諷誦與無間等之異同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回覆文章
頭像
smiaoguan
文章: 27
註冊時間: 2005-01-15, 08:00

諷誦與無間等之異同

文章 smiaoguan » 2005-06-24, 14:42

法隨念是屬慧解門---在專心諦聽後,當下正確無誤的澈見法義,便得法眼淨。 在聽聞正法到正思惟之間,要先能憶持不忘才能進行思惟。由此我們可以說:從聞思修的次第上,就聞思這兩部份將之細分為:1.親近善士 2.聽聞正法 3.憶持諷誦 4.正思唯 5. 正念成就(陀羅尼)?
若就諷誦的部份又可說是與"無間等"之意義相通嗎?
以上請諸位先進賜教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82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Dogbert » 2005-06-26, 12:19

四預流支的次第是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內正思維(如理作意)、法次法向(法隨法行),你說的這些次第我倒是不知道是哪部經有這樣說,最好是把經文出處貼出來參考一下。

憶持諷誦是背誦,無間等(現觀)是完全了解,這兩個是不一樣的意義,無法被相提並論。

頭像
smiaoguan
文章: 27
註冊時間: 2005-01-15, 08:00

文章 smiaoguan » 2005-06-28, 08:28

Dogbert 寫:四預流支的次第是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內正思維(如理作意)、法次法向(法隨法行),你說的這些次第我倒是不知道是哪部經有這樣說,最好是把經文出處貼出來參考一下。

憶持諷誦是背誦,無間等(現觀)是完全了解,這兩個是不一樣的意義,無法被相提並論。
謝謝Dogbert的回應指導
對於您說的 : 憶持諷誦是背誦,無間等(現觀)是完全了解,這兩個是不一樣的意義,現在我可以理解了。

關於修學的次第 我也提出對這一問題的基本依據的經文

關於修學的次第 在《中阿含經》中說到:
「若奉事善知識者,未聞便聞,已聞便利。如是善知識,若奉事者,便習奉事;若有奉事,便習往詣;若有往詣,便習聞善法;若有聞善法,便習耳界;若有耳界,便習觀法義;若有觀法義,便習受持法;若有受持法,便習翫誦法;若有翫誦法,便習觀法忍;若有觀法忍,便習信;若有信,便習正思惟;若有正思惟,便習正念.正智,若有正念.正智,便習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若有解脫,便習盡智」(CBETA, T01, no. 26, p. 490, b16-26)
此中的持法與翫誦法即是我想要瞭解的一環

在《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六(T12,p575b)也稍微能看出一點點先後次第的排序:「我於經中說聞具足,云何具足?若有比丘身口意善,先能供養和上諸師有德之人,是諸師等於是人所生愛念心,以是因緣教授[2]其法,是人至心受持誦習,持誦習已獲得智慧,得智慧已能善思惟如法而住,善思惟已則得正義,得正義已身心寂靜,身心寂已則生喜心,喜心因緣心則得定,因得定故得正知見,正知見已於諸有中心生厭悔,悔諸有故能得解脫。」

此外 在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第二項 契經的神秘化中也解說到:
 佛法的修學,從聽聞而來,所以稱弟子為「多聞聖弟子」,稱為「聲聞」。論到法的修學,就是:「親近善友,多聞熏習,如理思惟,法隨法行」──四預流支。除去親近善友,就是聞、思、修的三慧次第。說得詳盡一些,如『增支部』所說(12):
傾聽‧持法‧觀義‧法隨法行 多聞‧能持,言能通利‧以意觀察‧以見善通達聽法‧受持法‧觀察法義‧法隨法行‧語言成就‧教示開導 。
以意觀察──觀義,就是如理思惟。以見善通達,是法隨法行。在聞與思間,加上持法,是聽了能憶持不忘。言善通利,是流利的諷誦文句,也就是語言成就。教示開導,是為了利他而說法。綜括法義修習的過程,不過六項。
若就上述所舉的是否就能說是聞、思、修的三慧次第上較細的來分是能如印順法師所寫的呢?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46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peacecila » 2005-06-28, 09:48

Dogbert 寫:四預流支的次第是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內正思維(如理作意)、法次法向(法隨法行),你說的這些次第我倒是不知道是哪部經有這樣說,最好是把經文出處貼出來參考一下。

憶持諷誦是背誦,無間等(現觀)是完全了解,這兩個是不一樣的意義,無法被相提並論。
如果能達到「現觀」的程度,那麼,所謂的「憶持諷誦」就變得沒有什麼意義了。因為,對於一位能夠「現觀」的人來說,此時經典隨時開展在「眼」前,佛法怎麼可能會忘失呢?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82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Dogbert » 2005-06-28, 20:12

此中的持法與翫誦法即是我想要瞭解的一環 ......
若就上述所舉的是否就能說是聞、思、修的三慧次第上較細的來分是能如印順法師所寫的呢?
學習事物的順序就是聽聞、思維、修習,這應該是夠明白了吧?再怎麼細分還是不出這三個方向。

佛法如同一帖良藥,把藥吃下去才能治本,每天背誦一百次藥名是不能把病治好的。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