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內意處是心法』的人,總是想不通說,如果『內意處』不是心法,那麼心法在哪裡?
心法當然是遍佈於六根都有。何止只在內意處!
建議這些人去把十二因緣法學好。免得整天亂解佛經
《雜阿含經 卷第十四(360)》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思量。若妄想者。則有使攀緣識住。有攀緣識住故。入於名色。
入名色故。有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識入名色』就是指 識投胎入住於受精卵
『名色緣六入』就是受精卵發育成六根俱足
識剛開始住於受精卵,
受精卵變成六根俱足的生物體,識自然就遍佈在六根了
所以說,心法散佈在六根中
意根就是大腦的神經系統
- duanwuming
- 文章: 13
- 註冊時間: 2014-06-09, 08:00
首先,法友如果看了《中阿含經卷第七 (30)》那段經文對應的南傳中部28經經文就會發現你據此得出“內意處是色法”完全是屬於望文生義,錯解經文!serendipity 寫:你憑自說自話,就想推翻《中阿含經》所說的『內意處屬色陰』嗎?duanwuming 寫:把意根理解為是屬於色法的法友,不妨考慮一下無色界眾生有沒有意根?
隨佛比丘把意根解釋為色法,因為無法解釋無色界眾生的存在,乾脆就矢口否認無色界定與無色界眾生的存在![/code]
你這種對經文 睜眼說瞎話的行為,是不足取的
對大眾講述佛法,就要本著負責任的態度。不能憑自己的想像力講話
我能提出經文 證明[內意處是色法]
為什麼你們卻提不出經文 證明[內意處是心法]?
顯然,『內意處是心法』是毫無經文根據的。只存在於你們的想像中
《中阿含經 卷第七 (30)》
諸賢。內眼處及色。眼識知外色。是屬色陰。
諸賢。內意處及法。意識知外色法。是屬色陰。
大乘經典也有說『內意處是色法』。和眼耳鼻舌身一樣是肉團
《大寶積經》
何者此眼。眼性非知。但是肉團。不愛不知。不思不覺。無所分別。其性本空。耳鼻舌身意法亦復如是。薄皮厚皮。血肉脂肪。髮毛爪齒。骨髓筋脈。從足至頂。
我說是眼四大所造。無常無住。無恒不堅之法。羸弱速朽難可保信。眾苦所集多病多害。汝諸長者。眼為如是不應依止。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不應依止。
其次,大乘經典是屬於佛陀在《雜阿含經》與《相應部經》種預言的相似像法,這是哪怕稍具正見的法友的一致共識!相似偽大乘經完全不能作為依據!
再次,無色界眾生無色,唯有受、想、行、識受陰,請問法友:他們的受想行識如何緣起?
最後,意內入處是屬於名法,有明確的經文依據:
“ 「意內入處者,若心、意、識,非色,不可見,無對,是名意內入處。」 ”——《雜阿含經》
法友看後一定會拿出“「不能,世尊!所以者何?彼虛空者,非色、無對、不可見。」 ”這段經文!
事實上,阿含經中同一個詞在不同的經文中的含義往往不同!
比如:“雲何知名?謂:四非色陰為名。”——《雜阿含經》
- serendipity
- 文章: 303
- 註冊時間: 2011-02-13, 08:00
《中阿含經 卷第七 (30)》duanwuming 寫:首先,法友如果看了《中阿含經卷第七 (30)》那段經文對應的南傳中部28經經文就會發現你據此得出“內意處是色法”完全是屬於望文生義,錯解經文!
諸賢。內意處及法。意識知外色法。是屬色陰。
既然你說我望文生義,亂解經文
就請你負責解釋一下『內意處及法。意識知外色法。是屬色陰』這句經文的意思
心法 是十二因緣的第二支[意行]。這對於無色界眾生只有四無色陰,有什麼衝突不妥?再次,無色界眾生無色,唯有受、想、行、識受陰,請問法友:他們的受想行識如何緣起?
你說[意入處]是心法,這種主張才是大有問題
前文我已經說過,[意入處是心法]這種主張違背十二因緣邏輯
《長阿含經》
六入從名色起。名色是六入緣。名色從識起。識是名色緣。
識從行起。行是識緣。行從癡起。癡是行緣。
佛經說『六入從名色起』
如果心法出現在[六入]這個階段
這表示,六入之前的名色, 識, 行 階段時還沒有心法。
可見『意入處是心法』根本是胡扯,違反十二因緣的主張
你竟然拿『非色陰』與『非色』做等比最後,意內入處是屬於名法,有明確的經文依據:
“ 「意內入處者,若心、意、識,非色,不可見,無對,是名意內入處。」 ”——《雜阿含經》
法友看後一定會拿出“「不能,世尊!所以者何?彼虛空者,非色、無對、不可見。」 ”這段經文!
事實上,阿含經中同一個詞在不同的經文中的含義往往不同!
比如:“雲何知名?謂:四非色陰為名。”——《雜阿含經》
你就是看不懂佛經,才會做這種離譜的比喻。
- duanwuming
- 文章: 13
- 註冊時間: 2014-06-09, 08:00
首先,關於您望文生義,亂解經文,在之前建山明法友早已明確為你指出,奈何您邪見蔽目,視而不見而已!在下對此不想多言!serendipity 寫:《中阿含經 卷第七 (30)》duanwuming 寫:首先,法友如果看了《中阿含經卷第七 (30)》那段經文對應的南傳中部28經經文就會發現你據此得出“內意處是色法”完全是屬於望文生義,錯解經文!
諸賢。內意處及法。意識知外色法。是屬色陰。
既然你說我望文生義,亂解經文
就請你負責解釋一下『內意處及法。意識知外色法。是屬色陰』這句經文的意思
心法 是十二因緣的第二支〔意行〕。這對於無色界眾生只有四無色陰,有什麼衝突不妥?再次,無色界眾生無色,唯有受、想、行、識受陰,請問法友:他們的受想行識如何緣起?
你說〔意入處〕是心法,這種主張才是大有問題
前文我已經說過,〔意入處是心法〕這種主張違背十二因緣邏輯
《長阿含經》
六入從名色起。名色是六入緣。名色從識起。識是名色緣。
識從行起。行是識緣。行從癡起。癡是行緣。
佛經說『六入從名色起』
如果心法出現在〔六入〕這個階段
這表示,六入之前的名色, 識, 行 階段時還沒有心法。
可見『意入處是心法』根本是胡扯,違反十二因緣的主張
你竟然拿『非色陰』與『非色』做等比最後,意內入處是屬於名法,有明確的經文依據:
“ 「意內入處者,若心、意、識,非色,不可見,無對,是名意內入處。」 ”——《雜阿含經》
法友看後一定會拿出“「不能,世尊!所以者何?彼虛空者,非色、無對、不可見。」 ”這段經文!
事實上,阿含經中同一個詞在不同的經文中的含義往往不同!
比如:“雲何知名?謂:四非色陰為名。”——《雜阿含經》
你就是看不懂佛經,才會做這種離譜的比喻。
其次,關於十二緣起,在下更不想與您多談,以免更加糾纏不清!
最後,請您依據阿含經經文明確答復一下無色界眾生的受、想、行、識是如何集起的?這個問題搞清楚了意根是否屬於色法即不言自明!為使法友便於查找,在下特摘錄以下經文:
“雲何受如實知?謂六受: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是名受,如是,受如實知。
雲何受集如實知?觸集是受集,如是,受集如實知。 ”
“雲何想如實知?謂六想:眼觸生想,耳、鼻、舌、身、意觸生想,是名為想,如是,想如實知。
雲何想集如實知?觸集是想集,如是,想集如實知。 ”
“雲何行如實知?謂六思身:眼觸生思,耳、鼻、舌、身、意觸生思,是名為行,如是,行如實知。
雲何行集如實知?觸集是行集,如是,行集如實知。 ”
“雲何識如實知?謂六識身:眼識身,耳、鼻、舌、身、意識身,是名為識,如是,識如實知。
雲何識集如實知?名色集是識集,如是,識集如實知。 ”
——摘自《雜阿含經》42經
請法友依據經文明確答復最後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