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各位一般漢傳佛教都稱阿含為小乘經典 而以自以大乘為優越 只要是以大乘經典多闡揚 具有慈悲利他的精神 以此來區別大小乘
不知道能否在阿含經中找出有利他的思想的有力依據嗎?
例如:
阿含經中「慈心哀彼,是名護他自護。」、不恐怖他、不違他、不害他,慈心哀彼,是名「護他自護」;《長阿含》講「六不退法」的前三法時說︰「
一者身 常行慈,不害眾生。二者口宣仁慈,不演惡言。三者意 念慈心,不懷惡損。 ...
除此看似消極的護他原則外 還能找到有關積極的利他精神嗎?
請前輩們 不吝指導 感謝!!
阿含經有利他思想嗎?
玫瑰為什麼要去羨慕牡丹
玫瑰:美麗多刺。每個人看見了都會駐足觀賞,但是人們都不敢上前碰觸,以免被刺傷。
牡丹:花中之王,富貴的象徵。花朵又大又美,常被有錢人家養在自家庭園,以充實門面。
每個花朵都有自己的特色與美麗。如果玫瑰羨慕牡丹,拋棄自己的美麗,去學習牡丹。那麼,這朵玫瑰不但學不成牡丹,連自己的美麗也失去了。
原始佛教是質樸無華的,佛陀的說法非常生活化,從不去談理論性的東西。佛陀看見世界是由四大而成,佛陀就說四大;佛陀看見眾生沉淪在十二因緣之中,佛陀就說十二因緣;佛陀親身體驗過四禪,佛陀就說四禪;佛陀走過解脫的道路,佛陀就說三十七道品。佛陀的說法非常實際,從不去談不實際的理論。所以在原始佛典裡,你看不見長篇大論的經典,去衍義出高深的理論。
藏傳佛教為了迎合藏人喜歡咒術卜卦的習性,於是成就了它秘密化的特色。
漢傳佛教為了東土中國人好大喜功的根機,於是塑造成漢傳佛教自利利他的特色。
佛教的各個部派呈現各種不同的面相,正好可以接引各種根機的眾生。這是一件很好、很自然的事。
如果原始佛教為了也要具有漢傳佛教自利利他的特性,而忽視了自己原來質樸無華的特性。那麼原始佛教不但在自利利他上比不上漢傳佛教,而且連自己原來的特色也失去了。
如果你翻遍原始佛教的經典,你應該可以在某段經文的角落裡找到原始佛教也有自利利他的精神。但是你比得過漢傳佛教嗎?漢傳佛教的經典有大量的自利利他的名相、論述。而你好不容易在原始佛典的某個角落找到的一段經文,證明原始佛教也有自利利他的精神,這和漢傳佛教比起來,你不會啞口無言嗎?你處心積慮要說服他人『原始佛教也有自利利他的精神』,別人一句『如果我要學習自利利他的佛法,我去讀漢傳的經典就好了,幹嘛來讀你辛苦找到的一小段經文?』,你的辛苦就全白費了。
你處心積慮要證明原始佛教也有自利利他的精神,不但被漢傳佛教比下去,最後甚至連原始佛教原有的質樸無華的特性都會喪失,得到一個四不像的結局。你為什麼要拿自己的缺點和人比,你為什麼不拿自己的優點去比。
就拿我來說,生長在一個以漢傳佛教為主流的台灣,我剛開始學習的就是漢傳佛教的教義。但是在經歷過種種的人事滄桑之後,我反而變得比較喜歡質樸無華的原始佛教。如果原始佛教被你弄得和漢傳佛教一樣,那我不就少了一個這麼棒的選擇了。
玫瑰好美麗
原始佛教不是消極的。
我剛接觸佛教時,學的就是所謂的大乘佛教。當時還年輕,心中也充滿著抱負,一定要做一翻自利利他的大事業。但是在經過幾年的工作歷練,與朋友、同事互相相處之後,我的想法慢慢改變。我發現自己成長了,不代表別人也一起成長;自己認為對的,不代表別人也有和你一樣的想法。慢慢地,我越來越覺得,要度他人不是那麼容易。別人的想法、別人說的話,總是讓我感到驚訝,怎麼會有這樣的人。連自己要自度,都已關卡重重了,還想度人?連自己的思緒都已捉摸不定了,更別想去知道別人的想法。
不知道從哪裡看到的一句話:『開悟總是個人的,大眾是不可能開悟的。』在經歷過這些人事滄桑後,我慢慢了解為什麼阿含經談的總是個人的開悟。阿含經既不是消極的,也不是積極的,阿含經只是在說事實而已,這和一些所謂的大乘經典比起來要實際多了。
你可以經常在大乘經典裡看到,佛陀說了一段法之後,馬上就有幾百、幾千的人得無生法忍。某某菩薩在解釋完某個觀念之後,馬上又有多少人得法眼淨。這些對我來說都是不可思議的,反而是阿含經所說的更貼近我的生活經驗。這也是為什麼大家到這個網站的原因吧!!!
在我的感覺中,漢傳佛教【或者所謂的大乘佛教】是為了迎合那些好大喜功的根機的人所發展出來的,中國人正是好大喜功的最佳代表,所以漢傳佛教也就在中國開花結果了。
君不見,中國人稱自己的國家為中國,正是這個國家位於世界之正中,其他國家則是蠻夷番邦。君不見,禮運大同篇說的世界大同的理想境界。君不見,春秋戰國的諸侯君主紛紛登泰山而小天下。所以自利利他的漢傳佛教也就和中國人的習性一拍即合了。
所以建議你,如果你想學習自利利他的佛法,就去學漢傳的佛教吧!不要去勉強原始佛教,把原始佛教弄得四不像。
《雜阿含》(九二九)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迦毗羅衛國尼拘律園中。
爾時。釋氏摩訶男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摩訶男白佛:「世尊。云何為滿足一切優婆塞事?」
佛告摩訶男:「若優婆塞有信無戒。是則不具。當勤方便。具足淨戒。具足信.戒而不施者。是則不具。以不具故。精勤方便。修習佈施。令其具足滿。信.戒.施滿。不能隨時往詣沙門。聽受正法。是則不具。以不具故。精勤方便。隨時往詣塔寺。見諸沙門。不一心聽受正法。是不具足。信.戒.施.聞修習滿足。聞已不持。是不具足。以不具足故。精勤方便。隨時往詣沙門。專心聽法。聞則能持。不能觀察諸法深義。是不具足。不具足故。精勤方便。信.戒.施.聞。聞則能持。持已。觀察甚深妙義。而不隨順知法次法向。是則不具。以不具故。精勤方便。信.戒.施.聞。受持觀察。了達深義。隨順行法次法向。摩訶男。是名滿足一切種優婆塞事。」
……
「具足信.戒而不施者。是則不具。以不具故。精勤方便。修習佈施。」請問 貫子法友,「精勤方便」是不是「積極」?「修習佈施」是不是「利他」?「精勤方便。修習佈施」是不是「積極的利他」?這是顯而易見的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迦毗羅衛國尼拘律園中。
爾時。釋氏摩訶男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摩訶男白佛:「世尊。云何為滿足一切優婆塞事?」
佛告摩訶男:「若優婆塞有信無戒。是則不具。當勤方便。具足淨戒。具足信.戒而不施者。是則不具。以不具故。精勤方便。修習佈施。令其具足滿。信.戒.施滿。不能隨時往詣沙門。聽受正法。是則不具。以不具故。精勤方便。隨時往詣塔寺。見諸沙門。不一心聽受正法。是不具足。信.戒.施.聞修習滿足。聞已不持。是不具足。以不具足故。精勤方便。隨時往詣沙門。專心聽法。聞則能持。不能觀察諸法深義。是不具足。不具足故。精勤方便。信.戒.施.聞。聞則能持。持已。觀察甚深妙義。而不隨順知法次法向。是則不具。以不具故。精勤方便。信.戒.施.聞。受持觀察。了達深義。隨順行法次法向。摩訶男。是名滿足一切種優婆塞事。」
……
「具足信.戒而不施者。是則不具。以不具故。精勤方便。修習佈施。」請問 貫子法友,「精勤方便」是不是「積極」?「修習佈施」是不是「利他」?「精勤方便。修習佈施」是不是「積極的利他」?這是顯而易見的呀!
Re: 玫瑰好美麗
《雜阿含》(九二九)經接下來,摩訶男又提出了兩個問題:「云何名優婆塞能自安慰。不安慰他?」「優婆塞成就幾法自安安他?」Piggy 寫:我剛接觸佛教時,學的就是所謂的大乘佛教。當時還年輕,心中也充滿著抱負,一定要做一翻自利利他的大事業。但是在經過幾年的工作歷練,與朋友、同事互相相處之後,我的想法慢慢改變。我發現自己成長了,不代表別人也一起成長;自己認為對的,不代表別人也有和你一樣的想法。慢慢地,我越來越覺得,要度他人不是那麼容易。別人的想法、別人說的話,總是讓我感到驚訝,怎麼會有這樣的人。連自己要自度,都已關卡重重了,還想度人?連自己的思緒都已捉摸不定了,更別想去知道別人的想法。
「自安安他」,相對於我目前的修持,還是比較遙遠的事,所以我不敢置論。佛陀說:「若優婆塞十六法成就者。世間難得。」請 貫子法友、Piggy法友自己去讀、學習吧。
Re: 阿含經有利他思想嗎?
多的很,先舉一例smiaoguan 寫:請問各位一般漢傳佛教都稱阿含為小乘經典 而以自以大乘為優越 只要是以大乘經典多闡揚 具有慈悲利他的精神 以此來區別大小乘
不知道能否在阿含經中找出有利他的思想的有力依據嗎?
《慈悲經》出於南傳小部經中小誦經之一:
一個善於修習善法,希望得到心境寧靜的人,他應如是努力:令自己能##(不可罵這個字 )、正直、高潔、恭順、溫柔與謙虛。
他應知足、少欲、少俗務、生活簡樸、對感官欲樂有自制力、謹慎、不厚顏無恥,亦不貪戀眷屬。
他應勤求無過,以免遭到賢明人士的譴責;他應常發善願:
願一切眾生皆能快樂、安穩、以及心智健康。
願一切眾生 ── 無論是弱或強,高或矮,長或短,強壯或中等,大或小,看得到的或看不到的,住在遠方的或住在近處的,已生的或即將出生的 …,無一例外,皆心境快樂。
願不論何處,不管誰都不會欺騙任何人、蔑視任何人;願他在盛怒或惡意時,也不會傷害他人。
願他能像一個不顧自身安危、保護著她的獨子的母親一樣,培養到對一切眾生的無限慈愛。
讓他無限的慈愛普及全世界,遍於十方,沒有障礙與阻撓,沒有仇恨,也沒有敵意。
無論行、住、坐、臥,祇要醒著,他都必須發展他的正念(修習四念處),這才是智者所稱的"梵行 ── 最清高的行為"。
沒有過失,但有戒德,且有洞察力地捨棄愛欲,依於真理,他將不再轉世輪迴。
Metta Sutta (Buddha's Discourse on Loving-Kindness)
He who is skilled in his good and who wishes to attain that state of calm should act like this: He should be able, upright, perfectly upright, obedient, gentle and humble.
He should be contented, easily supportable, with few duties, of light livelihood, controlled in senses, discreet, not impudent, not be greedily attached to families.
He should not commit any slight wrong such that other wise men might censure him.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and secure; may their hearts be wholesome!
Whatsoever living beings there be; feeble or strong, long, stout or medium, short, small or large, seen or unseen. Those dwelling far or near, those who are born and those who are to be born ? may all beings, without exception, be happy minded! Let not one deceive another nor despise any person whatsoever in any place. In anger or ill-will, let him not wish any harm to another.
Just as a mother would protect her only child, at the risk of her own life, even so let him cultivate a boundless heart towards all beings.
Let thoughts of boundless love pervade the whole world:- above, below and across without any obstruction, without any hatred, without any enmity.
Whether he stands, walks, sits or lies down, as long as he is awake, he should develop this mindfulness. This, they say, is the Highest Conduct here.
Not falling into error, virtuous, and endowed with insight, he discards attachment to sensuous desires. Of a truth, he does not come again for conception in a womb.
Re: 阿含經有利他思想嗎?
這樣的舉例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彼此對於『慈悲』的定義與認知都不同。BBCALL 寫:多的很,先舉一例
《慈悲經》出於南傳小部經中小誦經之一:
Re: 阿含經有利他思想嗎?
這是根本點上的問題,而不是『慈悲』的問題,不需要把它們牽扯在一起。Mahanama 寫:這樣的舉例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彼此對於『慈悲』的定義與認知都不同。
舉兩個利他小例子來比一比。
以佈施來說,大乘的佈施可是要斷手斷腳的,甚至不惜犧牲性命,這是大乘佈施淋漓盡致的表現。
原始的佈施,就只是實際的根據每個人的能力去承辦,不需要激情的演出,過於負荷的佈施,原始佛教是不贊成的,例如學家羯磨就是會議討論過度佈施以致於生活出問題的俗人,這些有點學習成就的俗人,僧團對他們會採取保護措施。
法義的部分,大乘利他主義,十足就表現在菩薩精神上,這些菩薩不斷的輪迴,不斷的以神通幫助人,甚至可以幫助別人成就。
在原始的法義中,止息是第一目標,與大乘的菩薩教義完全相反,止息部分也實際的告訴大家只能靠自己,對於別人最大的幫助,只有口頭勸導與法義的宣導教授。
從這兩點可以看出,大乘非常基於神性,原始以人為出發,除了一些名詞表象的混淆,兩者根本截然不同。
以佈施來說,大乘的佈施可是要斷手斷腳的,甚至不惜犧牲性命,這是大乘佈施淋漓盡致的表現。
原始的佈施,就只是實際的根據每個人的能力去承辦,不需要激情的演出,過於負荷的佈施,原始佛教是不贊成的,例如學家羯磨就是會議討論過度佈施以致於生活出問題的俗人,這些有點學習成就的俗人,僧團對他們會採取保護措施。
法義的部分,大乘利他主義,十足就表現在菩薩精神上,這些菩薩不斷的輪迴,不斷的以神通幫助人,甚至可以幫助別人成就。
在原始的法義中,止息是第一目標,與大乘的菩薩教義完全相反,止息部分也實際的告訴大家只能靠自己,對於別人最大的幫助,只有口頭勸導與法義的宣導教授。
從這兩點可以看出,大乘非常基於神性,原始以人為出發,除了一些名詞表象的混淆,兩者根本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