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sky法友說:禪修是手段、工具不是目的。
我也很認同。我認為正定、四禪八定是一種能力。
有這種能力可以修四念處証果、得神通力。
關於正定
Metta法友提出了重點,喜樂是禪修會經過的階段,而「喜覺支」是覺悟的因素之一。如果你從專注集中式的禪修中回到日常生活後,發現禪修並未帶來個性與認知上真正的改變,甚至反而變得更有壓力,感覺不到慈心、喜悅、柔軟、隨順、平衡、正念、與隨時能反照(reflection)思維反省心中所升起的各種,那就必須檢查一下自己的禪修了。因為這些「善心所」是我們必須去培養的,經由培養這些善心所,捨棄惡心所,令已未升起的善升起,已升起的善常住,捨棄已升起的惡不善,未升起的令不升起。這才符合八聖道。
以下是斯里蘭卡 毗瑪拉藍希法師所著『定慧禪修法』的前言一部份,僅供參考。我無意宣稱這篇文章理所講得才是正確的,而其它的看法是錯誤的,禪修者唯有將自己的禪修經驗跟文章(包括其它不同說法的文章)相互對照,才能得到答案。以下是文章摘錄:
二、一個公開的邀請
敬禮世尊、應供、無上正等正覺者!
1.現今很多人在尋找一條精神的道路,能引導他們的心走向安祥與開放。他們發現,強調物質快樂的世間標準,實際上不能帶來真正的安祥與平安。反而導致更多的痛苦與不滿足。對這些人,佛陀的八聖道提供了一個簡單而可以滿足的生活榜樣。這種生活是敞開而自由的。佛陀教導出使內心脫離貪、瞋、癡的方法,開始對他的弟子示出如何擁有一顆開放的心,擴大超越現有的限制,使自己能以理性來檢查。在《葛拉瑪經》中,佛陀明確地說,一個人必須一直檢查、探究,而不要盲目追隨任何信仰。所有這些勸誡,其目的是敞開和擴大個人的經驗,如此才不會未經徹底探究就執著於任何特別的教義。
2.對任何特別教義的坦誠探究,可打開個人的內心並擴展他們的意識。而後,他們可以看清什麼會導致封閉而緊張的心,什麼會導致一顆開放而清明的心。佛陀所教導的許多課程中的一個是,首先要人們慷慨布施來擴大自己的意識。吝嗇的人,會有緊張、心胸狹窄的傾向。他們的心抓住物質而容易變成對它們執著。任何形式的執著,會使內心不適而緊張。緊張是眾多痛苦的產因。因此,經由激勵人們練習布施,他教導人們如何去擁有一顆喜悅、開放、清明而不封閉、緊張的心。慷慨布施的另一種形式是,給出時間和力氣去幫助那些有問題的人,成為他們真正的朋友。這包含幫助他們使他們快樂。一個人說出或做出一些行為使別人微笑,它會打開自己的心而後生起喜悅,這不只是發生在別人心上,在自己心上也會生起。這類練習有助於擴大自己的心胸並且送走緊張。
3.佛陀也強調遵守道德戒律的重要。持續地遵守和奉行五條戒律,可以使人的內心從悔恨、激動及罪惡感中釋放出來。這五條戒律是(1)不殺生,(2)不偷盜,(3)不邪淫,(4)不妄語,(5)不飲酒、不用毒品。一個人能不斷維持這些簡單的行為規則,內心將沒有壓力。
4.接著,佛陀教導禪修或精神的提昇,使內心免於壓力。禪修的要點是保持自心的開放與寧靜,並且接受任何在心中生起的現象而不要有一點緊張。因此,這本指導的書是寫給這些神聖的追尋者。對一位初學者而言,這些指導可能顯得有些不清或難以了解,但是當他好好遵照這些指導,將逐漸發現許多的益處。
5.事實上,佛陀所教的禪修,並不像今日一般所練習的(專注禪修法),被割成不同的類型。它不是任何形式的安止定、近行定或剎那定的深度專注,這些專注實際會帶來內心的緊張和壓抑內心的煩惱。「專注禪修法」是一種壓抑的形式,是一種將個人的經驗切掉,而產生一種對內心所生起的現象的反抗。結果,存在著對實相的衝突。反過來說,「定慧禪修法」則開放個人的內心,連繼地擴大心胸,沒有一點的排斥或反抗任何東西。只專注的心,並不是佛法的禪修方式;不管所說的是安止定或近行定,都是一樣。
6.禪修的重要規則是,不管什麼東西使心從呼吸這對象跑開後,想使心寧靜,只要將心放開、擴大,不去想分心的事,讓它走,放鬆心胸及頭部的緊張,感覺到心胸敞開,鬆弛掉壓力,而後輕輕地將注意力移回到禪修的對象「呼吸」上,保持鬆弛。在移回到呼吸前,要使心寧靜並且放鬆頭部的緊張,這一點使「專注禪修法」與「定慧禪修法」呈現巨大的差異。練習「專注禪修」的人,過分專注於禪修的對象,結果,他們傾向於封閉或鎖緊內心直到沒有任何分心。這種練習,導致內心的深度專注而將煩惱阻擋住。反過來說,練習「定慧禪修」的人,傾向於開放自心,並且允許內心自然地寧靜。他不壓抑或強迫自己的心停留、聚焦於禪修的對象上,而是使心永遠覺知眼前當下正在做什麼。任何分心生起了,他放下它。在回到注意呼吸前,將心開放、擴大,鬆弛頭部的緊張並使心寧靜。如此,就如同經上所說的,「定慧禪修」可以導致智慧、全面的覺知、正念以及最後獲得涅槃的最高目標。
7.入息、出息、鬆弛頭部的緊張以及敞開、擴大自己的心,便是一個人所依歸的「家」。這意思是,每次心從家出走,首先不管它,再放鬆頭部的緊張,感覺心胸擴大、變得寧靜,而後將注意力移回到呼吸上,使心寧靜。不管它是一個妄念、情緒上的痛苦、身體的感受或其他任何使他分心的東西,他必須「永遠要回家」。這些分心的現象,都要用相同的方式處理。這是到目前為止,佛陀所給出的最簡單的禪修指導。只簡單的放下、放鬆頭部的緊張、感覺到內心的擴大及變得寧靜,再將注意力移回到呼吸上,在入息時放鬆頭部的緊張並使心寧靜,在出息時放鬆頭部的緊張並使心寧靜。多麼簡單!不要嘗試去控制呼吸!只要正常而自然地呼吸,簡要地說,就是這樣。本書的其餘部分只是以較精細的解說來描述這些指導。當一個人檢查並探究本書的意義,將開始理解並逐漸應用本技巧在禪坐及日常生活當中。同時,他將驚喜於佛陀所教的「入出息念」的美麗與簡單。
願所有閱讀本書的人發現它有所助益,也願他們都到達最高的成就。
二、一個公開的邀請
敬禮世尊、應供、無上正等正覺者!
1.現今很多人在尋找一條精神的道路,能引導他們的心走向安祥與開放。他們發現,強調物質快樂的世間標準,實際上不能帶來真正的安祥與平安。反而導致更多的痛苦與不滿足。對這些人,佛陀的八聖道提供了一個簡單而可以滿足的生活榜樣。這種生活是敞開而自由的。佛陀教導出使內心脫離貪、瞋、癡的方法,開始對他的弟子示出如何擁有一顆開放的心,擴大超越現有的限制,使自己能以理性來檢查。在《葛拉瑪經》中,佛陀明確地說,一個人必須一直檢查、探究,而不要盲目追隨任何信仰。所有這些勸誡,其目的是敞開和擴大個人的經驗,如此才不會未經徹底探究就執著於任何特別的教義。
2.對任何特別教義的坦誠探究,可打開個人的內心並擴展他們的意識。而後,他們可以看清什麼會導致封閉而緊張的心,什麼會導致一顆開放而清明的心。佛陀所教導的許多課程中的一個是,首先要人們慷慨布施來擴大自己的意識。吝嗇的人,會有緊張、心胸狹窄的傾向。他們的心抓住物質而容易變成對它們執著。任何形式的執著,會使內心不適而緊張。緊張是眾多痛苦的產因。因此,經由激勵人們練習布施,他教導人們如何去擁有一顆喜悅、開放、清明而不封閉、緊張的心。慷慨布施的另一種形式是,給出時間和力氣去幫助那些有問題的人,成為他們真正的朋友。這包含幫助他們使他們快樂。一個人說出或做出一些行為使別人微笑,它會打開自己的心而後生起喜悅,這不只是發生在別人心上,在自己心上也會生起。這類練習有助於擴大自己的心胸並且送走緊張。
3.佛陀也強調遵守道德戒律的重要。持續地遵守和奉行五條戒律,可以使人的內心從悔恨、激動及罪惡感中釋放出來。這五條戒律是(1)不殺生,(2)不偷盜,(3)不邪淫,(4)不妄語,(5)不飲酒、不用毒品。一個人能不斷維持這些簡單的行為規則,內心將沒有壓力。
4.接著,佛陀教導禪修或精神的提昇,使內心免於壓力。禪修的要點是保持自心的開放與寧靜,並且接受任何在心中生起的現象而不要有一點緊張。因此,這本指導的書是寫給這些神聖的追尋者。對一位初學者而言,這些指導可能顯得有些不清或難以了解,但是當他好好遵照這些指導,將逐漸發現許多的益處。
5.事實上,佛陀所教的禪修,並不像今日一般所練習的(專注禪修法),被割成不同的類型。它不是任何形式的安止定、近行定或剎那定的深度專注,這些專注實際會帶來內心的緊張和壓抑內心的煩惱。「專注禪修法」是一種壓抑的形式,是一種將個人的經驗切掉,而產生一種對內心所生起的現象的反抗。結果,存在著對實相的衝突。反過來說,「定慧禪修法」則開放個人的內心,連繼地擴大心胸,沒有一點的排斥或反抗任何東西。只專注的心,並不是佛法的禪修方式;不管所說的是安止定或近行定,都是一樣。
6.禪修的重要規則是,不管什麼東西使心從呼吸這對象跑開後,想使心寧靜,只要將心放開、擴大,不去想分心的事,讓它走,放鬆心胸及頭部的緊張,感覺到心胸敞開,鬆弛掉壓力,而後輕輕地將注意力移回到禪修的對象「呼吸」上,保持鬆弛。在移回到呼吸前,要使心寧靜並且放鬆頭部的緊張,這一點使「專注禪修法」與「定慧禪修法」呈現巨大的差異。練習「專注禪修」的人,過分專注於禪修的對象,結果,他們傾向於封閉或鎖緊內心直到沒有任何分心。這種練習,導致內心的深度專注而將煩惱阻擋住。反過來說,練習「定慧禪修」的人,傾向於開放自心,並且允許內心自然地寧靜。他不壓抑或強迫自己的心停留、聚焦於禪修的對象上,而是使心永遠覺知眼前當下正在做什麼。任何分心生起了,他放下它。在回到注意呼吸前,將心開放、擴大,鬆弛頭部的緊張並使心寧靜。如此,就如同經上所說的,「定慧禪修」可以導致智慧、全面的覺知、正念以及最後獲得涅槃的最高目標。
7.入息、出息、鬆弛頭部的緊張以及敞開、擴大自己的心,便是一個人所依歸的「家」。這意思是,每次心從家出走,首先不管它,再放鬆頭部的緊張,感覺心胸擴大、變得寧靜,而後將注意力移回到呼吸上,使心寧靜。不管它是一個妄念、情緒上的痛苦、身體的感受或其他任何使他分心的東西,他必須「永遠要回家」。這些分心的現象,都要用相同的方式處理。這是到目前為止,佛陀所給出的最簡單的禪修指導。只簡單的放下、放鬆頭部的緊張、感覺到內心的擴大及變得寧靜,再將注意力移回到呼吸上,在入息時放鬆頭部的緊張並使心寧靜,在出息時放鬆頭部的緊張並使心寧靜。多麼簡單!不要嘗試去控制呼吸!只要正常而自然地呼吸,簡要地說,就是這樣。本書的其餘部分只是以較精細的解說來描述這些指導。當一個人檢查並探究本書的意義,將開始理解並逐漸應用本技巧在禪坐及日常生活當中。同時,他將驚喜於佛陀所教的「入出息念」的美麗與簡單。
願所有閱讀本書的人發現它有所助益,也願他們都到達最高的成就。
三、閻浮樹、菩提樹以及涅槃路
1.近年來,有許多英文及其他語文的佛法的解說。但是,其中不少缺乏可靠性,沒有正確地表達佛陀的話。許多是以自由投稿的方式來寫,實在難以認同這些寫作是佛法。因此,本文的目的是將注意力拉向佛法的深遠意義,這兒包含禪修指導、佛法的初步理解指引及其實際運用。本書試圖依據《入出息念經》寫出禪修的精確描述。這些指導在「中部經」的《念住經》及《教誡羅怙羅大經》中,有完全相同的字、句。本書也儘量限制使用標準的「論」。此經是選自涅納摩里及菩提法師譯自巴利文的「中部經」。
2.我們開始先重新定義一些常被誤解(或為了適應論典而不正當使用、錯用)並對佛陀禪修法產生許多混淆的字。首先,讓我們看看禪那(jhana)這個字。在巴利文,禪那有多種意義。它可以意指「禪修階段」或「照亮」。但是,禪那這個字常常只被譯作「專注」,誤解就產生了。因此,本書作者在這書上出現這個字時,將注解它的意義(即,禪修階段)。作者也檢查到,在經上「禪那」這個字從未被定義成「安止定」、「近行定」或「剎那定」。這種定義只有在一些「論」上提到。
3.佛陀一成不變地將「禪那」這個字包含在整個逐步的禪修訓練過程中(此處禪那指禪修階段,而不是內心的定點專注)。依據經典,這些禪修階段並不是神祕或神奇的經驗。它們只是簡單的階段而且可以被禪修者所認識。這些禪修階段(禪那)助成正道本具的圓滿,而正道強調內心的深度寂止、智慧、寧靜及開放。這些品質提供一個堅固的基礎,用以體驗內心的寧靜與智慧的增長。當它們仍屬於世間時,禪那(禪修階段)便是重要的「如來的階梯」,構成導向涅槃的逐步訓練。
4.其次是巴利文「奢摩他」(samatha)。奢摩他的比較正確的意義是安祥、寧靜、寂止、靜止或安靜,而不是一般常常翻譯的詞,像:「全神貫注」或「定點專注」。因此,作者在此寧願用「寂止」這個字。
5.巴利文「三摩地」(samadhi)也是同樣重要的字,它有許多不同的意義,諸如:寧靜、統一的心、寂止、安祥、安靜、心的鎮靜、靜心、靜止,而一個較少意義的是「專注」。因此,三摩地的真正意義,不只是定點全神專注(安止定)或接近專注(近行定),而是不同程度的寧靜或安靜。很有趣地,Rhys Davids經由研究,發現到在佛陀之前,三摩地這個字並未被用過。甚至,在做菩薩時,他(悉達多太子)所練習的「專注禪修」也不同於「專注」的意義。佛陀將「三摩地」這個字的內涵擴大,用以表示寧靜、智慧、寂止、開放、覺知,以及發展一個具有清明與智慧的心。後來,印度教徒改變其意義為「專注」。因此,本作者將用安靜、心的鎮靜或統一的心,來翻譯三摩地。依據布達答大的<巴英字典>,「三摩」的意思是寧靜、寂止。「地」的意思是智慧。當這二者的意義合在一起,「三摩地」的實際意義就是「定慧」(寂止智慧)。如果有人想選用「專注」這個字來用,那就要知道它的意義是心的安靜、心的鎮靜或統一的心,而不是全神貫注,不是寂止定、近行定或剎那定。
6.作者寫出本書,深信「定慧禪修」的系統耕耘,可以同時帶來觀察身心實相過程的「觀」,以及內心的「止」。再者,可以看到並體驗所有緣起現象的因果關係。這意思是,培養洞見的智慧,看清緣起,導致滅除煩惱,得到解脫與覺悟。事實上,佛陀發現到任何一種的「專注練習」不能帶領到達涅槃。
10.二千五百年前佛陀所教的《入出息念經》仍然對日常工作、處理問題以及內心從貪瞋痴解脫的最高目標,提供出訓練和培養心性最簡單、直接、徹底、有效的方法。這兒所描寫的方法是直接從經典本身拿出來,當一個人依照經上的指導去練習,其效果將明顯而容易地看到。作者在此強調,本書的指導不是作者自己的看法,而實際是佛陀本身明顯而精確的指導。它可以被稱做「未稀釋的法」,因為它直接來自經典本身,沒有增加或隨意寫上的觀念。
11.《入出息念經》給出今日能得到的最深的禪修指導。它包含四念住及七覺支,並且指出如何經由「入出息」的練習來圓滿它們。這是以獲得所有的禪修階段(禪那)來達成。此經示出練習「定慧禪修」的直接方法,而沒有將禪修練習分類。奇異的是,今日將禪修分成不同類別,例如,安止定、近行定和剎那定,這些只出現在「論」上,而不曾出現在「經」上。因此,要注意這一點,並且為了正確,要與經比較。
12.達到第四禪修階段後,往上發展有三種可能。此經只處理其中的一種,也就是,獲得所有的色界與無色界的禪修階段,接著體驗「滅想受定」,最後體驗「緣起」的經驗。在這些獲得當中,佛陀提到四種禪修階段其連繼的「心一境性」,是由禪那所建立的。這些階段被描述成「安祥而無色的解脫」,但仍是屬於世間的狀態。藉由微細心理觀察的深入,這些階段不同於色界禪那而依其提升的階段被稱做: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及非想非非想處。如果一個人努力而連續地每日禪修練習,將可獲得這些心識的狀態。由於這是漸進的訓練,在學會如何跑之前,必須先學會走。因此,禪修練習的起步,是進一步發展的基礎。
13.這是一條直接走向解脫與出世涅槃的道路。然而,這需要持續禪修的勤奮努力,觀察禪修的簡單對象-呼吸,伴隨著內心的放鬆與擴大,使得內心變得寧靜、清晰而沒有妄想。
14.當一個人以「定慧禪修法」練習《入出息念經》,將發現練習增多後,創作力和直覺力增加了。這形成一種真正「覺悟之法」的不受時限、普遍的吸引力。「覺悟之法」是體認緣起及四聖諦,有其深度、廣度、簡潔、睿智,做為一個活潑的「大眾之法」的基礎與架構。人們可以感覺到一個根本精神問題的急迫,以及尋找一個不是科學也不是盲信所能提供的答案。
15.較重要的是,經由「定慧禪修法」的最後體驗,此中涉及經驗到不同的禪修階段並且以直接的智慧看到十二支緣起的全部。這意思是直接看到並經驗到第二和第三聖諦。當這兩個聖諦被直接看到並經驗到,意味著第一聖諦和第四聖諦也被看到和練習過。這是因為如果沒有看到苦本身(第一聖諦),就不能看到苦的原因(第二聖諦);如果沒有練習滅苦之道(第四聖諦)就不能滅苦(第三聖諦)。如此,看見並體驗緣起,就表示看到並體驗整個四聖諦,而這實際上是佛法禪修的真正精髓。
16.《入出息念經》的直正目的不外是從痛苦完全解脫出來,而這就是佛法的最高目標-涅槃。佛法正道的練習開展出兩個不同的階段,一個是世間的或準備的階段,一個是出世的或完成的階段。當弟子們逐步訓練培養他們的道德(不斷遵守戒律),內心的寂止或安靜以及智慧增長時,世間道就在增長。「定慧禪修」的練習,使它到達頂點,加深直接的體驗,同時展現萬有的三個特徵(無常、苦、無我)以及所有的聖諦。
17.簡而言之,有二種涅槃,一種是世俗或世間的涅槃,一種是出世間或非世俗的涅槃。禪修者獲得世間或世俗的涅槃是在每次放下執著蓋障,內心釋然而有一種快樂伴隨著。當一個人認真練習「定慧禪修」時,這種涅槃會多次生起。出世涅槃則只發生在禪修者看見並體驗順逆的「緣起」之後(也就是體驗四聖諦之後)。這種出世涅槃須要時間及努力去獲得。但這並不是意味著,在家的男女眾不可能獲得它。每天耐心地練習並偶爾閉關,在一位懂得如何「定慧禪修」的夠格老師指導下,這些在世間過著活躍生活的俗人們,仍然能夠到達出世涅槃的最高目的。《大般涅槃經》中提到,在佛陀時期有許多在家的男女眾規律地練習,他們證得聖位的人數比出家的比丘及比丘尼還要多。一般認為要到達這個目的必須先成為比丘或比丘尼,這並不正確。佛陀的勸導是要所有有興趣於正道的人們「走來看」。這是很好的忠告,因為它有助於這些有興趣的人免於判決、批評的心態,而能實實在在地練習,看看這是否真正的正道。
18.緣起的教導,使佛陀的正道有別於其他的禪修類型。在他奮力於開悟的時期,「緣起」成為一個奇妙的啟開慧眼的發現,使他在黑暗中停止了追尋,他說:「諸比丘!是集,是集。我於尚未聞之法,即生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
一旦成佛,世尊的任務就是去教導緣起(也就是四聖諦)給世人。佛陀一個接著一個開示這個緣起,結果很快地緣起成為所有教導中最核心而重要的。當阿示多阿羅漢被問及如何以最精簡的句子來描述佛法時,他說「諸法生滅」(即,諸法因緣生,法亦因緣滅,是生滅因緣,佛大沙門說。此偈表示緣起。)佛陀以一個句子,排除對這個的懷疑,而歸結出:
「見緣起則見法,見法則見緣起。」(中部第28經)
這個意思是看到並體驗整個聖諦。這是唯一的道路。
祝福 各位法友 平靜、喜悅、快樂
以下是斯里蘭卡 毗瑪拉藍希法師所著『定慧禪修法』的前言一部份,僅供參考。我無意宣稱這篇文章理所講得才是正確的,而其它的看法是錯誤的,禪修者唯有將自己的禪修經驗跟文章(包括其它不同說法的文章)相互對照,才能得到答案。以下是文章摘錄:
二、一個公開的邀請
敬禮世尊、應供、無上正等正覺者!
1.現今很多人在尋找一條精神的道路,能引導他們的心走向安祥與開放。他們發現,強調物質快樂的世間標準,實際上不能帶來真正的安祥與平安。反而導致更多的痛苦與不滿足。對這些人,佛陀的八聖道提供了一個簡單而可以滿足的生活榜樣。這種生活是敞開而自由的。佛陀教導出使內心脫離貪、瞋、癡的方法,開始對他的弟子示出如何擁有一顆開放的心,擴大超越現有的限制,使自己能以理性來檢查。在《葛拉瑪經》中,佛陀明確地說,一個人必須一直檢查、探究,而不要盲目追隨任何信仰。所有這些勸誡,其目的是敞開和擴大個人的經驗,如此才不會未經徹底探究就執著於任何特別的教義。
2.對任何特別教義的坦誠探究,可打開個人的內心並擴展他們的意識。而後,他們可以看清什麼會導致封閉而緊張的心,什麼會導致一顆開放而清明的心。佛陀所教導的許多課程中的一個是,首先要人們慷慨布施來擴大自己的意識。吝嗇的人,會有緊張、心胸狹窄的傾向。他們的心抓住物質而容易變成對它們執著。任何形式的執著,會使內心不適而緊張。緊張是眾多痛苦的產因。因此,經由激勵人們練習布施,他教導人們如何去擁有一顆喜悅、開放、清明而不封閉、緊張的心。慷慨布施的另一種形式是,給出時間和力氣去幫助那些有問題的人,成為他們真正的朋友。這包含幫助他們使他們快樂。一個人說出或做出一些行為使別人微笑,它會打開自己的心而後生起喜悅,這不只是發生在別人心上,在自己心上也會生起。這類練習有助於擴大自己的心胸並且送走緊張。
3.佛陀也強調遵守道德戒律的重要。持續地遵守和奉行五條戒律,可以使人的內心從悔恨、激動及罪惡感中釋放出來。這五條戒律是(1)不殺生,(2)不偷盜,(3)不邪淫,(4)不妄語,(5)不飲酒、不用毒品。一個人能不斷維持這些簡單的行為規則,內心將沒有壓力。
4.接著,佛陀教導禪修或精神的提昇,使內心免於壓力。禪修的要點是保持自心的開放與寧靜,並且接受任何在心中生起的現象而不要有一點緊張。因此,這本指導的書是寫給這些神聖的追尋者。對一位初學者而言,這些指導可能顯得有些不清或難以了解,但是當他好好遵照這些指導,將逐漸發現許多的益處。
5.事實上,佛陀所教的禪修,並不像今日一般所練習的(專注禪修法),被割成不同的類型。它不是任何形式的安止定、近行定或剎那定的深度專注,這些專注實際會帶來內心的緊張和壓抑內心的煩惱。「專注禪修法」是一種壓抑的形式,是一種將個人的經驗切掉,而產生一種對內心所生起的現象的反抗。結果,存在著對實相的衝突。反過來說,「定慧禪修法」則開放個人的內心,連繼地擴大心胸,沒有一點的排斥或反抗任何東西。只專注的心,並不是佛法的禪修方式;不管所說的是安止定或近行定,都是一樣。
6.禪修的重要規則是,不管什麼東西使心從呼吸這對象跑開後,想使心寧靜,只要將心放開、擴大,不去想分心的事,讓它走,放鬆心胸及頭部的緊張,感覺到心胸敞開,鬆弛掉壓力,而後輕輕地將注意力移回到禪修的對象「呼吸」上,保持鬆弛。在移回到呼吸前,要使心寧靜並且放鬆頭部的緊張,這一點使「專注禪修法」與「定慧禪修法」呈現巨大的差異。練習「專注禪修」的人,過分專注於禪修的對象,結果,他們傾向於封閉或鎖緊內心直到沒有任何分心。這種練習,導致內心的深度專注而將煩惱阻擋住。反過來說,練習「定慧禪修」的人,傾向於開放自心,並且允許內心自然地寧靜。他不壓抑或強迫自己的心停留、聚焦於禪修的對象上,而是使心永遠覺知眼前當下正在做什麼。任何分心生起了,他放下它。在回到注意呼吸前,將心開放、擴大,鬆弛頭部的緊張並使心寧靜。如此,就如同經上所說的,「定慧禪修」可以導致智慧、全面的覺知、正念以及最後獲得涅槃的最高目標。
7.入息、出息、鬆弛頭部的緊張以及敞開、擴大自己的心,便是一個人所依歸的「家」。這意思是,每次心從家出走,首先不管它,再放鬆頭部的緊張,感覺心胸擴大、變得寧靜,而後將注意力移回到呼吸上,使心寧靜。不管它是一個妄念、情緒上的痛苦、身體的感受或其他任何使他分心的東西,他必須「永遠要回家」。這些分心的現象,都要用相同的方式處理。這是到目前為止,佛陀所給出的最簡單的禪修指導。只簡單的放下、放鬆頭部的緊張、感覺到內心的擴大及變得寧靜,再將注意力移回到呼吸上,在入息時放鬆頭部的緊張並使心寧靜,在出息時放鬆頭部的緊張並使心寧靜。多麼簡單!不要嘗試去控制呼吸!只要正常而自然地呼吸,簡要地說,就是這樣。本書的其餘部分只是以較精細的解說來描述這些指導。當一個人檢查並探究本書的意義,將開始理解並逐漸應用本技巧在禪坐及日常生活當中。同時,他將驚喜於佛陀所教的「入出息念」的美麗與簡單。
願所有閱讀本書的人發現它有所助益,也願他們都到達最高的成就。
二、一個公開的邀請
敬禮世尊、應供、無上正等正覺者!
1.現今很多人在尋找一條精神的道路,能引導他們的心走向安祥與開放。他們發現,強調物質快樂的世間標準,實際上不能帶來真正的安祥與平安。反而導致更多的痛苦與不滿足。對這些人,佛陀的八聖道提供了一個簡單而可以滿足的生活榜樣。這種生活是敞開而自由的。佛陀教導出使內心脫離貪、瞋、癡的方法,開始對他的弟子示出如何擁有一顆開放的心,擴大超越現有的限制,使自己能以理性來檢查。在《葛拉瑪經》中,佛陀明確地說,一個人必須一直檢查、探究,而不要盲目追隨任何信仰。所有這些勸誡,其目的是敞開和擴大個人的經驗,如此才不會未經徹底探究就執著於任何特別的教義。
2.對任何特別教義的坦誠探究,可打開個人的內心並擴展他們的意識。而後,他們可以看清什麼會導致封閉而緊張的心,什麼會導致一顆開放而清明的心。佛陀所教導的許多課程中的一個是,首先要人們慷慨布施來擴大自己的意識。吝嗇的人,會有緊張、心胸狹窄的傾向。他們的心抓住物質而容易變成對它們執著。任何形式的執著,會使內心不適而緊張。緊張是眾多痛苦的產因。因此,經由激勵人們練習布施,他教導人們如何去擁有一顆喜悅、開放、清明而不封閉、緊張的心。慷慨布施的另一種形式是,給出時間和力氣去幫助那些有問題的人,成為他們真正的朋友。這包含幫助他們使他們快樂。一個人說出或做出一些行為使別人微笑,它會打開自己的心而後生起喜悅,這不只是發生在別人心上,在自己心上也會生起。這類練習有助於擴大自己的心胸並且送走緊張。
3.佛陀也強調遵守道德戒律的重要。持續地遵守和奉行五條戒律,可以使人的內心從悔恨、激動及罪惡感中釋放出來。這五條戒律是(1)不殺生,(2)不偷盜,(3)不邪淫,(4)不妄語,(5)不飲酒、不用毒品。一個人能不斷維持這些簡單的行為規則,內心將沒有壓力。
4.接著,佛陀教導禪修或精神的提昇,使內心免於壓力。禪修的要點是保持自心的開放與寧靜,並且接受任何在心中生起的現象而不要有一點緊張。因此,這本指導的書是寫給這些神聖的追尋者。對一位初學者而言,這些指導可能顯得有些不清或難以了解,但是當他好好遵照這些指導,將逐漸發現許多的益處。
5.事實上,佛陀所教的禪修,並不像今日一般所練習的(專注禪修法),被割成不同的類型。它不是任何形式的安止定、近行定或剎那定的深度專注,這些專注實際會帶來內心的緊張和壓抑內心的煩惱。「專注禪修法」是一種壓抑的形式,是一種將個人的經驗切掉,而產生一種對內心所生起的現象的反抗。結果,存在著對實相的衝突。反過來說,「定慧禪修法」則開放個人的內心,連繼地擴大心胸,沒有一點的排斥或反抗任何東西。只專注的心,並不是佛法的禪修方式;不管所說的是安止定或近行定,都是一樣。
6.禪修的重要規則是,不管什麼東西使心從呼吸這對象跑開後,想使心寧靜,只要將心放開、擴大,不去想分心的事,讓它走,放鬆心胸及頭部的緊張,感覺到心胸敞開,鬆弛掉壓力,而後輕輕地將注意力移回到禪修的對象「呼吸」上,保持鬆弛。在移回到呼吸前,要使心寧靜並且放鬆頭部的緊張,這一點使「專注禪修法」與「定慧禪修法」呈現巨大的差異。練習「專注禪修」的人,過分專注於禪修的對象,結果,他們傾向於封閉或鎖緊內心直到沒有任何分心。這種練習,導致內心的深度專注而將煩惱阻擋住。反過來說,練習「定慧禪修」的人,傾向於開放自心,並且允許內心自然地寧靜。他不壓抑或強迫自己的心停留、聚焦於禪修的對象上,而是使心永遠覺知眼前當下正在做什麼。任何分心生起了,他放下它。在回到注意呼吸前,將心開放、擴大,鬆弛頭部的緊張並使心寧靜。如此,就如同經上所說的,「定慧禪修」可以導致智慧、全面的覺知、正念以及最後獲得涅槃的最高目標。
7.入息、出息、鬆弛頭部的緊張以及敞開、擴大自己的心,便是一個人所依歸的「家」。這意思是,每次心從家出走,首先不管它,再放鬆頭部的緊張,感覺心胸擴大、變得寧靜,而後將注意力移回到呼吸上,使心寧靜。不管它是一個妄念、情緒上的痛苦、身體的感受或其他任何使他分心的東西,他必須「永遠要回家」。這些分心的現象,都要用相同的方式處理。這是到目前為止,佛陀所給出的最簡單的禪修指導。只簡單的放下、放鬆頭部的緊張、感覺到內心的擴大及變得寧靜,再將注意力移回到呼吸上,在入息時放鬆頭部的緊張並使心寧靜,在出息時放鬆頭部的緊張並使心寧靜。多麼簡單!不要嘗試去控制呼吸!只要正常而自然地呼吸,簡要地說,就是這樣。本書的其餘部分只是以較精細的解說來描述這些指導。當一個人檢查並探究本書的意義,將開始理解並逐漸應用本技巧在禪坐及日常生活當中。同時,他將驚喜於佛陀所教的「入出息念」的美麗與簡單。
願所有閱讀本書的人發現它有所助益,也願他們都到達最高的成就。
三、閻浮樹、菩提樹以及涅槃路
1.近年來,有許多英文及其他語文的佛法的解說。但是,其中不少缺乏可靠性,沒有正確地表達佛陀的話。許多是以自由投稿的方式來寫,實在難以認同這些寫作是佛法。因此,本文的目的是將注意力拉向佛法的深遠意義,這兒包含禪修指導、佛法的初步理解指引及其實際運用。本書試圖依據《入出息念經》寫出禪修的精確描述。這些指導在「中部經」的《念住經》及《教誡羅怙羅大經》中,有完全相同的字、句。本書也儘量限制使用標準的「論」。此經是選自涅納摩里及菩提法師譯自巴利文的「中部經」。
2.我們開始先重新定義一些常被誤解(或為了適應論典而不正當使用、錯用)並對佛陀禪修法產生許多混淆的字。首先,讓我們看看禪那(jhana)這個字。在巴利文,禪那有多種意義。它可以意指「禪修階段」或「照亮」。但是,禪那這個字常常只被譯作「專注」,誤解就產生了。因此,本書作者在這書上出現這個字時,將注解它的意義(即,禪修階段)。作者也檢查到,在經上「禪那」這個字從未被定義成「安止定」、「近行定」或「剎那定」。這種定義只有在一些「論」上提到。
3.佛陀一成不變地將「禪那」這個字包含在整個逐步的禪修訓練過程中(此處禪那指禪修階段,而不是內心的定點專注)。依據經典,這些禪修階段並不是神祕或神奇的經驗。它們只是簡單的階段而且可以被禪修者所認識。這些禪修階段(禪那)助成正道本具的圓滿,而正道強調內心的深度寂止、智慧、寧靜及開放。這些品質提供一個堅固的基礎,用以體驗內心的寧靜與智慧的增長。當它們仍屬於世間時,禪那(禪修階段)便是重要的「如來的階梯」,構成導向涅槃的逐步訓練。
4.其次是巴利文「奢摩他」(samatha)。奢摩他的比較正確的意義是安祥、寧靜、寂止、靜止或安靜,而不是一般常常翻譯的詞,像:「全神貫注」或「定點專注」。因此,作者在此寧願用「寂止」這個字。
5.巴利文「三摩地」(samadhi)也是同樣重要的字,它有許多不同的意義,諸如:寧靜、統一的心、寂止、安祥、安靜、心的鎮靜、靜心、靜止,而一個較少意義的是「專注」。因此,三摩地的真正意義,不只是定點全神專注(安止定)或接近專注(近行定),而是不同程度的寧靜或安靜。很有趣地,Rhys Davids經由研究,發現到在佛陀之前,三摩地這個字並未被用過。甚至,在做菩薩時,他(悉達多太子)所練習的「專注禪修」也不同於「專注」的意義。佛陀將「三摩地」這個字的內涵擴大,用以表示寧靜、智慧、寂止、開放、覺知,以及發展一個具有清明與智慧的心。後來,印度教徒改變其意義為「專注」。因此,本作者將用安靜、心的鎮靜或統一的心,來翻譯三摩地。依據布達答大的<巴英字典>,「三摩」的意思是寧靜、寂止。「地」的意思是智慧。當這二者的意義合在一起,「三摩地」的實際意義就是「定慧」(寂止智慧)。如果有人想選用「專注」這個字來用,那就要知道它的意義是心的安靜、心的鎮靜或統一的心,而不是全神貫注,不是寂止定、近行定或剎那定。
6.作者寫出本書,深信「定慧禪修」的系統耕耘,可以同時帶來觀察身心實相過程的「觀」,以及內心的「止」。再者,可以看到並體驗所有緣起現象的因果關係。這意思是,培養洞見的智慧,看清緣起,導致滅除煩惱,得到解脫與覺悟。事實上,佛陀發現到任何一種的「專注練習」不能帶領到達涅槃。
10.二千五百年前佛陀所教的《入出息念經》仍然對日常工作、處理問題以及內心從貪瞋痴解脫的最高目標,提供出訓練和培養心性最簡單、直接、徹底、有效的方法。這兒所描寫的方法是直接從經典本身拿出來,當一個人依照經上的指導去練習,其效果將明顯而容易地看到。作者在此強調,本書的指導不是作者自己的看法,而實際是佛陀本身明顯而精確的指導。它可以被稱做「未稀釋的法」,因為它直接來自經典本身,沒有增加或隨意寫上的觀念。
11.《入出息念經》給出今日能得到的最深的禪修指導。它包含四念住及七覺支,並且指出如何經由「入出息」的練習來圓滿它們。這是以獲得所有的禪修階段(禪那)來達成。此經示出練習「定慧禪修」的直接方法,而沒有將禪修練習分類。奇異的是,今日將禪修分成不同類別,例如,安止定、近行定和剎那定,這些只出現在「論」上,而不曾出現在「經」上。因此,要注意這一點,並且為了正確,要與經比較。
12.達到第四禪修階段後,往上發展有三種可能。此經只處理其中的一種,也就是,獲得所有的色界與無色界的禪修階段,接著體驗「滅想受定」,最後體驗「緣起」的經驗。在這些獲得當中,佛陀提到四種禪修階段其連繼的「心一境性」,是由禪那所建立的。這些階段被描述成「安祥而無色的解脫」,但仍是屬於世間的狀態。藉由微細心理觀察的深入,這些階段不同於色界禪那而依其提升的階段被稱做: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及非想非非想處。如果一個人努力而連續地每日禪修練習,將可獲得這些心識的狀態。由於這是漸進的訓練,在學會如何跑之前,必須先學會走。因此,禪修練習的起步,是進一步發展的基礎。
13.這是一條直接走向解脫與出世涅槃的道路。然而,這需要持續禪修的勤奮努力,觀察禪修的簡單對象-呼吸,伴隨著內心的放鬆與擴大,使得內心變得寧靜、清晰而沒有妄想。
14.當一個人以「定慧禪修法」練習《入出息念經》,將發現練習增多後,創作力和直覺力增加了。這形成一種真正「覺悟之法」的不受時限、普遍的吸引力。「覺悟之法」是體認緣起及四聖諦,有其深度、廣度、簡潔、睿智,做為一個活潑的「大眾之法」的基礎與架構。人們可以感覺到一個根本精神問題的急迫,以及尋找一個不是科學也不是盲信所能提供的答案。
15.較重要的是,經由「定慧禪修法」的最後體驗,此中涉及經驗到不同的禪修階段並且以直接的智慧看到十二支緣起的全部。這意思是直接看到並經驗到第二和第三聖諦。當這兩個聖諦被直接看到並經驗到,意味著第一聖諦和第四聖諦也被看到和練習過。這是因為如果沒有看到苦本身(第一聖諦),就不能看到苦的原因(第二聖諦);如果沒有練習滅苦之道(第四聖諦)就不能滅苦(第三聖諦)。如此,看見並體驗緣起,就表示看到並體驗整個四聖諦,而這實際上是佛法禪修的真正精髓。
16.《入出息念經》的直正目的不外是從痛苦完全解脫出來,而這就是佛法的最高目標-涅槃。佛法正道的練習開展出兩個不同的階段,一個是世間的或準備的階段,一個是出世的或完成的階段。當弟子們逐步訓練培養他們的道德(不斷遵守戒律),內心的寂止或安靜以及智慧增長時,世間道就在增長。「定慧禪修」的練習,使它到達頂點,加深直接的體驗,同時展現萬有的三個特徵(無常、苦、無我)以及所有的聖諦。
17.簡而言之,有二種涅槃,一種是世俗或世間的涅槃,一種是出世間或非世俗的涅槃。禪修者獲得世間或世俗的涅槃是在每次放下執著蓋障,內心釋然而有一種快樂伴隨著。當一個人認真練習「定慧禪修」時,這種涅槃會多次生起。出世涅槃則只發生在禪修者看見並體驗順逆的「緣起」之後(也就是體驗四聖諦之後)。這種出世涅槃須要時間及努力去獲得。但這並不是意味著,在家的男女眾不可能獲得它。每天耐心地練習並偶爾閉關,在一位懂得如何「定慧禪修」的夠格老師指導下,這些在世間過著活躍生活的俗人們,仍然能夠到達出世涅槃的最高目的。《大般涅槃經》中提到,在佛陀時期有許多在家的男女眾規律地練習,他們證得聖位的人數比出家的比丘及比丘尼還要多。一般認為要到達這個目的必須先成為比丘或比丘尼,這並不正確。佛陀的勸導是要所有有興趣於正道的人們「走來看」。這是很好的忠告,因為它有助於這些有興趣的人免於判決、批評的心態,而能實實在在地練習,看看這是否真正的正道。
18.緣起的教導,使佛陀的正道有別於其他的禪修類型。在他奮力於開悟的時期,「緣起」成為一個奇妙的啟開慧眼的發現,使他在黑暗中停止了追尋,他說:「諸比丘!是集,是集。我於尚未聞之法,即生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
一旦成佛,世尊的任務就是去教導緣起(也就是四聖諦)給世人。佛陀一個接著一個開示這個緣起,結果很快地緣起成為所有教導中最核心而重要的。當阿示多阿羅漢被問及如何以最精簡的句子來描述佛法時,他說「諸法生滅」(即,諸法因緣生,法亦因緣滅,是生滅因緣,佛大沙門說。此偈表示緣起。)佛陀以一個句子,排除對這個的懷疑,而歸結出:
「見緣起則見法,見法則見緣起。」(中部第28經)
這個意思是看到並體驗整個聖諦。這是唯一的道路。
祝福 各位法友 平靜、喜悅、快樂
版主代轉
seasky
新生
註冊時間: Sep 23, 2004
文章: 486
發表於: 星期三 九月 28, 2005 2:35 pm
--------------------------------------------------------------------------------
「有尋有伺」亦即「有覺有觀」
「尋」:覺察(正念),清醒的覺察生活中每一時刻身心對應環境所展現的任何狀態。
「伺」:觀察(正知),清楚的觀察生活中每一時刻身心對應環境所展現的任何狀態。
「尋」與「伺」的目的在於透過正念與正知,降伏五蓋獲得身心的初步穩定平衡,進一步實踐四正勤(斷惡修善),依離欲、依滅、向於捨。
新生
註冊時間: Sep 23, 2004
文章: 486
發表於: 星期三 九月 28, 2005 2:35 pm
--------------------------------------------------------------------------------
「有尋有伺」亦即「有覺有觀」
「尋」:覺察(正念),清醒的覺察生活中每一時刻身心對應環境所展現的任何狀態。
「伺」:觀察(正知),清楚的觀察生活中每一時刻身心對應環境所展現的任何狀態。
「尋」與「伺」的目的在於透過正念與正知,降伏五蓋獲得身心的初步穩定平衡,進一步實踐四正勤(斷惡修善),依離欲、依滅、向於捨。
sammasamadhi這個字由 samma 與 samadhi組成,jiazhon 寫:我手上有一本 VRI 版的 Mahasatipatthana Suttam , 他的正定巴利文是用
"sammasamadhi" .
samma一字出現在例如 SAMMASAMBUDDHASA(正等正覺者--Completely and Perfectly Awaken One)
samadhi解釋請參考以下文章摘錄:
==============
5.巴利文「三摩地」(samadhi)也是同樣重要的字,它有許多不同的意義,諸如:寧靜、統一的心、寂止、安祥、安靜、心的鎮靜、靜心、靜止,而一個較少意義的是「專注」。因此,三摩地的真正意義,不只是定點全神專注(安止定)或接近專注(近行定),而是不同程度的寧靜或安靜。很有趣地,Rhys Davids經由研究,發現到在佛陀之前,三摩地這個字並未被用過。甚至,在做菩薩時,他(悉達多太子)所練習的「專注禪修」也不同於「專注」的意義。佛陀將「三摩地」這個字的內涵擴大,用以表示寧靜、智慧、寂止、開放、覺知,以及發展一個具有清明與智慧的心。後來,印度教徒改變其意義為「專注」。因此,本作者將用安靜、心的鎮靜或統一的心,來翻譯三摩地。依據布達答大的<巴英字典>,「三摩」的意思是寧靜、寂止。「地」的意思是智慧。當這二者的意義合在一起,「三摩地」的實際意義就是「定慧」(寂止智慧)。如果有人想選用「專注」這個字來用,那就要知道它的意義是心的安靜、心的鎮靜或統一的心,而不是全神貫注,不是寂止定、近行定或剎那定。
==============
因此,我們後許可以將正定解釋為
『完整完美/圓滿的寂止智慧』──在任何情況、任何時間下(無間等),心都是寧靜與智慧的,這一定包含了完全的正念正知,另一種說法是───在任何情況、任何時間下(無間等)心中不可撼動的寧靜。
這出現在八聖道修習圓滿,徹底圓滿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的的聖者心中。這個也解釋了為什麼『正定』是八聖道的最後一個了。
我發現論壇上有很多法友會參考漢譯阿含經,但根據我個人經驗,這樣可能還不夠,因為語言的障礙會阻擾對於教法的瞭解。
比較保險的方式盡量去參考不同版本,包括英文與八利文。
當然,一般人是很少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來進行這樣的研究工作,事實上禪修/修行也不一定需要這麼多的閱讀與研究,不過,在理解佛陀教法的基本觀念上,還是值得投資時間的,這樣會有利於修行途中在實際禪修與經典閱讀中互相幫助增上。
手上有一套 巴利-英文查詢程式,這個程式能夠將巴利文拆開來解釋,用這個軟體就可以避免花許多時間去猜測了。需要的法友請留言給我。
祝福各位法友 平靜、快樂、安詳
謝謝 NANDA 法友的法義供養及程式分享 ..ychlin 寫:手上有一套 巴利-英文查詢程式,這個程式能夠將巴利文拆開來解釋,用這個軟體就可以避免花許多時間去猜測了。需要的法友請留言給我。
巴利-英文查詢程式,確實有需要用到。
在此提供兩個免費上傳空間,請多善加運用:
http://rapidshare.de/
http://www.zshar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