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esty 寫: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等諸法非我.非常。是無常之我。
非恒。非安隱.變易之我。 [/color]
其實末學之前一直就在想,這段經文是否有翻譯上的毛病,因為這種言語表達的形容方式,在言語的結構本身就已經不合邏輯了。
仔細想想看既然已經說了:此等諸法非我。
怎麼接著又說:此等諸法是無常之我,變異之我。
非我.......是我怎麼能夠放在一起呢?
有沒有哪位法友有此經對應於相應部的經文翻譯可以來比對一下的呢?
南傳大藏經是直譯式的經文,如果是「意譯」會比較容易瞭解,或者是應該要另加註解、說明。
今天巴利文下課後,有稍微請問巴利文法師等等相關的問題。老師回覆說:「無我的『我』,跟一般常用的『我』,在巴利文中有不同的字根與意義。一般常用的『我』(aham),只是作代名詞用;而無我的『我』, 用的又是另外一個字「attha」(存在)(atthi的複數形式)。「無我」的意思=「沒有實體的存在」。」
ps:聽到老師說的是「attha」(存在),但法友貼出來的是「attan」(我、 自己),目前手中沒有巴利經文,只是隨意敘說所聞,所以,請法友不要轉貼文章,先看看、參考、參考就好。
巴利文老師說,她很早就在佛法的學習上,弄清楚了「無我」的意義,並不是學了巴利文後才知道的。因為,中文的「我」並沒有這種文字上的區隔定義,在翻譯上一概都譯為「我」,但看巴利文的時候,在文字上的意義就很清楚。
老師接著說:「但這只是意義上的理解而已,一般實際上還是認為『有我』,所以才需要修行。」
=============================================================
對於,老師的說法,可以用經文中的「芭蕉喻」作說明,植物「芭蕉」外觀看起來很結實,但是,將它的外殼層層剖開,內心是空的,沒有實體。但是,使用「芭蕉」就是作為它的名字,來辨認它,此時,「芭蕉」就是一般常用的「代名詞」(我aham)),而「芭蕉」內部找不到一個實體,這種「真實的情況」,就說是:「沒有實體的『存在(attha)』」
無常之「我attha」、非恒。非安隱.變易之「我attha」。
瞭解佛法與巴利文後,這句經文的意思,就很明白了:「事物的存在,其本質是無常、變易、非恒、非安穩。」
參考雜阿含大空經,會更覺得清楚:「云何為第一義空經。諸比丘。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除俗數法。俗數法者。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無明緣行。行緣識。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起。又復。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如是廣說。乃至純大苦聚滅。比丘。是名第一義空法經」。
巴利文老師對原始佛法的理解也很清晰,十分具足信心,她說:「我並不是學巴利文後才知道的,而是之前學習佛法時,就已經弄得很明白。」我想…應該很多法友都有這種同感吧!所以,還是要在法義上鑽研清楚才行。
其實我們這邊現在雖然談了很多「無我」的相關討論,但是,迷惑的人還是會覺得迷惑,有疑問的人還是會覺得有疑問。而這些迷惑與疑問都必須等待次第深入法義後,才會逐漸一一放下。最好不要跟一般人談論這種話題,這算是「甚深法義」的範圍,一般人是絕對聽不懂也聽不進去的,如果硬要談,談到最後不是弄瘋了聽者,就是惹他們大怒,接著變成說的人會被當做「瘋子」對待。想想,當年「佛陀」的沉默,就會瞭解這是一種很有意義的「典範」,蘊藏著深深的「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