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清淨,為何有無明?
Re: 自性清淨,為何有無明?
這個不是問題的【問題】問錯地方了。licheng 寫:自性本自清淨,為何有最初無明的出現?
應該去問存在這個【問題】的論壇才對。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Re: 自性清淨,為何有無明?
『自性本自清淨』的知見就是出於無明licheng 寫:自性本自清淨,為何有最初無明的出現?
Re: 無我,誰在修行?
這個問題其實是對無我的認知不對才會造成的問題。以這個句子結構看來,因為後面是問「誰」在修行,所以可以看出句中的「我」與「誰」是屬於同樣的詞性,也就是「代名詞」。anatta 寫:無我,誰在修行?
而佛法中說到無我時,其實這個我不是指代名詞的我 ,而是指永恆不滅的主宰。也就是說人,這個五蘊(色、受、想、行、識)的組合體並沒有一個我(永恆不滅的主宰)存在。
在巴利語中,無我的我,與代名詞的我是不同的文字。但是漢譯經典中卻把這兩個意義天差地遠的字都翻譯成我,於是就造成許多學佛法的人思想上的混亂。自然也就出現了這種看似玄妙,說穿了一文不值的問題。
譬如有人問吃飯中的老張:「沒有我,那到底是誰在吃飯?」
老張可能心裡會想:「我老張活生生的人在這吃飯,還須要問是誰在吃嗎?」
所以,這個問題其實不應該拿來問人,這種問題誤導他人的機會遠遠大於開導他人。因為此問句中是把無我的我當成代名詞的我,已經失去佛法無我的原意了。
Re: 無我,誰在修行?
學過巴利語,還是有點好處,詮釋得真好。像這類的問題,藉著思考「緣起法」會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更好的是能在內觀時正見緣起的實況,那將會是惟一徹底解決這種迷惑的最後關鍵。如果不具緣起中道的觀念,任何人去想這種「無我,誰在修行?」的問題,都會自困其中而造成迷惑。Dogbert 寫:而佛法中說到無我時,其實這個我不是指代名詞的我 ,而是指永恆不滅的主宰。也就是說人,這個五蘊(色、受、想、行、識)的組合體並沒有一個我(永恆不滅的主宰)存在。
Re: 無我,誰在修行?
雖然巴利文在文字上的運用有這種文法上的區分作用,佛陀在闡述佛法時也運用這樣的區分方式,藉以區分「無我」的觀念不與世俗用語混雜。但是,按照某些經文所顯示,世俗應該並不認為這樣的文字區隔有何不同之處。很明顯的例子,就是外道來問「有無?無我?」,而佛陀卻沉默以對的經文。因為,世俗有我見的觀念,所以不管怎麼說都認為應該是這樣--就是「有我」--沒錯。所以,就算在文字上作出區分了,但如果觀念不改,見解上的誤解依然不變。因此,在同一篇的經文中,「阿難」尊者因為覺得奇怪而問「佛陀」為什麼沉默不答。「佛陀」解釋了為何不答的原因後,也接著闡述了「緣起法」。所以,最後的解決方法,還是會回歸到法義的瞭解上。不過,這倒是可以認識到佛陀在用詞上的嚴謹之處。
(九六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時。有婆蹉種出家來詣佛所。合掌問訊。問訊已。退坐一面。白佛言。云何。瞿曇。為有我耶
爾時。世尊默然不答
如是再三。爾時。世尊亦再三不答
爾時。婆蹉種出家作是念。我已三問沙門瞿曇。而不見答。但當還去
時。尊者阿難住於佛後。執扇扇佛。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彼婆蹉種出家三問。世尊何故不答。豈不增彼婆蹉種出家惡邪見。言沙門不能答其所問
佛告阿難。我若答言有我。則增彼先來邪見。若答言無我。彼先癡惑豈不更增癡惑。言先有我從今斷滅。若先來有我則是常見。於今斷滅則是斷見。如來離於二邊。處中說法。所謂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起故是事生。謂緣無明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六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時。有婆蹉種出家來詣佛所。合掌問訊。問訊已。退坐一面。白佛言。云何。瞿曇。為有我耶
爾時。世尊默然不答
如是再三。爾時。世尊亦再三不答
爾時。婆蹉種出家作是念。我已三問沙門瞿曇。而不見答。但當還去
時。尊者阿難住於佛後。執扇扇佛。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彼婆蹉種出家三問。世尊何故不答。豈不增彼婆蹉種出家惡邪見。言沙門不能答其所問
佛告阿難。我若答言有我。則增彼先來邪見。若答言無我。彼先癡惑豈不更增癡惑。言先有我從今斷滅。若先來有我則是常見。於今斷滅則是斷見。如來離於二邊。處中說法。所謂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起故是事生。謂緣無明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