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坐在椅上,兩足踏地的方式練習數息,大概1個月後在日常行為活動中.不預期的升起明顯長時間的八觸(其中一觸)或喜樂,輕安.
數息就只是反覆的從1數到10.也是偶爾會昏沈或起妄想.
或氣感,都不要理.繼續專心數息.
我覺得靜坐的品質比坐的時間長來的重要.
意念正確,身體自然會慢慢放鬆,腰跨脊椎也跟著鬆開..自然就容易坐久.
人的身體是活的.不用過於刻意干涉它的姿勢.
我是採單盤,坐起來挺舒服的.沒有不穩的感覺.
能雙盤自然更好,但是別過於勉強.腿會抗議的.
●道家「呼吸以踵」?佛教「跏趺而坐」?
- duanwuming
- 文章: 13
- 註冊時間: 2014-06-09, 08:00
Re: ●道家「呼吸以踵」?佛教「跏趺而坐」?
法友您好!aller 寫:●道家「呼吸以踵」?佛教「跏趺而坐」?
曾老師最近在其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e-zen# )中提到正確地坐禪姿勢「跏趺而坐」,
請教一下諸位先進大德:
1、什麼是道家的「呼吸以踵」?坐禪時,如何以腳根來定位?
2、什麼是佛典中所言的「跏趺而坐」?
小弟初學不懂,請有經驗的前輩或學識淵博者不吝賜教!
在下這邊打不開文章鏈接,能否將曾老師關於安那般那念的解釋貼出來,在下想學習學習!
“離欲、惡不善法”的“欲”是指“五欲”,“惡不善法”是指“五蓋”!
【 欲界乐受,皆因五根触受五欲功德而生起,而初禅中的乐受,恰恰相反,是由离五欲、静极而生,称为离生喜乐。如经云:“有二受。欲受.离欲受。云何欲受。五欲功德因缘生受。是名欲受。云何离欲受。谓比丘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是名离欲受。”(《杂阿含经》)】——摘自一位善知識的文章
“云何不善聚?不善聚者,所谓五盖是为正说,所以者何?纯一逸满不善聚者,所谓五盖,何等为五?谓: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掉悔盖、疑盖。」 ”(《雜阿含經》)
關於初禪的尋、伺或覺、觀,在下也摘錄這位善知識的文章供法友參考:
【而禪定中的覺、觀是專有名詞,特指相對於欲界散亂心而言的指認、尋求、伺察之功德善法之心,故而有時翻譯為更恰當的尋、伺。若無此尋、伺之心,根本不可能滅去欲界亂想而證得初禪。
證得初禪“言語止息”、“聲刺滅”,但是“口行”未滅,這個覺觀或曰尋伺就是口行。如經雲:“有覺.有觀名為口行。”(《雜阿含經》)“尋、伺於先而後發語,是故尋、伺為口行也。”(《中部阿含經》)
初禪所滅“聲刺”,指的是內心最粗重的思維“外殼”——言語,這個言語未必是張口講話才有。當我們靜靜地想事情時,若靜心觀察就會發現,內心中所思維的內容,往往是使用“語言”乃至“文字”在議論、表達的,也就是內心裏會有壹個說話的“聲音”,比如,中國人頭腦中所“說”的自然是漢語。
當入於初禪時,雖然心中粗淺的“語言文字相”已經滅盡,清凈壹心也已經顯現,但是,此時依然是有尋、伺等思維之心行相存在的,這個心念“尋”是不帶有“語言”外殼的振動、聲音,是可以被有天耳者聽聞到的心聲。如經雲:“又依聞尋擴大活動之音聲,觀察(他心)”(《長部阿含經》)而在《雜阿含經(五○三)》中記載,目犍連曾在王舍城入於定中,與住在四百公裏以外舍衛國的佛陀,通過天眼、天耳對談,定中雖然沒有粗重的語言文字這個外殼,但是並不妨礙進行不依於語言文字的交流。
初禪中,內在的尋求、伺察之心依然在檢查和指認,比如,在指認心解脫的“清凈壹心”時,內心可以生起“這就是清凈壹心”想,但是卻沒有對“這就是清凈壹心”這個語言文字的命名,若此時以語言文字來指認命名“這是清凈壹心”,五支功德善法將立即消失並退出初禪。】
Re: ●道家「呼吸以踵」?佛教「跏趺而坐」?
duanwuming 寫:法友您好!aller 寫:●道家「呼吸以踵」?佛教「跏趺而坐」?
曾老師最近在其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e-zen# )中提到正確地坐禪姿勢「跏趺而坐」,
請教一下諸位先進大德:
1、什麼是道家的「呼吸以踵」?坐禪時,如何以腳根來定位?
2、什麼是佛典中所言的「跏趺而坐」?
小弟初學不懂,請有經驗的前輩或學識淵博者不吝賜教!
在下這邊打不開文章鏈接,能否將曾老師關於安那般那念的解釋貼出來,在下想學習學習!
由於「部落格」的功能已被取消(今年3、4月),所以無法使用!還好我有拷貝下來。
.....................................................................
●聖人呼吸以踵?
分類: 呼吸密碼 2013/10/27 21:33
作者:曾銀湖
道家修練和中醫養生術中常會提到「聖人呼吸以踵」,但各門派對這句話的詮釋各有不同:
<!--[if !supportLists]--><!--[endif]-->
1.有人認為意指「深呼吸」,認為呼吸的時候要意守腳踵,用意念把呼吸帶到腳跟。
2.有人認為這就是「採氣」的意思,用意念去感覺氣息就從腳底的湧泉穴出入,可以吸納大地的氣息。
<!--[if !supportLists]-->
3.有人認為這是「守陰竅」的意思,要觀想氣息衝撞陰竅以活化經絡。
另有其他多種解釋,無論如何說明,似乎都讓人百思不得其解,難道聖人的腳跟上真的長了氣門或腮幫子可以呼吸嗎?且讓我們先來看看原文是怎麼說的?《莊子‧大宗師》:「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嗜欲深者,其天機淺。」
原來不是什麼「聖人」而是「真人」才對啦!可是眾人應該是用鼻子、氣管呼吸,怎麼莊子會說「眾人之息以喉」呢?其實這是在講一般人習慣於胸式短淺的呼吸,縱使心平氣和地呼吸,也只能在喉部產生微幅的共振而已,也就是經由呼吸的節奏產生韻律的共振點是在喉部(可以打鼾聲稍作意會)。真人---真正修練有成的人士則「其息深深----已經練成腹式深呼吸的習慣」。那腹式深呼吸跟腳跟又有什麼關係呢?從人體工學上來說,腳跟是緩衝人體全身動量最大的彈簧。人類正確的走路方式,應該是腳跟先著地後,腳掌再壓平。其他活動不論是追、趕、跑、跳、碰,也都要靠腳踵觸地才能緩衝衝擊的力道,以避免傷害內臟、骨骼、肌肉等。即使靜坐調息時也不例外,必須善用自己身體最大的彈簧--腳跟進行精確的定位,才能讓呼吸的節奏、韻律產生最大和最和諧的共振—全身性的共鳴諧波,從腳跟、小腿、大腿、臀部、腹部、胸部、喉部,一直到頭部。這樣的和諧共振諧波才足以消除全身緊繃的應力:酸、麻、疼、痛、熱、癢等不舒適的感覺,這才叫做「一切身覺知出、入息」和「身行休息覺知出、入息」。
其實道家的「呼吸以踵」跟佛教的「跏趺而坐」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在講靜坐調息前身體的「定位」,這不僅關係到調息時的共振潛能和品質,也會嚴重影響修練人士的身心健康。當代禪師們大都教導禪者雙盤、單盤---左腿在上或右腿在上;而西方比丘則一向把「跏趺」只翻譯成'cross legs',因此有些禪修人士認為只要是叉腿而坐,不論雙盤、單盤、散盤、跨鶴坐,甚至連垂腿端坐椅子上或躺著也可以練習禪定調息的工夫。但是只要我們仔細閱讀《比丘尼律》,有關佛陀制戒禁止比丘尼「跏趺而坐」的因緣,以及後來因為尼眾實在「坐不安穩」,佛陀才「許半跏坐」的案例,並深入思考其中的道理,就會知道:當代禪師所教導的各種靜坐姿勢其實都不符合佛陀「跏趺而坐」的教導。尤其是所謂「金剛坐」「如意坐」的單盤方式,更是害人匪淺。骨科醫師、復健醫師、整復師、國術師、按摩師等,都毫不諱言病患中多有瑜珈、氣功、禪修、靈修等修練靜坐的人士。病理很明顯,根據人體骨骼的結構,單盤時左、右側的髖關節並不在同一個水平線上,脊椎(包括腰椎、胸椎、頸椎)於是失去前後左右的平衡而側彎,相關的肌肉群、筋腱等也都跟著扭曲。長久忍耐下來,酸麻疼痛尚且是小事,一旦造成「足痿」、「落肩」、「駝背」或「頭頸歪斜」等毛病就會帶來長期痛苦,甚至會引發身心皆病的第三類疾症(俗稱走火入魔),讓原本的修練初衷成為終生莫大憾事。儘管歷代論師們針對「正身端坐」一詞常有高論,強調要挺直脊椎,讓三十三節椎骨端正疊合,但靜坐者又怎麼會知道自己的33節脊椎骨到底有沒有正確疊合呢?看來由於歷代禪師大德們都忽略了跏趺而坐的關鍵—以踵定位,已經給世世代代的禪者帶來難以彌補的長期傷害。雖然當代骨科醫師等專業人士,每每苦口婆心地勸阻單盤等靜坐方式(其實雙盤也不是佛陀的教導,跏趺而坐才是),但靈修、靜坐、瑜珈、禪修人士通常都置若罔聞,因為他們寧願相信自己主觀的認知和禪師權威的教導,也不肯用心觀察兩邊髖骨的落差,更不在乎「真人之息以踵」的意涵,他們終其一生靜坐、禪修,可能都不知道「修練微妙的呼吸,必須先以腳後跟定位,才能正身端坐,讓全身的經絡、穴道、氣脈暢通無阻,進而引發身心靈的訊息波(肌電波EMG、心電波ECG、腦電波EEG)與天地間的舒曼波(地球電離層的電磁波α8)產生共振的諧波,隨之享有禪的喜樂並體驗心一境性的三摩地境界。」(slake 2013/10/27於台中樂活禪林)
這樣一來,五蓋當中的貪欲蓋,就是前面的這個“欲”。可以理解成,freshman 寫:今天看了一下雜阿含,應該是指染著色、聲、香、味、觸等五境所起之五種欲。freshman 寫:五欲功德,也就是五種欲,是指染著色、聲、香、味、觸等五境所起之五種欲?還是另有五種分類的欲,比如說,《大智度論》卷十七所載。再者,又指財欲、色欲、名欲、飲食欲、睡眠欲。
但是,按照【雜阿含經】第752經
佛告迦摩。欲。謂五欲功德。何等為五。謂眼識明色。可愛.可意.可念。長養欲樂。如是耳.鼻.舌.身識觸。可愛.可意.可念。長養欲樂。是名為欲。然彼非欲。於彼貪著者。是名為欲
又特別強調,然彼非欲。於彼貪著者。是名為欲
。這就有了第六者(意?)的參與。
初禪的----離欲,惡不善法----指的就是離五蓋,五蓋當中最突出,最重要的是“欲”。
- duanwuming
- 文章: 13
- 註冊時間: 2014-06-09, 08:00
Re: ●道家「呼吸以踵」?佛教「跏趺而坐」?
看了几遍曾老师的文章,曾老师几乎否定了目前所有的打坐姿势,在下十分好奇,曾老师口中的“跏趺而坐”到底是指什么姿势?而且这种跏趺坐,应该也是分全跏趺与半跏趺!aller 寫:duanwuming 寫:法友您好!aller 寫:●道家「呼吸以踵」?佛教「跏趺而坐」?
曾老師最近在其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e-zen# )中提到正確地坐禪姿勢「跏趺而坐」,
請教一下諸位先進大德:
1、什麼是道家的「呼吸以踵」?坐禪時,如何以腳根來定位?
2、什麼是佛典中所言的「跏趺而坐」?
小弟初學不懂,請有經驗的前輩或學識淵博者不吝賜教!
在下這邊打不開文章鏈接,能否將曾老師關於安那般那念的解釋貼出來,在下想學習學習!
由於「部落格」的功能已被取消(今年3、4月),所以無法使用!還好我有拷貝下來。
.....................................................................
●聖人呼吸以踵?
分類: 呼吸密碼 2013/10/27 21:33
作者:曾銀湖
道家修練和中醫養生術中常會提到「聖人呼吸以踵」,但各門派對這句話的詮釋各有不同:
<!--[if !supportLists]--><!--[endif]-->
1.有人認為意指「深呼吸」,認為呼吸的時候要意守腳踵,用意念把呼吸帶到腳跟。
2.有人認為這就是「採氣」的意思,用意念去感覺氣息就從腳底的湧泉穴出入,可以吸納大地的氣息。
<!--[if !supportLists]-->
3.有人認為這是「守陰竅」的意思,要觀想氣息衝撞陰竅以活化經絡。
另有其他多種解釋,無論如何說明,似乎都讓人百思不得其解,難道聖人的腳跟上真的長了氣門或腮幫子可以呼吸嗎?且讓我們先來看看原文是怎麼說的?《莊子‧大宗師》:「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嗜欲深者,其天機淺。」
原來不是什麼「聖人」而是「真人」才對啦!可是眾人應該是用鼻子、氣管呼吸,怎麼莊子會說「眾人之息以喉」呢?其實這是在講一般人習慣於胸式短淺的呼吸,縱使心平氣和地呼吸,也只能在喉部產生微幅的共振而已,也就是經由呼吸的節奏產生韻律的共振點是在喉部(可以打鼾聲稍作意會)。真人---真正修練有成的人士則「其息深深----已經練成腹式深呼吸的習慣」。那腹式深呼吸跟腳跟又有什麼關係呢?從人體工學上來說,腳跟是緩衝人體全身動量最大的彈簧。人類正確的走路方式,應該是腳跟先著地後,腳掌再壓平。其他活動不論是追、趕、跑、跳、碰,也都要靠腳踵觸地才能緩衝衝擊的力道,以避免傷害內臟、骨骼、肌肉等。即使靜坐調息時也不例外,必須善用自己身體最大的彈簧--腳跟進行精確的定位,才能讓呼吸的節奏、韻律產生最大和最和諧的共振—全身性的共鳴諧波,從腳跟、小腿、大腿、臀部、腹部、胸部、喉部,一直到頭部。這樣的和諧共振諧波才足以消除全身緊繃的應力:酸、麻、疼、痛、熱、癢等不舒適的感覺,這才叫做「一切身覺知出、入息」和「身行休息覺知出、入息」。
其實道家的「呼吸以踵」跟佛教的「跏趺而坐」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在講靜坐調息前身體的「定位」,這不僅關係到調息時的共振潛能和品質,也會嚴重影響修練人士的身心健康。當代禪師們大都教導禪者雙盤、單盤---左腿在上或右腿在上;而西方比丘則一向把「跏趺」只翻譯成'cross legs',因此有些禪修人士認為只要是叉腿而坐,不論雙盤、單盤、散盤、跨鶴坐,甚至連垂腿端坐椅子上或躺著也可以練習禪定調息的工夫。但是只要我們仔細閱讀《比丘尼律》,有關佛陀制戒禁止比丘尼「跏趺而坐」的因緣,以及後來因為尼眾實在「坐不安穩」,佛陀才「許半跏坐」的案例,並深入思考其中的道理,就會知道:當代禪師所教導的各種靜坐姿勢其實都不符合佛陀「跏趺而坐」的教導。尤其是所謂「金剛坐」「如意坐」的單盤方式,更是害人匪淺。骨科醫師、復健醫師、整復師、國術師、按摩師等,都毫不諱言病患中多有瑜珈、氣功、禪修、靈修等修練靜坐的人士。病理很明顯,根據人體骨骼的結構,單盤時左、右側的髖關節並不在同一個水平線上,脊椎(包括腰椎、胸椎、頸椎)於是失去前後左右的平衡而側彎,相關的肌肉群、筋腱等也都跟著扭曲。長久忍耐下來,酸麻疼痛尚且是小事,一旦造成「足痿」、「落肩」、「駝背」或「頭頸歪斜」等毛病就會帶來長期痛苦,甚至會引發身心皆病的第三類疾症(俗稱走火入魔),讓原本的修練初衷成為終生莫大憾事。儘管歷代論師們針對「正身端坐」一詞常有高論,強調要挺直脊椎,讓三十三節椎骨端正疊合,但靜坐者又怎麼會知道自己的33節脊椎骨到底有沒有正確疊合呢?看來由於歷代禪師大德們都忽略了跏趺而坐的關鍵—以踵定位,已經給世世代代的禪者帶來難以彌補的長期傷害。雖然當代骨科醫師等專業人士,每每苦口婆心地勸阻單盤等靜坐方式(其實雙盤也不是佛陀的教導,跏趺而坐才是),但靈修、靜坐、瑜珈、禪修人士通常都置若罔聞,因為他們寧願相信自己主觀的認知和禪師權威的教導,也不肯用心觀察兩邊髖骨的落差,更不在乎「真人之息以踵」的意涵,他們終其一生靜坐、禪修,可能都不知道「修練微妙的呼吸,必須先以腳後跟定位,才能正身端坐,讓全身的經絡、穴道、氣脈暢通無阻,進而引發身心靈的訊息波(肌電波EMG、心電波ECG、腦電波EEG)與天地間的舒曼波(地球電離層的電磁波α8)產生共振的諧波,隨之享有禪的喜樂並體驗心一境性的三摩地境界。」(slake 2013/10/27於台中樂活禪林)
在下特意查看了一下声闻律典,发现律典中只有南传律与四分律提到过跏趺坐可能的姿势:
“尔时,诸比丘尼结跏趺坐而受〔足〕跟触。”——《南传律藏》
“时比丘尼结跏趺坐。血不净出。污脚跟指奇间。行乞食时虫草着脚。诸居士见皆嗤笑。诸比丘白佛。佛言。比丘尼不应结跏趺坐。彼疑不敢半跏趺坐。佛言听半坐。”——《四分律》
由以上南北两部律藏看,《南传律藏》语焉不详,只说“足跟触”,而《四分律》的记载较为详细,意思是讲比丘尼跏趺坐时,月经期间,血不净出,污染了脚跟,脚指等!由此可以看出当时比丘尼跏趺而坐时,两脚根应在臀下,血出才能向下流到脚根上!而目前所有的盘腿姿势都是不可能让女性的例假血流到足跟与足趾上的!
由此推断:应该可能的姿势就只有正坐与缅甸坐了!
以上只是个人推断,提供一个思路,仅供参考!
法友应该能与曾老师取得联系吧?曾老师如有回复,还请法友能贴出来大家共享!
- serendipity
- 文章: 303
- 註冊時間: 2011-02-13, 08:00
《雜阿含經 卷廿一‧568》aller 寫:是於「入出息」中,讓自己的「身行」漸漸地「寧靜」!漸漸地「止息」!
─這裡的「身行」,指的是什麼?有人說是「六根」!有人說是「全身緊繃的應力:酸、麻、疼、痛、熱、癢等不舒適的感覺。」!到底正確地說法是什麼?而,要怎麼讓它「寧靜」!?讓它「止息」!?
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名為口行。想思名為意行。
《大方等大集經 卷第二十三》息之出入名為身行。
所以,『行』滅者,無有出入息
沒了出入息,神經電流的傳導也會中斷,因此不再有身體上的『觸‧受』
很多人不懂觸受與 出入息有關,才會說出『斷五陰者,觸受未斷』這種荒唐無知的言論
佛已斷五陰。當然不再有『觸受』
- serendipity
- 文章: 303
- 註冊時間: 2011-02-13, 08:00
Re: ●道家「呼吸以踵」?佛教「跏趺而坐」?
你是根據什麼而說『呼吸以踵』是指 腹式呼吸aller 寫:另有其他多種解釋,無論如何說明,似乎都讓人百思不得其解,難道聖人的腳跟上真的長了氣門或腮幫子可以呼吸嗎?且讓我們先來看看原文是怎麼說的?《莊子‧大宗師》:「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嗜欲深者,其天機淺。」
原來不是什麼「聖人」而是「真人」才對啦!可是眾人應該是用鼻子、氣管呼吸,怎麼莊子會說「眾人之息以喉」呢?其實這是在講一般人習慣於胸式短淺的呼吸,縱使心平氣和地呼吸,也只能在喉部產生微幅的共振而已,也就是經由呼吸的節奏產生韻律的共振點是在喉部(可以打鼾聲稍作意會)。真人---真正修練有成的人士則「其息深深----已經練成腹式深呼吸的習慣」。那腹式深呼吸跟腳跟又有什麼關係呢?從人體工學上來說,腳跟是緩衝人體全身動量最大的彈簧。人類正確的走路方式,應該是腳跟先著地後,腳掌再壓平。其他活動不論是追、趕、跑、跳、碰,也都要靠腳踵觸地才能緩衝衝擊的力道,以避免傷害內臟、骨骼、肌肉等。即使靜坐調息時也不例外,必須善用自己身體最大的彈簧--腳跟進行精確的定位,才能讓呼吸的節奏、韻律產生最大和最和諧的共振—全身性的共鳴諧波,從腳跟、小腿、大腿、臀部、腹部、胸部、喉部,一直到頭部。這樣的和諧共振諧波才足以消除全身緊繃的應力:酸、麻、疼、痛、熱、癢等不舒適的感覺,這才叫做「一切身覺知出、入息」和「身行休息覺知出、入息」。
沒有根據的話,最好不要自己亂猜
你知不知道,脊椎也能進行呼吸,額頭眉間也能進行呼吸?
- duanwuming
- 文章: 13
- 註冊時間: 2014-06-09, 08:00
真沒想到有人還能學到如此混亂不堪的地步! 連最最基礎的佛法常識都錯的這么離譜 !只能用滿腦子都是漿糊 怪不得還經常引用相似像法的偽大乘經1serendipity 寫:《雜阿含經 卷廿一‧568》aller 寫:是於「入出息」中,讓自己的「身行」漸漸地「寧靜」!漸漸地「止息」!
─這裡的「身行」,指的是什麼?有人說是「六根」!有人說是「全身緊繃的應力:酸、麻、疼、痛、熱、癢等不舒適的感覺。」!到底正確地說法是什麼?而,要怎麼讓它「寧靜」!?讓它「止息」!?
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名為口行。想思名為意行。
《大方等大集經 卷第二十三》息之出入名為身行。
所以,『行』滅者,無有出入息
沒了出入息,神經電流的傳導也會中斷,因此不再有身體上的『觸‧受』
很多人不懂觸受與 出入息有關,才會說出『斷五陰者,觸受未斷』這種荒唐無知的言論
佛已斷五陰。當然不再有『觸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