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續會寫些有關於正定的見聞與理解,希望對茫茫於修行與來生的教友有點幫助。
首先,正定在八正道裏的定義,不管是世間與出世間正定都是指向四禪,但因為禪定難修難得,正定等於四禪的解釋,還是讓一般人難以理解。
個人以往見過對正定最好的形容就是阿姜查所說的“靜止的流水”,其實簡單地説“正定”就是“正念之流”,也就是説“當正念如念念相續的流水不斷”,就會形成“正定”了。
舉例來說,禪坐時,念頭無惡,但生起念頭時,唯有善念,純善無惡,相續不斷,此時就是正定(世間正定);如念頭與五蘊無常法、四聖諦、緣起法相應,這就是出世間正定。正定練習到純熟的境界,最好能達到上座下座打成一片的程度。
其實,注意探究會發現,所謂的正定(正念之流),其實就是南傳所謂的“觀禪”。
阿姜查形容正念如靜止的流水,他應該也沒意識到他正在解釋的是經典中的正定,可是如果對正定有足夠理解的人,就會知道他正在解說正定。
盡量避免以一位僧侶對呼吸法的解說是否符合安那般那十六階去論斷一位僧侶是否證得解脫境界,因為達到解脫境界,主修的法門唯有八正道,甚至可以說,透過呼吸法,達到解脫,修的還是八正道,而且從來也沒有規定說一定要透過正確的修行呼吸法才能修成正定,應該從平常的生活行持是否符合八正道來論證正定與解脫。
"正定”的見聞與理解
Re: "正定”的見聞與理解
老子:
“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
自古以來,不管是中國或印度,常有類似“嬰兒喻”的解脫論調,用“嬰兒喻”來説明:“解脫境界就是像嬰兒一樣,天真無邪,無思無慮”。但是,原始佛法對“嬰兒喻”的論辯則是反問:“那所有的嬰兒不都成了解脫者?”
從原始佛法對嬰兒喻的論辯就會理解“像嬰兒般無思無慮”不是佛法對解脫境界的要求。
“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
自古以來,不管是中國或印度,常有類似“嬰兒喻”的解脫論調,用“嬰兒喻”來説明:“解脫境界就是像嬰兒一樣,天真無邪,無思無慮”。但是,原始佛法對“嬰兒喻”的論辯則是反問:“那所有的嬰兒不都成了解脫者?”
從原始佛法對嬰兒喻的論辯就會理解“像嬰兒般無思無慮”不是佛法對解脫境界的要求。
Re: "正定”的見聞與理解
四正勤:
“
已生之惡令斷絕;
未生之惡令不生;
未生之善令生長;
已生之善令增長。
”
從四正勤所教授的內容,不難發現“八正道”很注重“正面思考”,可以稱呼“八正道”為:”八種正面思考法則”。八項道諦中的每一項道諦都建議了一種思考法則與思考範圍,清清楚楚教授佛法的修行者八種將心靈安住的思考標的。
基本上,無事無煩惱的時候,可以放輕鬆、澈底放空什麼都不想,就像四禪所描述“捨念清淨”。但是,一旦有所思維,思考的範圍就必須安住於有益正道的事項,歷經這樣的過程,才會逐漸符合四正勤所描述:
“
已生之惡令斷絕;
未生之惡令不生;
未生之善令生長;
已生之善令增長。
”
“
已生之惡令斷絕;
未生之惡令不生;
未生之善令生長;
已生之善令增長。
”
從四正勤所教授的內容,不難發現“八正道”很注重“正面思考”,可以稱呼“八正道”為:”八種正面思考法則”。八項道諦中的每一項道諦都建議了一種思考法則與思考範圍,清清楚楚教授佛法的修行者八種將心靈安住的思考標的。
基本上,無事無煩惱的時候,可以放輕鬆、澈底放空什麼都不想,就像四禪所描述“捨念清淨”。但是,一旦有所思維,思考的範圍就必須安住於有益正道的事項,歷經這樣的過程,才會逐漸符合四正勤所描述:
“
已生之惡令斷絕;
未生之惡令不生;
未生之善令生長;
已生之善令增長。
”
Re: "正定”的見聞與理解
一樣也不一樣,其實八個道品中的每個道品都是這樣,內容上都有詳、略與初階、進階之分,也有道品實修上承先啟後層層增上的相互關係。四正勤的善與惡和世間的善與惡相同嗎?
四正勤這裏的惡與善,詳細指的是五蓋與五根。但從世間正見開始,就形象化地說明了“透過佈施善行,親近善知識”,再由親近的善知識教導了善惡業報的道理,啓發正思維。等於説,從世間正見開始,就已經走在滅惡修善的正道上。
Re: "正定”的見聞與理解
解脫不在於想或不想,而在於想些什麼?對生起的欲尋、惡意,不是 “順其自然” 的只要保持觉知,而是要随即主动 “使心在业處上工作” 而作調節,轉变為离欲、慈悲心。
對。修行不是 “一切順其自然,只要保持觉知”。否則,當惡生起時也是有觉知的,“只要保持觉知” 也自以為是在修行了,可怕。……
念頭非正既邪,有八正道也有八邪道,所以正念有限定範圍並不是漫想連篇,這是修習正念時,一定要注意的要領。但講到為什麼要將心念安住於正道?因為這麼做,真的是舒適,少苦,因有這樣的利益與體悟,才願意這麼做。
佛法的修行,其實也有簡單的一面,“轉念”--“轉移念頭,將心念安住於正道上”,轉念、轉移注意力,這只要是心智正常的一般人都可以做到的能力,但是做得好與不好?這就是修行深與淺的問題了。
正定難以成就的主因,經典説,是因五蓋(貪瞋癡疑慢)纏縛於心。當心安住於正道,不再受五蓋纏縛,正定將不請自來。
Re: "正定”的見聞與理解
"
佛法修行兩大實用法則:
1、正面思考法則
2、替代法則。
”
以觀呼吸法來說,由於眾生的心皆習慣性深受貪瞋癡疑慢五蓋所纏縛,難以脫困,因此佛陀施設觀呼吸法門,讓眾生轉移心念至呼吸出入的觸受,以此解除五蓋纏縛。
欲界眾生一出生便沈溺在欲海之中,從生到死難以從欲海中脫困,因此佛陀施設初禪正受,讓眾生知道有比欲界欲樂更好的禪樂可使解脫於五蓋禪縛的心靈獲得良好的滋養。
佛法修行兩大實用法則:
1、正面思考法則
2、替代法則。
”
以觀呼吸法來說,由於眾生的心皆習慣性深受貪瞋癡疑慢五蓋所纏縛,難以脫困,因此佛陀施設觀呼吸法門,讓眾生轉移心念至呼吸出入的觸受,以此解除五蓋纏縛。
欲界眾生一出生便沈溺在欲海之中,從生到死難以從欲海中脫困,因此佛陀施設初禪正受,讓眾生知道有比欲界欲樂更好的禪樂可使解脫於五蓋禪縛的心靈獲得良好的滋養。
Re: "正定”的見聞與理解
“
修習觀呼吸時,必須觀照呼吸對身心、對身受心法的輻射性影響,而且要時時覺知調整,讓呼吸、身心、身受心法越來越趨近於解脫。
”
雜阿含813經用以下的譬喻來説明呼吸對身心的輻射性影響,簡單地説,就是“踐土揚塵”:
“
譬如有人乘車輿從南方顛沛而來,云何?阿難!當踐蹈土堆壠不?
”
觀照呼吸時,隨時都要調整身心息,讓呼吸的出入更順暢柔軟,讓身體更鬆放,讓心意更舒暢,不斷地反覆回饋調整,直到五蓋的纏縛脫落。這種身心息不斷反覆回饋可持續發展到四禪正受成就,如身念處經所形容:
“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離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離生喜、樂無處不遍,猶工浴人器盛澡豆,水和成摶,水漬潤澤,普遍充滿無處不周,如是,比丘離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離生喜、樂,無處不遍。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定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定生喜樂,無處不遍,猶如山泉,清淨不濁,充滿流溢,四方水來,無緣得入,即彼泉底,水自涌出,流溢於外,漬山潤澤,普遍充滿,無處不周,如是,比丘定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定生喜樂,無處不遍。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無喜生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無喜生樂,無處不遍,猶青蓮華,紅赤白蓮,水生水長,在於水底,彼根莖華葉,悉漬潤澤,普遍充滿,無處不周,如是,比丘無喜生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無喜生樂,無處不遍。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於此身中以清淨心意解遍滿成就遊,於此身中,以清淨心無處不遍,猶有一人,被七肘衣或八肘衣,從頭至足,於其身體無處不覆,如是,比丘於此身中,以清淨心無處不遍。
”
修習觀呼吸時,必須觀照呼吸對身心、對身受心法的輻射性影響,而且要時時覺知調整,讓呼吸、身心、身受心法越來越趨近於解脫。
”
雜阿含813經用以下的譬喻來説明呼吸對身心的輻射性影響,簡單地説,就是“踐土揚塵”:
“
譬如有人乘車輿從南方顛沛而來,云何?阿難!當踐蹈土堆壠不?
”
觀照呼吸時,隨時都要調整身心息,讓呼吸的出入更順暢柔軟,讓身體更鬆放,讓心意更舒暢,不斷地反覆回饋調整,直到五蓋的纏縛脫落。這種身心息不斷反覆回饋可持續發展到四禪正受成就,如身念處經所形容:
“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離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離生喜、樂無處不遍,猶工浴人器盛澡豆,水和成摶,水漬潤澤,普遍充滿無處不周,如是,比丘離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離生喜、樂,無處不遍。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定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定生喜樂,無處不遍,猶如山泉,清淨不濁,充滿流溢,四方水來,無緣得入,即彼泉底,水自涌出,流溢於外,漬山潤澤,普遍充滿,無處不周,如是,比丘定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定生喜樂,無處不遍。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無喜生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無喜生樂,無處不遍,猶青蓮華,紅赤白蓮,水生水長,在於水底,彼根莖華葉,悉漬潤澤,普遍充滿,無處不周,如是,比丘無喜生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無喜生樂,無處不遍。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於此身中以清淨心意解遍滿成就遊,於此身中,以清淨心無處不遍,猶有一人,被七肘衣或八肘衣,從頭至足,於其身體無處不覆,如是,比丘於此身中,以清淨心無處不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