6項之破戒處罰的方式,最重則「驅出僧團」,次則「離眾僧別住數日」,再次則「捨物」後「向一位以上的僧人」懺悔,最次則是「提醒自己應當學習的生活儀規」。以上參考自「巴利律比丘戒研究」,作者「李鳳媚」。
其實,如果從僧眾破戒受罰的方式來看,最嚴重也不過是逐出僧團,不然就是獨自清淨修行數日,不然就是找比丘懺悔,嚴格來講,好像也並不是世俗想像中的一些嚴厲的處罰方式,如杖打三十或罰跪數小時、數日或打掃雜務或關禁閉…等等。
至於在家眾的部分:破戒並沒有任何的處罰規範。談論這一點之前,必須先瞭解在家戒的受戒精神與在家戒的來源。
1、「在家戒」隱含有「自省自律」的精神:
如雜阿含一○四四經所載「……爾時。世尊告婆羅門長者。我當為說自通之法。諦聽。善思。何等自通之法。謂聖弟子作如是學。我作是念。若有欲殺我者。我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殺彼。作是覺已。受不殺生。不樂殺生。如上說。我若不喜人盜於我。他亦不喜。我云何盜他。是故持不盜戒。不樂於盜。如上說。我既不喜人侵我妻。他亦不喜。我今云何侵人妻婦。是故受持不他婬戒。如上說。我尚不喜為人所欺。他亦如是。云何欺他。是故受持不妄語戒。如上說。我尚不喜他人離我親友。他亦如是。我今云何離他親友。是故不行兩舌。我尚不喜人加麤言。他亦如是。云何於他而起罵辱。是故於他不行惡口。如上說。我尚不喜人作綺語。他亦如是。云何於他而作綺語。是故於他不行綺飾。如上說。如
是七種。名為聖戒。……」
依此篇經文的精神,可以瞭解「通達七種聖戒」來自於「自省自律」的內在體悟,聖戒並非由於「師授」,也不由外得,也因此才有可能自行通達「七聖戒」。
2、「在家戒」根源自於「十善業」:
依雜阿含一○四五經所載「……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相習近法。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何等為相習近法。謂殺生者.殺生者習近。盜.婬.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恚.邪見。各各隨類更相習近。譬如不淨物.不淨物自相和合。如是。殺生.殺生。乃至邪見.邪見自相習近。如是。比丘。不殺生.不殺生相習近。乃至正見.正見更相習近。譬如淨物.淨物自相和合。乳生酪。酪生酥。酥生醍醐。醍醐自相和合。如是。不殺.不殺更相習近。乃至正見.正見更相習近。是名比丘相習近法。……」
這經內容所載的「盜.婬.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恚.邪見(痴)」即一般所謂的「十惡業」,而「不盜、不婬、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邪見(不痴)」則是所謂的「十善業」。可以說,「十善業」是戒律最早的原型,但由於「不貪、不瞋、不痴」的心靈成就狀態,對於一般入門的弟子來說,程度相較之下,太過於困難,所以,對於一般弟子在戒行上的成就,捨出了「不貪、不瞋、不痴」這三項,而成為了「戒律自通之法」所說的「七聖戒」。
另外,雜阿含經一○四四經,論說「聖戒」,卻沒有提到後期為弟子(不論在家眾、或出家眾)所設立的「不飲酒戒」。所以,不難理解一○四四經所說的「七種聖戒」是佛陀為早期的弟子所施設的「戒行」。至於,雜阿含一○四四經與雜阿含一○四五經作比較,則不難瞭解戒律的原型則是「十善業」。通過戒律的自省訓練,先成就「七聖戒」,再依「禪定」與「慧學」的訓練,則成就「不貪、不瞋、不痴」這三項善業,這是依「三學」(戒、定、慧)的訓練,最終圓滿「十善業」的過程。
雖然說,戒律的違破,不論是依在家眾或出家眾,看起來好像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處罰,可是,如果瞭解戒律的原型來自於「十善業」,那麼,則不難瞭解「業行」自有「業報」的道理,意謂著:破戒不論在家或出家雖然沒有嚴厲的戒罰,但依「業行相應」的原理,卻免不了必須「依業受報」,瞭解此點,凡事自然會多加三思而後行。
由於,戒律的原型是「十善業」,所以,如果有心成就「聖戒」,依三學「戒定慧」的訓練過程,圓滿「十善業」。那麼,也就不難瞭解,不論在家或出家,對於戒律的修學不管再怎麼違破,就是要修學到完善為止,於戒行的訓練無須輕言放棄。
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的真伪
感謝各位大德的慈悲開示,然而末學一直都在北傳佛教中薰習,爾後再出家問遮難時我該如何回答?戒師問有犯邊罪否 該回答有或無?
答有,就不可出家了。答無,不犯大妄語了嗎?
雖然現在我心中石頭已經放下,但外在的環境與根深蒂固的觀念又該如何改變呢?我該如何是好
答有,就不可出家了。答無,不犯大妄語了嗎?
雖然現在我心中石頭已經放下,但外在的環境與根深蒂固的觀念又該如何改變呢?我該如何是好
Re: 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的真伪
大妄語是指在道、果、禪定等有關修證的事上,未證言證,未得言得,你只是照實回答,何來大妄語?adan 寫:感謝各位大德的慈悲開示,然而末學一直都在北傳佛教中薰習,爾後再出家問遮難時我該如何回答,戒師問有犯邊罪否,該回答有或無?答有,就不可出家了。答無,不犯大妄語了嗎?
你改變不了的。我會建議有志出家者去南傳國家剃度,但即使去了南傳諸國,也要慎選依止,並非南傳的道場就一定如法如律,此外還要克服語言的障礙。adan 寫:雖然現在我心中石頭已經放下,但外在的環境與根深蒂固的觀念又該如何改變呢?我該如何是好?
Re: 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的真伪
大妄語是指在道、果、禪定等有關修證的事上,未證言證,未得言得,你只是照實回答,何來大妄語?
大德的意思是居士破戒懺悔後重受戒即回復清靜
是故名為無犯
所以問遮難時如時回答無犯是嗎?
大德的意思是居士破戒懺悔後重受戒即回復清靜
是故名為無犯
所以問遮難時如時回答無犯是嗎?
Re: 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的真伪
你有查過戒典如四分律、五分律或南傳律,知道出家時,戒師到底會問些什麼問題了嗎?adan 寫:大妄語是指在道、果、禪定等有關修證的事上,未證言證,未得言得,你只是照實回答,何來大妄語?
大德的意思是居士破戒懺悔後重受戒即回復清靜
是故名為無犯
所以問遮難時如時回答無犯是嗎?
不要道聽塗說後,自己亂想,自己煩惱,然後又不明所以地亂問一些道聽塗說的問題。
我建議你既然想出家,就自己先來一些純正的律典先閱讀瞭解,但不要去一些律師寫的著作或「律論」。
就先這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