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因緣的迷惑〈 1 〉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carnation
文章: 79
註冊時間: 2005-07-14, 08:00
來自: 天涯海角
聯繫:

文章 carnation » 2006-03-22, 00:07

shanguan 寫:我已經給你了一個鏈接,自己去看。

我目前能看到的都證明你的觀點是錯的,而你的舉例並不完全。

我前面說過了,我並不否認在做夢期以外也有做夢的可能,但這個夢也不是一直做下去的,所以存在不做夢的時期。

你能找出那條理由來否定存在不做夢的時期的話,就直接說。而且是否得到了醫學界的公認?注意,論文並不一定得到公認。如果沒有得到公認,就不要妄想來否定佛法。
你給的連結是不能算數的。因為那並不是有效力的“國際期刊“。也不是研究社群之間用來發表成果的期刊。

我也說過了,我給的三篇論文都是Review文章,也就是將重要結果串連在一起討論的文章;這些文章告訴我們,睡眠的時候,不管你醒來記不記得,大腦一直在做夢。

我可沒有否定佛法。
倒是你一直要說出個做為識的身的意;而佛陀可沒說過這樣的話。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6-03-22, 00:14

奇怪了,我的連接不算數,你的就算?真是強盜邏輯了。

既然你的文章也是討論的文章,就表明還沒有定論,沒有定論的只能作參考,不能做結論。

從公認的睡眠周期來看,只有一個是做夢期,其他的都還只是探索階段。

你要否認佛陀說過意界麽?

頭像
carnation
文章: 79
註冊時間: 2005-07-14, 08:00
來自: 天涯海角
聯繫:

文章 carnation » 2006-03-22, 00:22

我給的是國際性的學術期刊上的文章。你要給個連結,起碼要給個有公信力一點的。
期刊上的文章都叫做“討論“,不會有哪個白目說自己寫的文章是“定論“,討論的意思是可參考,可預測,可以此為基礎從事延伸研究。

公認的睡眠週期只有一個是做夢期,又是哪來的結論?

佛陀有說過意界阿。但是沒有說過意是六識的身;那是你說得。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6-03-22, 00:32

你說的國際性學術周刊我沒有看到過,更談不上什麽公信力。

而你說我給的連接沒有公信力的根據何在?這個公信力是誰來決定的?

既然是討論,就不是結論,所以不能作證。

你最好找一個可以看到原文的連接,如果這個都找不到,就表明只是一些個別的説法,哪有什麽公信力?三篇還不能看到全文的論文就可以代表整個醫學界?

我隨便用google搜索一下就找出了好多,這個才叫公認。

佛陀說過意界,也說過意界緣生了意識界,所以又叫做意根,從這個角度來説,我說意是意識的身有什麽不對麽?難道我們這裡的每一句話都要在佛經中找到原文才對?你自己做到麽?

我能在南傳僧團公認的論藏裏找到根據,若你連論藏也否定,你的醫學論文就更不值錢了。注意,論藏就是當時的論文,不是憑空亂寫的。

頭像
carnation
文章: 79
註冊時間: 2005-07-14, 08:00
來自: 天涯海角
聯繫:

文章 carnation » 2006-03-22, 01:00

google找出來的東西才是不能被公認的。若google具有公信力的話,那人家博士論文的註疏索引都可以說是從google來的囉;這樣畢的了業才怪。

國際學術期刊本身就是有公信力的,特別是我引的第一篇是從Nature裡面引的。這個公信力當然是學術社群彼此之間公認的。我不知道你要的結論是什麼?但從言談之中發現你對自然科學研究方法的運作是相當陌生的;所以也不用在這個點上繼續討論了。

我們說得每一句話當然不必然都得在契經理面找的到。但是你所說得,好像你是絕對對的,當然就要問你這樣的說法是否有契經的依據?

你之前說的是意是六識的身,而不是說意是意識的身。
這裡有兩個問題。你說得身到底是什麼?眼識,眼識身,之前已經討論過,這是文法上單複數的問題;若你不同意,誠懇建議你去請教巴利文專家。
佛陀說,緣眼界生出眼識........緣意界生意識;何必需要畫蛇添足的說意是意識的身?那麼眼是眼識的身囉?(感覺真混亂阿)(先解決身的定義和文法問題再說吧)

佛陀教我們要依經依律,可沒說要依論。

頭像
RAY888
文章: 20
註冊時間: 2006-02-08, 08:00

Re: +二因緣的迷惑

文章 RAY888 » 2006-03-22, 05:13

緣起法中的「生」與「滅」恐怕不是靠思維就能理解的,
至少我本身試過了,結果是想得頭快爆掉了 :roll:
還是不瞭解:? :lol:

或許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佛陀與阿羅漢已經摧毀了所有的無明,但是仍有識、名色與六入、有觸與受。
但是他們沒有愛、取、也不受後有,諸行已經止息。

祝福 包括我自己在內的所有法友都能成功親證緣起
十二緣起不但要思惟更要真修實證﹐說食是不飽的。

頭像
RAY888
文章: 20
註冊時間: 2006-02-08, 08:00

文章 RAY888 » 2006-03-22, 05:26

carnation 寫:.....十二因緣中的識就是六識。(請參考相應部 因緣篇(Nidanasamyutta) 第2)
還滅門有順逆二種觀法﹐順觀就是你所說的﹕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等等。

逆觀法就是要免除死苦就要滅生﹐要滅生先要滅有。。。。。等等
順觀就有畫蛇添足之嫌﹐無明滅﹐何以緣行﹐行己滅又何以緣識。。。。
既然行都未生﹐又滅什麼行﹖

頭像
RAY888
文章: 20
註冊時間: 2006-02-08, 08:00

文章 RAY888 » 2006-03-22, 05:36

shanguan 寫:十八界裏的意識是怎麽產生的?

是意和法共同作用而有的,那麽意和意識是什麽關係還不清楚麽?

在實際生活中,存在著沒有六識的狀態,比如在熟睡無夢時,六識不起,但還有心在維持你的生命,這個心就是意。

簡單的說,意就是還沒有接觸六塵前的心,六識是接觸六塵后的心,它們其實是一體的。

佛法沒有矛盾,矛盾是你的無知造成的。

我們來看古代論師的解釋:應知識蘊、即名意處。亦名七界。謂六識界、及與意界。豈不識蘊唯六識身;異此說何復為意界?更無異法。即於此中。頌曰:由即六識身,無間滅為意。論曰:即六識身無間滅已,能生後識;故名意界。謂如此子、即名餘父。又如此果、即名餘種。
從上可見,我們今天的問題論師們過去早就在討論了。不要以爲現在看點巴利文就能解決問題,古代論師的語言能力絕對比現在的強。
善觀兄﹐可否請引古論師的全文或連結。

末學感激合十。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ahanama » 2006-03-22, 08:42

carnation 寫:休息,和做夢,是兩碼子事啦。建議你,看看我上面列的三篇review,再來討論這個問題吧。
休息與做夢是兩碼子事,這話大致不錯,但必須辨明的是這裡所謂的『休息』具體指的是什麼。在身心放鬆時,腦波型態就會從Beta波轉變成Alpha波,這也是休息,但它與深眠是不同的。在無夢的深眠狀態下,腦波是Delta波。至於做夢時的腦波型態,則是Theta波。一般人在睡眠中,腦波會週期性地在Theta波和Delta波之間轉換,其過程大約六至八小時。修習禪定有成者,可以快速跨過Alpha波與Theta波的階段,而維持在Delta波的狀態,因此睡眠時間可以大幅縮短,而且得到充分的休息。 :wink: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46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peacecila » 2006-03-22, 09:03

ychlin 寫: 個人贊同peacecila法友非常有啟發性看法 :D 謝謝法義分享
那要感謝向二果法友,他寫出了南傳一系對於「行」的解釋,我個人再參考北傳經文的解釋與個人的生活經驗,對「行」倒是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他也舉了一個與朋友聊天的例子,顯然其個人應該對這方面也有清楚的瞭解。

不過,我看了你寫的感想後,倒是對「行」有了更進一步的啟發性認識。因為,經典上常常講到人們誤認「五蘊」為我,這「五蘊」之中,誤認「色、受、想、識」為我,還不難瞭解,但是,如何錯認「行蘊」為我的過程,倒是令人費解。所以,第一步就先要清楚定義何謂「行」?再從生活經驗觀察「行」的變化,找出適當的案例,這整個過程脈絡分明後,其它「以行為我」的過程,就不難以此類推。

「行」的確是跟「決定、意志」有關連,而且,很容易因此而造成了「我決定了某件事、我想要得到、我想要完成、這就是我的意志」的錯覺。譬如,某人看到了一位漂亮的妹妹,心裏做了一個決定:「我一定要、絕對要--把到這位漂亮妹妹,這就是我現在的意志,我現在的決定,這個決定是我,這個意志就是我。」其實,如果以「行」的角度來看,這個人早就很習慣做這種決定了,至少,在他誤以為自己在下決定前,他這種「看到漂亮妹妹必把無疑」的習性反應是早就存在的,他以為自己做了某個決定,其實是他的習性反應迫使他做了某個他一定會做的決定。所以說,「個性決定了一個人的作為」,這用來說明「行」,倒是十分地貼切。如果,人們會誤以為「行是我」,其過程與原理大致上會以這種清況顯現。

(我好像舉了一個很不恰當的例子 8O )
ychlin 寫: 難怪葛印卡(不確定有沒有記錯人名,手邊剛好沒資料)在『生活的藝術』一書中勸人要特別注意「行」的觀察,他也建議禪修者要「act」--行動,而不要「react」--習性反應。
「行」遍佈在一個人的個性、言語、行為,整體展現出一個人的氣質,除了內觀的觀照之外,其實,對一般的禪修學生來說,更重要的是,禪修之前的行為改善---三妙行(身口意的行為改善),免得不良的行為反應,嚴重地障礙了個人在禪修上的身心觀察與心念的安定,這是經典的傳統教導。

主題已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