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uan 寫:我已經說過了,這個内外可以有多種解釋,要完全否認其中的某個解釋不能靠文字遊戲來進行,而是看是不是合理。
雜阿含經典中就有線索可以知道念處的內外是指什麼。
四念處的經文並不一定只在念處相應,其中在安那般那念相應中也有提到如何實際去修安般念成就四念處,這是佛陀對於具體修法的講解,因此就可看到關於內外的較為詳細的解釋。
雜阿含八一○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金剛跋求摩河側薩羅梨林中
爾時。尊者阿難獨一靜處。思惟禪思。作如是念。頗有一法。修習多修習。令四法滿足。四法滿足已。七法滿足。七法滿足已。二法滿足
時。尊者阿難從禪覺已。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獨一靜處。思惟禪思。作是念。頗有一法。多修習已。令四法滿足。乃至二法滿足。我今問世尊。寧有一法。多修習已。能令。乃至二法滿足耶
佛告阿難。有一法。多修習已。乃至能令二法滿足。何等為一法。謂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能令四念處滿足。四念處滿足已。七覺分滿足。七覺分滿足已。明.解脫滿足。云何修安那般那念。四念處滿足。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如滅出息念學。阿難。如是聖弟子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若長若短。一切身行覺知。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身行休息入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入息念學。身行休息出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出息念學。
聖弟子爾時身身觀念住異於身者。彼亦如是隨身比思惟
若有時聖弟子喜覺知。樂覺知。心行覺知。心行息覺知。入息念時如心行息入息念學。心行息出息念時如心行息出息念學。
是聖弟子爾時受受觀念住。若復異受者。彼亦受隨身比思惟。有時聖弟子心覺知。心悅.心定.心解脫覺知。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心解脫出息念時如心解脫出息念學。
是聖弟子爾時心心觀念住。若有異心者。彼亦隨心比思惟
若聖弟子有時觀無常.斷.無欲.滅。如無常.斷.無欲.滅觀住學。
是聖弟子爾時法法觀念住異於法者。亦隨法比思惟。是名修安那般那念。滿足四念處
阿難白佛。如是修習安那般那念。令四念處滿足。云何修四念處。令七覺分滿足
佛告阿難。若比丘身身觀念住。念住已。繫念住不忘。爾時方便修念覺分。修念覺分已。念覺分滿足。念覺滿足已。於法選擇思量。爾時方便修擇法覺分。修擇法覺分已。擇法覺分滿足。於法選擇分別思量已。得精勤方便。爾時方便修習精進覺分。修精進覺分已。精進覺分滿足。方便精進已。則心歡喜。爾時方便修喜覺分。修喜覺分已。喜覺分滿足。歡喜已。身心猗息。爾時方便修猗覺分。修猗覺分已。猗覺分滿足。身心樂已。得三昧。爾時修定覺分。修定覺分已。定覺分滿足。定覺分滿足已。貪憂則滅。得平等捨。爾時方便修捨覺分。修捨覺分已。捨覺分滿足。受.心.法法念處亦如是說。是名修四念處。滿足七覺分
阿難白佛。是名修四念處。滿足七覺分。云何修七覺分。滿足明.解脫
佛告阿難。若比丘修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修念覺分已。滿足明.解脫。乃至修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如是修捨覺分已。明.解脫滿足。阿難。是名法法相類.法法相潤。如是十三法。一法為增上。一法為門。次第增進。修習滿足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在經文中可以看到
"異於身者"與"隨身比思維"。
"異受"與"隨受比思維"。
"異心"與"隨心比思維"。
"異法"與"隨法比思維"。
這邊的"異"指的是"不同"的意思。也就是說異於身者,指的是對於身身觀念處的目標來說---->不同的身體,也要這樣去類比類同的去觀察思維。如果內外身都是指自己的身體,這邊用"異"的語言邏輯就錯了,沒人會去這樣說自己的身體的,如果只是指自己的身體的外部觀察也不用再去"類比類同"的去觀察思維,直接就行了。
同理受,心,法也是一樣,如果指自己的受,沒有人會去用"異(不同)"來形容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感受也不用類比類同的去觀察思維,直接感受就好了呀,因此篇佛陀教導詳細實修的經文,很明顯排除了內外都是指自己的身受心法的這種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