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有否定業力論嗎?(二)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BBCALL
文章: 28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BBCALL » 2006-01-18, 13:29

pramit 寫: 北傳的雜含經中世尊說到業的地方,比比皆是又何止三經?南傳的相應部沒有提到業的作用?你不要隨意作獅子吼,我有空再找些讓你瞧瞧!
Seasky及Pramit法友:

站在原始佛教立場的比對原則:

1.以下只比對漢傳修多羅有提到業之部分。祇夜與記說則去除。
2.漢傳修多羅部分如不屬於相應部,則不比對。
3.八正道之正業,應是正行;邪業,應是邪行。或是事業、田業等字
句,非比對所要,故去除。
4.相應部未列出經號,表示無此經,故列出漢傳字句。

SA.38(有)/SN.22.94.(無)
SA.58(有)/SN.22.82.(無)
SA.91(有)/A. VIII. 55.(非相應部)
SA102(有)/Sn.1.7. (非相應部)
SA.196(有)/SN.35.33-50.(無)
SA.216(有)/SN.35.188.(無)
SA.264(有)/SN.22.96.(無)
SA.271(有)/SN.22.84.(無)
SA.275(有)/A.IX.4.(非相應部)
SA.298(有):「不知業.不知報.不知業報」/SN.12.1-2.(無)
SA.307(有):「諸業愛無明,因積他世陰」/(無)
SA.334(有):「業因.業緣.業縛」/(無)
SA.335(有):「有業報而無作者」/(無)
SA.344(有):「身業.口業.意業」/(無)
SA.486~489(有):「十業跡」/(無)
SA.624(有)/SN.47.16.(無)
SA.625(有)/SN.47.15.(無)
SA.637(有)/SN.47.46.(無)
SA.648(有)/cf.M.12.(非相應部)
SA.787~788(有):「身業.口業」/(無)

故漢傳修多羅總共有二十四經提到「業」,扣除非屬相應部的四部經
,計有二十經,其中有六部經為相應部所無。

換言之,所謂「北傳的《契經》三處提到業報」並不是「僅有三處」
,而「都未見《相應部》收錄」之語,指的是SA.298、SA.334及SA.3
35都未見《相應部》收錄,可見得作者是比對修多羅的三部經,而事
實上,漢傳修多羅有提到業的經文,在《相應部》都是沒有的。

頭像
BBCALL
文章: 28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BBCALL » 2006-01-18, 13:53

kamma : [nt.] deed; action; job; work.

see:

http://www.saigon.com/~anson/ebud/dict- ... e-07-k.htm

頭像
BBCALL
文章: 28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BBCALL » 2006-01-18, 14:18

Kammassa:

(相互作用)。在主格的關係裡;有兩種含意,而Kammassa 適用於第一種含意,指的是關於單個或者共同的行為互動之特性;有點像水果與成熟的水果,有那樣的行動或者行為之表現。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82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Dogbert » 2006-01-18, 15:34

業與行雖然文字不同,但都是指同一件事,簡單說就是造作的意思。業報的意思也只是說造作之後所產生的結果,也沒有什麼玄虛之處。

去找經典有沒有談到業,基本上是多餘的動作,佛法跟業根本無法切割。佛陀說不要造種種惡業不是在講業嗎?十二緣起沒有講業嗎?三十七道品沒有講業嗎?這些都是在讓學法的人,讓其種種的行(業、造作)都能趨向解脫不是嗎?

要用經典文字有沒有出現業字來判斷某經有沒有講到業,基本上是沒把經典的意義看明白。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6-01-18, 17:05

南傳相應部裏不會不提到十善業和十惡業吧?

若業不會帶來果報,那麽業有善惡的意思何在?

BACALL只不過用晦澀的自己的話翻譯了KAMMMASSA,其實那就是業報的意思。玩弄文字遊戲與法何益?

kamma(語基為kamman): n. 1.業 2.動作
kammadheyya([kamma業]+[dheyya領域]): 業的領域
kammakara, kammakāra([kamma業]+[kara作(a.)]): I. a. 作業 II. m. 作業者
kammaniya, kammanīya, kamma&&a: a. 適合作業
kammanta([kamman業]+[ta狀態]): m. [事]業
kammassaka([kamma業]+[saka自己(a.)]): a. 業屬於自己
kammassakatā([kammassaka業屬於自己]+[tā狀態]): f. 業屬於自己的狀態
kammatthāna([kamma業]+[thāna地方]): n. 業的地方
kammayoni([kamma業]+[yoni起源]) a. 業的起源

以上是巴漢詞典裏有關業的部分,比某些人地解釋清楚多了。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6-01-18, 17:09

刻板的對照南北阿含的經文並不是科學的方法。

能保證南傳相應部裏一個kamma都沒有說到?

你是不是看過了全部的南傳巴利相應部?對此我抱持懷疑。

頭像
BBCALL
文章: 28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BBCALL » 2006-01-18, 19:50

去找經典有沒有談到業,基本上是多餘的動作,佛法跟業根本無法切割。佛陀說不要造種種惡業不是在講業嗎?十二緣起沒有講業嗎?三十七道品沒有講業嗎?這些都是在讓學法的人,讓其種種的行(業、造作)都能趨向解脫不是嗎?
去找經典有沒有談到業,目的是澄清其前面爭端,與佛法跟業是否要切割之事,是毫無關連。

業與行雖然文字不同,但都是指同一件事,簡單說就是造作的意思。這是正說,只是許多人就是看不到還要曲解,這也就沒什麼好談了。

頭像
seasky
文章: 770
註冊時間: 2004-09-23, 08:00

文章 seasky » 2006-01-18, 20:31

BBCALL 法友從南北傳契經(修多羅)進行法義詳盡的比對解說,釐清了世尊正法的所在,其努力及成果應給予高度的肯定!

十二緣起講行(無明緣行),沒講業。八正道講的正業,其實是講正行。別以為字義沒什麼差別,過去我就曾將正業理解為正當的事業,後來才知道原來是講正當的行為。在法義精細理解上,行與業有差別,緣起法與業力論是兩套不同的系統。佛法使用業力說的用意並非討論業報如何如何,而是引導學者走向緣起法。

業報的觀念,是佛教出現前,印度固有的傳統思想。這是通俗上,勸人為善的常用手段。然而,如果一直停留在以業報威脅為動力的修行裡,那麼,對佛法真髓的把握,恐怕是會有所不足的吧!

頭像
seasky
文章: 770
註冊時間: 2004-09-23, 08:00

文章 seasky » 2006-01-18, 20:38

BBCALL 寫:業與行雖然文字不同,但都是指同一件事,簡單說就是造作的意思。這是正說,只是許多人就是看不到還要曲解,這也就沒什麼好談了。
省思這一段話,自我重新思考 ... thanks !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6-01-18, 20:56

BBCALL 寫:
去找經典有沒有談到業,目的是澄清其前面爭端,與佛法跟業是否要切割之事,是毫無關連。

業與行雖然文字不同,但都是指同一件事,簡單說就是造作的意思。這是正說,只是許多人就是看不到還要曲解,這也就沒什麼好談了。
首先,經典裏談到業,或許你對應的經典裏沒有,但不能否定其他經典裏有。

業當然是造作的意思,這是佛教基礎知識,學佛的都知道,問題是你把造作當作工作來理解,這纔是一種曲解。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