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與身(根)觸(塵)
Re: 呼吸與身(根)觸(塵)
流動的空氣才會對皮膚(身)有觸感,呼吸空氣“流過”身體有感覺之處,才是出入息的業處?開始是鼻孔、人中。。。
Re: 呼吸與身(根)觸(塵)
以下是我今早起床在被窩時的個人思維,沒有任何的根据考證:
流動的空氣和皮膚接觸時會產生舒服的感覺,因爲有舒服的感覺所以注意力會被這舒服的感覺所吸引,且因爲舒服, 注意力會停留在這種感覺比較長的時間,所以繼續以下思維:
受有:
樂受---這應該是初期“注意力定在那裏”所需要的誘因,必要的誘因
不苦不樂受---沒感覺?有如癡呆,哪來的“定” 和 目標
苦受---避之惟恐不及,和目標方向相反
流動的空氣和皮膚接觸時會產生舒服的感覺,因爲有舒服的感覺所以注意力會被這舒服的感覺所吸引,且因爲舒服, 注意力會停留在這種感覺比較長的時間,所以繼續以下思維:
受有:
樂受---這應該是初期“注意力定在那裏”所需要的誘因,必要的誘因
不苦不樂受---沒感覺?有如癡呆,哪來的“定” 和 目標
苦受---避之惟恐不及,和目標方向相反
Re: 呼吸與身(根)觸(塵)
修“止”和修“觀”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嚴格來説,“正定”指的是“觀”,但有時經中也用“四禪”指代“正定”,然而“四禪”指的卻是“止”,這並不是經中的錯誤,而是强調“止”的作用,尤其可以對“觀”的修習帶來幫助,因此要正確地理解,需要和其他經文做交叉對比,才能有更完整的理解。
“止”本身不能帶來“觀”,卻對“觀”的修習有幫助,這是爲什麽呢?
事實上,“觀”的修習可以帶來“止”,卻不會帶來禪那。
直接修“觀”需要较强的“智慧根”,而對於許多衆生來説恰恰是缺乏的,要這麽做也困難重重。
其中,最爲顯著的是,聼了“法”,讀了經,卻由於受五蓋影響,無法專注思考“法”,理解“法”。
無法洞察“法”,對“法”連初步的瞭解都沒有,正見無法生起,當然談不上修“觀”。
故這種情況下,修“止”的作用就很明顯了,可以加强和提高智慧根,這就是通俗的由“定”生“慧”。
但沒有“正見”爲指導,這種“定”自然無法導向完全的解脫,卻對“正見”的建立和生起有幫助。
意思是,通過修“止”,減少障礙(五蓋),讓弟子可以在聼法、回憶法、讀經時,有所理解,建立“正見”。
因此,這種情況下,明顯“止”對解脫有幫助,把它說成是“正定”,也是有其道理。
但具體來説,衆生的“智慧根”各有不同,故有的是先“止”後“觀”,有的是先“觀”後“止”,有的是“止”、“觀”並起,這是由於業力差別之故。
其中《長部》的《念處經》所提到的“念呼吸”,就是“止”的修習。
由於這篇經文將“止”和“觀”同時安排在一篇經文裏,雖然看起來内容長且豐富,卻容易引起讀者混淆這兩者。
《相應部》的多篇短經文往往只描述某一方面的内容,且是根據主題分經,讓人較易識別某些重要概念,因此交叉對比不同經文是重要的。
一個短篇“經文”往往不描述完整的過程,卻也在闡述某一主題的重要概念,因此,讀者可以發現“正念”具體的含義,及爲何它被視作修“觀”。
具體 到“正念”的修習,從衆多短篇的經文可以得知,它并不是具體指某種“定”的修持方法,而修習者最終是需要時時刻刻保持有念的,當然這在一開始是做不到的。
嚴格意義上,“正定”專指“正念”帶來的“定”,但廣義上的“正定”也包括了爲了修“觀”而先修的“止”。
嚴格來説,“正定”指的是“觀”,但有時經中也用“四禪”指代“正定”,然而“四禪”指的卻是“止”,這並不是經中的錯誤,而是强調“止”的作用,尤其可以對“觀”的修習帶來幫助,因此要正確地理解,需要和其他經文做交叉對比,才能有更完整的理解。
“止”本身不能帶來“觀”,卻對“觀”的修習有幫助,這是爲什麽呢?
事實上,“觀”的修習可以帶來“止”,卻不會帶來禪那。
直接修“觀”需要较强的“智慧根”,而對於許多衆生來説恰恰是缺乏的,要這麽做也困難重重。
其中,最爲顯著的是,聼了“法”,讀了經,卻由於受五蓋影響,無法專注思考“法”,理解“法”。
無法洞察“法”,對“法”連初步的瞭解都沒有,正見無法生起,當然談不上修“觀”。
故這種情況下,修“止”的作用就很明顯了,可以加强和提高智慧根,這就是通俗的由“定”生“慧”。
但沒有“正見”爲指導,這種“定”自然無法導向完全的解脫,卻對“正見”的建立和生起有幫助。
意思是,通過修“止”,減少障礙(五蓋),讓弟子可以在聼法、回憶法、讀經時,有所理解,建立“正見”。
因此,這種情況下,明顯“止”對解脫有幫助,把它說成是“正定”,也是有其道理。
但具體來説,衆生的“智慧根”各有不同,故有的是先“止”後“觀”,有的是先“觀”後“止”,有的是“止”、“觀”並起,這是由於業力差別之故。
其中《長部》的《念處經》所提到的“念呼吸”,就是“止”的修習。
由於這篇經文將“止”和“觀”同時安排在一篇經文裏,雖然看起來内容長且豐富,卻容易引起讀者混淆這兩者。
《相應部》的多篇短經文往往只描述某一方面的内容,且是根據主題分經,讓人較易識別某些重要概念,因此交叉對比不同經文是重要的。
一個短篇“經文”往往不描述完整的過程,卻也在闡述某一主題的重要概念,因此,讀者可以發現“正念”具體的含義,及爲何它被視作修“觀”。
具體 到“正念”的修習,從衆多短篇的經文可以得知,它并不是具體指某種“定”的修持方法,而修習者最終是需要時時刻刻保持有念的,當然這在一開始是做不到的。
嚴格意義上,“正定”專指“正念”帶來的“定”,但廣義上的“正定”也包括了爲了修“觀”而先修的“止”。
Re: 呼吸與身(根)觸(塵)
以爲聖弟子的正見會隨著其他條件而生滅?
儘管從初果至阿羅漢果是正見在不斷加强的過程,但是雖説無明是因緣而起,會增强或減弱,與之相對的是智慧根也會增强或減弱,但我們不説聖弟子在活著時的會在某種情況下失去正見,當然最終涅槃(入滅)後那是另説。
是否有在經中曾讀過聖弟子會退轉?
事實上,初果的特徵就是獲得無法動搖的正見,無論是否修持禪那,無論是否在禪那中。
更進一步說,正見還可以細分爲有學的正見和無學的正見,初果至三果的正見,是有學正見,而阿羅漢的正見是無學正見。
如果連初果都未曾獲得,那麽就談不上有學的正見了。
可曾記得初果的特徵,即斷三結,其中“身見”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你知道這一點,就知道於禪那中正見消失這是不合理的,因爲初果不會因爲身在禪那中而重新有“身見”。
事實上,正因爲“正見”獲得后不退轉,才有在無色界中入滅的可能。
經中明確記載,聖弟子於無色界中命終之後,於彼處入滅,不再輪回,而凡夫命終之後,繼續輪回。
更進一步說,無色界衆生的心十分純粹,無色界的凡夫無法理解佛法而變成聖弟子,因此這種説法意味著聖弟子是來自其他世界的轉生,並在命終時證阿羅漢果,而擺脫輪回。
從經中可以得知,某些弟子未曾修習禪那,僅憑聽聞佛法便能證得初果或二果,何故?
其智慧根較强,能較爲輕易生起正見。
更進一步說,爲何有的人感覺似乎可以理解經義,卻無法擺脫三結?
凡夫的根門不被守護,由觸生受,故貪、嗔、癡的增長無法減少,因此正見難以生起。
如同男人見美女,受其吸引,首先生起貪婪,進而忽略女子的種種不足之處,此乃無明之增長。
如同賭徒賭博,被賭博的勝利吸引,進而忽略賭博種種危險之處,此乃無明之增長。
如同人見醜陋的人,而生起害人之心,所思所言所行皆有嗔恨之心所主導,其行爲失去理智,無法行利己利他之行,此乃無明增長。
本來修持正念就是著重守護根門,然而如前言,這麽做的前提是正見的生起,無法生起正見,反過來無法守護根門?
這就 是“止”的作用,增强智慧根。
另外,未曾證初果的凡夫,確實可以通過反復回憶佛法,反復聼法,反復讀經,來加深對佛法的理解,最終產生正見,這是弟子如果不修習“止”可采用的辦法,但成效同樣取決於智慧根的强弱。
可曾聽聞或讀過,八正道中正見首先需生起,不生起正見,就無從修習八正道?
另外,“定”不等同於“止”,如同“人”不等同於“男人”。
不過 ,不依於“止”的“定”,本質上只有佛所教授的八正道才獨有。
儘管從初果至阿羅漢果是正見在不斷加强的過程,但是雖説無明是因緣而起,會增强或減弱,與之相對的是智慧根也會增强或減弱,但我們不説聖弟子在活著時的會在某種情況下失去正見,當然最終涅槃(入滅)後那是另説。
是否有在經中曾讀過聖弟子會退轉?
事實上,初果的特徵就是獲得無法動搖的正見,無論是否修持禪那,無論是否在禪那中。
更進一步說,正見還可以細分爲有學的正見和無學的正見,初果至三果的正見,是有學正見,而阿羅漢的正見是無學正見。
如果連初果都未曾獲得,那麽就談不上有學的正見了。
可曾記得初果的特徵,即斷三結,其中“身見”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你知道這一點,就知道於禪那中正見消失這是不合理的,因爲初果不會因爲身在禪那中而重新有“身見”。
事實上,正因爲“正見”獲得后不退轉,才有在無色界中入滅的可能。
經中明確記載,聖弟子於無色界中命終之後,於彼處入滅,不再輪回,而凡夫命終之後,繼續輪回。
更進一步說,無色界衆生的心十分純粹,無色界的凡夫無法理解佛法而變成聖弟子,因此這種説法意味著聖弟子是來自其他世界的轉生,並在命終時證阿羅漢果,而擺脫輪回。
從經中可以得知,某些弟子未曾修習禪那,僅憑聽聞佛法便能證得初果或二果,何故?
其智慧根較强,能較爲輕易生起正見。
更進一步說,爲何有的人感覺似乎可以理解經義,卻無法擺脫三結?
凡夫的根門不被守護,由觸生受,故貪、嗔、癡的增長無法減少,因此正見難以生起。
如同男人見美女,受其吸引,首先生起貪婪,進而忽略女子的種種不足之處,此乃無明之增長。
如同賭徒賭博,被賭博的勝利吸引,進而忽略賭博種種危險之處,此乃無明之增長。
如同人見醜陋的人,而生起害人之心,所思所言所行皆有嗔恨之心所主導,其行爲失去理智,無法行利己利他之行,此乃無明增長。
本來修持正念就是著重守護根門,然而如前言,這麽做的前提是正見的生起,無法生起正見,反過來無法守護根門?
這就 是“止”的作用,增强智慧根。
另外,未曾證初果的凡夫,確實可以通過反復回憶佛法,反復聼法,反復讀經,來加深對佛法的理解,最終產生正見,這是弟子如果不修習“止”可采用的辦法,但成效同樣取決於智慧根的强弱。
可曾聽聞或讀過,八正道中正見首先需生起,不生起正見,就無從修習八正道?
另外,“定”不等同於“止”,如同“人”不等同於“男人”。
不過 ,不依於“止”的“定”,本質上只有佛所教授的八正道才獨有。
Re: 呼吸與身(根)觸(塵)
事實上,正因爲“正見”獲得后不退轉,才有在無色界中入滅的可能。
經中明確記載,聖弟子於無色界中命終之後,於彼處入滅,不再輪回,而凡夫命終之後,繼續輪回。
------請問這段話的出處及根據?
感覺上像是利用AI寫出來的?
有時AI會抓一些沒有根據或不存在的經文,讓引用者不自知
净居天是在色界,不是無色界
經中明確記載,聖弟子於無色界中命終之後,於彼處入滅,不再輪回,而凡夫命終之後,繼續輪回。
------請問這段話的出處及根據?
感覺上像是利用AI寫出來的?
有時AI會抓一些沒有根據或不存在的經文,讓引用者不自知
净居天是在色界,不是無色界
Re: 呼吸與身(根)觸(塵)
我並沒有說净居天在無色界。
我提到轉生到無色界的聖弟子,指的是初果和二果的聖者,因爲技術上來説聖弟子指的是從初果至阿羅漢果的聖者,而三果聖者只能轉生至净居天,而阿羅漢不受後有,所以只能是初果和二果的聖者。
具體來説,是《增支部3.116》提到的,雖此經沒有明確提到聖弟子的果位,但理解佛經是需要交叉對比其他經,因此可以知道這些聖弟子的具體身份。
另外,儘管上座部的注釋將這些聖弟子稱作“禪那不還者”,但嚴格意義上,無論是否証得禪那,初果和二果的聖者無法與三果聖者相提并論。
何故?
禪那的獲得是因緣而起的,故經中特別提到如果該聖弟子在過世前未曾失去禪那或無色界定,才能轉生至色界或無色界,而三果聖者證得果位,不會退轉,因此轉生至净居天是必然的,並在該處證得阿羅漢果,如果他不曾在過世前就成爲阿羅漢的話。
這也間接説明了禪那或無色界定與果位沒有直接關係。
另外,儘管上座部的注釋或一些人傳統上把“四梵住”看作是獲得禪那的方式,經中對“四梵住”的解釋和“四禪”截然不同,而它們也是轉生至色界的方式。
僅從經中判斷,即使未證得禪那,也可以“四梵住”的方式轉生之色界。
我的回答是基於我個人的修持,我對佛法的理解。
我對佛法的理解是來自佛經,繼而親自修行,加深理解,反復回憶佛法,重複讀經。
我確實嘗試過和AI對話,但是具體回復需要你特別指出内容出處,或者特別提出論據,它們技術上還無法提供指導,尤其是對初學者而言。
另外,從微軟Copilot和Google Gemini的體驗截然不同,即使明確指出經文出處或論據,Google Gemini似乎還是會引用主流看法,而不會針對所提出的論點做出總結。
所以,我的回答並不是來自AI的幫助。
甚至,想通過AI找到具體經文出處都面對困難。
不過,菩提比丘所做的英語翻譯,及Wisdom Publications的其他《尼柯耶》的英語翻譯,對查找經文出處相當有用。
我本人沒有完整地背誦四部《尼柯耶》,但英語關鍵詞對查找經文非常有用,比如mindfulness, concentration等等,這是因爲語言的特點的關係。
一開始我也是讀北傳的《阿含經》的,但是經文編排的順序混亂,令我難以理清明確的頭緒,而《相應部》根據主題的分類,確實對理解經文幫助很大,另外有些内容還是需要其他《尼柯耶》作補充的,簡而言之就是交叉對比。
從兒童時期開始讀《阿含經》,到如今已過去了數十年了,修行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而即使完成了修行的阿羅漢,也是可以從修持正念中立即體驗到快樂的。
我提到轉生到無色界的聖弟子,指的是初果和二果的聖者,因爲技術上來説聖弟子指的是從初果至阿羅漢果的聖者,而三果聖者只能轉生至净居天,而阿羅漢不受後有,所以只能是初果和二果的聖者。
具體來説,是《增支部3.116》提到的,雖此經沒有明確提到聖弟子的果位,但理解佛經是需要交叉對比其他經,因此可以知道這些聖弟子的具體身份。
另外,儘管上座部的注釋將這些聖弟子稱作“禪那不還者”,但嚴格意義上,無論是否証得禪那,初果和二果的聖者無法與三果聖者相提并論。
何故?
禪那的獲得是因緣而起的,故經中特別提到如果該聖弟子在過世前未曾失去禪那或無色界定,才能轉生至色界或無色界,而三果聖者證得果位,不會退轉,因此轉生至净居天是必然的,並在該處證得阿羅漢果,如果他不曾在過世前就成爲阿羅漢的話。
這也間接説明了禪那或無色界定與果位沒有直接關係。
另外,儘管上座部的注釋或一些人傳統上把“四梵住”看作是獲得禪那的方式,經中對“四梵住”的解釋和“四禪”截然不同,而它們也是轉生至色界的方式。
僅從經中判斷,即使未證得禪那,也可以“四梵住”的方式轉生之色界。
我的回答是基於我個人的修持,我對佛法的理解。
我對佛法的理解是來自佛經,繼而親自修行,加深理解,反復回憶佛法,重複讀經。
我確實嘗試過和AI對話,但是具體回復需要你特別指出内容出處,或者特別提出論據,它們技術上還無法提供指導,尤其是對初學者而言。
另外,從微軟Copilot和Google Gemini的體驗截然不同,即使明確指出經文出處或論據,Google Gemini似乎還是會引用主流看法,而不會針對所提出的論點做出總結。
所以,我的回答並不是來自AI的幫助。
甚至,想通過AI找到具體經文出處都面對困難。
不過,菩提比丘所做的英語翻譯,及Wisdom Publications的其他《尼柯耶》的英語翻譯,對查找經文出處相當有用。
我本人沒有完整地背誦四部《尼柯耶》,但英語關鍵詞對查找經文非常有用,比如mindfulness, concentration等等,這是因爲語言的特點的關係。
一開始我也是讀北傳的《阿含經》的,但是經文編排的順序混亂,令我難以理清明確的頭緒,而《相應部》根據主題的分類,確實對理解經文幫助很大,另外有些内容還是需要其他《尼柯耶》作補充的,簡而言之就是交叉對比。
從兒童時期開始讀《阿含經》,到如今已過去了數十年了,修行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而即使完成了修行的阿羅漢,也是可以從修持正念中立即體驗到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