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對淨土宗修行法的看法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roger24
文章: 14
註冊時間: 2013-08-21, 08:00

原始佛教對淨土宗修行法的看法

文章 roger24 » 2013-08-21, 21:48

這是我個人很好奇, 想知道的事
1. 毫無疑問 ,淨土宗講的主要是依他力(即佛力)進入極樂世界
2. 但在原始佛教中 , 似乎不允許後學這麼偷懶.

諸位先進 大德之見為何呢?

頭像
shane
文章: 261
註冊時間: 2012-02-08, 08:00

Re: 原始佛教對淨土宗修行法的看法

文章 shane » 2013-08-21, 22:14

roger24 寫:這是我個人很好奇, 想知道的事
1. 毫無疑問 ,淨土宗講的主要是依他力(即佛力)進入極樂世界
2. 但在原始佛教中 , 似乎不允許後學這麼偷懶.

諸位先進 大德之見為何呢?

問題是佛陀已經涅槃,要怎麼 幫你進入極樂世界?


期待外星人 帶你去納美星 可能還有機會 QQ

頭像
roger24
文章: 14
註冊時間: 2013-08-21, 08:00

Re: 原始佛教對淨土宗修行法的看法

文章 roger24 » 2013-08-21, 22:29

shane 寫:
roger24 寫:這是我個人很好奇, 想知道的事
1. 毫無疑問 ,淨土宗講的主要是依他力(即佛力)進入極樂世界
2. 但在原始佛教中 , 似乎不允許後學這麼偷懶.

諸位先進 大德之見為何呢?

問題是佛陀已經涅槃,要怎麼 幫你進入極樂世界?


期待外星人 帶你去納美星 可能還有機會 QQ
版主這個回覆不太好吧, 淨土的佛是阿彌陀佛哦!

頭像
shane
文章: 261
註冊時間: 2012-02-08, 08:00

Re: 原始佛教對淨土宗修行法的看法

文章 shane » 2013-08-22, 08:31

roger24 寫:
shane 寫:
roger24 寫: 版主這個回覆不太好吧, 淨土的佛是阿彌陀佛哦!
恩恩 我知道你在說阿彌陀佛,
但 [Buddha] 的定義,最後一生一定是生為人類,
也是最後一生、不受後有、當生結束後就涅槃了。

不管大乘經裡面有各種佛,藥師佛還是阿彌陀佛
佛的定義是有清楚的條件。佛絕對不是天人、不是神、不是鬼類。
顯然阿彌陀佛不是人類...
---------------------------------------------------------------------

世尊亦即是阿羅漢、正自覺者、明行具足、善至、世間解、無上者、調御丈夫、天人導師、佛陀、世尊。

很清楚 [Buddha] 死後,他不會用任何一種形式存在
我們也無法許願求他的幫助
他更無法協助 我們賺大錢、生小孩、當小羅勃道尼、

不過這的確是 多數人普遍的願望。
絕大多數人信仰宗教都會 求助於神,求助於佛
顯然...絕大多數人的願望都沒有實現......
貧窮、病痛、意外、喪失親人、每天都發生數百萬件....

佛陀有兩種含義:
1.以解脫究竟智覺悟了一切應了知者,稱為佛陀。
2.自己無需導師的教授而覺悟了四聖諦,能教導其他有情覺悟者,稱為佛陀。

如果是無需導師而覺悟四聖諦,但沒有傳授出去
那會被稱為 [獨覺佛]。
但獨覺佛一樣無法用神力 [幫人們往生極樂世界]

-------------------------------------------------

佛陀:我只說滅苦之道。 巴利《增支部》,第345-346 頁

佛陀:「以前和現在一樣,我只說苦及苦的止息(之道)。」

佛陀:「我只解釋了苦、苦的生起、苦的止息和滅苦之道」 巴利《增支部》四冊201 頁

佛陀:「如大海只有一個味道:鹹味;我的教法也只有一個味道:解脫之味。」增支部 第8 集 伍波薩他經



由上面的文字來看,佛陀的教法很單純
就是 以四聖諦為核心~~~

而淨土經描述,有某種佛,用他神奇的佛力創造一個世界
然後用神力接引[念佛的虔誠信徒] 去那邊成佛....

---------------------------------------------------------------------------------------------

按照淨土五經理面的文字描述,
阿彌陀佛比較像是某種天人,而不是佛。
極樂世界比較像是某種天界,而不是佛陀養成訓練班。

民間有很多傳說描述 [念佛人] 往生後都會有些瑞相
或是宣稱阿彌陀佛來接他,我想那頂多也是投生到天人去。

但這些都跟 [佛] 無關、跟[滅苦]無關 、也跟[了知四聖諦]無關

所以對於淨土五經的結論是....
一直保持單純的念佛等接引,

這些都無法導致解脫 滅苦
這些都跟四聖諦 八正道無關,所以肯定不是佛陀所教導。

頭像
invincible
文章: 7
註冊時間: 2013-08-23, 08:00

Re: 原始佛教對淨土宗修行法的看法

文章 invincible » 2013-08-23, 17:00

shane 寫:但 [Buddha] 的定義,最後一生一定是生為人類,
也是最後一生、不受後有、當生結束後就涅槃了。
Buddha指的是心理上的認知, 因果終究還是因果...

雜阿含 104....

頭像
invincible
文章: 7
註冊時間: 2013-08-23, 08:00

Re: 原始佛教對淨土宗修行法的看法

文章 invincible » 2013-08-23, 17:14

shane 寫:但這些都跟 [佛] 無關、跟[滅苦]無關 、也跟[了知四聖諦]無關
佛教確實不是一種逃避厭世的宗教, 原先是活潑生動的, 只是時間一久, 就僵化了, 成了一門艱深的學問...

那麼念佛法僧戒施天的方法, 在佛陀那個年代, 有沒有呢?

這裡引述印順法師在華雨集中的一章節...

六念法門的演化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26/yinshun26-04.html

註【7-001】『增支部』「六集」(南傳二0‧九──一四)。
註【7-002】『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八(大正二六‧四九二下──四九三中)。
註【7-003】『清淨道論』(南傳六二‧三九三──四五0)。
註【7-004】『雜阿含經』卷四四(大正二‧三二一下──三二二上)。『相應部』(六)「梵天相應」(南傳一二‧二三八──二四0)。
註【7-005】『長部』(一六)『大般涅槃經』(南傳七‧六七──六八)。
註【7-006】『中阿含經』(一八0)『瞿曇彌經』(大正一‧七二一下)。參閱『中部』(一四二)『施分別經』(南傳一一下‧三五六)。『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二九(大正二‧一八五中)。
註【7-007】『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一六(大正二二‧一一0中)。『赤銅鍱律』「大品」(南傳三‧七一)。『四分律』卷三三(大正二二‧七九八中)。
註【7-008】『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二(大正八‧五四五中)。
註【7-009】『摩訶僧祇律』卷三三(大正二二‧四九八下)。『四分律』卷五二也說:「若世尊聽我等上美飲食供養塔者,我當送。……佛言:聽供養」(大正二二‧九五六 [P79] 下)。以飲食供舍利塔,那是完全祭祀化了。
註【7-010】對佛事相的紀念,參閱拙作『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二章(四三── 一0六)。
註【7-011】『佛遺教經』(大正一二‧一一一二中)。
註【7-012】『長阿含經』(二)『遊行經』(大正一‧二0下)。
註【7-013】『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三八(大正二八‧五五七上)。
註【7-014】對佛理想的憶念,參閱拙作『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三章(一一三 ──一四七)。
註【7-015】『雜阿含經』卷二六(大正二‧一八三中、一八三下──一八四上)。『相應部』(四八)「根相應」(南傳一六下‧六、七)。
註【7-016】『雜阿含經』卷四四(大正二‧三二三中)。
註【7-017】『長阿含經』(一九)『大會經』(大正一‧七九中)。『長部』(二0)『大會經』(南傳七‧二七三)。
註【7-018】『彌蘭王問經』(南傳五九上‧一七四──一七六)。
註【7-019】『大智度論』卷七(大正二五‧一0九上)。『雜譬喻經』(大正四‧五二九上──中)。
註【7-020】『論事』引注(南傳五七‧一)。
註【7-021】『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一五(大正二九‧四一六中)。 [P80]
註【7-022】『分別功德論』卷二(大正二五‧三四下)。
註【7-023】『大智度論』卷五(大正二五‧九六上、九七下)。
註【7-024】『大智度論』卷二八(大正二五‧二六八上)。
註【7-025】參閱『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第四章(一九四──二0四)。
註【7-026】『異部宗輪論』(大正四九‧一七上)。
註【7-027】參閱拙作『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五章(二八七──二九九)。
註【7-028】『相應部』(一)「諸天相應」(南傳一二‧四六)。
註【7-029】『摩訶僧祇律』卷四(大正二二‧二六一上)。『四分律』卷三三(大正二二‧七九八中)。
註【7-030】『中阿含經』(一八0)『瞿曇彌經』(大正一‧七二二上──中)。『中部』(一四二)『施分別經』(南傳一一下‧三五八──三六一)。
註【7-031】『中阿含經』(七)『世間福經』(大正一‧四二八上)。
註【7-032】『中阿含經』(一五五)『須達哆經』(大正一‧六七八上)。『增支部』「九集」(南傳二二上‧六五)。
註【7-033】『長部』(一六)『大般涅槃經』(南傳七‧七九)。『長阿含經』(二)『遊行經』(大正一‧一六中)。 [P81]
註【7-034】『長部』(二0)『大會經』;『長阿含經』(一九)『大會經』。『長部』(三二)『阿吒曩胝經』。
註【7-035】鬼子母事,如『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三一(大正二四‧三六二上──中)等。這是古代以幼兒為犧牲的佛化傳說。
註【7-036】『中阿含經』(二七)『梵志陀然經』(大正一‧四五八中)。『中部』(九七)『陀然經』(南傳一一上‧二五六)。

頭像
invincible
文章: 7
註冊時間: 2013-08-23, 08:00

Re: 原始佛教對淨土宗修行法的看法

文章 invincible » 2013-08-23, 17:34

roger24 寫:這是我個人很好奇, 想知道的事
1. 毫無疑問 ,淨土宗講的主要是依他力(即佛力)進入極樂世界
2. 但在原始佛教中 , 似乎不允許後學這麼偷懶.

諸位先進 大德之見為何呢?
宗教是一種信仰, 佛陀住世期間, 他所傳授的法, 也還是得有個相信為前導基礎, 信仰是一種與對象關係的連繫, 先建立起某種內心關係後, 再進一步去認識與瞭解, 這也就為何佛教徒得先三皈依, 修持的好不好, 在於個人, 不在於宗教對象真偽, 因為那些都是信徒內心的自我反射, 祂是隨著信徒的生活與修持體驗而變化的, 認識了真實的祂, 祂就是你, 祂確實幫你進入極樂世界..

另外, 佛的意義, 不在於五蘊真假有無, 而是內心解脫自在, 你覺得他幫了你大忙, 但你不能說他內心自稱為救世主, 他心境如何, 是他的事情, 你內心感受到他幫了你大忙, 則是你個人的事, 自古以來, 說出的佛語何其多呀....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82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Re: 原始佛教對淨土宗修行法的看法

文章 Dogbert » 2013-08-23, 18:12

invincible 寫:宗教是一種信仰, 佛陀住世期間, 他所傳授的法, 也還是得有個相信為前導基礎, 信仰是一種與對象關係的連繫, 先建立起某種內心關係後, 再進一步去認識與瞭解, 這也就為何佛教徒得先三皈依...
經典中的內容跟你說的過程其實是相反的,實際經文我就不提了,很容易找,建議你還是先去讀一點書。

頭像
invincible
文章: 7
註冊時間: 2013-08-23, 08:00

Re: 原始佛教對淨土宗修行法的看法

文章 invincible » 2013-08-23, 21:46

內容刪除。

理由:人身攻擊。

頭像
invincible
文章: 7
註冊時間: 2013-08-23, 08:00

Re: 原始佛教對淨土宗修行法的看法

文章 invincible » 2013-08-25, 10:41

Dogbert 寫:
invincible 寫:宗教是一種信仰, 佛陀住世期間, 他所傳授的法, 也還是得有個相信為前導基礎, 信仰是一種與對象關係的連繫, 先建立起某種內心關係後, 再進一步去認識與瞭解, 這也就為何佛教徒得先三皈依...
經典中的內容跟你說的過程其實是相反的,實際經文我就不提了,很容易找,建議你還是先去讀一點書。
與你有不同見解的, 就等同沒讀書....

今天你即主動攀談, 又提不出一番見解來, 要是每一個人都如你一般, 最後所有發文都只需要下面這句:

經典中的內容跟你說的過程其實是相反的,實際經文我就不提了,很容易找,建議你還是先去讀一點書。

完全失去討論的意義....

主題已鎖定