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自性的意思是說不能把某一個功能單獨拿出來作為的認知的佐證, 彼方說有人說種子有種子性, 但是如果沒有水 肥料和土壤, 種子是不可能發芽, 不可能發芽的種子就不能有種子性了, 不是嗎?一陣風 寫: ↑2024-01-27, 14:08hi,你好。
@中論中的,萬物的無自性性,就直接說明了,沒有一個作為獨立功能的載體。
你說沒有一個作為獨立功能的載體,那麼很明顯你已經犯了斷滅見的錯誤,佛陀於法不說斷滅見,例如人死如燈滅,死了就一了百了,既然如此,那你又何必那麼辛苦的去修行呢?
常聽人說的無自性,意思是說一切萬物皆是屬於生滅的無常的,不存在著永恆不滅的自我,例如靈魂就是屬於生滅的無常的,根本談不上永恆不滅,為什麼呢,因為靈魂會不斷的藉由時間轉世來改變,既然有了不斷變化的面貌,靈魂裡面所蘊藏的因果業報訊息,也會不斷的在改變,因此根本不是佛陀所說的永恆不滅。
在下所說的載體這是根據客觀的觀察結果,所提出的問題,其實載體這個概念在佛陀之前就已經常被人們拿來思考,不僅僅是佛教,其他的宗教,也有類似的思考,所以載體這個概念,是普遍存在於人類宗教文化思想裡面,從古代到現在都一直有人在思考這個問題,例如人們所提到的靈魂,就是類似載體的概念,當然有關於載體的名相,會隨著各宗教的不同,地域的不同,民族文化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其所指的都是同一個概念。
為什麼人們會思考載體這個概念呢,那就是因為觀察到了眾生有生死輪迴以及因果業報的現象,所以才會去思考這個問題,如果載體不存在的話,那麼生死輪回以及因果業報的現象也就不可能成立,阿含經裡面有著非常明顯生死輪回以及因果業報的觀念,所以修行人去思考這個問題,這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你難道對這個一點興趣都沒有嗎?
那麼什麼是佛陀所說的永恆不滅呢,雜阿含經335經裏面有提到第一義空的概念,那才是佛陀所說的不生不滅,第一義空的概念,也就是非我非非我,遠離一切諸相,遠離一切有無兩邊的中道之義,與在下所說的載體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下之前有解釋過335經,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看看。
@當然,正如我其他帖子表達過的,想這種事情,對我自己是障礙,對很多其他人我覺得也是障礙。
我的意思是一直思索這些問題,自然會減少相應應該思索的東西,不去應該思索的東西,個人覺得就是障礙。
沒錯,載體的概念不容易理解,也不容易被客觀的觀察到,但你沒有觀察到,不代表別人沒有觀察到,更不代表不存在,如果你有興趣的話,你可以自己去慢慢思考,如果你沒有興趣的話,也可以略過不談,做任何事情就是要有自己的主見,自己不喜歡的東西,那又何必勉強自己去接觸呢。
同樣關係, 如果需要傳遞一個“黔無驢”的概念, 必定要共同認知驢這個概念, 但是如果世界上沒有驢這個概念,完全 可以胡亂編一個驢的概念, 然後告訴大家, 這個概念是大家所公認的 , 是前人觀察到的, 我也觀察到了。。。
還是聽簡單的。
信息的傳遞一定就需要載體嗎?
我沒有意願想要說服你, 我只是談談我的想法, 哈哈, 我就此退出。
退出前, 轉個經, 哈哈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拘留搜調牛聚落。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為汝等說法,初、中、後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梵行清白,所謂第一義空①經。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第一義空云何為第一義空經?諸比丘!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除俗數法。俗數法者,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無明緣行,行緣識……」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起。又復,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如是廣說,乃至「純大苦聚滅。比丘!是名第一義空法經。」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
有業報而無作者
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
除俗數法
我覺得這部經直接就說了無自性, 信息傳遞不需要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