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謝了(兩位熱心的同修),其實這正是我需要的答案!
正如你們說,這個問題落如了"我見",我十分的贊同,但又有了個更深的問題.
就是終極價值的問題這才是我真正想問的)
請問,既然無我的生滅的問題,那麼阿羅漢的永滅究竟比輪迴中的有情眾生更有意義嗎???
佛法是關心實際問題的,但阿羅漢的生命現象的不再生起又存在什麼意義?
而且有情眾生也是無我的,只是因緣的聚合,但畢竟還有生命現象呀!!!
這在世人看來,比入滅的阿羅漢不是更好嗎?
當然,可能有人會說,問題是阿羅漢不再輪迴了,而有情眾生還是要輪迴,但是輪迴的眾生和入滅的阿羅漢的價值由誰來衡量更加殊勝呢?
阿羅漢死後會如何?
一點膚淺的認識:
一點膚淺的認識:
1.人應自皈依。不是皈依佛法僧,而是歸依佛法僧的特質。這些特質眾生生來具足。
2.佛陀乃人天之導師。他只是為眾生指出了解脫的道路而已,這條道路需眾生自己走完。
3.佛陀在覺悟之前從沒有教化他人。
4.如果我們真的愛護自己、真的愛護別人,我們應當為自己的解脫而努力,因為只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的引導他人至解脫..(阿毗達摩概要精解/尋法比丘中譯序)。』
5.緬甸的Sujata尊者在修習內觀智慧後這樣說:如果沒有躬身精勤修習毗婆舍那(內觀),那麼弘法將只是局限在書本上的思想範圍,或只能向信眾宣講佈施和倫理道德層面的福報而已,這些思想、理論,與實修所得到的真相、觀點是非常有偏差的。(甚至是極大偏差的!)
1.人應自皈依。不是皈依佛法僧,而是歸依佛法僧的特質。這些特質眾生生來具足。
2.佛陀乃人天之導師。他只是為眾生指出了解脫的道路而已,這條道路需眾生自己走完。
3.佛陀在覺悟之前從沒有教化他人。
4.如果我們真的愛護自己、真的愛護別人,我們應當為自己的解脫而努力,因為只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的引導他人至解脫..(阿毗達摩概要精解/尋法比丘中譯序)。』
5.緬甸的Sujata尊者在修習內觀智慧後這樣說:如果沒有躬身精勤修習毗婆舍那(內觀),那麼弘法將只是局限在書本上的思想範圍,或只能向信眾宣講佈施和倫理道德層面的福報而已,這些思想、理論,與實修所得到的真相、觀點是非常有偏差的。(甚至是極大偏差的!)
在這裏有篇文章可供你參考
a38515法友:
在這裏有篇文章可供你參考:http://sss2002.51.net/books/lunwen/cgxy.htm
在這裏有篇文章可供你參考:http://sss2002.51.net/books/lunwen/cgxy.htm
Re: 一點膚淺的認識:
真知灼見!yansong 寫:2.佛陀乃人天之導師。他只是為眾生指出了解脫的道路而已,這條道路需眾生自己走完。
... ...
4.如果我們真的愛護自己、真的愛護別人,我們應當為自己的解脫而努力,因為只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的引導他人至解脫..(阿毗達摩概要精解/尋法比丘中譯序)。』
5.緬甸的Sujata尊者在修習內觀智慧後這樣說:如果沒有躬身精勤修習毗婆舍那(內觀),那麼弘法將只是局限在書本上的思想範圍,或只能向信眾宣講佈施和倫理道德層面的福報而已,這些思想、理論,與實修所得到的真相、觀點是非常有偏差的。(甚至是極大偏差的!)
人們同意無常,總希望在不斷變遷的事物中經營所期望的結果,是以人們認為不須為無常抱持悲觀態度。但佛陀闡述的無常單指生命本身。萬物的無常對每一個人來說是很容易釋懷的,畢竟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時間能沖淡一切。甚至人們期待社會的變革、文明的進化及個人的成長。
但生命本身的無常卻是眾生的切身之痛,生命在無常、苦、無我的實際狀態中掙扎,生活歷程中不可能找到心滿意足的一個點,然後就此安頓下來,再不去面對煩惱苦痛。每一個人、每一個眾生都得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生命從指縫中漏盡;眼睜睜看著老病死憂悲惱苦步步近逼、迫害,卻沒有一點對策。這才真是教人驚心動魄、也才正是佛陀所關心、討論、面對的嚴正議題。
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佛陀教導的是止息生滅之法,這個方法成功的停止住五陰的再產生,以五陰聚合的我們所有的認知,形容阿羅漢死後如何都是不適當的,尤其「去」哪裡必須要有五陰才能「去」。
第二個問題,簡轉繁有服務的網站↓
中文GB轉BIG5碼網頁
第三個問題,「同修」在大乘教中的意思,是居士夫妻間的代稱,通常他們不說老公或老婆,而是稱「同修」。
在這裡學習原始者習慣互稱為「法友」。
第一個問題,佛陀教導的是止息生滅之法,這個方法成功的停止住五陰的再產生,以五陰聚合的我們所有的認知,形容阿羅漢死後如何都是不適當的,尤其「去」哪裡必須要有五陰才能「去」。
第二個問題,簡轉繁有服務的網站↓
中文GB轉BIG5碼網頁
第三個問題,「同修」在大乘教中的意思,是居士夫妻間的代稱,通常他們不說老公或老婆,而是稱「同修」。
在這裡學習原始者習慣互稱為「法友」。
Re: 阿羅漢死後會如何?
這個問題在經典中出現幾次,佛陀與上首弟子所稱許的回答是:a38515 寫:我來自大陸,但自己的修行心得無法得到認可,大家都說是小乘.來到這裡,見到還有這許多追求正法的同修,心中大喜,望能得到大家的不吝賜教.
在這裡,我想問個問題:
阿羅漢死後到底成為什麼?去往何處?
在原始佛經裡,佛陀用五分法身以及火滅之喻來回答這個問題,但從答案來說又非究竟.
五分法身雖非大乘所歪曲的說是"遍佈虛空法界"的人格化的佛身,但也只是暗示留下"精神"的意思(如國父死後留下的"三民主義").結合火滅之喻,很容易與唯物主義者稱的"死亡""斷滅"聯繫在一起.
所以大乘更有"不趣涅盤"之說-----怕不能回到世間打救世人了.
各位大德,你們能回答這個問題嗎?大陸很多南傳同修也在探討這個問題.
「五蘊生起後就消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