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上貼有關“無明”,與“無明滅”的討論,
在《雜阿含經》 (卷16)中,“佛問比丘。色為是常是無常乎。比丘對曰。色是無常。佛復問言。色若無常。為當是苦為非苦耶。比丘對曰。無常故苦。佛告比丘。若無常苦是敗壞法。於斯法中。賢聖弟子寧計有我及我所不。比丘對曰。不也世尊。佛又問言。受想行識。為是常耶是無常乎。比丘對曰。斯皆無常。佛又問言。若是無常。為是苦耶為非苦乎。比丘對曰。無常故苦。又問。若無常苦是敗壞法。賢聖弟子寧計是中我我所不。比丘對曰。不也世尊。佛告比丘。善哉善哉。色是無常。無常故苦。苦即無我。若無有我則無我所。如是如實正慧觀察。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綜合以上兩經,可以看出,諸法(“五蘊”)實相是“無常、苦、無我”。 “無明”是對“五蘊”不“如實知”,認爲是“常、不苦、我及我所”。如果賢聖弟子如是如實正慧觀察色受想行識,“如實知”它們是“無常、苦、無我”就是“無明滅”。
順便來看看,佛使對無明的定義:“無明是什麼?無明即是不知「苦」、不知「集」、不知「滅」、不知「道」,這四種無知稱為無明。有了無明則會衍生行(無明緣行)。”好像看不出有什麽問題,但是讀者看過後心理還是會茫茫然,這是因爲作者自己都沒有真正地明白到底“什麼是無明?什麼是無明滅?”
爲何本人要這樣說?
1)因爲佛使說:“如果緣起是日常用語,那事情將會是這樣:佛陀覺悟之後,就必須在菩提樹下立刻圓寂。因為當無明滅了,行也滅,識也滅,名色也滅了,他就會在那兒死去,由此可見緣起不是用日常用語來解說的。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但是佛陀在當時卻還沒有入滅,仍繼續多活了四十五年的時間來教導我們,這表示緣起不是用日常用語來解說的。” 佛使不能理解“無明滅”其實是“如實知”,所以他選擇“緣起不是用日常用語來解說的”,從而躲進了一個思想的陷阱,錯過了進一步深究的契機。要知道原始佛教時期,佛及弟子們討論法義使用的都是通俗易懂、平易、樸實無華的語言,動不動就使用“法的語言”也是掩蓋不了內容的貧乏的。
2)佛使在解釋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時,說“有緣生”的“生”不是生死的生,而是“我,我所”的産生。他並不清楚地知道,在“無明”階段,“我,我所”就已經有了。何談到此才産生?再者,就算是象他所說是“我,我所”的産生,那末,接下來也應該是“滅”,而不是“生緣老死”。
很難想象佛使憑據這樣的知見對覺音尊者妄加評論。
十二因緣〈2〉
我想我們僅就學說論點來作討論,因為我們所提出的異議,當事人無法作答辯,又沒有任何人為他澄清,若再作片面的人身攻擊是不公平的.
之前我曾提出質疑,佛使比丘的緣起法則會在死亡時中斷這個奇怪說法,後來我再仔細的思考他的想法,發現自己錯解,必須作個澄清.
佛使比丘的緣起法則不是在死亡時會中斷,而是它從來都不是連貫的,意思是在無明因六識有了執取時,緣起才會升起作用,然後十二因緣每一支都會在剎那間相連而發生到完成,所以不可能分為三世.他排除胎兒,是因為它沒有清楚的感受,所以無法發展出無明愛取.
1.主要問題就在”清楚的感受”,沒有清楚的感受就沒有緣起,所以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只要沒有清楚的感受,緣起法則也不會升起的.也就是說緣起是因感受而生起的.是這樣嗎?
2.這樣的結論,也使得世間的解釋只限於六尺之軀,否定了覺音的空間的世間,他也大力的說出他絕不相信所謂”世間解”的佛陀是知道空間世間的一切事實.
3.再來,他將物質的生滅(例如野草)也排除在緣起之外,所以他的緣起法則僅等於有愛取的十二因緣法.
之前我曾提出質疑,佛使比丘的緣起法則會在死亡時中斷這個奇怪說法,後來我再仔細的思考他的想法,發現自己錯解,必須作個澄清.
佛使比丘的緣起法則不是在死亡時會中斷,而是它從來都不是連貫的,意思是在無明因六識有了執取時,緣起才會升起作用,然後十二因緣每一支都會在剎那間相連而發生到完成,所以不可能分為三世.他排除胎兒,是因為它沒有清楚的感受,所以無法發展出無明愛取.
1.主要問題就在”清楚的感受”,沒有清楚的感受就沒有緣起,所以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只要沒有清楚的感受,緣起法則也不會升起的.也就是說緣起是因感受而生起的.是這樣嗎?
2.這樣的結論,也使得世間的解釋只限於六尺之軀,否定了覺音的空間的世間,他也大力的說出他絕不相信所謂”世間解”的佛陀是知道空間世間的一切事實.
3.再來,他將物質的生滅(例如野草)也排除在緣起之外,所以他的緣起法則僅等於有愛取的十二因緣法.
看來蝴蝶法友是認真思考過佛使比丘的緣起法則的,這樣使的我們的討論會容易的多。
但是說到“十二因緣每一支都會在剎那間相連而發生到完成”卻是值得探討的。本人理解十二因緣不是一定在剎那間相連而一定要求完成的。這在佛使比丘談到“緣起的五種說法”時,他也有所論及。來看:
[在中間的滅盡]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一旦到愛,就立刻中斷而逆轉,由於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純大苦聚集滅。
本人理解,這是談到“覺照力”已經開發但還沒有圓滿完成的弟子雖然不能一直“覺照”,但卻有能力在“愛取”階段中止它。
另外,若說到,對于一個“覺照力”完全沒有開發的人,那也只是十二因緣中的前十支,剎那間相連而發生到完成,圓滿解釋了我們是如何每時每刻都在“執取”的。至于“有緣生,生緣老死”倆支,雖然“有”是“生”的近因,還要有其它的條件一起和合(比如此身的結束)才能完成。
這也是本人將“有緣生,生緣老死”倆支與前十支分開,認爲它們是在另一個層面談“苦”的種種相。
這樣的劃分是有事實根據的(詳見我以前的貼子),同時也是必不可少的(指不能沒有“有緣生,生緣老死”)。若將“生緣老死”解釋成“生起”“我,我所”就等于去除了“有緣生,生緣老死”倆支,造成極大的問題。
換一個角度考慮一下這個問題,佛與弟子們談論十二因緣,是談論當下如何除苦,弟子們在聽法的當下都是成年人,名色、六入等是現成的,不用涉及到三世、胎兒以及野草。注意到這個場景,抓住這個場景來討論十二因緣正是如何清楚的理解十二因緣的關鍵。佛使比丘在這方面是卓越而殊勝的。)“佛使比丘的緣起法則不是在死亡時會中斷,而是它從來都不是連貫的,意思是在無明因六識有了執取時,緣起才會升起作用,然後十二因緣每一支都會在剎那間相連而發生到完成,所以不可能分為三世.他排除胎兒,是因為它沒有清楚的感受,所以無法發展出無明愛取。”
但是說到“十二因緣每一支都會在剎那間相連而發生到完成”卻是值得探討的。本人理解十二因緣不是一定在剎那間相連而一定要求完成的。這在佛使比丘談到“緣起的五種說法”時,他也有所論及。來看:
[在中間的滅盡]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一旦到愛,就立刻中斷而逆轉,由於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純大苦聚集滅。
本人理解,這是談到“覺照力”已經開發但還沒有圓滿完成的弟子雖然不能一直“覺照”,但卻有能力在“愛取”階段中止它。
另外,若說到,對于一個“覺照力”完全沒有開發的人,那也只是十二因緣中的前十支,剎那間相連而發生到完成,圓滿解釋了我們是如何每時每刻都在“執取”的。至于“有緣生,生緣老死”倆支,雖然“有”是“生”的近因,還要有其它的條件一起和合(比如此身的結束)才能完成。
這也是本人將“有緣生,生緣老死”倆支與前十支分開,認爲它們是在另一個層面談“苦”的種種相。
這樣的劃分是有事實根據的(詳見我以前的貼子),同時也是必不可少的(指不能沒有“有緣生,生緣老死”)。若將“生緣老死”解釋成“生起”“我,我所”就等于去除了“有緣生,生緣老死”倆支,造成極大的問題。
當佛使攻擊覺音尊者的時候,他是不是想過“當事人無法作答辯,又沒有任何人為他澄清,若再作片面的人身攻擊是不公平的”?butterfly 寫:我想我們僅就學說論點來作討論,因為我們所提出的異議,當事人無法作答辯,又沒有任何人為他澄清,若再作片面的人身攻擊是不公平的.
之前我曾提出質疑,佛使比丘的緣起法則會在死亡時中斷這個奇怪說法,後來我再仔細的思考他的想法,發現自己錯解,必須作個澄清.
佛使比丘的緣起法則不是在死亡時會中斷,而是它從來都不是連貫的,意思是在無明因六識有了執取時,緣起才會升起作用,然後十二因緣每一支都會在剎那間相連而發生到完成,所以不可能分為三世.他排除胎兒,是因為它沒有清楚的感受,所以無法發展出無明愛取.
1.主要問題就在”清楚的感受”,沒有清楚的感受就沒有緣起,所以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只要沒有清楚的感受,緣起法則也不會升起的.也就是說緣起是因感受而生起的.是這樣嗎?
2.這樣的結論,也使得世間的解釋只限於六尺之軀,否定了覺音的空間的世間,他也大力的說出他絕不相信所謂”世間解”的佛陀是知道空間世間的一切事實.
3.再來,他將物質的生滅(例如野草)也排除在緣起之外,所以他的緣起法則僅等於有愛取的十二因緣法.
如果嬰兒沒有無明,那麽植物人、色界無色界天人也都沒有無明了,如此怎麽還會有生死?
任何生命都有感受,十二因緣裏也沒有說這個受需要“清楚”,這又是你的“法的語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