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念處怎麼修?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6-06-27, 23:41

potato 寫:觀是如實觀察,不是推論。「獨自修行」正是為了如實觀察,而不是觀察不到了。請 善觀法友 讀 直心法友 的這段話:

  「四念處是有觀察次第的。不要問末學怎麼去觀察別人的感受,照順序修下去就能夠觀察到,觀察不到就回頭修前面的次第。」
觀包括推論,不然你是不可能直接觀察到全世界的衆生的。

觀察別人的感受就是一種從自己的感受出發的推論。

比丘。若於此法以智慧思惟.觀察.分別.忍。是名隨信行。超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

比丘。若於此法增上智慧思惟.觀察.忍。是名隨法行。超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

同時也請直心看看這樣的修行次第。

頭像
MOSHENGREN
文章: 99
註冊時間: 2006-06-24, 08:00

文章 MOSHENGREN » 2006-06-27, 23:51

如果觀察的外受是其他眾生的受,完全沒有可操作性。更談不上如實觀察。
然後探討什麼是如實觀察。如果定義為按事物本來的樣子去看它。那這個對修行沒有任何意義。只有先瞭解了無常無我等的概念後,你才會對念處正確作意。否則,觀察樂受的可意也叫如實觀了。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6-06-27, 23:56

觀察其他衆生的感受也並非沒有可操作性,只要觀察可以包括推理就行。

現在的確很多人搞不清什麽是觀察,以爲知道自己的感覺就是觀察。那麽一個享受五慾的人也是在觀察了。因爲只有知道自己的感覺纔有後來的享受。
那些偽内觀者其實只是在跟著感覺走罷了。

頭像
Honesty
文章: 339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Honesty » 2006-06-28, 23:51

shanguan 寫:我已經說過了,這個内外可以有多種解釋,要完全否認其中的某個解釋不能靠文字遊戲來進行,而是看是不是合理。
雜阿含經典中就有線索可以知道念處的內外是指什麼。
四念處的經文並不一定只在念處相應,其中在安那般那念相應中也有提到如何實際去修安般念成就四念處,這是佛陀對於具體修法的講解,因此就可看到關於內外的較為詳細的解釋。


雜阿含八一○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金剛跋求摩河側薩羅梨林中

爾時。尊者阿難獨一靜處。思惟禪思。作如是念。頗有一法。修習多修習。令四法滿足。四法滿足已。七法滿足。七法滿足已。二法滿足

時。尊者阿難從禪覺已。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獨一靜處。思惟禪思。作是念。頗有一法。多修習已。令四法滿足。乃至二法滿足。我今問世尊。寧有一法。多修習已。能令。乃至二法滿足耶

佛告阿難。有一法。多修習已。乃至能令二法滿足。何等為一法。謂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能令四念處滿足。四念處滿足已。七覺分滿足。七覺分滿足已。明.解脫滿足。云何修安那般那念。四念處滿足。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如滅出息念學。阿難。如是聖弟子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若長若短。一切身行覺知。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身行休息入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入息念學。身行休息出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出息念學。聖弟子爾時身身觀念住異於身者。彼亦如是隨身比思惟
若有時聖弟子喜覺知。樂覺知。心行覺知。心行息覺知。入息念時如心行息入息念學。心行息出息念時如心行息出息念學。是聖弟子爾時受受觀念住。若復異受者。彼亦受隨身比思惟。有時聖弟子心覺知。心悅.心定.心解脫覺知。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心解脫出息念時如心解脫出息念學。是聖弟子爾時心心觀念住。若有異心者。彼亦隨心比思惟

若聖弟子有時觀無常.斷.無欲.滅。如無常.斷.無欲.滅觀住學。是聖弟子爾時法法觀念住異於法者。亦隨法比思惟。是名修安那般那念。滿足四念處

阿難白佛。如是修習安那般那念。令四念處滿足。云何修四念處。令七覺分滿足

佛告阿難。若比丘身身觀念住。念住已。繫念住不忘。爾時方便修念覺分。修念覺分已。念覺分滿足。念覺滿足已。於法選擇思量。爾時方便修擇法覺分。修擇法覺分已。擇法覺分滿足。於法選擇分別思量已。得精勤方便。爾時方便修習精進覺分。修精進覺分已。精進覺分滿足。方便精進已。則心歡喜。爾時方便修喜覺分。修喜覺分已。喜覺分滿足。歡喜已。身心猗息。爾時方便修猗覺分。修猗覺分已。猗覺分滿足。身心樂已。得三昧。爾時修定覺分。修定覺分已。定覺分滿足。定覺分滿足已。貪憂則滅。得平等捨。爾時方便修捨覺分。修捨覺分已。捨覺分滿足。受.心.法法念處亦如是說。是名修四念處。滿足七覺分

阿難白佛。是名修四念處。滿足七覺分。云何修七覺分。滿足明.解脫

佛告阿難。若比丘修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修念覺分已。滿足明.解脫。乃至修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如是修捨覺分已。明.解脫滿足。阿難。是名法法相類.法法相潤。如是十三法。一法為增上。一法為門。次第增進。修習滿足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在經文中可以看到

"異於身者"與"隨身比思維"。

"異受"與"隨受比思維"。

"異心"與"隨心比思維"。

"異法"與"隨法比思維"。

這邊的"異"指的是"不同"的意思。也就是說異於身者,指的是對於身身觀念處的目標來說---->不同的身體,也要這樣去類比類同的去觀察思維。如果內外身都是指自己的身體,這邊用"異"的語言邏輯就錯了,沒人會去這樣說自己的身體的,如果只是指自己的身體的外部觀察也不用再去"類比類同"的去觀察思維,直接就行了。

同理受,心,法也是一樣,如果指自己的受,沒有人會去用"異(不同)"來形容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感受也不用類比類同的去觀察思維,直接感受就好了呀,因此篇佛陀教導詳細實修的經文,很明顯排除了內外都是指自己的身受心法的這種說法。
比丘勤修習,觀察此陰身 
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
有為行長息,永得清涼處
雜阿含二六五經

頭像
Honesty
文章: 339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Honesty » 2006-06-29, 00:08

有時候末學都會猶豫要不要提出經證,因為提出經證好處是可以讓學人比較相信正確的法義,但是缺點是也會讓學人認為,末學是不是專靠解經來論證法義的,因而讓部分學人對於研究經典文義變的很熱衷,以期在討論區能夠讓人信服。

其實末學通常都是研究經文後還是不得其解,然後嘗試過很多錯誤,然後又參考善知識的提點說明,最後才勉強學會正確方法,實修之後,回頭看經典才會清楚看到經典中的細微差別,就好像知道答案後再去看推理小說,自然一清二楚,對於尚未有證量的法友,如果整天研究經典,通常是越研究越混亂的,末學已經看過不少這種書呆的例子,所以末學有時候不喜提出經證,其實是這樣的考量。
比丘勤修習,觀察此陰身 
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
有為行長息,永得清涼處
雜阿含二六五經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6-06-29, 07:23

我前面已經講過了,内外可以有多種解釋。就看是不是合理。

從我認爲觀察可以包括比量推理就可以知道這一點了。

現在往往有些人,對佛法的理解過於片面,比如用刹那緣起來否定三世緣起等,爲什麽不能同時成立呢?

我從來沒有否定内外可以有自己和他人的意思,也早知道有這樣的解釋,我只是提出了一個比較容易理解的解釋,我想把内外理解成身體的内外和把内外理解成自己和他人的身體兩者之間不會有什麽矛盾吧?

“聖弟子爾時身身觀念住異於身者。彼亦如是隨身比思惟”,這句話完全可以理解成聖弟子對於不是身體的受、心、法,也可以比量思維了知。爲什麽一定要理解成別人的身體呢?(注意,我並沒有反對外也包括“別人”的意思)。

爲什麽我這麽認爲呢?因爲四念處是可以融會貫通的,從大念處經中看,似乎修其中的一個念處就可以解脫,但實際上應該對所有的五蘊都知道無常,那麽,該怎麽修呢?那就是修的方法可以只是四念處中的一個,對於其他三個念處,可以通過比量了知,不需要全部直接修到,可以比量思惟而知的。

所以不要以爲隨便找出一篇經文就可以用來證明你的觀點,除非你對經文的解釋是唯一的解釋。

頭像
cs0426
文章: 31
註冊時間: 2006-01-15, 08:00

文章 cs0426 » 2006-06-30, 13:43

Honesty 寫: 其實末學通常都是研究經文後還是不得其解,然後嘗試過很多錯誤,然後又參考善知識的提點說明,最後才勉強學會正確方法,實修之後,回頭看經典才會清楚看到經典中的細微差別,就好像知道答案後再去看推理小說,自然一清二楚,對於尚未有證量的法友,如果整天研究經典,通常是越研究越混亂的,末學已經看過不少這種書呆的例子,所以末學有時候不喜提出經證,其實是這樣的考量。
謝謝直心版主分享學習方法,不過可不可以詳細說明什麼是「參考善知識的提點說明」?另外,「對於尚未有證量的法友,如果整天研究經典,通常是越研究越混亂的」那我們該從何下手呢?什麼是證量?「研究經文後還是不得其解,然後嘗試過很多錯誤」我也覺得常常不得其解,請問對於這樣的狀態,該如何謀求進步?

頭像
kantoku
文章: 62
註冊時間: 2005-07-27, 08:00

文章 kantoku » 2006-06-30, 15:05

Honesty 寫: 雜阿含經典中就有線索可以知道念處的內外是指什麼。
四念處的經文並不一定只在念處相應,其中在安那般那念相應中也有提到如何實際去修安般念成就四念處,這是佛陀對於具體修法的講解,因此就可看到關於內外的較為詳細的解釋。

雜阿含八一○經

........................阿難。如是聖弟子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若長若短。一切身行覺知。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身行休息入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入息念學。身行休息出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出息念學。聖弟子爾時身身觀念住異於身者。彼亦如是隨身比思惟
若有時聖弟子喜覺知。樂覺知。心行覺知。心行息覺知。入息念時如心行息入息念學。心行息出息念時如心行息出息念學。是聖弟子爾時受受觀念住。若復異受者。彼亦受隨身比思惟。有時聖弟子心覺知。心悅.心定.心解脫覺知。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心解脫出息念時如心解脫出息念學。是聖弟子爾時心心觀念住。若有異心者。彼亦隨心比思惟

若聖弟子有時觀無常.斷.無欲.滅。如無常.斷.無欲.滅觀住學。是聖弟子爾時法法觀念住異於法者。亦隨法比思惟。是名修安那般那念。滿足四念處

阿難白佛。如是修習安那般那念。令四念處滿足。云何修四念處。令七覺分滿足.........................

***********************************
在經文中可以看到

"異於身者"與"隨身比思維"。

"異受"與"隨受比思維"。

"異心"與"隨心比思維"。

"異法"與"隨法比思維"。

這邊的"異"指的是"不同"的意思。也就是說異於身者,指的是對於身身觀念處的目標來說---->不同的身體,也要這樣去類比類同的去觀察思維。如果內外身都是指自己的身體,這邊用"異"的語言邏輯就錯了,沒人會去這樣說自己的身體的,如果只是指自己的身體的外部觀察也不用再去"類比類同"的去觀察思維,直接就行了。

同理受,心,法也是一樣,如果指自己的受,沒有人會去用"異(不同)"來形容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感受也不用類比類同的去觀察思維,直接感受就好了呀,因此篇佛陀教導詳細實修的經文,很明顯排除了內外都是指自己的身受心法的這種說法。
古漢譯這邊恐怕不很順。
巴利原文是
kAye kAyAnupassI, Ananda, bhikkhu tasmi.m samaye viharati AtApI sampajAno satimA, vineyya loke abhijjhAdomanassa.m. Ta.m kissa hetu? KAya~n~natarAha.m, Ananda, eta.m vadAmi, yadida.m assAsapassAsa.m. TasmAtihAnanda, kAye kAyAnupassI bhikkhu tasmi.m samaye viharati AtApI sampajAno satimA, vineyya loke abhijjhAdomanassa.m”.
元亨寺巴譯日譯漢為
...阿難!其時,比丘於身觀身,以熱誠、正知、正念,對世間之貪憂調伏而住。何以故耶?
阿難!我謂入出息為
隨一之身。阿難!故其時於此比丘,於身觀身,以熱誠、正知、正念,對世間之貪憂調伏而住。...

菩提比丘的英譯為
on that occasion the bhikkhu dwells contemplating the body in the body, ardent, clearly comprehending, mindful, having removed covetousness and displeasure in regard to the world. For what reason?
I call this
a certain kind of body, Anada, that is, breathing in and breathing out. Therefore, Anada, on that occasion the bhikkhu dwells contemplating the body in the body, ardent, clearly comprehending, mindful, having removed covetousness and displeasure in regard to the world.

這段只是在解釋為何修入出息念能滿足身念住,(因為入出息是身的一種)。
同理,下一段又解釋為何修入出息念能滿足受念住,(因為入出息善作意是受的一種)。

為何古漢譯似乎差別甚大?
可能是kAya~n~natara這個字的關係。kAya者身也。
a~n~na者異也(else, other)。古人可能取a~n~na之義而譯。
但這邊用的是a~n~na的比較級a~n~natara,某也(certain, some, a),日譯隨一。
kAya~n~natara應譯為某種身即可。

頭像
kantoku
文章: 62
註冊時間: 2005-07-27, 08:00

文章 kantoku » 2006-06-30, 15:25

Honesty 寫:有時候末學都會猶豫要不要提出經證,因為提出經證好處是可以讓學人比較相信正確的法義,但是缺點是也會讓學人認為,末學是不是專靠解經來論證法義的,因而讓部分學人對於研究經典文義變的很熱衷,以期在討論區能夠讓人信服,

其實末學通常都是研究經文後還是不得其解,然後嘗試過很多錯誤,然後又參考善知識的提點說明,最後才勉強學會正確方法,實修之後,回頭看經典才會清楚看到經典中的細微差別,就好像知道答案後再去看推理小說,自然一清二楚,對於尚未有證量的法友,如果整天研究經典,通常是越研究越混亂的,末學已經看過不少這種書呆的例子,所以末學有時候不喜提出經證,其實是這樣的考量。
所謂證量人言人殊,相對而言文法較容易理解且較有客觀標準。割雞焉用牛刀,有些靠文法就能判斷的問題當然可以用文法解決。反正是種工具,善用亦未必然成為書呆。
討論的目的本來就是要能讓人信服,而不是增加別人的疑蓋。

頭像
建山明
文章: 1082
註冊時間: 2005-04-15, 08:00

文章 建山明 » 2006-07-04, 13:03

shanguan 寫:比如你胃疼就是内部的,皮膚上的疼就是外部的。

給你看另一個翻譯:

於是他就身體內部觀察身體,就身體外部觀察身體,同時就身體內部、外部觀察身體。因此,他觀察身體當中不斷生起的現象,他觀察身體當中不斷滅去的現象,他同時觀察身體當中不斷生起、滅去的現象。
這個翻譯顯然是不正確的。如果認可這個翻譯,那麼「這一刀」對著《大念處經》切下去,會變成怎麼樣呢?以安般念為例,分析如下:

《大念處經》原文:
  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於身。循身觀察?於此。諸比丘!比丘前往森林.樹下或空閒處。結跏趺坐。端正身體。置念面前。正念而出息。正念而入息。出息長時。了知:我出息長。入息長時。了知:我入息長。出息短時。了知:我出息短。入息短時。了知:我入息短。……

那麼就得這樣理解了:
  ……。正念而出息。正念而入息。出息長時。了知:我身體皮膚以內出息長。入息長時。了知:我身體皮膚以內入息長。出息短時。了知:我身體皮膚以內出息短。入息短時。了知:我身體皮膚以內入息短。……
  復次。出息長時。了知:我身體皮膚以外出息長。入息長時。了知:我身體皮膚以外入息長。出息短時。了知:我身體皮膚以外出息短。入息短時。了知:我身體皮膚以外入息短。……
  復次。出息長時。了知:我身體皮膚以內、以外出息長。入息長時。了知:我身體皮膚以內、以外入息長。出息短時。了知:我身體皮膚以內、以外出息短。入息短時。了知:我身體皮膚以內、以外入息短。……

請問:哪位法友是這樣修習安般念的?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