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我的祖母是一貫道的道親,在我十幾歲時就帶我去「求道」經過一些儀式之後,他們說我已經「得道」了,但是我毫無得道的感覺,心理想著,得道有這麼容易嗎?長大之後由於離鄉背井,我的祖母也去世了,因此逐漸忘了那段「求道」的往事。
到了1976年,有一次我到書局去尋找我想看的書,店員對我說盧勝彥的書很暢銷,因此我就買了兩本,書中所寫的都是神仙鬼怪的事。當時我對無形的世界完全陌生,因此看得津津有味,對無形的世界也發生好奇和興趣,這時我又想起那段「求道」的往事,什麼是「道」?我還是滿腹狐疑。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道」究竟是什麼寶貝,值得孔子如此讚歎?我想那一定是無價之寶,有必要一探究竟,從此投入一連串「道」的追尋。
老子講「道」,道教修「道」,至於什麼是「道」?老子也沒有講得很清楚。他說:「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說「道」是不可言說的,能說的「道」就不是真實的「道」。既然不能說,那麼五千多字的«道德經»又是什麼?我認為那只是「道」的現象而己。
據說老子欲出函谷關,被關主留了下來,因為盛情難却而寫下五千多的字的«道德經»送給尹喜。沒想到這部«道德經»後來竟然成為道家和道教的聖經,老子也順理成章成為道家和道教的教主。雖然研究«道德經»的人比比皆是,但是對«道德經»的解讀,到現在還是莫衷一是各自表述。
我看不懂文言文,也看不懂«道德經»,因此不宜對它說三道四。老子講「道」佛陀說「法」,既然看不懂«道德經»,那就看«阿含經»。從結果論來說,道教與佛教相去甚遠,因為佛陀的弟子可以成就阿羅漢果,道教的修道者只能修到神仙。對一般人來說,神仙令人羨慕崇拜,但是他還是無法與阿羅漢相提並論,因為神仙是天道,阿羅漢已出離三界六道。
根據一般專家學者的解釋「道」就是天地萬物宇宙人生運行的自然法則,這個自然法則老子說他不知其名,勉強稱之為「道」。從佛教的觀點來說,這個自然法則,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所以我大膽假設「道」就是「法」,就是因緣法。
從因緣法而衍生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因果律。例如殺人放火通達地獄界,貪得無厭通達餓鬼界,不明是非通達畜生界,同理心通達人界,慈悲喜捨通達天界,八正道通達涅槃界。一切眾生都各行其「道」,各得其所,因此「道」有時也可以解釋為路或途徑。譬如種瓜得瓜這是「道」的現象,從「種」到「得」的發展過程才是「道」的本身。
這種發展的過程非常奧妙,很難說清楚講明白,所以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
但是佛陀說:「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因此「道」就是因緣法,因和果之間的連結就是因緣法,因此身口意的行為就非常重要,它好像我們未來世的設計師,要怎麼收獲就得怎麼栽。如果我們不願淪落惡道,就不要作惡,如果希望往生善道,就要行善,如果希望出離生死輪迴,就要實踐八正道。
佛告須跋:若諸法中,無八聖道者,則無第一沙門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果。須跋以諸法有八聖道故,便有第一沙門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果。須跋,今我法中有八聖道,有第一沙門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果,外道異眾無沙門果。
«長阿含經遊行經»佛陀明確宣示,有八聖道才有沙門果,無八聖道便無沙門果,因此外道和拋棄八聖道的佛教徒都沒有沙門果。所謂沙門果就是出凡入聖的四種果位,沒有果位的都是凡夫。
我們從因緣法到因果律,可以得到很多啓示。例如我們不再迷信救世主或命運之神。因為吉凶禍福來自因緣法和因果律,不是來自佛陀、上帝或鬼神。主導我們的命運是觀念和行為,我們只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就可以趨吉避凶,離苦得樂,解脫自在。
「道」是因緣法,無論天地萬物三界六道……無一不是因緣法,因此「道」無所不在。我們學法不是學全部的法,也不是要做全知全能的萬事通或萬能博士,我們只是選擇一些最重要、最有價值的法來學習。什麼是最重要、最有價值的法?這個問題自古以來,就沒有統一的答案,因此宗教林立百家爭鳴,老王賣瓜自賣自誇,誰也不服誰。因此佛、道、儒、基督、穆斯林,彼此不吵架已經很不錯了,不可能一家親。
有一次佛陀和諸比丘來到一處樹林,佛陀抓起一把樹葉,然後對諸比丘說:「我教導你們的法,就像我手中的樹葉這樣的少,但是這些極少數的法就足以修身、修戒、修心、修慧,而使你們得到解脫。我所不說的法就像樹林的樹葉那麼多,為什麼不說?因為那些法對解脫毫無幫助。」因此佛陀只教導知苦與滅苦,佛陀認為那些無量的法都不重要,解脫生死輪迴才是當務之急。
世間法無量無邊,然而我們的生命非常有限,我們所能學習的東西也非常有限。我們應該仔細的想一想,人生的意義和價值究竟是什麼?把這個問題想通了,我們就可以決定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黃o義 2023.6.27)
.......願大家平安法喜,日日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