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經文的疑問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shs00231
文章: 9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對經文的疑問

文章 shs00231 » 2006-01-07, 19:32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那羅聚落好衣菴羅園中。時有刀師氏聚落主,尼揵弟子,來詣佛所, [P603] 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爾時、世尊告聚落主:「欲何所論?尼揵若提子為何所說」?聚落主言:「彼尼揵若提子說:殺生者,一切皆墮泥梨中,以多行故,則將至彼。如是盜,邪婬,妄語,皆墮泥犁中,以多行故,則將至彼」。佛告聚落主:「若如尼揵若提子說,殺生者墮泥犁中,以多行故而往生彼者,則無有眾生墮泥犁中。聚落主!於意云何?何等眾生於一切時有心殺生?復於何時有心不殺生?乃至何時有心妄語,何時有心不妄語」?聚落主白佛言:「世尊!入於晝、夜,少時有心殺生,乃至少時有心妄語;而多時不有心殺生乃至妄語」。佛告聚落主:「若如是者,豈非無有人墮於泥犁中耶?如尼揵所說,有人殺生者,一切墮泥犁中,多習行者,將往生彼;乃至妄語亦復如是。聚落主!彼大師出興于世,覺想籌量,入覺想地,住於凡夫地,自辯所說,隨意籌量,為諸弟子作如是說法。言殺生者一切皆墮泥犁中,多習行將往生彼;乃至妄語亦復如是。彼諸弟子若信其說,言我大師知其所知,見其所見,能為弟子作如是說:若殺生者,一切皆墮泥犁中,多習行故,將往生彼。我本有心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當墮泥犁中,得如是見,乃至不捨此見,不厭彼業,不覺彼悔,於未來世不捨殺生,乃至不捨妄語。彼意解脫不滿足,慧解脫亦不滿足;意解脫不滿足,慧解脫不滿足故,則為謗聖邪見;邪見因緣故,身壞命終,生惡趣泥犁中。如是聚落主!有因有緣眾生煩惱,有因有緣眾生業煩惱(清淨)。聚落主!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出興於世,常為眾 [P604] 生呵責殺生,讚歎不殺;呵責偷盜、邪淫、妄語,讚歎不盜、不婬、不妄語。常以此法化諸聲聞,令念樂信重言:我大師知其所知,見其所見,呵責殺生,讚歎不殺,乃至呵責妄語,讚歎不妄語。我從昔來,以愚癡無慧,有心殺生,我緣是故,今自悔責。雖不能令彼業不為,且因此悔責故,於未來世得離殺生,乃至得離盜、婬、妄語。亦得滿足正意解脫,滿足慧解脫;意解脫、慧解脫滿足已,得不謗賢聖正見成就,正見因緣故,得生善趣天上。如是聚落主!有因有緣眾生業煩惱清淨。聚落主!彼多聞聖弟子,作如是學,隨時晝夜觀察所起,少有心殺生,多有心不殺生。若於有心殺生,當自悔責,不是、不類。若不有心殺生,無怨、無憎,心生隨喜,隨喜已歡喜,生歡喜已心猗息,心猗息已心受樂,受樂已則心定。心定已,聖弟子心與慈俱,無怨、無嫉、無有瞋患,廣大無量,滿於一方正受住;二方、三方、乃至四方、四維、上下,一切世間心與慈俱,無怨、無嫉、無有瞋恚,廣大無量,善修習充滿諸方具足正受住」。爾時、世尊以爪甲抄少土,語刀師氏聚落主言:「云何聚落主!我爪甲土多,大地為多」?聚落主白佛言:「世尊爪甲土少少耳,大地土無量無數」。佛告聚落主:「如甲上之土甚少,大地之土其數無量,如是心與慈俱,修習、多修習,諸有量業者如甲上土,不能將去,不能令住。如是偷盜對以悲心,邪婬對以喜心,妄語對以捨心,不得為比」。說是語時,刀師氏聚落主遠塵、離垢,得法眼淨。聚落主見法,得法,覺法,知法,深入於法,離諸狐、疑,不由於他,不隨於他,於正法律得無所畏。從坐起,整衣服,右膝著地,合掌白佛:「我已度,世尊!已越,世尊!我今歸佛,歸法,歸比 [P605] 丘僧,盡其壽命為優婆塞。世尊!譬如士夫欲求燈明,取其馬尾以為燈炷,欲吹令然,終不得明,徒自疲勞,燈竟不然。我亦如是,欲求明智,於諸愚癡尼揵子所,愚癡習近,愚癡和合,愚癡奉事,徒自勞苦,不得明智。是故我今重歸依佛,歸法,歸僧。從今以去, 於彼尼揵愚癡,不善、不辯者所,少信、少敬、少愛、少念,於今遠離,是故我今第三歸佛,歸法,歸僧、乃至盡壽為優婆塞,自淨其心」!時刀師氏聚落主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這經文說「以多行故而往生彼者」不是往生原因, 那什麼才是?
另外業報相應中一遍經文又言「:「若殺生人,多習、多行,生地獄中;若生人中,必得短壽。」
這不是矛盾嗎?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6-01-07, 20:56

差別在於後者多了一個“習”,也就是“煩惱”的參與。

並不是任何殺生都會有果報,無意殺生就不會有。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46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Re: 對經文的疑問

文章 peacecila » 2006-01-09, 13:22

shs00231 寫:  
這經文說「以多行故而往生彼者」不是往生原因, 那什麼才是?
另外業報相應中一遍經文又言「:「若殺生人,多習、多行,生地獄中;若生人中,必得短壽。」
這不是矛盾嗎?
法友閱讀時十分細心,這經文的確是有點問題,個人懷疑是譯者翻譯的問題,前段經文讀起來有點文意不清,因為,有點弄不清「尼鍵子」的主張到底是什麼?弄到後來,好像就變得跟「佛教」的說法類似。最好是問看看有沒有法友精熟於「巴利相應部」,請這些法友引出可以互相對照的經文。

如果單就「雜阿含」這一經中,佛陀的反問,似乎可以還原「尼鍵子」的說法,但沒有辦法很精確地認定到底是怎麼回事。但經文後面的意思是很肯定的敘說:基本上,只要是殺生、妄語…等等,佛陀都反對,裏面是不帶條件(譬如說,要殺生到何種程度才會下地獄),而且「業」是無法更改,但佛陀認為,透過良好的修行(修善),可以讓「惡業」變得微不足道,反之,亦然。

也許這篇經文,「佛陀」反對的是那種條件式的業報說,譬如說,要殺生到何種程度才會下地獄…等等。但基本上,只要是「惡業」,「佛陀」都反對。對照生活的經驗不難發現,大部份的人,都不犯大惡業,但只要抱著「小惡業」無妨的想法,積少也會成多。

頭像
Lumania
文章: 27
註冊時間: 2005-09-29, 08:00

文章 Lumania » 2006-01-09, 20:49

看了前後文,世尊似乎強調不可執著於「多」,有「少」殺生亦是殺生,有殺生乃至妄語者亦當追悔。

頭像
upasaka
文章: 547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Re: 對經文的疑問

文章 upasaka » 2006-01-09, 22:41

shs00231 寫:  
這經文說「以多行故而往生彼者」不是往生原因, 那什麼才是?
另外業報相應中一遍經文又言「:「若殺生人,多習、多行,生地獄中;若生人中,必得短壽。」
這不是矛盾嗎?
佛陀與尼乾陀若提子(佛教與耆那教)二者的業論很類似,但仍有其相異處。《916經》即在指出二者最顯著的差異。
《1048經》則在描述二者的相同處。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頭像
upasaka
文章: 547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Re: 對經文的疑問

文章 upasaka » 2006-01-09, 23:43

peacecila 寫: 這經文的確是有點問題,個人懷疑是譯者翻譯的問題,前段經文讀起來有點文意不清,因為,有點弄不清「尼鍵子」的主張到底是什麼?弄到後來,好像就變得跟「佛教」的說法類似。
由於梵文原典已經佚失,是不是翻譯問題,很難確定。
不過,與此經對應的《別譯131經》及《相應部42.8經》前段經文的「多」是時量的多,尼乾陀若提子論點之邏輯上的矛盾被佛陀抓到,因而佛陀對尼乾陀若提子的批評才有落腳處。此經佛陀隨後與聚落主的問答也都提到時量問題。顯得前後文對不上來,不若《別譯131經》及《相應部42.8經》前後文一致地以時量作為佛陀攻擊尼乾陀若提子論點的矛盾處。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頭像
leeyc2
文章: 54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leeyc2 » 2006-01-10, 06:38

1一些經文中雖提到 如何如何時則[必]受其[報],似乎需要進一步澄清其意義,否則容易產生誤會.並有可能會背離佛法的

2.增支部AN4:77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canon/sutta/ang ... 4-077.html

There are these four unconjecturables that are not to be conjectured about, that would bring madness & vexation to anyone who conjectured about them. Which four?..

其中一項就是The [precise working out of the] results of kamma...

頭像
建山明
文章: 1082
註冊時間: 2005-04-15, 08:00

文章 建山明 » 2006-01-11, 16:52

Lumania 寫:看了前後文,世尊似乎強調不可執著於「多」,有「少」殺生亦是殺生,有殺生乃至妄語者亦當追悔。
  聚落主言:「彼尼揵若提子說:殺生者,一切皆墮泥梨中,以多行故,則將至彼。如是盜,邪婬,妄語,皆墮泥犁中,以多行故,則將至彼。」
  佛告聚落主:「若如尼揵若提子說,殺生者墮泥犁中,以多行故而往生彼者,則無有眾生墮泥犁中。聚落主!於意云何?何等眾生於一切時有心殺生?復於何時有心不殺生?乃至何時有心妄語,何時有心不妄語?」
  聚落主白佛言:「世尊!入於晝、夜,少時有心殺生,乃至少時有心妄語;而多時不有心殺生乃至妄語。」
  佛告聚落主:「若如是者,豈非無有人墮於泥犁中耶?……」

辯論的關鍵在於「以多行故」。怎麼樣算是「多行」呢?佛陀問:「何等眾生於一切時有心殺生?復於何時有心不殺生?乃至何時有心妄語,何時有心不妄語?」聚落主答:「於晝於夜,少時有心殺生,乃至少時有心妄語;而多時不有心殺生乃至妄語。」如此,只是「少行」,夠不上「多行」,所以佛陀說:「若如是者,豈非無有人墮於泥犁中耶?」這是一種對於「多行」的理解,以這種理解,就會得出「豈非無有人墮於泥犁中耶」的結論。

怎麼樣算是「多行」呢?可以有各自的理解,這樣就為現在世乃至未來世留下了一塊惡行的餘地。「得如是見,乃至不捨此見,不厭彼業,不覺彼悔,於未來世不捨殺生,乃至不捨妄語。彼意解脫不滿足,慧解脫亦不滿足;意解脫不滿足,慧解脫不滿足故,則為謗聖邪見;邪見因緣故,身壞命終,生惡趣泥犁中。」

據上所述,此經的意思就明白了,佛陀的說法,差別在於撇開了「多行」:佛陀「出興於世,常為眾生呵責殺生,讚歎不殺;呵責偷盜、邪淫、妄語,讚歎不盜、不婬、不妄語。常以此法化諸聲聞,令念樂信重言:我大師知其所知,見其所見,呵責殺生,讚歎不殺,乃至呵責妄語,讚歎不妄語。我從昔來,以愚癡無慧,有心殺生,我緣是故,今自悔責。雖不能令彼業不為,且因此悔責故,於未來世得離殺生,乃至得離盜、婬、妄語。亦得滿足正意解脫,滿足慧解脫;意解脫、慧解脫滿足已,得不謗賢聖正見成就,正見因緣故,得生善趣天上。」

頭像
hck8365
文章: 5
註冊時間: 2006-01-31, 08:00

文章 hck8365 » 2006-02-25, 21:12

佛告聚落主:「若如尼揵若提子說,殺生者墮泥犁中,以多行故而往生彼者,則無有眾生墮泥犁中。」

這經文說「以多行故而往生彼者」不是往生原因, 那什麼才是?
此段是佛陀質問尼揵若提子的說法, 尼揵若提子說往生泥犁[地獄]是因為[多行]故才會往生泥犁,相反的說就是[少行]者不會[或不必然]往生泥犁,而佛陀反問說那這樣泥犁中就不會有往生者,因為何者才是[多行]者呢?佛陀只要的是說明並非[多行]者才會往生泥犁,因為少者也會[積少成多]而往生泥犁,所以此段[多行]和積多[少行]者均會往生泥犁…o
另外業報相應中一遍經文又言「:「若殺生人,多習、多行,生地獄中;若生人中,必得短壽。」 這不是矛盾嗎?
此段的意思最主要是[殺生人,多習[註1],多行,一定生地獄中]而有一些[罪]並非足以往生地獄者有可能會再生為人,但此人一定會[短命]…o

註:1.[多習]應該不是[修持]的意思,或者是語誤

結語:此題重點在於佛陀注重[少行]積多而尼揵若提子只說[多行] 往生泥犁,兩者有明顯的差別…o 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 新店 常悟

頭像
Upavana
文章: 307
註冊時間: 2004-09-21, 08:00

文章 Upavana » 2006-02-26, 16:03

倫恩,有意的殺生與無意間傷害生命是不同的。
有意的殺生,會在你的五陰中留下習氣,比如說,有一些人認為現殺的海鮮才美味,於是每每到店現點,這就形成了一種習氣,若不改變,將成為未來結生的條件;又例如說,殺人越貨的強盜,會為了財貨的快樂而殺人,這也成為一種習氣。
有意的殺生,才會留下印象,也才有機會有悔意,墮地獄才有一定的道理,如果是無意的傷害生命下地獄,事實上既不符合自然現象,也不合理,不會留下習氣的堆積,沒有辦法成為結生的條件,所以會造成地獄無人。

這和律部裡的原理一樣,最嚴重的殺人,是指有意圖的殺人包括加工殺人,由於正常的人類並不不是以同類的肉來當作食物,大多是為了達成殺人背後的目的,於是殺人的故意性顯得比較高。
殺動物的原理也一樣,律部裡並沒有特別苛責肉類食品的業者,真正針對的是無聊的虐殺行為,一如射殺大量烏鴉的比丘,他只是討厭烏鴉,不是為了任何用途,這就會成為長期堆積殺的習氣。

其他盜、婬、妄也是一樣的道理,有意與無意,影響著是否會生出習氣,就像有對象的淫與獨自的婬都是有意圖的淫,溫差的刺冷、咳嗽、夢遺,這些身體上的原因造成射精,都只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不會影響習氣,也就排除在戒律之外,大天比丘因為遺精而將阿羅漢門檻降低的行為,只能說他有狂妄語的因素以及他對戒律並沒有真正的了解。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