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
Dogbert
- 文章: 2782
-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由 Dogbert » 2004-09-29, 12:53
shanguan 寫:
我們爲什麽要懂“大乘的核心奧旨”?沒有了它是不是就沒有佛教了?
他說「真正的大乘根本不需要律部」,若一個佛弟子連戒律都不要了,那才是沒有了佛教。
他說的“大乘的核心奧旨”說穿了就是一堆語意模糊沒有重點的文字堆砌而已。真的要他拿出一點經典說明,他馬上就啞口無言了。
當然啦,當他轉移焦點之後,帖子還是一樣又臭又長。
-
derek
- 文章: 4
- 註冊時間: 2004-09-29, 08:00
文章
由 derek » 2004-09-29, 15:49
争论的比丘
居士乔赏弥一直虔诚的供养一群佛陀僧团内的比丘 。
一天,一件关于“法义”的事件使比丘们争论不休。有些比丘的观点倾向于精通律的法师,其他的比丘则跟随精通法的法师,其时,因魔王悄悄潜入并占据了他们的身心而未及时的观照,故正念难以现前,以至气氛颇为火药味。佛陀闻讯前来劝解,他们甚至不理睬佛陀。但佛陀知道,他们终究会明白这样是错误的,所以就离开他们,单独行至森林僻静处安居。(安居时曾有一只猴子和大象照顾佛陀)。
当那些争论的比丘们明白佛陀离去的原委后,居士乔赏弥拒绝再供养这些比丘,比丘们才明白他们的愚昧,各自至僻静处精修禅观而得心灵的宁静,而后相互和解修好,但居士们要他们承认,是他们的错误才导致佛陀的离开,其时恰是安居的中期,所以那一次的安居,比丘们过得很艰苦惨淡。
安居结束后,阿难和众多比丘去寻找佛陀,并且表达悔意,恳求佛陀回精舍,佛陀就此回到舍卫城的祗树给孤独园。
佛陀回到精舍,那些曾经争论的比丘们向佛陀认错,佛陀告诫他们说:生命无常,大家必须停止无意义的争吵,言行举止也不可象永远不会死亡般。即使被凶狠的罪犯用一把钜将你的肢体锯断时,你若忘记观照自己内心生起的相续,就不能算是在修习我的教诲了.”
-
shopping
- 文章: 174
- 註冊時間: 2004-09-24, 08:00
文章
由 shopping » 2004-09-29, 17:49
shunya 寫:看來你根本就不懂大乘的核心奧旨。
參透了之後呢?
你參透了嗎?
-
skc4211
- 文章: 13
- 註冊時間: 2004-09-22, 08:00
文章
由 skc4211 » 2004-09-29, 18:05
何謂佛法?簡言之就是~解脫之道~
若只求人天,又何必獨鍾於佛之教法~
只有中國和台灣處於「家家彌陀,戶戶觀音」的信仰和修行中~
個人要信仰甚麼!我不管,事實也管不上~
但談到修行,若修彌陀、觀音法門,我不管,事實也管不上~
但若將彌陀、觀音法門,規列於釋尊的教法中,我還是要請問各位有造詣
的善知識们,這是釋尊親自説的教法嗎?
簡答Yes or No 有那麼困難嗎?
-
Upavana
- 文章: 307
- 註冊時間: 2004-09-21, 08:00
文章
由 Upavana » 2004-09-29, 19:12
事實上你只是將持守戒律的過程稍微再詳細的包裝文飾而已,有誰持守戒律不是在生活中持守,既要持守就得隨時觀照自己起心動念,了解妄念的生滅來去,修行之中最重要的就是觀照覺知,所謂「止成觀、觀即止」,當你妄念停止時,那麼觀照便在本身建立起來,而你將觀照帶進來時,妄念就自然停止,如此而已。了解了嗎?
回:
你現在所說的起心動念,就是提婆達多的心戒說,不同於你前面講的紀律般的禁戒,更不同於我說的先觀察學習。
不要用稍微類似的東西,來轉移別人的注意力,混淆別人的說法,這是像法危害的做法。
真正的紀律是來自於內觀省悟的一種自覺,它是你內在的熱情昇華擴散的一種推己及人的同體大悲的自然流露。在這樣全神貫注的覺察與傾神的聆聽的內觀意識狀態下,我們喚醒了內在的敏感度與覺知,而外在的言行也因為內在敏感度的覺醒,能不藉由任何外在的教條與軌則而直覺的反應,這才是真正的紀律-內在的紀律-。
而不是說你遵循任何的律條規則才叫做紀律,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民俗風情,自然也各自衍生了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教條與規則,因此這都不是真正的紀律,這些來自外在的紀律只會讓你變得遲鈍、麻痺而扼殺你的敏感度,扼殺你的細緻與接受性,也扼殺你的熱情(愛)。
道是一條無徑之路,就像河流自己會找到出路回到大海,回到它最終的源頭,沒有任何一定軌則可以遵循。
你唯一要做的就是穿透進入自己內在的深處,放下頭腦的跪計與喋喋不休,才能發現你自己內在有如輻射般喜悅的本質。
所以如果你目前的狀況實在很遭的話,那麼只好走「戒律」的路子,沒辦法,由外而內了,否則你會造成身邊其他人的困擾,因此你只好怪自己本質太差,怨不得誰。
但畢竟得了瘋狂的病之後,人會有什麼難料的身口意的怪言亂行,發現一個問題制一條戒,那制得完,總歸不如「攝妄為戒」這種由內而外的方法來得直接澈底,不過這也只適合少數上根的人了。
回:
你不須要編一個「內觀省悟的一種自覺」來提升你所謂的「紀律」,這只是一種許多大乘人喜歡用的包裝手法,以這種勉強的方式,來證明因為「個人」的覺悟,所以體現的「紀律」可以不同。
事實上這樣的說法,剛好與佛陀戒律的學習完全相反,從三學我們可以知道,戒律是由一般思惟的觀察學起,由於戒律是以事實上發生的事例所制定,也是最常會被介入的生滅關係,這是基本觀察學習的範圍,每個人都一樣,確立了戒學的觀念,再藉禪定來輔助觀察所得的戒學,完成意學的動作,經由這樣子來徹底學習生滅關係的止息,從而散發於外的表現,就是清淨的律儀,這也就是為什麼經部中記載,佛陀要俗人判斷正法僧要「查其戒行」了,正確的戒律是完全配合經部的完整學習,所以正法僧的外在行為表現,才會有戒律的軌跡可循,如果外在行為的不如法如律,解釋為我們不了解的上根人行為,那只是自欺欺人而已,說穿了就是因為沒有正確戒律的瘸腿學習,造成了糟糕的外在,卻要勉強自己去相信這樣的上根人,其實大可不必。
有趣的是「自稱為佛教徒者公認的經典」這句話。首先「事實」與〝稱〞與〝認〞抑者〝個人〞或者〝群眾〞是根本無法畫上等號的,另外我想大乘的戒律恐怕不會比小乘來得少,你所謂的大乘放棄律部的其中一部份不過是一廂情願的自我防衛心理而已,道不是一言堂也不是像基督教的一神論,你的內心其實與瘋狂的一神崇仰並沒什麼不同,只是你的包裝看起來比較精微,究其本質,你內在的狂暴與伊斯蘭並沒什麼兩樣,只是你受限於律部的教條而害怕不敢造次而已,否則你拿刀砍人的頭不會比伊斯蘭少,不過就像我說過的,你們只是包裝得比較好而已,一樣也是企圖將人推進烈火寒冰地獄的酷型當中,這比起在世時只砍一次頭還來得厲害多了,不是嗎?
佛門修行的法門很多,不要總是見不得人好,你口口聲聲說要觀察止息生滅,其實都只是妄想,你根本連自己內心的獨裁與盲點都無法看穿了,還提什麼觀察,說什麼止息生滅?
大乘根本無所謂的放不放棄律部,真正的大乘根本不需要律部,你還沒搞清楚嗎?另外出家不代表就是佛教徒,也不代表就是大乘,更不代表小乘,而且所謂的出家的真正意義根本也不在這裡----
應無所住是名出家,溪流入海回歸本家;在家出家非同這家,識得本家才是大家。
看來你根本就不懂大乘的核心奧旨。
回:
所謂「自稱為佛教徒者」就是因為他們相互間不一定承認,這樣子的整群人所公認的經典,這樣說了解了麼?希望沒有傷到一些人。
大乘的禁戒確實很多,可就算把梵網、瓔珞、瑜珈比對加總起來,也不過就那麼幾十條,所謂的戒律多,大概是由起心動念所產生的百千萬「心戒」,那就不在這個事實的範疇以內。
我並沒有說大乘放棄戒律的任何一部分,而是根本「無戒」,禁戒多是沒用的,那都是三結中必須斷去的戒取,無益於所有的觀察與學習。這些戒律的內容觀點,也不存在於其他任何的宗教,不用激動得急著扣我們帽子,沒有內容的指責,很容易會被認為是膚淺。
佛陀的法義,從不同角度的說法有很多種,門徑還是只有一個「離諸熾燃,止息生滅。」,佛陀曾經說過,他的解脫法義,就像他掌中握著的樹葉那麼少,全都是對生滅的止息是有益的,世間上的法門,就像大片的樹林裡那麼多的葉子,多卻對生滅解脫是沒有益處的。
大乘無律,在這裡我一開始就說得很清楚,你不用急,沒有我不會勉強你有的。出家也只是沙門,不一定是佛教的僧眾,這點許多人也都知道。
可是你們也不用一遇到困難,就馬上避入玄談之中,還美其名叫奧義,這些包括三論的東西,都不過是中論的禍端,最後都導入不生不滅,這就是像法的危害,佛陀所謂的止息生滅,是止息住生就沒有滅,卻不是不生又不滅,不生不滅以字句上些微的差異,在事實上形成了常的論點,甚至發展出常樂我淨的偏安思考,我想當初商羯羅一定也看穿了這一點,所以才放心的將大乘經全部收編入奧義書。
你所謂的大乘奧旨,正好存在於奧義的上梵與下梵中。
每個部派都說他們才是最原始最正確,那並沒什麼新鮮。另外再次提醒你佛陀對眾生開示不是教訓。你的一神信仰的瘋狂從這個字眼可以明顯的呈現,你沒有覺察到它的來去嗎?
回:
是否正確是要自行的認知,不是別人光講就能影響。
佛陀所留下的確實是教訓而不是神話的開示,佛陀曾經告訴御馬師,不能接受調御的人,佛陀對他是不教不誡,甚至是不說話,在止息的學習道路上,等於殺死了這個人。從這一小段,明顯的我們可以看出教導訓誡與說話的師生關係,佛陀甚至會對弟子們殷殷的叮囑,這樣一位樸實偉大的導師,不必要去神話他,弄出一些距離,那是宗教的手段而已。
在我心中沒有什麼外道,另外教訓這個字不是虐待狂就是被虐狂心中才會有的影子,你那麼需要人奴役或者奴役人的話,不如轉進小綿羊的行列比較適合吧!
回:
你沒有外道是因為大乘無律,我們可是依循同戒共住的原則,小心的維持學習。
還有我可以告訴你,阿含(Agama)本身就是「傳來的聖教」或「傳來的教訓」的意思,教訓是教導訓誡,告訴你不知道的矯正你的錯誤,導引你進入正途,這是一位老師對學生應有的態度。
你對教訓一詞那麼過敏,想必有不為人知的原因,那不是討論的範圍。
事實是如果你真能「如是接受」(tathata)那個本然,那麼你就成道了。不管什麼事發生了,你就如是接受,這樣就是大乘心法的其中一個最終的技巧,但你根本曲解了這個技巧的奧義,所以才會人非我是的劃地自限,一個能夠如實接受自己本然的人還需要什麼教訓,還需要去學習什麼孔教禮儀來律己的人根本就是因為無法如是接受自己的本來面目,而期待未來的應有面目才會如此瘋狂,不是嗎?你能如是接受自己的本然嗎?
如是( tathata) 就是大乘最奧祕的心法之一。在禪宗三祖僧璨的信心銘有句經文如是披露這個技巧,「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懸隔,欲得現前,莫存順逆,違順相爭,是為心病」,在大乘的經文第一句通常都特別的指出即刻開悟的頓悟心法,在後來才提及漸進的方式,這是它固有的特點。
你有所揀擇分別憎愛之心就自然無法如是接受。有很多人無法了解大乘所謂的分別心,以為連大便跟食物都分不出來而要吃屎就是沒有分別心,這是意識很昏睡而沒有覺知的一顆心才會無法認出這句偉大的經文,你們所謂的小乘人在體上就是無法超越頭腦二元的邏輯限制才會無法了解真正的佛法奧祕,然後固步自封的人非我是的像伊斯蘭一樣沒有理性的攻訐其他宗門的修行人而已。
所謂的分別是人意識的功能之一,像分別硬軟黑白形式等等,而所謂的分別心要了解的是加了第三個字「心」,說句比較淺顥易懂的話來比喻好了,像美國的南北戰爭也是分別心造成,人對黑白的分別自然是沒有問題,但分別心的是指心起分別執著而撕裂了自己,黑白的分別功能是一回事,心對此而所做的區隔分離感又是一回事,了解嗎?
一個用高級陶做成尿壼的器具,本身很美質地很乾淨,沒用來端尿過,全新的,但你會覺得有一種髒的感覺,而不會用來盛水喝,這就是分別心的一種妄念生滅過程,今天就到此為止了。
回:
事實上根本就沒有所謂的「本然」,不管你如何的稱呼他,他就是由中觀衍生出來的另一個禍端,中論說:「眾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一開始就曲解了所謂的空,比對第一義空經裡的空,很容易可以發現,中論的空是立基於推翻的虛玄上,但第一義空所說的卻是所發生的事實。
我想有些人是很喜歡美麗的邏輯,忽略身邊的事實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卻有那麼多人投身其間。
中論其實就是將一個問題切開,分開解析再合起來,並不依照完全的事實來走,他的假設性走得太多,這也可能是商羯羅不認為這是好哲學的原因,中論還是有一定目地的,不適用於通則,老實說,這個目的其實也不是什麼本然或自性,在宗教與哲學間,他什麼也不是,當然,更不是原始佛教所重視的事實。
也許有人會認為原始是二元的腦袋,那是膚淺的表面看法,並且非常的侷限,中論才是多加一個參數的邏輯而已,原始是依據生滅止息的精神,在事實中作實際正確的判斷,這要經過透徹的觀察學習,沒辦法拿著一把尺就可以開始量。
說穿了,中論的邏輯不是切合實際的發展,造成無法在佛陀的法義中證實什麼,只能寄託在禪定的幻象中,在原始的教導裡,禪定只是一種輔助觀察的工具,無法對解脫作直接的幫助,現在的大乘卻因為中論,把邏輯印證在禪定中,這造成了更多令人費解的奧義。
例如「分別心」就是這麼個奇怪的例子,什麼有關的發生,都可以扯上分別心,這也是中論的特質,高檔些的中論者,稱他為一體的兩面,所以其實是不一不異的。看起來分別心滿接近所謂的「給他一個定義」,可惜那也僅止於接近,給或不給一個單一東西或現象定義,事實都一樣持續的發生必須要接受,不去分別變成了忽略了事實,雖然可以漂亮的解釋為兩面一體的本質,但方向立刻就拉進這個假設的本質,不管叫他本然還是自性。忽略是沒有用的,要清楚的知覺到我不給他定義,那才有實際操作的空間,而不是轉移到一個虛設的本質上,僅只在玄談裡浪費口水。再者,所謂的定不定義是屬於細微的觀察,分別是較粗的意義判別,一切又歸在心的作用,這種自我的認知,對於身見的去除是很大的阻礙。
-
Mahanama
- 文章: 2475
-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
聯繫:
文章
由 Mahanama » 2004-09-29, 22:35
佛經是否出於佛說或符合佛說,那該是佛教徒關切的事,與外道無多大關係。早就自承是外道者,安安心心去崇拜Shiva、Krishna...,追求與上主合一即可,殊無必要在此浪費時間。
-
skc4211
- 文章: 13
- 註冊時間: 2004-09-22, 08:00
文章
由 skc4211 » 2004-09-30, 00:59
~佛經是否出於佛說或符合佛說,那該是佛教徒關切的事,與外道無多大關係。~
應該是針對我的答覆
但出自您Mahanama答覆真叫我詫異和失望
既然如此又何必「始念」「初果」
不應機多言無義
至於佛經是「符合佛說」的就免了吧,再論「符合佛說」就沒完沒了
我虔心敬仰的、有修為的善知識們不願回答此問題,希望這主題就此打住,
莫淪為戲論。至誠希望版主把這主題刪了。
反正清淨五戒十善得人天之福也不賴,這在論語、孟子、道德經、聖經、可蘭經...........都可得到充分的教導和實踐。
若有心解脫那就努力「止、觀」吧!!
各門各派的修士不都努力克苦於各門各派的「止、觀」嗎?不同的「觀」
造就不同的果,但動不動就扣人「外道」的帽子是我從來所不為,最主要原因是我不敢確認自己在行「正」道,同時也提醒大家「外道」並不等於「邪」道啊!!
真理真相是每個有心向道者的渴望,不是少數有情的專利;
只是「正」道者正行在捷徑上,「外道」還在迂迴啊[/color]!!
-
shanguan
- 文章: 2716
-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 來自: Shanghai
-
聯繫:
文章
由 shanguan » 2004-09-30, 10:17
skc4211 寫:楞嚴經、法華經、地藏經、藥師經、金剛經、彌陀經系列等等的
北傳經典,請問是不是佛親自説的???
若不是佛親自説的,那麼是誰説的?
那些經當然不是佛親自說的。
至於是誰說的,我的意見是一個宗教團體的集體編撰的可能性比較大,其中可能有一個是主筆,猶如中國道教的《太平經》,並沒有表明作者,只説是仙人給的,你信麽?
-
shunya
- 文章: 128
- 註冊時間: 2004-09-22, 08:00
文章
由 shunya » 2004-10-01, 17:09
~律部中僧眾會議的記載,是每十五天就進行一次的會議,目前還在持續當中,只是中國沒有傳承,少見多怪罷啦。~
台灣立法院院會會議傳承,我想誰都有所見聞?每十五天討論一次,你參加過嗎?真理還得靠投票決定,那我看得來舉辦一次佛教選舉了?看那個門派才是真命天子了。
~犍度的記載,就是出自這樣的會議紀錄整理,他的正確性現在有六個版本可以對,什麼都不做,光只想否定,不過就是不能接受事實的表現而以。~
所以會議紀錄就代表事實了?又誰決定它就是會議紀錄?六個版本?你慢慢對好了,我沒興趣?會議紀錄不就只是白紙黑字嗎?事實在那裡?又有那本經書不是白紙黑字,不是人紀錄下來的,事實是你說了算嗎?
~還有,佛陀是針對事實上存在的生滅,作出止息的動作~
第一:什麼叫做止息生滅?
第二:如果生滅是事實,你又如何止息它?如果你能止息它,那只代表它不是事實,它是虛幻不實的,所以你才能止息它。
~並且教導訓誡傳承下來,他是一個師生的關係,用開示有神格化的嫌疑。~
所以教訓有佛格化的軌跡了?
-
shunya
- 文章: 128
- 註冊時間: 2004-09-22, 08:00
文章
由 shunya » 2004-10-01, 17:17
~佛經是否出於佛說或符合佛說,那該是佛教徒關切的事~
所以你跟聖榕原來是同夥的?你跟他的中心思想其實沒兩樣吔?
另一個有趣的問題是:佛教徒是否真的佛教徒又要誰來關切認定呢?是要依那本佛經來認定呢?所以問題根本沒解決,佛教徒要依佛經來認定,而佛經要依佛教徒才能關切作主?^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