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非論因果,僅論因說因,佛斥宿命說,僅論緣起塵。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BBCALL
文章: 28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BBCALL » 2005-07-26, 13:58

佛法主要是在論善惡因果報應的嗎?事實上,世尊一方面駁斥這個觀點的不正當性(1),一方面確又有以大神通來說眾生今日種種之善惡為何,這相互矛盾的現象是怎麼一回事呢?

《雜阿含經》(卷2) (五三)白話翻譯:

婆羅門就是如此產生疑問的,他問世尊:「世尊您到底是論述什麼?說什麼?」

世尊答:「我論述的是因,說的是原因。」【此處是大、大、大、非常大的重點
婆羅門問:「論述什麼因?說的原因是什麼?」

世尊答:「我說的是,只要有因與緣的形成,便會聚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2);只要是有因及緣的形成,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便會聚合而生起,當因及緣散滅了(3),那麼便能散滅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當因及緣散滅了,那麼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便不會再聚合生起。」

婆羅門問:「什麼叫做有因及緣起的形成,便會聚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什麼叫做有因及緣起的形成,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處便會聚合而生起?」

世尊答:「愚癡而沒有聽聞真理的凡夫,不能如實知道色蘊的聚集、熄滅、得知(4)、禍害及遠離對色蘊的道理,由於不能如實知道,而會貪愛欲樂於色蘊,以為攀緣這個色蘊就會有快樂,因此,對色蘊來讚美,如此一來,與煩惱相應的心便會於此執著(5)。由於對於色蘊貪愛欲樂,那麼,就會煩惱(6)與執著於緣的現象。」


這段的談話,最大重點就是:「我論因說因」,再強調一次,論因說因,世人以為佛學是論因論果的(7),實則是不太正確的,應當說,佛學是重因而論因,由論因說因告知眾生,世間的真理->「緣起」,而「緣起」,就是更大的重點與核心,這也正是佛學與所有他教的最大不同處了。

應當深深的體會這一段經文,切勿再以為佛法的重點是善惡因果報應,而是論因說因,熄苦滅苦。

頌曰:
佛非論因果,僅論因說因,佛斥宿命說,僅論緣起塵。

在緣起正法的前提下,瞭解世俗的善惡業報,對解脫生死的問題是毫無意義且無幫助的,世尊之所以僅「論因說因」,正是表彰佛法以因緣為立義大本而與所有宗派學說的不同;世尊之所以「論因說因」,更是為彰顯流轉生死之究竟真相,並提出解決之道,為此,將佛法淺化為一般世俗的因果論,而於其中如何來爭論不休,則非世尊本願了。

說明補述:

〈1〉請見中阿含業相應品度經第三。

〈2〉原文「世間」一詞的定義見雜阿含二三一、二三三 經。

〈3〉原文「滅」一詞可能有「危脆敗壞」之意,因此白話翻譯不用「熄滅」,而用「散滅」一語。

〈4〉原文「味」一詞是表達依感覺機能(即眼、耳、鼻、舌、身),所得知對象(色境、聲境、香境、味境、觸境)的意思,因五根為物質所構成,能攝取外界之對象,且能引起心內五識之認識作用,其含意頗為深廣,故甚難白話,勉強僅用「得知」作為表示,其實是不太正確的表達。

〈5〉原文「染著心」一詞是表達愛.貪.喜或是愛.樂.念或是貪.恚.癡所產生的煩惱,導致有所染污與執著,見雜阿含七一、三○五、三四四、四九○、五五○等經。

〈6〉 原文「取」一語為煩惱之異名,又有執著的含意。

〈7〉 關於佛學是論因論果一事,應當注意:

7.1
雜阿含僅有六四一經有提到因果,不過,這是被混入的阿育王部分。可見得修多羅從來不說此問題,但是,不可否認的,四阿含確實有談到善惡報問題,但並不是論因論果。

7.2
因果一詞尚有長阿含談到九異法時使用。

7.3
關於善惡報,增一是有最多處的談論〈相比其他三部〉,然而最古老也最常被引為代表的卻是中阿含經根本分別品鸚鵡經,因此,應當注意本經內容所趣與世俗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論有著不同的差異。

7.4
經文中善惡兩字的真實義,與一般認知上有非常大的不同。 對於未明佛法真諦的大眾百姓來說,是無法一開始就說:「你們要知苦,要熄苦」,因此,世尊是借用當時流行於印度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之說來教導眾生的,以表像來說,所謂的善有善報是說要布施、助人等等,但是由世尊的定義來說,「善」並不是指世俗所認知的善,而是如世尊所說,《中阿含伽彌尼經》:

「彼男女等。精進勤修。而行妙法。成十善業道。離殺.斷殺.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離邪見。斷邪見。得正見。」

世尊更進一步的說:

「若有比丘捨身不善業。修身善業。捨口.意不善業。修口.意善業。彼於未來苦。便自知我無未來苦。.........若自斷苦。不善法滅而善法生。我今寧可自斷其苦。便自斷苦。自斷苦已。不善法滅而善法生。不復斷苦。」

佛法真正的善就是離邪見,有正見,並依此修行,就能得知我於未來將斷一切苦因而不再受苦【四聖諦】,簡單的說明,行世俗的善業,產生正見【正見,八正道之一,乃是知「因緣」之正確觀念】的行為【善行】,則能進一步的滅其業行,斷一切因緣,證入涅槃,解脫生死,這才是佛法中所謂的「善」。

另外,在《中阿含鹽喻經》中,世尊說「惡」:

「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謂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壽命極長。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

這裡便可知道,無論修不修身等等,如果不是依據佛法中所指的真正之善來修行,都是必得「苦果」之報。【大大大的重點】

「善」是依據四聖諦、八正道的正確行為;「惡」是,無論行為是否有無符合世俗的道德觀點,凡是不行佛法中真正的「善」,那麼,就是「惡」。世尊所要教的重點,不是單純的善惡因,也不是單純的做好事,當然也不是「前世的因果可以以現在的業來加以改變」【接受此說的原因是在於要行真正的善】,而是《中阿含達梵行經》:

「若比丘如是知苦。知苦所因生。知苦有報。知苦勝如。知苦滅盡。知苦滅道者。是謂達梵行。能盡一切苦」

〈8〉《雜阿含五三經》原文:

沙門瞿曇。何論何說。
佛告婆羅門。我論因.說因
又白佛言。云何論因。云何說因
佛告婆羅門。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
婆羅門白佛言。世尊。云何為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
佛告婆羅門。愚癡無聞凡夫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不如實知。不如實知故。愛樂於色。讚歎於色。染著心住。彼於色愛樂故取。取緣

〈9〉感謝法友協助修正。

頭像
kantoku
文章: 62
註冊時間: 2005-07-27, 08:00

文章 kantoku » 2005-07-27, 11:42

BBCALL 寫:1. 無論認不認同晚學所提,還是請各位想一想上面世尊說的兩句話嚘。請指教,感恩。
當然不認同。

因與果如何能拆開?說因論因就代表不論果?這是在玩文字遊戲嗎?一篇明明正是在講因果的經文竟會被曲解為不論因果?世間不正是因喜貪而集的苦果?
如果佛教只論因不論果的話,那請問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難道不是佛講的嗎?

因果、世間因果、宿命論這三者怎能畫上等號?即使大乘也不致於把三世因果當成宿命論來解,何況原始佛教。

世間正見也是正見!世尊可沒有說它是邪見。雖然不究竟,也可能與若干外道共,卻不是錯誤的。而且很難想像一個連世間因果都不信者會相信出世間因果。連世間因果都不相信者世尊說是邪見。
例如一個誤認為人死後什麼都沒有的斷滅見者會認為何必修行,等死就好了,而且還要在死前盡量享受一番。可是哪有那麼便宜的事呢?

為了「發前人之所未發」而曲解經文太危險了。

頭像
seasky
文章: 770
註冊時間: 2004-09-23, 08:00

文章 seasky » 2005-07-27, 18:47

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契經 雜因誦】

在重視歷史考據的今日,也開始有佛教的法師、學者注重起原始佛法、注重起四聖諦,但他們解釋四聖諦時總是粗糙地將四聖諦分為世間因果與出世間因果:苦是世間的果、集是世間的因;滅是出世間的果、道是出世間的因。這種粗率的二分法非但不能正確解釋苦聖諦,對苦集聖諦的詮釋更是一種嚴重的扭曲與誤導,隨後當然也連帶地造成苦滅聖諦與苦滅道跡聖諦的偏差理解。

苦與集不能用「世間因、果」來一言以蔽之,滅與道也不能用「出世間因、果」以簡化其法次法向的過程。苦,既是果卻也是因,它不僅是過去行為所引發的既成事實,也是設定未來動向與遭遇的成因,怎能用「世間果」這麼含糊的概念來形容它。苦集聖諦則是詳實完整地解析欲貪令純大苦聚集起的過程,自然不能如算命仙一般地,專為某個特定的果去推算它的成因何在,或為了期待未來特定的果而預測現前應選擇什麼樣的因。滅與道則互為因果,不知滅不可能修道;不修道也不可能證滅,哪裡又能以「出世間因、果」這麼僵化的標籤來處置它們?

苦集聖諦在錯誤的解釋中,總被譯為痛苦的原因:「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今生所受的某種報應,總歸是緣於過去生所造的某個孽。的確!苦集聖諦是能夠交代苦痛無法止息的原由,但是它要闡發的真理就如字面上所呈現:苦「集」聖諦,而不是苦「因」聖諦。

苦集聖諦要顯示的真理是整個生命再再集起的實相。眾生貪戀生命、不斷不斷蒐集延續生命存續的資糧,令生命延續、令苦難延續。集,是動詞,是蒐集、聚集的動作、行為,它所闡明的是一種衝勁、一股動能,這種衝動虎視眈眈地隨時攫取獵物、隨時掌握機會,它處心積慮地延續生命、推動輪迴。這才是整個苦集聖諦的核心真義,而不是錙銖必較地評估殺生短命報、慳吝貧困報、瞋恚醜陋報……等瑣碎會計。正法是積極藉由苦集聖諦透視現法實相,讓學法者了解:生命既是無常、苦、無我的暫存現象,何以能夠如此有效率地延續生死輪迴?堅持純大苦聚集起?一旦能於苦集聖諦如實無間等,便能從而展望苦滅聖諦的實現、奠定苦滅道跡聖諦的進程。苦集聖諦絕不僅是消極承受現生苦報、回首過去業因。

PS. 佛法的重點即在:知道生命的苦因,從現在起不再去製造苦,今後苦將遠離不再延續,則能永盡於苦。

頭像
kantoku
文章: 62
註冊時間: 2005-07-27, 08:00

文章 kantoku » 2005-07-27, 21:31

因果只是一種關係而已。而就連大乘講因果也不會不講三世,為何你們要拼命把因果關係穿上兩世的小鞋然後拼命攻擊?這樣當然把因果變成宿命論,原本沒問題的也會變成有問題。

語言文字本來就很粗糙,要挑語言文字粗糙的毛病永遠也挑不完。但若說只能講因不能講果那也太離譜了。因和果還是有關係上的差別。難道只能說苦的原因是苦嗎?還是須陀洹果要改成須陀洹因?

你最後兩行的PS講得很好,而且不正是在講因果關係嗎?把它加減一字,含義就有差別嗎?

頭像
carnation
文章: 79
註冊時間: 2005-07-14, 08:00
來自: 天涯海角
聯繫:

文章 carnation » 2005-07-28, 05:00

因與果是可以拆開來講的
有因 未必有果 而有果必有因
若知此是苦 則必然要問 是什麼因 緣 使此苦產生
若無此因 緣 則此苦不生
若知此將會產生苦 則必然要另可以使此苦知聚集 長養 的因 緣 消滅
則此苦不會產生 就算已經產生 也必很快消亡

因此 應該注意的是因 緣 而不是那個已經產生的果


把世間正見說成是不善的 這樣的說法不正確
世間正見 佛陀也對在家眾說得 比如常被人提到的善生經
另外
相應部中的女人相應這一部份
講的可不都是世間法?

頭像
carnation
文章: 79
註冊時間: 2005-07-14, 08:00
來自: 天涯海角
聯繫:

文章 carnation » 2005-07-28, 05:02

kantoku 寫:因果只是一種關係而已。而就連大乘講因果也不會不講三世,為何你們要拼命把因果關係穿上兩世的小鞋然後拼命攻擊?這樣當然把因果變成宿命論,原本沒問題的也會變成有問題。

語言文字本來就很粗糙,要挑語言文字粗糙的毛病永遠也挑不完。但若說只能講因不能講果那也太離譜了。因和果還是有關係上的差別。難道只能說苦的原因是苦嗎?還是須陀洹果要改成須陀洹因?

你最後兩行的PS講得很好,而且不正是在講因果關係嗎?把它加減一字,含義就有差別嗎?
可不可以解釋一下
您所說得 兩世 三世 內涵是什麼?
三世的說法 未必符合緣起法喔

頭像
kantoku
文章: 62
註冊時間: 2005-07-27, 08:00

文章 kantoku » 2005-07-28, 12:21

所謂三世即過去現在未來
不只過去造的業影響到現在
現在造的業也會影響到未來
否則如何能修行呢?

不能把因果等同於宿命論
宿命論認為現在乃至未來的一切已經完全由過去所註定
卻不重視現在努力與否對未來的影響

頭像
kantoku
文章: 62
註冊時間: 2005-07-27, 08:00

文章 kantoku » 2005-07-28, 13:29

BBCALL 寫:
另外,在《中阿含鹽喻經》中,世尊說「惡」:

「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謂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壽命極長。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

這裡便可知道,無論修不修身等等,如果不是依據佛法中所指的真正之善來修行,都是必得「苦果」之報。【大大大的重點】
似乎只要是您文中用紅字標上【大大大的重點】之處就是您又要憑己意亂解經文了。鹽喻經不是這樣解的。世尊在鹽喻經中明明是強調修身修戒修心修慧的重要,而且這裏的修身修戒修心修慧講的當然就是按佛法來修,怎麼您把它說成不重要,而且好像是外道法似的?「苦果現法之報」勝過「苦果地獄之報」啊!

解這經的文章很多,為何您不願意按照一般的解法而總是要標新立異呢?如果您的志向是當一位學者,解對解錯對您個人可能無關緊要,只要有許多創見即可。但是各論壇也有許多行者,若灌輸錯誤知見後面的修行可能跟著全錯,怎能不謹慎呢?

還有光是這一經裏佛陀就提了好幾次苦果之報了,為何您還要說佛陀不講因果呢?


中阿含經卷第三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業相應品第二(有十經)(初一日誦)

 鹽喻.和破.度  羅云.思.伽藍

 伽彌尼.師子  尼乾.波羅牢 

  (一一)中阿含業相應品鹽喻經第一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隨人所作業則受其報。如是。不行梵行不得盡苦。若作
是說。隨人所作業則受其報。如是。修行梵行便得盡苦。所以者何。若使有人
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謂有
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壽命甚短。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
苦果地獄之報。猶如有人以一兩鹽投少水中。欲令水鹹不可得飲。於意云何。
此一兩鹽能令少水鹹叵飲耶

答曰。如是。世尊

所以者何。鹽多水少。是故能令鹹不可飲。如是。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
獄之報。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謂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
不修心.不修慧.壽命甚短。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

復次。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
之報。謂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壽命極長。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
受苦果現法之報。猶如有人以一兩鹽投恒水中。欲令水鹹不可得飲。於意云何
。此一兩鹽能令恒水鹹叵飲耶

答曰。不也。世尊

所以者何。恒水甚多。一兩鹽少。是故不能令鹹叵飲。如是。有人作不善業。
必受苦果現法之報。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謂有一人修身.
修戒.修心.修慧.壽命極長。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

復次。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
之報。謂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壽命甚短。是謂有人作不
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猶如有人奪取他羊。云何有人奪取他羊。謂奪羊者
。或王.王臣。極有威勢。彼羊主者。貧賤無力。彼以無力故便種種承望。叉
手求索而作是說。尊者。可見還羊。若見與直。是謂有人奪取他羊。如是。有
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謂
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壽命甚短。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
受苦果地獄之報

復次。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
之報。謂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壽命極長。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
受苦果現法之報。猶如有人雖竊他羊。主還奪取。云何有人雖竊他羊。主還奪
取。謂竊羊者貧賤無勢。彼羊主者或王.王臣。極有威力。以有力故收縛竊者
。還奪取羊。是謂有人雖竊他羊。主還奪取。如是。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
現法之報。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謂有一人修身.修戒.修
心.修慧。壽命極長。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

復次。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
之報。謂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壽命甚短。是謂有人作不
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猶如有人負他五錢。為主所縛。乃至一錢亦為主所
縛。云何有人負他五錢。為主所縛。乃至一錢亦為主所縛。謂負債人貧無力勢
。彼貧無力故。負他五錢。為主所縛。乃至一錢亦為主所縛。是謂有人負他五
錢。為主所縛。乃至一錢亦為主所縛。如是。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
報。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謂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
心.不修慧。壽命甚短。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

復次。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
之報。謂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壽命極長。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
受苦果現法之報。猶如有人雖負百錢。不為主所縛。乃至千萬亦不為主所縛。
云何有人雖負百錢。不為主所縛。乃至千萬亦不為主所縛。謂負債人產業無量
。極有勢力。彼以是故。雖負百錢。不為主所縛。乃至千萬亦不為主所縛。是
謂有人雖負百錢。不為主所縛。乃至千萬亦不為主所縛。如是。有人作不善業
。必受苦果現法之報。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謂有一人修身
.修戒.修心.修慧。壽命極長。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彼
於現法設受善惡業報而輕微也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鹽喻經第一竟(千三百五十一字

頭像
BBCALL
文章: 28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BBCALL » 2005-07-28, 14:21

kantoku 寫: <1>
當然不認同。
.....
為了「發前人之所未發」而曲解經文太危險了。

<2>
你最後兩行的PS講得很好,而且不正是在講因果關係嗎?把它加減一
字,含義就有差別嗎?

<3>
所謂三世即過去現在未來
不只過去造的業影響到現在
現在造的業也會影響到未來
否則如何能修行呢?

不能把因果等同於宿命論
宿命論認為現在乃至未來的一切已經完全由過去所註定
卻不重視現在努力與否對未來的影響

<4>
而且這裏的修身修戒修心修慧講的當然就是按佛法來修,怎麼您把它
說成不重要,而且好像是外道法似的?「苦果現法之報」勝過「苦果
地獄之報」啊!
.....
還有光是這一經裏佛陀就提了好幾次苦果之報了,為何您還要說佛陀
不講因果呢?


關於引文第一項:

法友似乎沒有把文章仔細看完,更沒有去體會經文含意, 就急著發表
,這樣很難討論。晚學說:「無論認不認同晚學所提,還是請各位想
一想上面世尊說的兩句話嚘。」這一句是指正法律中的善與惡的定義
,您如果不同意此段經文所指的定義,請依經指正不同意之處。

至於所謂:「為了「發前人之所未發」而曲解經文太危險了。」之語
,很抱歉,晚學沒那麼大膽,只是照經宣科,而非晚學獨創,您可問
問世尊他「發前人之所未發」是不是錯誤,或者,請您讀完經文後舉
證阿含中何處有可以推翻世尊的「我論因說因」成為「我論因說果」
。如果,法友不依經舉證,請恕無法討論。

關於引文第二項:

seasky法友足具正知正見,明白指出正法律的重點處,這加減一 字的
含義差別,則完全不同,請體會。

關於引文第三項:

法友深知因果不等同於宿命論,非常好,然要談到過去造的業影響到
現在等問題,則必須先共許業的定義,才能繼續,法友既然來此,何
不先說業的定義?

關於引文第四項:

這是交叉比對而知,而不是斷章取義,法友可以用世間思惟去理解,
但世尊強調的卻是說:「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請先
清楚世尊對「苦」字的定義,再來談談因果。請清楚這語是「苦的後
果」而不是「苦的因果」。更請清楚【大大大的重點】是指此句非常
重,這重不重要跟解釋有無錯誤有何關係?

您要大談因果,請先依經證舉例因果的定義,如同前文所說,世尊何
處有論「我論因說果」一語,有就有,沒有就沒有。再者,晚學文中
已經點出世尊所反對的是宿命、尊祐及無因無果的三種因果論,如果
,您認為世尊支持這三種中的其中任何一種,請提經證世尊何處在說
他是支持的,又支持哪一種?而不是無法舉證便說亂解經文。這種無
憑無據的討論是毫無益處的。更請知道開題是【佛非論因果,僅論因
說因】而非【佛反對因果,僅論因說因】。這兩句話的差別是完全不
一樣的,除非,故意將前者視為後者,或是無法體會。

最後,再一次感謝其他法友指出白話翻譯的問題處,所以,晚學修正
整理並指出翻譯時相關語句之定義的經文出處後,重新提出。如有更
精準的相關經文定義,請告知討論。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82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Dogbert » 2005-07-28, 16:56

《中阿含鹽喻經》主要是說,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
而兩者都是作不善業,為何一個受地獄之報,另一個卻不必呢?
差別就在於一個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另一個則修身、修戒、修心、修慧。

佛陀用鹽來譬喻,譬如將少許的鹽投入少許的水中,這樣的水是無法飲用。也就是說一個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善業極少,即使造作一點惡業也會有地獄之報。

反之,將少許的鹽投入恆河的水中,而恆河水的味道卻不受太大影響。也就是說一個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善業極多,造作一點惡業,還不至於有地獄之報。

這個譬喻就是告訴我們,雖然我們是「隨人所作業,則受其報」,過去雖做了不善的業,只要能修身、修戒、修心、修慧,未來還是可以改變。也就是既說因也說果,而且還說果是可以改變的,卻又不是在說宿命論。

若是能進一步修習梵行,則能消滅苦。因為即使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善業極多,這也是無常的。但是這不表示佛陀不要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事實上佛陀對在家人說法,都是先說佈施、持戒、生天之法的。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