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謊是很不好的行為,你既然要拿莊春江讀經站的說明,那你就好好把人家完整的內容寫出來,不要掐頭去尾只挑你要的部分寫,這樣不但是在顛倒是非,也是在毀謗莊春江讀經站,人家在雜1091經文翻譯時可沒有這麼寫。
預流向(向初果)聖弟子會退轉嗎?
Re: 預流向(向初果)聖弟子會退轉嗎?
我用詞不當,人家在1091經明明不是這麼翻譯,你明知道卻故意不提,反而拿名詞註釋的部分硬套進來,變成莊春江讀經站的翻譯跟你一樣,這不能算掐頭去尾,應該叫張冠李戴才對。
Re: 預流向(向初果)聖弟子會退轉嗎?
雜阿含1091經[正聞本1194經/佛光本1079經](魔相應/八眾誦/祇夜)(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毘婆羅山七葉樹林石室中。
時,有尊者瞿低迦住王舍城仙人山側黑石室中,獨一思惟,不放逸行,修自饒益,時受意解脫身作證,數數退轉,一、二、三、四、五、六反退,還復得時受意解脫身作證,尋復退轉。
彼尊者瞿低迦作是念:
「我獨一靜處思惟,不放逸行,精勤修習,以自饒益, 時受意解脫身作證,而復數數退轉,乃至六反猶復退轉,我今當以刀自殺,莫令第七退轉。」
什麼是意解脫身作證?
這名詞解釋我特別用莊春江解釋給你看,結果你說我張冠李戴。
Re: 預流向(向初果)聖弟子會退轉嗎?
你自己去看網站裡經文翻譯吧,是你自己說莊春江讀經站是這麼解釋,這網站大家都很熟,我就不貼連結了。
Re: 預流向(向初果)聖弟子會退轉嗎?
相應部4相應23經/瞿低迦經(魔相應/有偈篇/祇夜)(莊春江譯)
被我這麼聽聞: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栗鼠飼養處的竹林中。
當時,尊者瞿低迦住在仙吞山坡的黑岩處。那時,住於不放逸的、熱心的、自我努力的尊者瞿低迦觸達暫時的心解脫,但,尊者瞿低迦又從那個暫時的心解脫退失。
第二次,住於不放逸的、熱心的、自我努力的尊者瞿低迦觸達暫時的心解脫,第二次,尊者瞿低迦從那個暫時的心解脫退失。
第三次,住於不放逸的、熱心的、自我努力的尊者瞿低迦觸達暫時的心解脫,第三次,尊者瞿低迦從那個……(中略)退失。
第四次,當尊者瞿低迦住於不放逸……(中略)觸達暫時的心解脫,第四次,尊者瞿低迦從那個……(中略)退失。
第五次,當尊者瞿低迦……(中略)觸達暫時的心解脫,第五次,尊者……(中略)心解脫退失。
第六次,住於不放逸的、熱心的、自我努力的尊者瞿低迦觸達暫時的心解脫,第六次,尊者瞿低迦從那個暫時的心解脫退失。
第七次,住於不放逸的、熱心的、自我努力的尊者瞿低迦觸達暫時的心解脫。
那時,尊者瞿低迦想這個:
「直到第六次為止,我已從暫時的心解脫退失了,讓我取刀[自殺]吧!」
===========================================
你要看莊春江更白話的在這裏「心解脫退失」。
Re: 預流向(向初果)聖弟子會退轉嗎?
我誤會你了,原來你連看網站文章都不會,這解釋明明就在網頁裡很明顯,我還是把解釋貼過來吧。
時受意解脫身作證
「時受意解脫身作證(SA.);得時解脫自身作證(GA)」,南傳作「觸達暫時的心解脫」(sāmayikaṃ cetovimuttiṃ phusi),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他達到暫時性心的釋放」(he reached temporary liberation of mind)。按:《顯揚真義》說,「當障礙法每次突破的剎那解脫,以及在所緣上勝解」的世間等至名為暫時的心解脫(appitappitakkhaṇe paccanīkadhammehi vimuccati, ārammaṇe ca adhimuccatīti lokiyasamāpatti sāmayikā cetovimutti nāma),長老說「世間等至」也就是禪定與無色等至,所以被這麼稱呼,是因為在心安止(absorption the mind)的那一刻,心從障礙法(the opposing states)解脫,並且在其所緣上勝解,但他因病(慢性風病、膽病、痰病)而從這樣的心解脫退失,不能使定的狀態圓滿,每次一進入等至,很快地就又從那個狀態退失。
Re: 預流向(向初果)聖弟子會退轉嗎?
之前我叫你先研究這個開題,就是有一類阿羅漢是依定得暫時解脫的,這類阿羅漢生大病是有可能退定,也退失解脫的,先不說阿羅漢退轉問題,就這個開題就一大堆人否定初果+初禪=三果,問題是369經白紙黑字,還在懷疑什麼?靜心心靜 寫: ↑2025-10-02, 11:00https://oba.org.tw/viewtopic.php?f=5&t=2324
《雜阿含經》(三九六)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日出。周行空中。壞諸闇冥。光明顯照。如是。聖弟子所有集法。一切滅已。離諸塵垢。得法眼生。與無間等。俱三結斷。所謂身見.戒取.疑。此三結盡。名須陀洹。不墮惡趣法。必定正覺。趣七有天人往生。作苦邊。彼聖弟子中間雖起憂苦。聽彼聖弟子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不見彼聖弟子有一法不斷。能令還生此世者。此則聖弟子得法眼之大義。是故。比丘於此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精進修學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此經經文之大義:須陀洹只要證得初禪具足住,即不還此世,也就是說至少是三果聖者!
不知論壇的諸位賢友有沒有注意到《雜阿含經》的這篇經文?
====================================================
諸位先研究一下這個開題,如果認同初果+初禪=三果,後面我們再繼續談。
Re: 預流向(向初果)聖弟子會退轉嗎?
先不說阿羅漢問題,先就這篇初果+初禪=三果來討論,
如果你確認初果+初禪=三果,那麼初禪如果退失,這類依定得三果的會不會退失?
如果你確認初果+初禪=三果,那麼初禪如果退失,這類依定得三果的會不會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