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因緣的迷惑〈 1 〉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6-03-21, 20:36

十八界裏的意識是怎麽產生的?

是意和法共同作用而有的,那麽意和意識是什麽關係還不清楚麽?

在實際生活中,存在著沒有六識的狀態,比如在熟睡無夢時,六識不起,但還有心在維持你的生命,這個心就是意。

簡單的說,意就是還沒有接觸六塵前的心,六識是接觸六塵后的心,它們其實是一體的。

佛法沒有矛盾,矛盾是你的無知造成的。

我們來看古代論師的解釋:應知識蘊、即名意處。亦名七界。謂六識界、及與意界。豈不識蘊唯六識身;異此說何復為意界?更無異法。即於此中。頌曰:由即六識身,無間滅為意。論曰:即六識身無間滅已,能生後識;故名意界。謂如此子、即名餘父。又如此果、即名餘種。
從上可見,我們今天的問題論師們過去早就在討論了。不要以爲現在看點巴利文就能解決問題,古代論師的語言能力絕對比現在的強。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6-03-21, 20:44

佛經中雖然説識蘊就是六識,其實包含著六識生起和沒有生起兩种狀態,六識是無常的,並非一直在生起,有生就有滅,儅六識處於不生起的狀態時,那個狀態就叫做意,意和六識相反的生滅關係。

頭像
carnation
文章: 79
註冊時間: 2005-07-14, 08:00
來自: 天涯海角
聯繫:

文章 carnation » 2006-03-21, 21:03

shanguan 寫:十八界裏的意識是怎?產生的?............
從上可見,我們今天的問題論師們過去早就在討論了。不要以為現在看點巴利文就能解決問題,古代論師的語言能力絕對比現在的強。
我沒有說佛法矛盾,若有造成矛盾,可能是你在某些方面的誤解造成的。

還有你說的熟睡無夢的狀態,這是不對的。你完全忽略現代醫學所了解的事實;人在睡覺的時候,可以說是一直在做夢,差別只在於你醒來以後記不記得而已。

古代論師的語言能力絕對比現代強?幫幫忙,不要又來貴古賤今那一套。英國的巴利聖典協會也成立幾個世紀了;透過整理,研究,考據,出來的相應部和巴利文翻譯,比不上古代論師的論?一些西方比丘翻譯出來的Nikaya,再比對北傳的阿含,經過研讀比對推敲考據之後,比不上古代論師的論?阿,真的敗給你了。

還是請你,把意是識的身,的相關經文找出來,給大家看看,謝謝。

頭像
ychlin
文章: 83
註冊時間: 2005-09-07, 08:00

文章 ychlin » 2006-03-21, 21:03

peacecila 寫:「眼識」是否可數?這可以先參考以下的網址..............
簡略地說,是先有了不自覺的「行」為造作,才接著有了「識」的產生過程,這是「緣行故有識」。譬如去看一朵漂亮的花,是先有了不自覺地觀賞的動作後,才接著有「根觸塵生眼識」的實際過程。
個人贊同peacecila法友非常有啟發性看法 :D 謝謝法義分享

原因是那符合個人實際的體驗。的確就像某西學者所說,人是一堆習慣的組合體。觀察我自身與他人,的確有很多行為(身、口、意行)是受制於習慣性反應(react)與衝動,而且大部分是在不自知的情況下(無正念正知),這些行為又回過頭來加強這些習性反應。當條件充足時,這些習性反應就會主導心的運作,進而主導身口意三行,這就構成了輪迴(一再重複的存在現象),當樂受、苦受出現時,習性反應就將心帶入貪愛與嗔恨的習性反應中,然後根據這貪與嗔的法塵所引發的感受,又引發另一個習性反應.......這真是瘋狂,真像是一個人相信了一個虛構的故事,然後根據對於這個虛構的看法又引生出另一個虛構的故事,就這樣沒完沒了,這讓我想起以前跟人吵架的情形,一開始是一件令我感覺不愉快的事,然後針對這個不愉快的感覺習慣性地反擊,於是我說了一些並非十分客觀的話,或許是真實的,不過語氣可能就相當不客氣,就這樣另一個人也反擊了,接下來大家或許多少多有類似經驗,經過20分鐘後,突然發現爭吵的對象早已經不是原來那件事了,甚至還忘了一開始是為什麼爭吵了。更重要的是,在爭吵的過程中,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經不自覺地由習性主導心念與行為,以致於如果有人把我們的爭吵過程錄影錄音起來,或者告訴我們當時我們做了與說了些什麼,我們大概會否認:「不!我才沒有那麼想,我也沒有看到,我也沒有那麼聽到,我也沒有認定那人與那事情是那樣子的,我也沒有認為另一個人的意思是那樣子的.......」,可是明明有啊,難道剛才那個另一個人嗎?

有時候我們會說:「如果人能在那當時瞭解與察覺這些心的狀態,而且也看到了是這些習性反應導致各種痛苦,應該就能放下執著,即時克制自己的憤怒,因此而避免更多的衝突與痛苦吧!」雖然我們不瞭解整個過程的細節,不過我們倒是可以確定那缺乏正確知見底下的未被察覺習性反應的確導致「苦」。

這習性反應與衝動是如此之強大,既使是在平靜的狀態下,我們還是可能察覺到那一股隱隱約約蠢蠢欲動的力量。難怪葛印卡(不確定有沒有記錯人名,手邊剛好沒資料)在『生活的藝術』一書中勸人要特別注意「行」的觀察,他也建議禪修者要「act」--行動,而不要「react」--習性反應。

那到底這些習性反應從何而來呢?我們如何讓這些習性反應與衝動不再生起,或者既使生起我們也能克服問題呢?佛陀說無明滅則行滅,果真如此,這的確能導致苦的熄滅啊。如果能親自看到那無明的話........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6-03-21, 21:24

carnation 寫:我沒有說佛法矛盾,若有造成矛盾,可能是你在某些方面的誤解造成的。............................................

還是請你,把意是識的身,的相關經文找出來,給大家看看,謝謝。
若你一方面用現代醫學,一方面用經文,這樣的雙重標準不是討論所具有的嚴謹態度。

人在睡覺的時候是不是一直在做夢,先請你找出有力的證據來。

古代論師大多是印度本土人,佛經語言就是他們的母語,比起遠開八只腳的英國人來説誰的理解更正確?這個還要爭辯麽?巴利聖典協會是1881年才成立的,才一百多年,在你這裡怎麽成了“幾個世紀”了?就你這種貧乏的知識面還能理解什麽佛法?現在的南傳僧團公認的論藏就可以被幾個英國人否定麽?

我的經文已經說了,就是有關十八界的經文,你先把意界的定義搞清楚,也可以問那個菩提比丘,我想他不會連意界是什麽都解釋不了吧。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6-03-21, 21:31

如果要從組合來説,一切物體都可以是複數了。比如蘋果就是有很多分子組成的。

但是,儅我們說蘋果的時候,是不存在單數複數的問題的,它只是一個概念,指的是具有蘋果特徵的那個東西而已。

英文中有很多不可數名詞,比如water,同樣的眼識也是不可數名詞。不存在複數的問題。

頭像
carnation
文章: 79
註冊時間: 2005-07-14, 08:00
來自: 天涯海角
聯繫:

文章 carnation » 2006-03-21, 21:49

shanguan 寫:若你一方面用現代醫學,一方面用經文,這樣的雙重標準不是討論所具有的嚴謹態度。..................................

我的經文已經說了,就是有關十八界的經文,你先把意界的定義搞清楚,也可以問那個菩提比丘,我想他不會連意界是什?都解釋不了吧。
經文和現代醫學不應該互相矛盾。若經文和現代醫學矛盾,經文無效。

你所說的無夢的狀態,和你所說的意,經文裡面都沒有這種說法。
十八界的經文,並不去清楚定義十八界,從哪裡可以讓你讀出意是識的身?

而且我發現,你的回應開始對我人身攻擊了。真奇怪。
若你是這樣的態度,就不用再討論了。

至於巴利文的文法,比較好的方法應該是你去請教這方面的專家,一定要把識身的身當作另解而不去考察原來的文法,實在不是個聰明的做法。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6-03-21, 22:01

我問你要現代醫學說人沒有無夢狀態的根據,你答非所問。

你前面說經文可以無效,後面又要我找經文的根據,豈不是矛盾?

十八界的經文,提出了十八個概念,如果這十八個概念説不清楚,佛陀說它豈不是廢話?

“古代論師的語言能力絕對比現代強?幫幫忙,不要又來貴古賤今那一套。”這是你說的話,我不知道到底誰在不理智。

我們從經文中可以看出意識是由意緣起的,那意和意識的關係還不能清楚麽?

頭像
7788
文章: 133
註冊時間: 2006-02-21, 08:00

文章 7788 » 2006-03-21, 22:26

意識依意根緣生的。

但意根本身是思維與思量作用。

意識則是了知分別作用。

頭像
carnation
文章: 79
註冊時間: 2005-07-14, 08:00
來自: 天涯海角
聯繫:

文章 carnation » 2006-03-21, 22:28

shanguan 寫:我問你要現代醫學說人沒有無夢狀態的根據,你答非所問。你前面說經文可以無效,後面又要我找經文的根據,豈不是矛盾?

十八界的經文,提出了十八個概念,如果這十八個概念說不清楚,佛陀說它豈不是廢話?
“古代論師的語言能力絕對比現代強?幫幫忙,不要又來貴古賤今那一套。”這是你說的話,我不知道到底誰在不理智。
我們從經文中可以看出意識是由意緣起的,那意和意識的關係還不能清楚??
你要人腦活動狀態的相關資料,我可以幫你查查,你等等。

十八界的經文確實是沒有定義。所以希望你可以找初一個有定義的經文出來阿。

我那一句話就是告訴你,貴古賤今是不理智的;對別人人身攻擊也是不理智的。
“意識是由意緣起的“又是從哪裡的經文來的?

主題已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