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
Mahanama
- 文章: 2475
-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
聯繫:
文章
由 Mahanama » 2005-04-08, 23:36
別譯雜阿含是說釋氏百手因為懺悔改過,戒得完具,而得須陀洹,但我的看法是那是傳誦上的誤差。原始聖典裡有不勝枚舉的證初果的實例,當事人都是先證果,然後才皈依受戒。
-
shanguan
- 文章: 2716
-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 來自: Shanghai
-
聯繫:
文章
由 shanguan » 2005-04-08, 23:50
受戒和持戒不是一回事。
有些人雖然沒有受戒但也不犯五戒,所以不能以爲只有受戒才能不犯戒。
證初果的要求是不犯戒而不是受戒,因爲有的人受了戒了照樣可以犯戒。
-
Mahanama
- 文章: 2475
-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
聯繫:
文章
由 Mahanama » 2005-04-09, 06:42
shanguan 寫:證初果的要求是不犯戒而不是受戒,因爲有的人受了戒了照樣可以犯戒。
你又掉入"四不壞淨是初果四要素"的窠臼了。證得須陀洹者是因為樂意持戒而受戒,因此沒有受而不持的問題。事實上,須陀洹根本就不需要"受戒"這個儀式,也會自行端正行為。至於證初果的要求是不犯戒云云,這又是掉入了"四不壞淨是初果四要素"窠臼的提法。基本上,尚在學地者,身口意都不可能絕對清淨;初果已不會再犯重大惡行,小錯仍無法根絕,但能知道自省改過。
-
shanguan
- 文章: 2716
-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 來自: Shanghai
-
聯繫:
文章
由 shanguan » 2005-04-09, 08:40
持戒和念戒不是一回事。
戒定慧是修行的過程而不是結果,八正道中都有持戒的内容,哪有八正道都做不到能成初果的?
但念戒的功德則不是八正道的内容,而持戒是修道的基礎,只有到了初果才能達到戒不壞淨,初果是絕對不會犯五界的 。
-
peacecila
- 文章: 1546
-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由 peacecila » 2005-04-09, 09:29
Mahanama 寫:須陀洹向且置而不論。邏輯上,斯陀含向、阿那含向、阿羅漢向都屬於四雙八士,而且成就還高於須陀洹,而原始聖典中似亦未見有任何人受記得證前述那些成就。這是什麼道理呢?
證得初果後,同時也成了所謂的「斯陀含向」,已證得初果者,必定會向更高一層的果位---「斯陀含果」---邁進,這是證得初果者的自然趨勢;其他「阿那含向」、「阿羅漢向」,也是同樣的道理。所謂的「向」,並不是一種果位,當然也就沒有「授記」的必要性。
-
shanguan
- 文章: 2716
-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 來自: Shanghai
-
聯繫:
文章
由 shanguan » 2005-04-09, 09:49
只是有這樣的情況,有的初果並不是很努力,所以會有最多七次的生死,而有的初果會很努力,所以可能只有六五四三二一次的生死,甚至今生就成就阿羅漢的。
所以根據努力程度的不同而有長短不同的過程,也就是存在著正在努力的人,但他們不算是果位。
-
sunrise
- 文章: 130
- 註冊時間: 2005-02-22, 08:00
文章
由 sunrise » 2005-04-09, 14:38
四入流分就是預流向。
比丘。若於此法以智慧思惟.觀察.分別.忍。是名隨信行。超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
比丘。若於此法增上智慧思惟.觀察.忍。是名隨法行。超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
先決條件是要於此法以智慧思惟.觀察.分別.忍,若不於此法以智慧思惟.觀察.分別.忍,是會退的。預流向學人就像是盲人一般,跟隨著導盲者的牽引而行走一般,而初果則是眼睛張開看見了,所以初果是不會退轉的。
-
shanguan
- 文章: 2716
-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 來自: Shanghai
-
聯繫:
文章
由 shanguan » 2005-04-09, 14:46
sunrise 寫:四入流分就是預流向。
比丘。若於此法以智慧思惟.觀察.分別.忍。是名隨信行。超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
比丘。若於此法增上智慧思惟.觀察.忍。是名隨法行。超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
先決條件是要於此法以智慧思惟.觀察.分別.忍,若不於此法以智慧思惟.觀察.分別.忍,是會退的。預流向學人就像是盲人一般,跟隨著導盲者的牽引而行走一般,而初果則是眼睛張開看見了,所以初果是不會退轉的。
是的這裡的思惟.觀察.分別.忍就相當於見清淨乃至行道智見清淨。
所以預流向聖人和一般的凡夫學佛者還是有區別的。
-
seasky
- 文章: 770
- 註冊時間: 2004-09-23, 08:00
文章
由 seasky » 2005-04-09, 15:10
sunrise 寫:四入流分就是預流向。
...。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
先決條件是要於此法以智慧思惟.觀察.分別.忍,若不於此法以智慧思惟.觀察.分別.忍,是會退的。預流向學人就像是盲人一般,跟隨著導盲者的牽引而行走一般,而初果則是眼睛張開看見了,所以初果是不會退轉的。
Good !! 預流向學人,包括凡夫學者、隨信行聖者、隨法行聖者。
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意為不用等到死亡,今生必得須陀洹果。也就是說能夠做到
於此法以智慧思惟.觀察.分別.忍的預流向聖者(入正性決定:隨信行、隨法行),最慢在臨死前必得須陀洹果。
預流向學人中,凡夫學者能力未達於此法以智慧思惟.觀察.分別.忍,是會退的。
-
shanguan
- 文章: 2716
-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 來自: Shanghai
-
聯繫:
文章
由 shanguan » 2005-04-09, 15:12
seasky 寫:
Good !! 預流向學人,包括凡夫學者、隨信行聖者、隨法行聖者。
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意為不用等到死亡,今生必得須陀洹果。也就是說能夠做到於此法以智慧思惟.觀察.分別.忍的預流向聖者(入正性決定:隨信行、隨法行),最慢在臨死前必得須陀洹果。
預流向學人中,凡夫學者能力未達於此法以智慧思惟.觀察.分別.忍,是會退的。
凡夫學者不能算作預流向,因爲預流向已經超凡夫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